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成
这是一组马家窑类型人面器口瓶。最大腰围除图1外其余都在十扎左右,图2达到了十三扎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人面器口瓶。
人面器口瓶首创于石岭下类型晚期,在天水、定西等地时有发现。到了马家窑类型中期,人面器口瓶在原发地仍不温不火,却在西向数百公里的永登县连城一带盛行。面部造型还是原来的样子,变化主要出在形体的大小上——巨大的反差引发质变,一个个庞然大物冲破瓶的界线,确切地说进入到罐的行列,只是基于面部特征的一致仍以人面器口瓶称之。
人面器口瓶的身价重在人面,标准的人面造型是塑绘结合,如图2,耳和鼻捏塑而成,口和眼则是绘制,艺术表现手法别具一格,以此形成的人面形象简练立体惟妙惟肖。还有一种比较抽象的变形人面,如图5,耳和鼻仍是捏塑,口和眼用象征性的几何纹饰来表现,忽隐忽现亦虚亦实,別有一番情趣。标准人面器口瓶的人面造型非常个性,酷似扑克牌中的K,也是一张独一无二的人面。这张人面与超大的瓶体融为一体后,更显得威风八面,隐隐带着王者之气。
人面器口瓶的主要用途在哪里?最大可能是充作祭祀礼器。奇特的面部造型不会是突发灵感的即兴而为,应该来自早已存在的原型,有明确的精神指向,或是表现对特定神灵的崇拜,或是表达对宗祖的尊崇。从某种意义上说,超大人面器口瓶已与连城镇连在一起,成为地方文化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