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妈
啾啾3岁多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她开始臭美起来。她对每天出门要穿什么衣服有很笃定的想法,根本不容商量,喜欢的裙子恨不得天天穿,不喜欢的衣服好说歹说也不穿。今年,3岁的妹妹踩着姐姐的臭美轨迹,也开始格外关注穿衣打扮。
啾啾上幼儿园中班那年的圣诞节,因为幼儿园排练了《冰雪奇缘》的节目,于是她疯狂地爱上了故事里的爱莎公主。有朋友送给她一条传说中的“爱莎裙”,以前一回家就吵着要换可爱睡衣的小姑娘,后来一回家就要穿上这条裙子,而且还嘴硬地说:“这条裙子穿着舒服。”哪里舒服了?我明明看到这条裙子的袖口把她的小胖手勒出了红印,因为不透气,她的后背还会闷出很多汗。
妹妹在姐姐的熏陶下,更是早早加入了公主风的行列。我们家附近有一家亲子餐厅,会给孩子提供换装服务。啾啾以前一钻进餐厅就把自己变成小动物,现在最爱的却是各种公主裙,还会把店里所有能戴的首饰全戴上。以前,孩子们周末在我家搞亲子大聚会,小姑娘们也就玩玩过家家和角色扮演,现在都是聚在一起讨论各种公主裙以及公主款玩具。
显然,阻止女儿爱美不是个好主意,我也从没想过要用什么“漂亮没用,好好学习才有用”之类的老话来打压她。但我也有一点疑惑,面对女儿的“臭美之心”,当妈的难道不需要做点什么吗?
童年时期的审美,或许影响我们一生。在考虑“插手”之前,我习惯性地做了研究。我查了很多资料,甚至还去学术网站翻论文,都没有找到系统的研究成果告诉我对于女孩子爱美这件事,科学的处理办法是什么。但我了解到一个事实:孩子在3岁左右开始产生性别意识,于是孩子的审美意识也随之而来,这是天性。对于天性,我们能做的绝不是抹杀,而是循循善诱,并且加以利用。既然女儿这么爱美,那我就让她更多地了解美这件事。
我买来艺术类的绘本,带女儿去看展览,跟她聊美术相关的知识,和她一起探讨我们心中的美有什么不一样。我会尽可能耐心地听她描述,为什么她想要买这条深蓝色的纱裙而不是那件红色的上衣;我也会告诉她,妈妈为什么会选这件白色的衬衫而不是那条五颜六色的花裙子;我觉得雪山很美,夕阳也很美;我特别喜欢食物装在白色盘子里的样子……我努力向她传达,在妈妈的心中,外表的美加上内在的美,才是完整的美。我愿意尊重一个小女孩对于美的追求,但我也尽我所能给她更多关于“美”的输入。
育儿专家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说:“实际上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我从小也特别爱美,读幼儿园时大冬天非要穿夏天的裙子,我妈没办法,只能在厚厚的毛线衣外面把那条薄裙给我裹上。
因为爱美,刚工作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各种软件的使用技巧,就为了让我的工作报告更精致、更美观、更专业。臭美让我变成了使用各种软件的小能手。我到现在这个年纪,依然没觉得爱美有什么不好。读书时喜欢漂亮的本子和铅笔,长大以后喜欢漂亮的衣服和手机套,也是这些高颜值的物品让我感觉生活很美好。
忘了曾经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成绩、特长体现了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那么审美则代表着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小时候父母不許她们爱美,等她们长大了又被质疑审美能力不行。审美也是需要学习、需要积累的!我因此特别感谢我妈没在我臭美的年纪一句话否定我,而是给了我足够的空间。
几个月前,孩子们的姥爷在饭桌上分享了一件小事。放学回家的路上,啾啾主动告诉他自己以后再也不啃指甲了,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长出一点点小指甲,才能涂指甲油。姥爷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脸上笑盈盈的。他很高兴小孙女有这样的爱美之心,也很高兴我们保护了这份心,还利用了啾啾的小愿望让她改掉了一个坏习惯。
蒋勋在《品味四讲》里说:“快乐可不可能建立在一些点点滴滴的生活小细节上?如果你选一个很好很美的瓷杯去泡一杯茶,放进一片薄荷叶子,这个过程本身就会让你快乐起来……”
我也有一个小愿望,我希望我的两个女儿能够美美地长大,有能力去体验她们生活中那些“在漂亮的瓷杯里放进一片薄荷叶”的小快乐。
摘自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ID:pkumum)”(三个北大妈妈,三个职业女性。每天原创分享科学育儿知识、素质教育心得、品质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