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杰 张文平
摘 要: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包头平原位于唐代西京长安的正北方,有“国之北门”之称,是唐朝在北疆经营的重点区域。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在包头平原设置燕然都护府。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在包头平原之上修筑中受降城。经考古调查,结合史料记载,初步考证燕然都护府治城为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敖陶窑子古城,中受降城为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二狗湾古城。
关键词:唐代;燕然都护府;敖陶窑子古城;中受降城;二狗湾古城
A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Yanran Capitaland Central Surrendered City in the Tang Dynasty
Liu Yongjie1 Zhang Wenping2
(1.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010000;2.Inner Mongolia Museum,Hohhot,010000)
Abstract:The Baotou Plai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positioned directly north of Changan,the Western Capital of the Tang dynasty,was known as the “Northern Gate of the State” and was a focal area of the Tang dynastys operations in its northern frontier.In the twenty-first year of the Zhenguan era (647 AD),Emperor Ta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established the Yanyan Protectorate on the Baotou Plain.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Jinglong era (708 AD),Zhang Renyuan constructed the city of Zhongshouxiang on the Baotou Plain.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combining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with historical records,have identified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the Yanyan Protectorate as the ancient city of Aotaoyaozi in the Jiuyuan District of Baotou,Inner Mongolia,and Zhongshouxiang City as the ancient city of Ergouwan in Dalad Banner,Ordos City,Inner Mongolia.
Key words:Tang Dynasty;Yanyan Protectorate;Aotaoyaozi Ancient City;Zhongshouxiang City;Ergouwan Ancient City
唐太宗貞观年间,平定东突厥、瓦解薛延陀,先后消除威胁唐王朝北陲的两大边患,漠南漠北游牧民族纷纷内附。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回纥①等部请于突厥之北、回纥之南设置驿站,开辟出一条方便使节来往的大路,史称“参天可汗道”;[1]同时,于参天可汗道南端设置燕然都护府,“以导宾贡”[2],为管理各羁縻府州的最高机构。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阿史那骨咄禄召集亡散余众起兵入寇,短时间内自立可汗建立政权,史称后东突厥汗国或第二突厥汗国。后东突厥汗国崛起后,骨咄禄、默啜带领其部众频繁侵寇唐朝北部疆域。景龙元年(707年),唐中宗任命张仁愿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统御防备突厥事宜。张仁愿上任后,趁默啜可汗西击西突厥的机会,于突厥南下要塞修筑了西、中、东三座受降城,以隔断其南北通路,“自是突厥不得渡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3],北陲遂安。
三受降城中的东、西二城治所,前人已作专门考证②,争议不大。关于燕然都护府与中受降城治所仍存有争议,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以田野考古调查资料为基础,辨析相关史料,试对二城地望作新的考辨。
一、前人研究综述
燕然都护府是唐朝在北疆设置的首个都护府,为参天可汗道的南端点。关于燕然都护府治城所在,前人依据《元和郡县图志》“于今西受降城东北四十里置燕然都护”[4]的记载,均将其指向西受降城东北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燕然都护府标示在黄河故道乌加河东北、今天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以南的方向。[5]李宗俊新撰《新忽热古城与汉受降城及唐燕然都护府治所关系辨》一文,认为《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四十里”为“四百里”之误,将燕然都护府治城考证为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6]
在今天的包头平原,经考古调查发现有两座唐代古城,西面一座为位于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二狗湾古城,东面一座为位于今包头市九原区的敖陶窑子古城。前人多将敖陶窑子古城与中受降城联系起来③,但敖陶窑子古城所在位置与史料记载的中受降城位置不能完全吻合。地方文物爱好者提出了二狗湾古城为中受降城的观点,但未作严格考证。笔者《高阙新证》一文提出敖陶窑子古城可能是燕然都护府的观点,亦未展开讨论。[7]前述两种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必要展开研究、深入论证。
二、相关史料辨析
(一)燕然都护府相关的史料
按时代早晚顺序,兹列举如下:
《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天德军条下载:“天德军,本安北都护,贞观二十一年,于今西受降城东北四十里置燕然都护。”[8]
《旧唐书·回纥传》载:“于故单于台置燕然都护府统之,以导宾贡。”[9]
《唐会要》卷七三安北都护府条下载:“(贞观)二十一年正月九日,以铁勒回纥等十三部内附,置六都督府、七州并各以其酋帅为都督刺史,给元金鱼、黄金为字,以为符信。于是回纥等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置陲驿,总六十六所,以通北荒,号为参天可汗道,俾通贡焉,以貂皮充赋稅。至四月十日,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司马李素立为都护,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隶焉。”[10]
《新唐书·回鹘传》载:“即故单于台置燕然都护府统之,六都督、七州皆隶属,以李素立为燕然都护。”[11]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燕然都护府注云:“新书曰:置燕然都护府于古单于台。宋白曰:在西受降城东南四十里。”[12]
由上述史料可见,燕然都护府的位置所在,与西受降城、故单于台、参天可汗道等密切相关。《元和郡县图志》为唐朝宰相李吉甫撰著的地理志书,是研究唐代历史地理最为直接的史料。《旧唐书》为后晋史家刘昫所编,其中《回纥传》对燕然都护府的记载,属于第一手史料。《唐会要》成书于后周至北宋初年之间,对燕然都护府的记载史料价值极高。《新唐书·回纥传》的史料来源于《旧唐书》,已属于第二手史料。同样《资治通鉴》关于燕然都护府的记载也系拼凑而成,史料价值不高。
(二)中受降城相关的史料
按时代早晚顺序,兹列举如下:
《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西受降城条下载:“初,突厥入寇,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贼所败,诏仁愿代之。先是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時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婆葛,仁愿奏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绝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所有。仁愿固请不已,中宗竟从之。仁愿表留年满镇兵以助其功,时咸阳兵二百余人逃归,仁愿擒获尽斩之,军中股慄,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遥相应接。北拓三百余里,于牛头、牟那山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初,三城不置壅门及却敌战具,或问曰:‘边城御贼之所,不为守备,何也?仁愿曰:‘寇若至此,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恧之心。其后常元楷为总管,始筑壅门,议者劣之。”[13]
《新唐书·地理志》载:“中受降城正北如东八十里,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栅,谷北口有归唐栅,车道也,入回鹘使所经。” [14]
上述史料,《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了中受降城和天德军的位置关系,详细描述了三受降城的修筑经过;《旧唐书·张仁愿传》《新唐书·张仁愿传》《资治通鉴》分别记载了三受降城的修筑经过,它们的史料均来源于《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内容大同小异,不再赘述;《新唐书·地理志》对中受降城与回鹘道位置关系的记载,对确定中受降城治城所在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三、二狗湾古城和敖陶窑子古城新解
依《新唐书·地理志》所记,中受降城东北八十里处有呼延谷。呼延谷是位于今天包头市市区北部、沟通乌拉山的山间通道昆都仑沟,沟谷平坦开阔,便于车马通行,自古就是穿越阴山的理想通途。唐代一里约合现代552.6m,唐代八十里约合现代44㎞,那么中受降城大体应在昆都仑沟南谷口西南约44㎞的位置。以往学者多认为是中受降城的敖陶窑子古城位于昆都仑沟南谷口的东南方向,与史书记载相悖;而二狗湾古城所在位置恰好在昆都仑沟南谷口西南约44㎞处,可与史籍记载相对应。
二狗湾古城地处黄河南岸的高台地之上,东北距黄河昭君坟渡口约3㎞,黄河一级支流西柳沟在古城东侧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城址墙体沿高台地外缘修筑,城邑的具体规模不是特别清晰,现残存北墙和西墙,北墙残长约980m,西墙残长约240m。墙体均以黄土夯筑而成,其中北墙西段可见墙体剖面基宽约9.7m,残高约5m,夯层厚 7.5~8㎝。城内地表散布有汉代、北魏、唐代等多个时代的遗物,可见唐代的白瓷、绞胎瓷和三彩釉陶等。
史载张仁愿修筑的西、中、东三座受降城均位于黄河北岸,而二狗湾古城现位于黄河南岸,似与史料记载相悖。有专家已作考证,唐代的二狗湾古城实际上位于黄河北岸,清代由于黄河改道才转至黄河南岸。该城址初建于汉代,为五原郡宜梁县;[15]《水经注》云:“河水又东迳宜梁县之故城南”,[16]可见在汉代黄河是流经二狗湾古城之南的。北魏时此城又被沿用为石崖城,唐代继续加筑沿用为中受降城。二狗湾古城东北约1km处有一座高大的石山,当地人称作昭君坟,很可能就是唐代突厥人祭祀建筑拂云祠所在的拂云堆。
自汉代以来,包头平原之上的黄河渡口,即已存在东、西两处,今天分别为南海子渡口、昭君坟渡口(见图1)。二狗湾古城控扼昭君坟渡口,汉代宜梁县一名即与渡口密切相关;而敖陶窑子古城则紧邻南海子渡口,汉代在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大树湾村一带建有五原县,新莽时一度更名为填河亭,亦与渡口密切相关。
敖陶窑子古城位于今包头市高新区共青农场四队敖陶窑子村北侧,南距南海子渡口约3㎞。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包头市文物管理处等单位曾对古城作过考古调查。城址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80m,东西宽约800m。城墙夯筑而成,残宽3~10m,残高1.2~3m,夯层厚6~8㎝;城墙西南角、东南角各有一座角台,南墙正中辟门,门址宽约10m。城内采集遗物有唐代盘口高颈陶壶、“开元通宝”铜钱等,还发现有辽代特征的三彩盘、沟纹砖等。[17]该城址位于二狗湾古城东北约22㎞处,约合唐代四十里。既已考证二狗湾古城为张仁愿所筑中受降城,而敖陶窑子古城位于其东北四十唐里处,那么是否存在《元和郡县图志》所记燕然都护府“于今西受降城东北四十里”之“西”字为“中”字之误的可能性呢?下面结合唐代河套地区交通道路变化再作探究。
四、唐代河套地区交通道路变化
包头平原作为河套平原的组成部分,与其北部乌拉山共同构成秦汉及唐王朝京畿的北边门户。秦直道的最北端即位于包头平原,秦朝九原郡郡治九原县为今包头市九原区麻池古城北城。汉代依托秦直道与黄河在包头平原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了两个渡口,东面的渡口有五原县,西面的渡口有宜梁县。唐代,这两个渡口依旧被沿用,唐朝初年使用的应是东面渡口,经此渡口北行可至敖陶窑子古城,再向北出昆都仑沟至漠北草原,此路线即为唐初回纥等部往来参拜的“参天可汗道”。
燕然都护府自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初置,在阴山南麓扼守通漠北大道,掌“抚尉诸蕃”“征讨携离”[18]事宜共16载。龙朔元年(661年)冬,回纥酋长比粟毒率领其众连同同罗部、仆固部共犯边,唐高宗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与燕然都护刘审礼等人带兵平叛。龙朔三年(663年)回纥叛乱被讨平,唐廷将燕然都护府由漠南移置漠北回纥腹地,并更名为瀚海都护府;总章二年(669年)又更名为安北都护府,为当时九大都护府之一。高宗末年,后突厥汗国崛起,安北都护府逐渐收缩,最终退回阴山以南地区。三受降城筑成后,安北都护府又曾先后移治于西受降城、中受降城,此时对于今包头平原黄河渡口的利用也多转至中受降城附近的西渡口。
过黄河渡口,经中受降城、呼延谷入回纥的驿道,贾耽将之记为“中受降城入回鹘道”。[19]“回鹘道”是在“参天可汗道”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只不过唐朝初年过黄河多取道今包头平原的东渡口。开元十五年(727年),后东突厥毗伽可汗遣使上奏吐蕃欲联之共同寇边之事,玄宗嘉其诚“仍许于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之所”[20],说明随着唐朝北疆形势的变化,三受降城之西受降城的职能逐渐从军事防御扩展至防御、贸易兼具。这种转变在安史之乱后进一步显现,“自艰难以后,河、陇尽陷吐蕃,若通安西、北庭,须取回纥路去。”[21]由于传统沟通西域的道路被吐蕃阻断,唐廷只得借道回纥重建与西域的联系,唐肃宗以后回纥恃功多次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西受降城不仅成为唐、回纥贸易的中心,也逐渐成为“回鹘道”的必经之地。
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秘笈》第一册《驿程记》,记载了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使团去往唐都长安的日程及路线。[22]梳理此件文书所记内容,可大致还原沙州使团在今河套地区的行程路线:经回鹘道南下抵达今狼山,经狼山通道达拉盖沟(汉代名为满夷谷,北魏建高阙戍,唐代名为高阙塞)进入后套平原,后东行至西受降城(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奋斗古城),由西受降城沿着狼山南麓东行至天德军军城(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畔土城子古城),经天德军城南下至乌拉山西山嘴后折东至中受降城,经中受降城继续东行至子河驿(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西南角小城),经子河驿东行至振武军(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北城),后由振武军南下至雁门关进入太原、去往长安。由《驿程记》可知,唐朝中后期经漠北回鹘道进入河套地区的路线已从中受降城移至西受降城,李吉甫撰写《元和郡县图志》时西受降城已经取代中受降城成为沟通回纥的要冲,于是产生了“于今西受降城东北四十里置燕然都护”的误记,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于今中受降城东北四十里置燕然都护”。
五、余论
河套平原之中的包头平原,在秦汉时期以及唐代,由于位于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的正北方,它的地理位置是极为重要的。秦朝于此设九原郡,将九原郡北面的乌拉山命名为高阙,为秦王朝的北阙;山中通道昆都仑沟为高阙谷,南谷口处设有通往北荒中(汉代改名为北假中)的高阙关,形成秦王朝的北国门。
西汉时期,九原郡更名为五原郡,郡治仍在九原县(今包头市九原区麻池古城北城、南城),与秦朝九原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北巡至五原郡,经高阙至朔方郡。《汉书·武帝纪》记载曰:“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23]汉武帝渡黄河后所走的线路,与唐初参天可汗道大体一致。这里的长城,指分布于阴山南麓、沿用自战国赵武灵王长城的汉长城;这里的单于台,似在高阙以北的北假中之地(今乌拉山以北明安川地区)。《旧唐书·回纥传》记载“于故单于台置燕然都护府统之”,这里的“故单于台”应即指汉武帝所登匈奴单于台,但位置在乌拉山以南。《旧唐书》的“故单于台”位置显然属于误记,但这一条史料表明燕然都护府位于汉武帝的北巡路线之上,汉武帝渡黄河应是在五原县附近的东渡口,途径了后来的燕然都护府。
唐一代,唐王朝与突厥、回纥等北方部族之间的交通,有着一个由东向西的变化过程,先后以燕然都护府、中受降城、西受降城作为沟通漠北的漠南中心城邑。李吉甫编著的《元和郡縣图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此时西受降城已取代中受降城的中心地位,导致他对唐初燕然都护府的位置所在也发生了误解。本文重新梳理考证燕然都护府、中受降城的位置所在,对于构拟唐朝北部边疆治理体系及其变化,具有着一定的考古与历史价值。
注释:
①回纥族名在历史上有“回纥”、“回鹘”两个称谓,本文除所引史料原文外,全文统一用“回纥”。
②张仁愿所筑三受降城均位于阴山以南的黄河北岸,由于西、东二城距离黄河较近,在受到黄河冲毁后都曾搬迁新址。因此西、东二受降城又分别存在旧址、新址各一座城址。关于西受降城治所,赵占魁《内蒙古后套平原古城考——兼与王北辰先生商榷》(刊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3年第4期。)考证西受降城旧址为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古城乡古城(也称高油坊古城);孟洋洋《唐代西受降城地望考——兼论西受降城在北疆治理过程的作用》(刊于中国唐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编《唐史论丛》第二十八辑,西安: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2019年。)考证西受降城新址为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奋斗古城。关于东受降城治所,李逸友《内蒙古托克托城的考古发现》(刊于《文物资料丛刊》4,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考证东受降城旧址为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东沙岗城圐圙古城之中的大黄城;张文平《新忽热古城为唐代横塞军军城考论》(刊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认为东受降城新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白塔古城。
③张郁《中受降城初探》(刊于《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1991年,第113页。)认为“敖陶窑子古城就是中受降城故址所在地。”;李逸友提到:“中受降城城址在今包头市敖陶窑子。”(见于《内蒙古历史名城》,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参考文献:
[1]王溥.唐会要:第七十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5:1314.
[2]刘昫.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5196.
[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6-117.
[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3.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40-41.
[6]李宗俊.新忽热古城与汉受降城及唐燕然都护府治所关系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33(1):53-69.
[7]张文平.高阙新证[J].中国边疆学,2023,(1):115-138.
[8]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3.
[9]刘昫.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5196.
[10]王溥.唐会要:第七十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5:1314.
[1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二百一十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6112.
[12]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6:6246.
[1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6-117.
[1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四十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48.
[15]莫久愚.昭君坟、石崖城与达拉特旗段黄河: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相关注记的考疏[J].西部资源,2010,(1):44-45.
[16]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7:77.
[17]刘幻真.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443.
[18]李林甫.唐六典:第三十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755.
[1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四十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46.
[20]刘昫.旧唐书:第一百九十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5177.
[21]刘昫.旧唐书:第一百七十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23.
[22]陈涛.唐大中年間沙州遣使中原路线新说:以敦煌本《驿程记》为中心[J].兰州学刊,2015,(8):46-49.
[23]班固.汉书: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4:189.
(责任编辑 赵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