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种子课”教学实践

2024-04-22 09:52李柳英
教育界·A 2024年5期
关键词:人教版数学知识小学数学

【摘要】“种子课”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种子课”教学改变了以教为主的课堂,更强调学生的学,因而更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种子课”的作用,加强“种子课”的教学实践,在学生心里种下数学的种子,赋予种子不断生长的力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自我生长。

【关键词】“种子课”;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人教版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含帮扶项目)专项课题“小学数学‘种子课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xczx22-09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柳英(1978—),女,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种子课”就是可供知识迁移、可供能力生长的关键课。它是系列课程的起始点,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1]。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而“种子课”教学可以在学生学习的关键节点给学生种下思维、方法和经验的种子,促使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思维体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种子课”教学,发挥“种子课”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生长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在生活中“明”,架设认知结构

在开展“种子课”教学时,教师首先应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并利用“种子课”的特点,引导学生架设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要把生活当作教学的土壤,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思考数学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将实际生活引入“种子课”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这一单元以四边形的知识为基础,重点知识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内容由泛到精,因此适合作为“种子课”来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入四边形的数学概念,再引申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具体而言,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组生活物品的图片,包括圆形杯垫、三角支架、魔方、黑板、菱形瓷砖、梯形花坛等,让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平面图是什么图形,再对图形进行分类,并给出分类的理由。学生依次说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接着,大部分学生能将圆形和三角形筛选出来,而对剩下的图形在归类上产生了一些争议。有的学生将剩余的图形归为一类,理由是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有的学生将正方形和长方形归为一类,理由是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还有的学生将正方形、长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归为一类,理由是它们的两组对边都平行;等等。在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再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脑海里架设起关于规则四边形的认知结构。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室里寻找平面图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认知,强化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理解。

教师通过结合常见的生活物品进行图形“种子课”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探寻数学知识,促进“种子的芽”的生长,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生活知识[2]。

二、在根源处“厘”,培养问题意识

“种子课”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厘清各主题单元知识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而非机械套用知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追寻数学原理的本质,形成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余数、商等数学概念的含义及除法的本质,为学生后续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教学时,教师先通过“抱一抱”的小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余数的含义。教师邀请10名学生上台,提出游戏规则:主持人(教师)每报一个数字,参与者(10名学生)就按照相应的人数抱在一起,其他学生负责观察和记录,看看每一轮有几组学生抱在一起,剩余几名学生没有抱在一起。学生总结:教师报出“3”时,学生抱成3组,余下1名;教师报出“4”时,学生抱成2组,余下2名;教师报出“5”时,学生正好抱成2组,没有剩余。通过总结,学生发现“在某些数字下,游戏人员刚好能够完成分组,而在某些数字下,会有剩下的人出现”。教师接着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顺着这个结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众多问题:“为什么会有剩下的人?”“剩下的人数应该如何表示?”“这些情况如何分别列竖式?”“这里面存在什么规律?”……伴随着问题意识的产生,学生的求知欲也更加强烈。这时候,教师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主题,让学生明白余数的含义,然后指导学生在游戏的基础上继续思考问题:假设要求每组人数分别为6、7、8人,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学生进行数据对比与分析,由此发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教师在“种子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除法的本质,帮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余数的概念,为学生后续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三、在课堂中“落”,促进迁移生长

(一)引导合作学习,发展探究能力

“种子课”要求学生具备合作探究的意识,能够从所学的数学知识中分析和总结数学规律,举一反三,构建数学知识体系[3]。因此,在实施“种子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数学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探究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教师先抛出问题—如何测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集思广益,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生提出“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的方法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测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將长方形切分成一个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通过数小正方形的个数,得到长方形的面积。接着,教师提问:“如果现在我们要去测量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面积,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合适吗?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生觉得这个方法不可行。于是,教师继续让学生合作交流,探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开展实验:将之前剪好的小正方形拼成原来的长方形,然后在保持宽度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拿走小正方形,改变长方形的长,再进行面积计算,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也随之改变。之后,学生又用同样的方法证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也与其宽度有关。学生将所有的实验数据全都记录下来,共同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长方形长和宽之积,从而找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明确计算公式之后,教师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代入公式进行面积计算并验证。这样,学生就合作探究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在进行“种子课”的教学时,组织学生针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原理和计算公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能力的迁移与生长。

(二)加强实践操作,助推迁移生长

利用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是“种子课”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知识迁移与生长的关键一步。教师在进行“种子课”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切实可感的实践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与

生长。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领会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意义,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条形统计图知识是学习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基础,学生只有牢牢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才能更为轻松地学好后面的内容。学生不仅需要看懂条形统计图,更需要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以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对比、实践为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出示某地一个月的气象报告图,让学生统计出该地此月的天气情况。学生此前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很快统计出数据:晴9天,阴6天,多云9天,阵雨5天,雷阵雨2天。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将数据内容呈现出来,并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学生认为可以用统计表格将天气情况与天数表现出来,并画好统计表格。而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自己绘制的统计表格有什么缺点。学生发现通过自己绘制的统计表格很难统计数据。在學生发现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调整。学生参照教材中的条形统计图,画出横线,在横线上标出天气情况,又画出竖线,在竖线上标出天数,再根据天气情况所对应的天数画出条形,由此画出了条形统计图。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统计图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给学生进一步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在进行“种子课”教学时,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走弯路”,自己总结经验,再自己走回“正道”,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要素和绘制方法的理解,让学生在这样生动的实践过程中学会迁移知识,并发展数学能力。

四、在思维中“育”,实现深度学习

学科育人是“种子课”一项很重要的教育功能。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学科育人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种子课”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为例。厘米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学生实现毫米、分米及米,图形的测量、面积及体积的计算等知识的深度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种子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厘米不仅是一种计量单位,更是一种测量标准,帮助学生感知标准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而言,教师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别用到了直尺、手指、课本、铅笔等,测量出的结果并不一致。这时候教师引出“比较物”的概念,让学生建立对标准的初步认知。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讲解厘米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对1厘米的表象认知,如让学生知道直尺上的刻度(如0-1、1-2、2-3)表示的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直尺上寻找1厘米,巩固学生对1厘米的印象。教师再让学生剪出一个1厘米长的小木棒,用食指和拇指夹住它,通过触觉感受1厘米的长度。最后,教师问学生:“我们用长方形的小尺子测量1厘米是这么长,那我们换成更大的尺子或者其他形状的尺子去测量,1厘米是不是还是这么长呢?”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换不同的尺子测量,1厘米还是这么长;有的学生认为1厘米会随着尺子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就像人长大,手脚也会变长一样。于是,教师拿出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尺子,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学生通过自己的测量,发现1厘米的标准并不会随着尺子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明白标准的含义,建立起对厘米的深度认知,形成了理性思维。

教师通过“种子课”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厘米从表象到本质的认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实现了深度学习,并且让学生领略到数学世界的博大精深,充分发挥了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结语

种子的力量在于生长,“种子课”的教学意义则在于赋予学生成长的力量。因此,教师在实施“种子课”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通过“明”“厘”“落”“育”四个步骤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红明.选好“种子”知识,上好“种子课”[J].江苏教育,2015(21):13-14.

[2]俞正强.“种子课”:给知识以生长的力量:从小学数学“计量单位”的教学谈起[J].人民教育,2011(2):34-37.

[3]魏亮,杨晓霞.“种子课”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13-14.

猜你喜欢
人教版数学知识小学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