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中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

2024-04-20 04:52刘小莉林玉萍普春霞高倩
大学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科学素养教学模式

刘小莉 林玉萍 普春霞 高倩

[摘 要]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学科交叉性很强。针对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一线应用创新人才的要求,以培养研究生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为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课程内容上突出前沿性,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丰富了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的建设内涵,为培养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素质高、能力强的科研人才服务。

[关键词]中药资源学进展;教学模式;科学素养;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2-0029-04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科研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1]。科学素养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2]。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一个基础环节,直接关系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中药资源学进展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实施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药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3]。围绕“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题,有关中药资源概况、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药资源调查技术、中药资源的品质形成和调控、中药资源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方法推陈出新,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向研究生传授中药资源研究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培養具有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中药资源研究储备知识和能力,是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体现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高度和深度,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教学团队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一、课程内容突出前沿性

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应具有精深度、前沿性。课程的精深度是衡量教学内容专业化、学科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前沿性则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高端性和创新性[2]。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紧紧围绕“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题,采用专题化的教学模式,基于中药资源品质下降、资源匮乏、以假乱真、品种混乱和本底不清等问题,设置了4~5个教学专题,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为科学研究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特点。例如“中药资源品质评价”专题涉及遗传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学和组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涉及植物分类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中药资源调查”专题涉及地理信息学、植物分类学、信息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本课程需要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尽可能地将各专题内容以及交叉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交融,以重要文献为案例,使学生体会多学科融合创新的重要性。

二、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保障。针对研究生教学学术性、交互性强等特点,教学团队在教学方法上突出案例教学,综合专家讲座式教学、辩论式教学、PBL教学、参与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 “立体化”教学方式,全面支撑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实现。

基于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根据特定的教学专题和内容设计特定的教学方法,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是本课程教学探索的重点。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依托,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研究表明,侧重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并兼顾相关知识的拓展是研究生课程中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式[5-6]。本课程“中药资源的保护”“中药资源品质评价”“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题案例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以“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为例,教师借助云南中医药大学西南特色民族药地不容的开发利用案例,分享了地不容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分析、活性和增效减毒研究、药物开发等,开阔了学生的科研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案例教学法解决了纯粹理论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批判思维。

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开阔了科研视野,了解了中药资源面临的各种问题,加深了对研究热点及新技术的认识,并了解了本学科前沿研究进展以及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促进了自己课题思路的形成。

(二)课堂讨论、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理念倡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7]。思辨能力是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思辨能力不足会直接影响人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8]。本课程在“道地药材”专题的讲授中,采用PBL+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在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课下查阅文献进行自学。第二个环节是将学生分成两组,请两组学生基于文献自学分别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道地药材的关键特质是什么?形成各自观点。第三个环节是由每组学生阐述本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就所有观点与学生共同分析,并做出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下一轮讨论的问题:“道地药材是如何形成的?”,依然由学生通过研究文献自学、分析、讨论、阐述和总结来完成对该内容的学习。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能够总结出道地药材的形成是因为有优良的基因型、适合的环境条件以及合理的栽培加工技术,但部分学生较难发掘其深层次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总结环节要引申出化学表型的概念,通过讲述化学表型与道地表型的关系等问题,加深学生的认识。此外,教师在学习通上补充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的最新文献:道地药材“形优质优”的分子调控机制、从内生菌的角度阐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机制以及与道地药材形成的关系等。整个教学过程立足于“以问题为核心”的理念,师生围绕问题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价值引领的作用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介质,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课程传递、建构与内化的活动与过程[6]。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协同推进专业与思想政治两类课程的同向并力[9]。研究生课程更应该以育人为基点,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立足学科视野、理论和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是一种能够在立德树人实践中有效提升育人成效的教育方式。研究生中存在少数懈怠、“躺平”以及混文凭的现象,因而在课程中融入价值引领很重要。为使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入教学,课程团队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尝试,例如坚持开展道地药材的基因环境与品质形成研究工作,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助力乡村振兴,体现了科学研究精神;屠呦呦团队从黄花蒿中发现青蒿素的历程,体现出了继承发扬、发掘创新、团队精神和坚持不懈等思政元素;著名民族医药专家杨竞生献身藏药考证事业的案例,体现出科研人员精益求精、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案例如表1所示。基于案例库的挖掘和应用,教学团队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为切入口,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使命感,激发学生树立目标、提高品德。

为了更好开展地思政案例教学,教学团队平時注意关注医药领域的科技新闻,学习大量书籍史料,拓宽人文和专业知识面,从而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努力做到不说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为了体现知识、能力和思政素养的融合,教师充分利用媒体报道、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互联网教学平台,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将思政案例在线上系统呈现出来。

三、课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

研究生课程考核有助于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检查学生科学研究情况的重要抓手。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于本科教学,其更侧重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应用,因此,更应注重对学生的考核。

第一,考核形式上,教学团队注重学生能力情况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讨论、课堂发言、课堂汇报和调研报告等环节,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总成绩,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第二,考核内容上,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发展动态、运用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加强研究。围绕学生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对象,挖掘某一资源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中药资源匮乏、资源品质评价标准不科学、资源品质形成机制不清、资源亟待开发等具体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查阅文献、小组汇报、讨论和总结等形式,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献、归纳总结的能力。终结性考试环节中,教学团队主要通过考查学生综述、文献研读报告、简易项目申请书等撰写情况,综合评估学生对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及科研素养综合能力,尤其通过撰写简易项目申请书这种考核方式,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应用情况以及科研思维创新能力。

通过多维度的考核方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辩证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建立起能够全面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体系。在实际考核时,应该根据每一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宜的课程考核方式,将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使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推动 “科教融合”,同时,跟踪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表现,进行“闭环改进”。

四、结语

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需要不断积累和创新。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进展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课程建设中,在创新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致力于培养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素质高、能力强的科研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涛,陈文雅,刘晓芳,等. 以“四个面向”为引领培养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高教学刊,2022,8(25):48-51.

[2] 陈晨,李艳梅,李倩,等. 学术型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5):155-159.

[3] 段金廒,宿树兰,严辉,等. 2016―2020 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草药, 2021,52(17):5151-5165.

[4] 王根顺,李立明. 从案例教学看研究生教学改革方向[J]. 中国电力教育,2011(4):38-39.

[5] 宗芳,李志瑶,唐斌. 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4(3):129-131.

[6] 何玉海. 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30-134.

[7] 杜祥云,KOLMOS A, HOLGARARD J E. PBL: 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29-35.

[8] 刘凤娟. 国内外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J]. 大连大学学报,2014,35(3):134-136.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科学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