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探春人物文学分析

2024-04-20 12:16邓宇涵
青年文学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长女探春贾府

邓宇涵

贾探春,是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成立了大观园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又在凤姐卧病时撑起理家重担。可以说,贾探春在文中的每次出场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成为后人研读分析的话题。本文从贾探春的客观身份及主观思想出发,对这一人物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文学分析。

一、“蕉下客”

《红楼梦》相较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其最大的特征便是虽然同样都是群像小说,但女性角色是作者曹雪芹着重刻画的主体,即各位贵族太太、小姐、丫鬟等。人们提起《红楼梦》,常常会谈论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悲剧之恋,也会谈论薛宝钗的才情之高与她最终的凄惨结局,连“凤姐”王熙凤的泼辣狠毒也收获了不少关注。因而,在众多的贾府女性角色中,贾探春就处在了一个既重要又不重要的位置上:说她重要,可她并未在全文中占有太多笔墨;说她不重要,可她又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在文中几个重要情节有不少分量。因此,本文就对这位“生不逢时”,同时身上种种矛盾交织的角色进行了分析解读。

贾探春初登场时,文中对她的描述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作者用寥寥数语,便在读者眼前勾勒出了一位明艳美人。其他角色对其的评价,如贾琏的小厮兴儿提到贾探春时说的“三姑娘的渾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一位容貌明艳、性格爽朗的美人已跃然眼前。她也是大观园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的创始人。“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故贾探春以“蕉下客”自居。而后在凤姐卧病之时,王夫人命贾探春理家,贾探春便在此时接过了打理这个庞大又臃肿的贾府的重担。当吴新登家的来请示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丧礼赏银一事时,她最终驳回了自己的生母赵姨娘的请求,在府中上下众人心中立下威信。连处事雷厉、为人泼辣的王熙凤听到有关此事的汇报时都赞叹道:“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后期,当王保善家的不知好歹有意招惹时,她也怒而出手。而对于这个角色最终的结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在程高本的续作中,贾探春嫁给了镇海总制周琼之子。而在脂批中则说贾探春八十回后的结局是“远适”,但所嫁何人仍未定论。此外,贾探春的最终结局还有嫁到邬家、嫁给王爷、嫁到海外等多种说法,但大多围绕着其抽花名签时所得的“必得贵婿”。

贾探春,虽然是“主子小姐”的地位,却是庶母所出,整个人物身上充满了矛盾性与对立感。而抛去外部身份,她作为一个个体又才华横溢、聪慧明智,创办海棠诗社,打理贾府上下,都体现出她既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极高修养,同时在世俗的管理府中事务上也颇为擅长。同时,在或由作者曹雪芹直接写出,或借贾探春之口说出的一些话语中,同样也可以明确体会出赋予在贾探春这个角色上的女性意识。因此,贾探春这个人物角色,十分值得后人进行研读分析,接下来笔者将从多个方面来展开分析贾探春这一人物形象。

二、“长女”与“庶女”身份的冲突与交融

(一)富有责任感的“长女”

首先,在贾探春身上最为明显的角色特征便是她身为“贾政之女”和“赵姨娘之女”的冲突性。作为“长女”与“庶女”,她既是统治阶级的一分子,又带有着封建制度赋予她的天然“下等”身份。她是贾府排行老三的“三姑娘”,是贾母“最拿得出手的”亲孙女,她的身上承担着作为长女的责任,在家族中长子缺席的情况下,她需要站出来承担维护家族利益的重任。贾政有三个儿子,其中贾珠虽然最受贾政喜爱,却英年早逝,长子缺位;二子,就是贾宝玉,但他对读书做官并无兴趣,只爱在胭脂堆中玩乐;而三子贾环,作为贾探春的同胞亲弟,也是“庶子”,处事卑劣,在贾府中得不到他人的敬重对待。而女眷方面,贾探春有一姐姐贾元春,但其被封妃后早早离开贾府,虽然心中挂念贾府中人,但自身已身处更诡谲复杂的权力旋涡中,分身乏术,也在小说第九十五回香消玉殒。于是,在长子缺位、二子无心仕途、庶子不堪而立、长姐早早入宫的多重因素作用下,贾探春最终接下了贾府“长女”这个重担,为了试图拯救已然走向没落的贾府作出了巨大牺牲。

贾探春在面对“长女”这个身份时,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在周边环境混乱不堪时,在他人或迷茫不知作何,或不愿插手管理时,她身上的责任感总是会驱使着她站出来接下这份“责任”。王熙凤卧病,贾探春被贾母安排接下打理贾府的重任,此时她作为家族中的“长女”,她骨子里是认为需要她来维护贾府的利益和安定的,而事实上她也十分精通此道,并未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是沉着淡定,对府中上下事务心中有数,手段强硬果断,令府中众人颇为信服。在处理赵国基丧事时,府中上下都在观望着贾探春会如何处置,其中吴新登家的甚至对贾探春抱有轻视之意,但聪慧伶俐的贾探春最终用无可挑剔的手段,将此事办得十分漂亮。

虽然她最终的结局并未有明确定论,但大多数学者都支持“远嫁说”,无论她是嫁给镇海总制周琼之子,还是王爷,抑或海外贵族,她都是作为一个利益交换的牺牲品,用自身为代价换来贾府的安宁。她的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便是对其最好的佐证。在嫁给周琼之子的版本中,贾母作为长辈对探春的远嫁十分不舍:“三丫头这一去了,不知三年两年那边可能回家?若再迟了,恐怕我赶不上再见他一面了。”薛宝钗作为旁观者,也在心里叫苦:“我们家里姑娘们就算他是个尖儿,如今又要远嫁。”而贾宝玉在得知此事后更是哭得不得了。从众人的反应可以看出,此次远嫁并非好事,大家都持悲观的态度,但身为事件的主人公,这“悲惨遭遇”的承受者,贾探春对此的反应堪称平静,因为她作为“长女”早已深知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许从内心深处她也是认同需要由她来维护贾府的利益,她十分清楚需要她来承担的责任,也深知“长女”这个身份需要她付出的代价。同时,她身上强烈的责任感,使得她并未选择逃跑,她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接受了远嫁的安排,在他人为她而难过的时候,她反而在安抚众人。

作为“长女”的贾探春,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她将维护家族利益名誉视为己任,并认同需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可以说,“长女”这个标签是贾探春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

(二)内心自卑的“庶女”

虽然前文中提到贾探春作为“长女”是如何手段强硬、做事果断,但在整个时代大背景下,腐朽的封建制度天然赋予她的“庶女”身份,也是这个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长女”是客观条件下贾探春不得不承担的一个身份,那么“庶女”则是她与生俱来的身份,她从心底里或许对此并不认同,却不得不屈服于这个身份加诸她身上的种种限制,以及对其性格造成的深刻影响。

虽然贾府长子缺位,但嫡长子作为家族继承人这一理念仍是不可撼动的。贾探春的胞弟贾环,从其为人处世和他人对其的评价,都可以看出府中人对他的轻视鄙夷。而贾探春,因其出众的才情相貌,深得贾母喜爱,也是因此,她在府中的处境要远远强于贾环。尽管这样,她也仍然无法摆脱“庶女”的标签。她曾说过:“我只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她虽是嘴上这么说,但其实没有谁能比她更清楚“嫡庶之别”了。她努力在题诗时争优,在管家时博得众人敬重,方方面面她都想要做到顶尖,种种行为,恰恰证明了她并不认为她此时的地位是她“庶女”的天然属性应得的,她需要用不断的优秀和成功来维护和巩固自己作为“主子小姐”的身份,试图摆脱“庶女”身份带来的天然“低贱”,而这也正是其内心深处自卑情结的一种体现。

任何自卑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自卑的,与之相反,他们会试图确保自己的重要性,以此得到相对应的补偿。贾探春的“庶女”身份恰巧是对其的完美阐释,虽然作为“长女”的身份使得她担负起了巨大的责任,使她并不像林黛玉那样柔软脆弱,但在封建制度下的男权社会中,“庶女”的身份使得她即使不认同,也不得不屈服于这个身份给她带来的“卑贱”“低人一等”的感觉。她在海棠诗社展露才情,在治家时努力表现,都体现出她在尽自己的能力来实现对她自身的自卑补偿。甚至这种内心的自卑,或许会使得她认为作为“长女”带来的尊重与地位都是她作为“庶女”不配拥有的,也正是这种自卑心理,让她更加想要做好“长女”的角色,维护好贾府的地位和利益,借此来逃离“庶女”带给她的“下等人”身份。在面对成为利益交换品的远嫁安排之时,也是这种自卑,让她不敢逃离贾家奔向自由,因为这样就会背离她的“长女”身份,同时也是这种自卑,让平日里爽利大胆的她并不敢为自己争取哪怕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而是平静接受。

因此,贾探春作为“长女”和“庶女”两种身份共存于一身的人物,本身就充满了矛盾性,“长女”帶给她地位,“庶女”又让她自卑。这种外部和内在共同作用下的强烈拉扯感,交织在一起,对立又融合地构成了贾探春这个角色。作为富有责任感的“长女”,同时也是自卑的“庶女”,贾探春这一角色身上既矛盾又和谐,既复杂又单纯,成为一个极富文学性的人物,也十分值得后人细细品读研究。

三、交织其中的女性意识

《红楼梦》中充满着极其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其中的贾探春,则是其女性意识的鲜明体现。贾探春曾言:“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在当时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氛围下,贾探春能有此言已是十分惊人,体现出了她对当下制度的不认同。同时,贾探春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当王善保家的对她十分不尊重地动手动脚时,她当时就做出了激烈反应,掌掴了王善保家的,这与当时教导女性应有的“婉约温柔”并不一致。在她治家之时体现出的沉着聪敏,更是从侧面体现出了她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那个年代女性应当做到的“顺从”姿态。也正是上文中提到的贾探春的“庶女”给她带来的自卑感,使得她十分强烈地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相较于其他“主子小姐”安于现状的处世风格,贾探春总是在追求优秀,想要做到顶尖,而这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体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时代和思想的局限性,贾探春这个角色身上的女性意识虽然明显,但并不成熟,或者说并不完整。她仍受“庶女”所带来的内心“卑贱”感的限制,她虽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但她终究认为那是男人才能做到的。她认识到自身身为女性所受到的不公与压迫,但她并没有勇气来反抗,甚至从内心深处是认同这种不公平的存在的,因此说贾探春这个角色虽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却并不完整。

贾探春,作为一位面容美丽、才干过人的女性,集身份尊贵的“长女”和天然低贱的“庶女”的特点于一身,充满了矛盾色彩。她自身的聪敏使得她的女性意识初步觉醒,意识到了自身受到的不公,但时代与思想的沉重枷锁使得她并不敢与之抗争。同时,也恰恰是这个角色身上复杂的矛盾性与局限性,使得这个角色变得更加生动迷人,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和时代性。读者也会不禁感叹,贾探春此人,真是“生不逢时”,她才貌过人,想要追求自身价值却无法实现。但从另一方面看,她也“生正逢时”,正是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才有了“顾盼神飞”“见之忘俗”的“蕉下客”。

猜你喜欢
长女探春贾府
片汤
探春:可惜不是男儿身
从姚木兰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想象
最美探春是吐蕊
探春理事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探春
英国《每日邮报》家中长女最易成功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