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桃花诗写尽心中落寞

2024-04-20 05:54陆泠菡
兴趣阅读·少年诗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相映红崔护人面

陆泠菡

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有一位青年才俊,其人英俊潇洒,才情出众,他便是崔护。崔护曾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顺利通过,一连数日,崔护都无精打采,于是他只身前往都城南门外郊游,意图排解心头烦悶。时值春日,长安城外阳光和煦、桃红柳绿,崔护心中感到些许舒畅,忽然间他看到一处小小的宅院,院内桃花盛开,寂静无人。崔护欲前往细观,正准备轻叩门扉时,却从门缝里瞥见一个女子静静地倚靠着桃树,不知在思索什么。崔护看得入神,女孩子也注意到了风度翩翩的崔护,于是邀请他来院中休息,两人短暂交谈后,崔护起身告辞。

离别之后,崔护久久不能忘怀。到了来年春天,崔护的思念如潮水般袭来,不忍相思之苦的他直奔城南旧地。未曾想到的是,庭院依旧,桃花依然,只是院子的大门已经锁上,那位女子一家不知去向。崔护失落地在门上题诗一首,正是这首后来被人传颂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词大意是: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扇院门中,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如今故地重游,你已不知去往何方,只有这满树桃花依然迎着和煦的春风,如微笑般绽放。

诗词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语言平实简朴,像是娓娓道来。去年的今天,诗人在这扇门中偶遇了那位美丽的女子,开头简洁明了,一下子把读者带入到了诗歌的情境中。

诗歌第二句描绘了去年见面的场景。诗人用“人面”和“桃花”相互映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女子的曼妙和春天的美丽。“相映红”用得极为巧妙,既表达了桃花的红艳,又暗示了女子羞涩的脸庞。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活力。

第三句笔锋一转,打破了前面的美好氛围。第二年诗人再次来到此地,却发现那位美丽的女子已经不见踪影。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惆怅,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诗歌最后一句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桃花依然盛开在春风中,而那位美丽的女子却已经不在。这里的“笑春风”以乐景衬托哀情,既表现了桃花在春风中的娇艳,又采用对比的手法让人深刻感受到人世间的物是人非。

整首诗歌诗风婉丽,语言清新。诗人用“人面”和“桃花”作为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对比映照,把诗人的相遇经历和内心无比落寞曲折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诗人在回忆中书写失去所带来的内心惆怅,或许正是这动情之处才让这首诗歌传唱千年。崔护后来进士及第,也身居高位,不过存诗不多,《全唐诗》中仅有诗六首,但这首《题都城南庄》足以让他赢得不朽诗名。

猜你喜欢
相映红崔护人面
惊蛰吟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
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相映红
题都城南庄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崔护的《游城南》浅析
人面桃花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