点燃乡村教育的“两把火”

2024-04-22 12:00任勇
中国教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

任勇

【摘 要】有“两把火”可以“点燃”乡村教育:基于科学路径之“火”—玩益智游戏;基于人文路径之“火”—猜益智灯谜。“玩育”更适合乡村教育,可以融于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亲子互动和开放空间。这“两把火”可以助力乡村学校“把理想教育做出来”,需要政府重视、学校部署、师生行动、家庭配合。

【关键词】乡村教育 益智游戏 益智灯谜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乡村学校还存在着教育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整体教育观念落后、留守儿童较多、家长素养偏低等问题。在社会发展日益城市化的今天,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惑。纵观乡村学校的教学,下面的几种情况相对多些:单调的“标准化”,按部就班,步入“新八股”;统一的“程式化”,少有创新,缺少灵气;纯粹的“应试化”,课堂枯燥乏味,“大气不足”;流行的“填鸭式”,教学低效,学生疲于应付;“重结果轻过程”,舍本逐末,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重教法轻学法”,学生可能“学会”,未必“会学”;“重灌输轻探究”,只是培育“知识人”,而不是培养“思维人”。

破解“难”题,是系统工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级政府积极研究振兴乡村教育的政策支持,专家学者持续探索振兴乡村教育的实施良方,但理想政策的出台需要等待,美好愿望的良方起效需要时日,而乡村教育亟须破解的问题就摆在眼前。“教育理想高于天,落地方有百草园。”如何抓住主要问题,寻求突破呢?首先,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的突破,带动学校教育的整体变革;其次,先从数学和语文两大学科入手,激活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慧”帮助学生灵性生长。

笔者基于教育认知和实践感悟,认为有“两把火”可以先“点燃”:基于科学路径之“火”—玩益智游戏;基于人文路径之“火”—猜益智灯谜。这“两把火”是孕育学校“益智文化”之火,是点燃学校“思维教育”之火,可以成为教师教慧之道、学生智学之道、教学提质之道、课堂激活之道,帮助学校步入减负之境、灵性之境、特色之境、创新之境和素养之境。

一、基于科学路径之“火”—玩益智游戏

“玩”,是教育本真本原的样态。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1]。剑桥大学教授戴维·怀特布雷德说:“除語言、文化和技术之外,丰富多彩的玩耍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2]“玩”的价值是无限的,并且更适合乡村教育。乡村教师和孩子们“玩”起来,一定会有惊喜的收获—玩有爱育,玩有培育,玩有涵育,玩有教育;玩中育趣,玩中育智,玩中育才,玩中育人;玩出志趣,玩出思维,玩出素养,玩出未来。

益智游戏有多种,本文专指数学益智游戏,其他游戏(特别是乡土游戏)可以类比开展相应活动。数学益智游戏包括传统的数学益智游戏、新研发的动手玩的数学益智游戏、数学扑克游戏、有趣味的数学问题等。

1. “玩益智游戏”的实施

“玩育”,就是“玩的教育”。“玩育”的实施,体现一种“自觉自然”的“玩”。自觉,是教师有“玩育”之心;自然,是合情合理地“玩起来”。“玩育”总体是一种“滴灌”“细水长流”,一次不宜玩太多,但要持续地玩下去。

途径一:融于课堂教学。许多数学趣题背后,多有深刻的数学原理。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趣题所蕴含的数学原理,巧妙结合课堂教学,将趣题或用于“创设情境”,或用于活跃课堂氛围,或用于为后续教学铺垫。

途径二:融于课后服务。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为了提供安心、放心、精心的托管服务,让孩子从容成长,不断增进家长和孩子的幸福感。数学趣玩,可以成为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学校可以将“数学趣玩”作为一个课程系列,分年级进行系统游戏;也可以按“趣玩器具”系列组织学生游戏,如“折纸问题”“抢棋子问题”等,学生可以从初级玩到高级。

途径三:融于亲子互动。“数学趣玩”可以作为亲子互动的一类游戏。不少数学趣玩游戏,家长可以找现成的材料和孩子互动,不经意间的自然融入,效果极佳;有些数学趣味游戏需要“器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这是很好的启智和互动;有些器具不好制作,就需要购买或向学校借用。这些动手玩的器具,玩起来往往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家长甚至可能比孩子更爱玩。

途径四:融于开放空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数学思维活动实验室”,提供合理的器具摆放空间、教师演示的展台、学生参与活动的平台等;学校还可以营创“益智墙壁文化”,把一些“一望可思”的器具或图片“上墙”,让“墙壁”刺激学生思考;还可以将一些益智器具进行“电子化”处理,开发网络电子游戏活动。这些开放空间,会让益智器具产生更大的效益。

2. “玩益智游戏”的境界

“玩益智游戏”的境界,体现在不同层面、不同对象、不同深度的玩,只要能玩出数学的“趣、理、情”,玩出数学的“真、善、美”,玩出数学的“文、史、用”,就是有境界之玩。

境界一:好玩是“引趣”,烧脑游戏,激发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就是数学教学中的“引趣”。“好玩”多融入情感,可以将一个很深层的数学问题浅层次、趣味化地呈现,目的就是“让学生爱上数学”。

境界二:玩好是“引深”,趣中领悟,透视问题。玩好数学,就是让学生在感受到好玩的基础上,带着数学思维而玩。“玩好”多融入智慧,可以将一个很浅显的问题深层次、一般化地探索,目的就是“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思维”。

境界三:玩转是“类化”,玩个游戏,洞见一类。 玩转数学,就是在玩一个数学游戏中玩出一类数学的“新天地”。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涉及“数”的问题,可以从1、2、3探索到n;涉及“形”的问题,可以从正方形、长方形、圆探索到一般曲线。在对“数”与“形”的探索中,追求数学问题的“诗和远方”。

境界四:玩味是“融化”,研题之史,品题之源。玩味数学,就是从玩某个数学游戏,走进这个游戏的背景、历史和文化。我们玩的游戏,可能是某个数学家曾经玩过的游戏,可能有一段精彩的数学故事,可能是数学的某个创新或失误……玩着游戏就能品味到“数学文化”的美妙境界。

二、基于人文路径之“火”—猜益智灯谜

灯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熔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炉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几千年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几年,灯谜之风吹进校园,与学校教育结合,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增知识于谈笑之间,长智慧于课堂之外。学校谜社相继崛起,校园灯谜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得到了开发。

1. 谜能启智、增知

智力,简单地说,包含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猜谜,便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极好方法。猜谜并不全是对字词的简单理解和解释,也不完全是对问题的直接回答,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智力活动去探究谜底。所以,猜谜能激活大脑,克服思维定式,对智力发展大有裨益。

灯谜的增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谜道虽小,一滴水可见太阳。其涉之广,天上地下、宇宙万物、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无所不包,堪称人类的“百科全书”“万有文库”。中华灯谜,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要想在谜海中多获得一点自由,任何方面的知识和修养都会给猜谜、制谜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

2. 谜能育德、育情

灯谜思维的求异性,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灯谜解读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灯谜知识的综合性,能极大地满足信息时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灯谜艺术的民族性,能唤起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灯谜立意的高雅性,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笔者教过的学生大多会说:“任老师上课真有趣!”其实,严格说来,应该是“每课一趣”,再严格一点说是“每课至少一趣”。这“趣”,就是探索趣味数学问题,或是玩趣味益智灯谜。学生觉得数学和灯谜很有趣,进而对数学和灯谜产生情感,自觉探究数学和灯谜问题,教师和学生就在这数学之探与灯谜之玩中实现了灵性生长。兴趣可以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兴趣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玩出来”的。

3. 谜能促教、创新

灯谜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提高、前进,日趋丰富而流传至今并走向未来。谜界认为,灯谜应突出一个“新”字,不受前人条条框框的约束,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子。要让灯谜跳动时代的脉搏,不断增加新的信息和创作素材,增添新的谜趣,用创新超群来领导灯谜“新潮流”。制谜者的每一个创新之举,都会令猜谜者收获多个训练大脑创新之益。

三、星星之“火”,期待燎原

星星之“火”,先要有“火”,也就是要有一所乡村学校被“第一把火”点燃;之后,这个乡镇的多数学校也纷纷“燃起”;接下来,整个区域的所有学校都有可能“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区域的乡村教育就有了“抓手”,就有了“益智文化”,就有了“思维教育”,就可以形成特色,将“特色”进行到底就成了一方教育的品牌。

1. 政府重视起来

当地政府、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两把火”的重要性,“两把火”没有太高大、深奥的理论,但它契合乡情、校情、教情和学情,能让乡村学校“把理想教育做出来”,能激活教师教育教学,能助力学生灵性生长,能促进家校互动。

在此基础上,再认真研究“两把火”实施的可行性。不需要太多的经费投入就可以建设一间“数学思维活动室”。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考虑装备一个让一个班的学生同时玩游戏的“大篷车”,这间“大篷车”是可以在乡村学校“流动使用”的。

去哪里找资料?益智游戏书和灯谜书里都有。可以组织教师遴选素材,形成本校资源;或几个学校合作“合成”,实现资源共享;或请专业人士提供;或鼓励教师“研发”,动点脑筋,也不是问题。

既必要又可行,那就抓紧出台实施方案,积极行动起来,可以在教师进修学校成立项目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 学校全面部署

校长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思维教育”理念,学习“益智游戏”和“益智灯谜”课程,将“两把火”融入学校办学主张中,初步形成教师“为思维而教”的教学观,进而带动學生“为思维而学”的学习观,逐渐营创“思维教育”尤其是“益智游戏”和“益智灯谜”的学校文化。

可以考虑两种实施方案。一是组建以数学教师为主、理科类教师为辅、所有科目教师都可以参与的“玩益智游戏”项目组,按年级,从“每周一玩”到“每课一玩”逐步深化,并由此创生出各种“玩益智游戏”相关活动。二是组建以语文教师为主、文科类教师为辅、所有科目教师都可以参与的“猜益智灯谜”项目组,按年级,从“每周一谜”到“每日一谜”,并由此创生出各种“猜益智灯谜”相关活动。

高位构建益智课程,从偏于科学的路径来说,“玩益智游戏”,是一条可行之路;从偏于人文的路径来说,“猜益智灯谜”相对简便易行。科学少了人文,就少了气质;人文少了科学,就少了理性。科学和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 师生自觉行动

朱永新教授在《理想的智育》一文中说了八个“理想”,其中第一条是:“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3]“两把火”就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的。师生既是“两把火”的参与创造者、营造者,又是“两把火”的传承者、弘扬者、更新者和发展者。师生在“两把火”建设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几个“意识”来体现。

一是责任意识,作为学校群体中的一员,都要有建设、维系“两把火”的责任;二是传承意识,“两把火”需要一代代师生的传承,全体成员以自己的价值观、信念、精神和行动延续这种活动;三是吸纳意识,借鉴、吸纳其他学校的类似活动,注意与本校活动的有机融合;四是创新意识,“两把火”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两把火”的生命活力。

4. 家庭积极配合

孩子在学校学会了“益智游戏”和“益智灯谜”,放学回家后就可以和父辈或祖辈玩,孩子就会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当游戏“放倒”大人并得到大人点赞时,孩子们一定会异常兴奋,这就是“亲子游戏”的逆操作—“亲父游戏”。

“亲父游戏”,狭义地说就是孩子主动和父辈玩游戏,广义地说就是孩子与年长的人(祖辈、父辈、大朋友等)玩游戏。有些游戏,留守儿童还可以通过微信或视频,玩给父母看,或让父母“玩玩看”“猜猜看”。因此,“亲父游戏”可以在乡村幼儿园和小学广泛尝试。教师可以先教学生玩几个游戏,学生会玩并深刻了解后,就回家主动和长辈玩,尽量“守住秘密”,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变着法子”和长辈玩,长此下去,学生一定会得到“高层次的智力满足”,砥砺自己“玩出新境”,玩出“智慧脑”。

不用多说什么,家长会从孩子放光的眼神中,感受到“两把火”就是培养智慧儿孙的经典妙招,就会充分点赞“两把火”,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积极配合,实现“家校共育”,并口口相传,扩大影响。不经意间,这所乡村学校就成为这方水土的特色学校了。

参考文献

[1] 单中惠,刘传德. 外国幼儿教育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301.

[2] 帕西·萨尔伯格,威廉·多伊尔. 游戏力[M]. 耿一岚,译.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128.

[3] 朱永新. 新教育之思[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94.

(作者系厦门市教育局原巡视员、副局长,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
例谈乡村小学的发展
乡村特色学校创建热的冷思考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
“栖霞新村”:黄质夫先生的乡村教育实践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要重视文化
撤点并校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