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等8篇

2024-04-22 12:28
云南教育·视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银龄领军网络安全

2024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

人民网消息 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对2024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免除2024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

《通知》明确,对2024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4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参照国家助学贷款贴息政策,免除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对2024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4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按照有关规定,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2年,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

3年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

《中国教育报》消息 日前,人社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计划2024年到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国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

《通知》明确8项重点任务:一是制定专项培养计划,加强对领军人才供给需求的预测。二是加大培养培育力度,帮助领军人才及培育重点对象提高技术研发水平、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三是畅通晋升成长通道,对技艺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等高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四是提高待遇水平,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企业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以奖金、股权等形式给予奖励。五是完善稳才留才机制,鼓励企业创新、完善相关制度,吸引稳定领军人才。六是为领军人才参与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领衔一线生产难题攻关、总结推广绝招绝技等提供必要帮助。七是加强领军人才平台建设,对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领军人才申办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提供支持。八是选拔表彰优秀领军人才,加大省部级以上表彰奖项和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对高技能人才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申报参评各类表彰奖项。

山西4名教师寒假校外违规组织补课被解聘

《新京报》消息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4名教师寒假违规补课被解聘的消息。据介绍,针对网络上反映的“山西省教育厅严禁寒假补课,原平农校教学楼被曝存在违规补习班”问题,该市查实系4名教师寒假校外违规组织补课,遂作出上述处理。

根据线索,有关部门经追踪调查,原平市平德初级中学(民办)教师康某某、李某某、王某某、侯某以及大同无职业人员郭某某等五人,从1月29日上午开始,在原平农校修远中学教室,组织58名平德中学学生开展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补课活动,暂未收取费用。1月29日下午,补课教师发现有人在教室拍照后,随即疏散学生停止补课。

官方《通报》称,鉴于平德初级中学教师康某某等四人严重违反了国家“双减”政策和原平市关于假期期间禁止补课的有关规定。经市“双减”工作领导组研究决定,对违规补课教师所属的平德初级中学及提供违规补课场所的原平农校和修远中学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同时责令平德中学对4名违规培训的教师作出解聘处理。

教育部:每年选派约2万名银龄教师

到民办学校支教、支研

《新京报》消息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组织遴选一批优秀退休教师,面向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开展支教、支研,每年计划选派约2万名,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知》提出,鼓励银龄教师投身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民办学校,帮助民办学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申请教师应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身体健康、甘于奉献、不怕吃苦、作风扎实;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基础教育领域可适当放宽至中级职称),一线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申请线下开展支教支研的银龄教师年龄一般在75(含)岁以下,参与基础教育领域的,年龄一般应在70(含)岁以下;开展线上支教支研的银龄教师年龄可适当放宽。

《通知》称,鼓励民办学校探索推行“导师制”,由高素质银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打造“银龄智库”。长期银龄教师,支援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短期和远程支援银龄教师,根据受援学校需求,认真做好支教、支研工作。

5年4亿奖励10万名高校困难学生

央视新闻消息 为帮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梦、追梦、圆梦,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实施,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捐赠设立的筑梦奖学金项目日前启动。

该项目为公益项目,计划开展5年,累计捐赠4亿元,奖励学生10万人,实现西部地区高校全覆盖,主要奖励品学兼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激励他们自强不息、成长成才。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出版

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 近日,国家民委在京举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座谈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讲话。

潘岳指出,编写出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是完整准确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充分发挥统编教材作用,民族院校、民族地区院校要开好必修课程,其他高校要用好概论教材。

吴岩指出,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各高校要把讲好用好教材落实到教育教学中。要建好“金课”,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要锻造“金师”,支持思政课教师和民族学等不同领域教师参加概论课程师资培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要打造“基座”,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建好课程数字化资源;要树立“样板”,委属和民族地区高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书育人的主线,相关高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讲出亮点实效。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的出版,填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国家统编教材的空白。

教育部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推荐要求,认真组织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师资配备、实验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的中小学校积极申报,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审核推荐、教育部集中公示,最终确定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教育部将加强对基地工作的指导,促进各基地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式,以中小学信息科技、通用技术等课程为主要依托,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与学支持服务方式,开展师资培训指导,扩大人工智能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变革、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16所高校入选新一期

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 经高校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日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评选产生新一期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等16所高校入选。

据悉,新一期示范项目建设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识和技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材、实训环境体系,鼓励和支持教师学生参与开源生态建设,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创新网络安全人才评价机制,不將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学生毕业、教师晋升的必要条件,将教师学生参与重要课题、重大工程建设、企业和科研单位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视同高水平学术论文。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200余所高校设置网络安全相关专业。

猜你喜欢
银龄领军网络安全
柯桥街道老年学校打造有“温度”的银龄家园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社区银龄餐馆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浓情系银龄 孝行暖天下”广东省启动老年人意外险捐赠活动200家社会组织倡仪参与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