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对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训练效果的研究

2024-04-19 09:02钟巧张玉琼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八段锦偏瘫中风

钟巧,张玉琼(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3)

2007年发表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称,中国的中风病例迅速增加,已超过700万人;大约70%-80%的个体在丧失功能并需要治疗以改善中风相关症状的情况下存活下来[1-2]。偏瘫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且严重的后遗症[3]。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会表现肌肉张力不平衡、不协调以及痉挛。这些情况会影响运动功能,并延迟肢体功能的恢复。中医指出“气虚血瘀阻络”是脑卒中恢复期的重要病机[4],因此,理气活血、通经活络是其重要的治疗原则。八段锦是中医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通过调节呼吸和俯仰、躯干和四肢的弯曲和伸展,使全身伸展并调节气血[5]。它植根于气的概念,气是通过身体经络系统流动的能量[6]。根据传统中医哲学,气的不间断流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人们认为,“气功”(气:能量的流动;功:工作或锻炼)有助于气在全身的运动,从而改善健康状况。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7]专门针对八段锦训练对中风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八段锦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此外,在八段锦训练期间也不需要辅助设备,因此八段锦可以成为一种潜在的适合中风患者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的形式。本研究主要探讨八段锦对脑梗死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训练效果,以促进八段锦训练在临床和社区环境中的应用。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52名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受试者。借鉴随机数表对照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76例。所有受试者包括82名男性,70名女性,其中观察组包括36名女性,40名男性,平均(65.42±4.37)岁,偏瘫位置:左侧34例,右侧42例,对照组包括34名女性,42名男性,平均(65.16±4.54)岁,偏瘫位置:左侧40例,右侧3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因脑梗死后造成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②Brunnstrom上肢和下肢分期为II-VI期;③上下肢肌力≥3级;④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 ≥ 24分;⑤站立平衡≥2级,能够站立超过15分钟;⑥发病前无身体功能障碍并能自理;⑦无认知或沟通障碍;⑧身体状况稳定。排除标准:①谵妄、短暂性脑缺血和其他肢体功能障碍;②病情恶化的患者;③新发脑梗死或出血;④有任何运动禁忌证的患者;⑤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患者。所有参与人员均给予书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针对该疾病的常规临床照护,包含病情监测、分发健康知识手册、给予用药指导和康复培训。其中包括护士听从医嘱,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意识、瞳孔和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向患者宣传疾病和康复的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以减轻患者内心的焦虑和抑郁,减少对康复护理的抗拒感,并给予鼓励和关心,介绍成功恢复的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信心,增强积极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语言功能锻炼内容,逐步帮助患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锻炼大脑,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常规关节活动训练、卧床训练、运动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门诊理疗部进行为期8周(每周3天)的八段锦训练。受试者在干预前两周进行八段锦运动的学习。这次训练是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的。首先组织参与者观看八段锦教学视频,并讲解八段锦结合身体活动、呼吸和心理调节的特点,分析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其次,培训师指导参与者面对面、逐一学习八段锦,特别是每个动作的要领和细节,并及时纠正其错误动作。八段锦的所有训练都由一名物理治疗师指导,同时也是八段锦教练。每节课持续时间约为50min,包括10min的热身运动、30min的八段锦练习和10min的冷身运动。整套八段锦运动由8个体式组成:①双手高举,手掌向上调节内脏;②摆出弓箭手左右射击的姿势;③高举一只手臂调节脾胃功能;④向后看,防止生病和劳损;⑤摇头摆尾以缓解压力;⑥双手沿背、腿下抚足以强肾;⑦推拳明目以增强力量;⑧升降脚跟以治病。在8周的监督训练期结束后,参与者继续在门诊或在家里进行为期8周同样的练习,每周3天。因此,每周的总运动时间为150min。对于回家练习的患者,培训师每天通过电话随访一次,或每天通过微信群监督其进行八段锦练习,并要求患者将八段锦训练过程的视频发送到微信群,鼓励参与者交流实践经验。数据采集员对培训师的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质量员对数据采集员的数据采集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1.3评价指标 ①参与者的平衡利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进行评估,BBS是一种评估人们静态和动态平衡的临床测试。这项调查基于Likert 5级评分量表,包括从座位出发、无支撑站立、无后座坐、由站到坐等14个相关项目,其中4分代表执行最好,0分则代表表现最差。该量表的总分范围为0-56分,通过将14个项目得分相加得出总分值[8]。②通过应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 go test,TUG)来评估参与者在行走中的平衡,该测试检查了日常活动中静态和动态平衡的不同方面。这项测试包括站起来、走3m、转身和返回四个阶段。因变量的测试时间由计时器测量。当参与者宣布他们已经准备好时,计时器启动,当他们返回,且背部接触到椅子时,计时器停止。完成时间越短表明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性越好。该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已在各种研究中得到评估和确认[9]。③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对受试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该量表经过多次测试,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理运动功能的临床评估[10]。Fugl-Meyer评分共包括33个与上肢和17个与下肢有关的项目,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肢体运动功能越好[10]。④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用于评价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得分范围:0-100分)。MBI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灵敏度而开发的,其内部一致性已被证实可用于中风患者。MBI由10个项目和5个不同权重的评定量表组成:无法、尝试但不安全、中等帮助、最低帮助、完全独立。洗澡、梳洗的分数在0-5分之间;进食、穿衣、排便、上厕所、上楼梯的得分范围为0-10分;椅子/床转移、步行的得分范围为0-15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日常生活活动独立性越强[11]。⑤采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价患者情绪状况。由7个与焦虑(分量表A)相关的问题(评分为0、1、2和3)和7个与抑郁(分量表D)相关的问题组成。受试者从0-3分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重[12]。⑥采用中风特有的生活质量问卷(SS-QOL)评估中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该问卷测量了12个领域,共49个项目,评分范围:49-245分[13]。⑦护理满意度:治疗后,采用本科室自制的问卷进行判断,并允许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分。主要分为4种不同情况: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比较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计算两组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描述性统计表示为连续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分类参数以n表示。组间差异通过连续数据的t检验和二分变量的卡方检验进行检验。

2 结果

2.1两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的独立性比较 结果显示,在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比较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8周的训练期后,BBS评分、TUG测试结果、FMA和MBI得分都显著改善。在又进行了8周的家庭八段锦练习后,这些结果仍然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的独立性比较

2.2两组受试者情绪比较 在8周的训练后,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表现显著改善,并在16周的随访点得到了很好的维持。在16周的研究期结束时,观察组焦虑、抑郁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见表2。

表2 两组受试者情绪比较

2.3两组SS-QOL问卷评分比较 两组SS-QOL量表的统计分析表明,观察组的SS-QOL得分明显超过对照组(P<0.001),表明八段锦训练对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见表3。

表3 两组SS-QOL问卷评分比较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由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八段锦训练后观察组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明显,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常发于老年群体。截瘫是中风的常见后遗症,患者以肌力降低、不良活动或单肢不活动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4]。研究显示,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最佳康复期为发病后3个月内。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少后遗症,改善运动功能,专家指出,早期康复干预是必要的[15]。现有证据表明,传统的康复技术(自行车测力计、从椅子上站起来)和设备辅助治疗(虚拟现实)对中风后幸存者有效[7],但这些康复方法耗时且成本高昂。此外,这些康复只是强调通过身体训练以改善感觉运动功能,脑卒中后幸存者的精神疾病不能得到缓解。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容易获得的方法来改善中风后幸存者的身体和心理症状。

八段锦是一种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气功。它是一种典型的促进健康的运动,中国健康气功协会建议在社区中广泛应用。八段锦包含八种简单的姿势和动作,这使得它很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八段锦运动可能是改善下肢功能(静态和动态平衡以及感觉运动功能)、缓解抑郁症状和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由八个独立、细腻、流畅的运动动作组成,每一节都会给身体的不同部位或特定器官功能带来一定的益处[16]。如在进行动作5(“摇头摆尾”)时,练习者需要以马步姿势蹲下,双手放在大腿上,肘部朝外,然后用上半身画一个圆圈(将上半身的重量向两侧转移),而不会失去平衡。因此,八段锦训练对于改善肢体平衡有显著作用。八段锦中涉及的对称姿势和协调动作要求练习者将腰部视为轴,通过移动手臂、腿和躯干来改变重心,以保持可持续的平衡[6]。此外,八段锦运动还包括身体关节和韧带的活动。经常运动可以促进体内气的生成和运输,疏通经络和关节,增强身体肢体的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滋养全身,增加肌肉力量[16]。八段锦运动通过概念和呼吸调节来实现自我身心调节,强调“气”和“形”的含义,从而实现身心和谐的综合锻炼[16]。有研究[17]指出,练习八段锦可以改变大脑皮层的活动,激活神经元回路的代谢需求,增加大脑各区域的血流量和氧气供应。此外,八段锦还可以作为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剂,从而影响患者的认知和运动功能[18],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协调性、平衡性、对称性和认知能力。

此外,中风引起的各种功能性障碍容易导致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和沮丧[19]。与其他传统康复项目对比,八段锦不仅能恢复肢体运动功能[20],其独特的特点(身心放松、精神集中和呼吸控制)也可能使中风后幸存者感到更愉快,并增强他们对八段锦运动的坚持,以获得心理健康。相较于传统的运动方式(如阻力运动、有氧运动等),八段锦通常涉及身心融合练习,以平衡体内阴阳,促进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地促进身心健康[1]。八段锦的所有动作都是轻柔放松的,要求练习者在运动中保持平静的心态,同时和谐地呼吸,从而使患者全身心放松,改善患者的情绪[21]。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身体的代谢活动趋于平缓,疲劳逐渐减轻。由于上述结果得到了改善,脑卒中后幸存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可能会相应提高。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八段锦锻炼后,其平衡能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独立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不良情绪也明显缓解。此外,在强化训练后,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和远程康复对患者进行长期监测[22],因此可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八段锦偏瘫中风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