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万涛
20世纪70年代,家乡辽南一带被冠以“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评价。这是人们对那些为了穿得体面不惜委屈身体吃糠咽菜的人的一种描述,如今这句话变成极具讽刺的形容。
那个年代,一般人家吃不起大米白面之类细粮,苞米是辽南地区最普遍、最廉价、最粗糙的粮食。料子主要指毛料和好衣料,是富人和官僚阶层高档场合的服装配置。用这两样对比,形容一些人只注重外表的光鲜和虚荣,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维持光鲜外表的能力。
日常主食就是苞米面和圪子粥,苞米面是玉米磨出来的面粉。面粉无法加工得太精细,只能和成面团在大铁锅边贴饼子,粘锅一面能烙糊成一层硬壳,小孩子都抢那硬壳吃,香脆可口。
常常蒸窝头,大拇指在下面顶着面团,团出一个个锥形面团,大拇指位置就留出一个空洞,放蒸奁上蒸,没有与铁锅接触面,就烤不出糊壳。小孩子都不愿意吃窝头而喜欢有糊壳的饼子。
圪子是玉米磨细,外观大小和颜色像黄小米磨碎了,一部分磨成细粉,一部分还是颗粒碴子,略带玉米表皮的金黄亮光。这只能煮粥,圪子粥完全保留了玉米的香味,為使圪子粥更加黏稠、香浓,一般煮粥开锅后还撒点碱粉再煮一会儿。不放碱的粥就稀,粗糙、枯涩。辽宁北部也有破碎成半颗玉米颗粒,甚至混合完整玉米粒的叫大碴子粥,再细碎一点成小颗粒的叫小碴子粥。
有一年,身体残疾的四叔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考虑他在农村吃不到细粮,母亲每天在蒸窝头的蒸奁上给四叔蒸一饭盒大米饭,四叔吃饭时都拨出一碗给我,我就倒点酱油拌点猪油吃,那个美味的香,使姐姐们都垂涎欲滴。
习惯了这样分一碗大米细粮,有一天,没等四叔给我拨米饭,我自己就拿碗给自己拨出一碗。父亲看到了便训斥我,我哭了。母亲心疼我,和父亲吵了起来。四叔打圆场说:“反正我也吃不了这一大盒,每次也都得拨出一半给孩子,他自己能拨了不正好吗?”
以后吃黏稠的圪子粥,我也拌猪油和酱油,那比大米饭还香。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考入县重点高中,乡村来的学生都住校,我家离学校只有3公里,一开始骑自行车上学,中午带饭盒,母亲都做大米饭、鱼、肉、蛋、好菜带着,吃食堂的农村学生都直勾勾地眼馋。
后来为避开父母的监管,谎称路途耽误学习时间,我也申请住校。学校食堂一天三顿都是圪子粥、窝头、早晚辅食是豆腐乳,只是中午白菜汤能见点油花。
高中班主任孙老师身材瘦小,她儿子比我们大12岁,身高一米八多,高大修长、英俊潇洒。老师看我们长得瘦小,有时对我们说:“吃圪子粥不放碱才能长大个。”我回家也宣传老师的教导,说煮圪子粥不要放碱了,父母都不信,说那样没法吃,终究没有长成大高个。可是学校食堂的圪子粥也都不放碱啊,我吃了半年,也没长个。
各班调皮的、善于交际的男生,混熟了食堂窗口盛饭的师傅,经常能得到有糊壳的苞米饼子,甚至不交饭票也能领到。为排队买到好吃的饼子,经常拥挤混乱,食堂成了男生们每天的战场。
食堂地面总是湿漉漉、滑腻腻的。每次都会有为拥挤插队引起的殴斗以致班级间混战。一打起来,男生都像打了鸡血,欢呼雀跃,找自己的盟友参战攻击对方。女生则都护着头,冒着满天飞驰的窝头、饭盒往门外逃窜。
1984年高考后离开家乡,我基本吃不到圪子粥、苞米饼子这些玉米食品了。大学食堂也经常为抢先买到好菜发生战斗,但几年也没吃到小时候家乡的味道。
毕业分配到海滨城市大连,玉米又是日常的主食,大连海鲜总是与玉米饼子捆绑在一起。一道传统老菜“咸鱼饼子”,成就了黄大妈的餐饮王国“双盛园”。改革开放刚兴起餐饮娱乐行业,高端消费无不知晓“双盛园”的咸鱼饼子,如果换成白面馒头就没有人吃了。
伴咸鱼的饼子是玉米面掺少量豆面用铁锅烀出来的,手掌心那么大,都烙出金黄色的硬壳,一口咸鱼、一口饼子,再喝一口玉米圪子粥,浓浓的鲜香和焦香在圪子粥里均匀地稀释着,顺溜溜地细淌进胃里,舒服极了。
咸鱼也不是用盐卤的,只是海水洗干净泡过,海风自然风干,原汁原味,不咸不淡。
还有更过瘾的吃法。冬天休息日,在家刚出锅的热乎饼子,用毛巾裹好,装皮革包里,挂自行车把手上,骑车去海边,退潮的海边礁石都长满白花花的海蛎子,用铁挠子撬开蛎头,把那鲜溜溜的蛎黄直接挖到嘴里,就着热乎饼子吃一口,微甜微腥,浓鲜且爽滑。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下海混建筑工程圈子,房地产相关行业也都风起云涌,每天灯红酒绿,应酬不暇。几乎二十几年没有回家吃饭。渐渐身体发福,高血脂、高血压等富贵病纷至沓来,且发作几次脑血管病。养生专家都说你生活习惯不好,熬夜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更是罪魁祸首。你若坚持吃玉米粗纤维食物,一定不会造成如今恶果。
玉米又称为玉蜀黍,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健康食品。玉米对人体的作用有:防癌、明目、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美容、减肥。平时适当地多吃玉米,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利。
我在房地产公司管理各施工队伍时,闻到哪个食堂飘出玉米香味,就离开本公司的高档精品食堂,寻味找玉米饼子,撕大葱蘸酱吃,也有食堂贴小白菜素馅小玉米饼子,用电饼铛烙的两面结薄壳,我就多要几个带回家吃。
每天下班后,都有各施工单位或同行们邀请我入酒局,山珍海味、大鱼大肉。酒局后,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有点饿,再去大排档烧烤、喝啤酒透一透,烤豆面玉米饼子是必点食物。
还有一种吃法,把玉米饼子切成丁条块,鸡蛋葱花爆锅,炒碎饼子,既能当菜下酒,又能当主食吃饱,而且很好吃。
东北风行的铁锅炖,一口铁锅砌一炉灶,炖鸡、炖鱼、炖鹅、炖猪肉排骨、炖蘑菇、炖野菜酸菜,不管炖什么,都在锅沿贴一圈玉米面饼子。炖菜锅烧开,厨子掀开锅盖,热气腾腾。按定量贴饼子,团好面团,啪的一声,摔到铁锅锅沿上。有水平差的厨子用力控制不好,会有面滴飞溅出来,喷到客人身上。得道歉,相互客气几句。火候掌握不好,有的饼子坐不住锅沿,往锅底溜,饼子底边会浸到炖锅底汤,这烤出糊壳的饼子带着汤汁,鲜香袭人,尤其是浸到鱼汤的饼子,成了抢手货。
玉米棒刚长出颗粒时,钻进玉米地,掰下青嫩的玉米棒,撕开外皮绿叶,啃食水嫩的新粒,甜香水滑,又解渴又解馋,钻玉米地偷苞米是我们这群小孩的保留游戏,经常被农户追得满山跑,跑散汇合后,各自吹嘘自己的逃跑历险经过。其实很少会有农户真的穷追不舍,都是嘲骂几句,吓唬吓唬就得了。
不管怎样,玉米圪子粥、玉米饼子那独特的粮食味道与众不同,没有哪种食品能像玉米这样,让我连吃不腻、念念不忘,想起小时候家的味道。
2020年以后,我去看望已经90多岁的高中班主任孙老师,老师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了,完全不认识人了,自己的子女后代也都不认识,有一次,在她退休女儿的反复提醒下,竟然完整连贯地说出来我的姓名。大家都大吃一惊,意识到老师哪个细胞关键点有了激活的几率,总之还是要对症下药。
我患过脑血管疾病,脑细胞也多次受损,特别关注康复脑细胞的技术和产品,全国也跑过多地,查阅国家顶级科技文献无数,中西医名人也拜访过不少,也向孙老师家人推荐过技术和人物。
我坚信,从玉米身上必将能提纯出非常灵验的健康产品。东北这几代人,无不是玉米滋养大的。
作者简介:
康万涛,辽宁大连人,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建筑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多篇作品发表在《唐山文学》《岁月》《中国乡村》等报刊,偶有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