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2024-04-19 09:28王明华
科学咨询 2024年3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辅导中学生

王明华

(新疆喀什市第十一中学,新疆喀什 844000)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加快,社会利益格局随之改变。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和新价值观的冲击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日益增多。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严重危害。诱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众多,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大,厌学情绪也随之上升。在这种压力下,许多学生可能出现厌学现象,青春期时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随着中学生青春期发育的闭锁心理产生、严重的学习压力以及内在的情愫情感激荡,导致许多中学生在强压之下出现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涣散等异常行为习惯。更有甚者无法面对挫折,承受失败,缺乏勇气接受自己。他们可能因为一个微笑或者一句夸奖而情绪飞扬、极度兴奋。同样,因为一个表情或者一句批评,就可能变得沉默寡言、垂头丧气,陷入焦虑与抑郁。这些都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潜在迹象,需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他们需要更多的陪伴和理解,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其良性发展。同时,他们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将中国梦植入他们的内心[1]。由此,我们才可以培养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青少年,避免他们走弯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笔者所在学校中12~15岁的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8名女生和32名男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查阅了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辅导文件、相关的论文和调查报告,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2.问卷调查法

笔者设计了一套详细的调查问卷,在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共发放了50份问卷,并成功回收了全部问卷,回收率达到100%。

3.访问法

笔者采用了走访调查法对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目的是收集更为详细和具体的资料。

4.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使用了常规的数据统计方法对研究对象评价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整理出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便揭示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易产生不良情绪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看待事物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对自己的情感缺乏控制力。在为人处世上,他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特别感性,不能深入考虑问题。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内心特别敏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对产生的消极情绪不会及时控制。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往往会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容易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的现代青少年,心理负担很重。在撰写本文过程中,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发现,中学生普遍存在烦躁、压抑、忧愁、焦虑、冲动等不良情绪。

如表1所示,被调查者中,有45%学生表示经常有烦躁的情绪,有30%学生表示有压抑的情绪,有32%学生表示有忧愁的情绪,有44%学生表示有焦虑情绪,有31%学生表示有冲动的情绪。这些不良情绪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其中,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表2数据来看,不良情绪对中学生的精神集中力、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表1 中学生不良情绪情况

表2 中学生学习心理情况

(二)精神集中力差

学生精神集中力较差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管不住自己,总是乱动、开小差,甚至影响其他同学。这些孩子常常表现为多动、乱动、爱做小动作,导致他们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其次,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理解能力较差,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常表现为学不懂,看不明白。他们还经常将简单的数字、英语拼写和词语使用错误。偶尔的错误可能是由于马虎大意,但频繁的错误则说明学习能力不足,吸收和记忆的内容出现偏差。最后,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得学生的精神集中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都不理想。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懒散,很少积极对待学习,通常只是应付过去,不会主动探索学习方法来提高成绩。此外,低下的学习效率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吸收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本应在一个课时内掌握的知识点,他们有时甚至需要几天才能完全理解。

(三)学习态度消极

学习消极的原因有很多种,普遍存在于中学生身上。一些中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学习仅仅是给家长和学校造成压力,与个人成长无关,因而消极应付或敷衍了事。还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只是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变得十分被动,很少主动学习。另外,有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取高分,因此会死记硬背,希望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却忽视了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导致青少年难以在学业上取得进步,产生了应付和应考的心理,进一步降低了学习效率,对个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存在不良心理障碍

1.学习心理障碍

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消极对待学习。一部分学生普遍存在消磨时间、混取文凭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种消极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有极大的困惑。他们虽然想学习,却难以静心投入,结果感到烦躁、自卑和厌恶。二是偏科问题。偏科严重的学生会专注于自己喜欢的科目,而对其他不感兴趣的科目产生排斥,不再享受探索知识的乐趣。偏科的严重性会使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可能导致生活迷茫和情绪低落等心理障碍。

2.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中学生的交往需求强烈。他们面对来自不同小学的新同学时,都尽量敞开心扉,渴望拥有好人缘,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他们由于心理尚未成熟,在相互交往时,难以找到共同的话题或因交流方式的差异而导致了解的内容层面不同,甚至因为爱开玩笑导致恶语相向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敏感、多疑、过度担忧、过度防备、自我意识过强和自卑等。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中学生无法正常面对这些问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从表3可以看出,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情况不是很理想。他们由于敏感、多疑、过度防备的心理状态,导致人际关系状况一般。这些心理状态与他们想要建立的良好人际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严重阻碍了他们与周围人的正常交往。久而久之,这可能导致他们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或者只在几个人组成的小圈子内活动,从而阻碍了他们与周围人的融洽交流和交往。

表3 中学生人际交往情况

3.情感导致的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身体已经发育成熟,感情也在内心逐渐发芽,恋爱已成为他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缺乏正确的恋爱观念使情感问题成为困扰他们的一大障碍。这些问题通常包括暗恋、情感受挫、失恋以及如何平衡恋爱与学业、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暗恋,也称为单相思,常伴随着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导致内心纠结。学生情感自控能力不强,情感受挫和失恋会对他们造成重大伤害,甚至可能会过于重视失恋,无法释怀,导致过激行为。未能妥善协调恋爱与学业的关系也是困扰当前中学生的一个主要问题。不正确的恋爱观念会给中学生带来重大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当,情感问题将严重干扰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4.升学、择校的心理障碍

2023年,我国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计划扩招至约200万人。这意味着,在原有的高中生分流机制之后,国家再次鼓励职业院校广泛招生。这将导致未来更多初中生无法进入高中,只能选择职业学校。因此,中学生在升学和择校方面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尤其是在初三阶段,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间的竞争尤为显著。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学生易产生择校心理障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对自身能力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的担忧,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此外,一些中学生在学校未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进行人生规划,面对择校选择时感到迷茫和无助,甚至感到畏惧。

四、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策略

笔者经过本次调查了解到,学生们的一般心理特点是在他们相近年龄、相似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经历等背景下形成的共同心理发展规律。在这样的心理发展规律之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普遍。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似乎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处于成熟期的中学生,若心理问题得不到重视或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疏导,不利于健康成长。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而言,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家庭背景、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因此,中学生的心理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发展趋势。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以帮助中学生培养健康心理为目的的心理辅导课

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刺激,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阴影。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学校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辅导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当前,中学教育还是以语文、数学、英语教育为主,并没有设置心理辅导课。这不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下,学校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多。对于这类型的学生,学校要避免将他们视为问题学生来处置。对此,学校可以尝试从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开始,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会排斥此课程,结合中学的心理健康问题来制定课程内容,包括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辅导等,帮助中学生培养健康心理,让学生能够释放内心的烦恼,正确看待周围的事件,调整自己的心态,促进中学生对自身的全面提升。

(二)联系家长,引导家长正确处理关系

通过对我校行为异常的学生进行家访,笔者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一部分是由家庭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父母离异、父母经常吵架、父母忙于生意而忽略孩子或亲人去世给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打击。另一部分原因是校园或课堂引起的,如恋爱失败、单相思、被同学辱骂、与同学关系不和、被老师批评等。这些问题若不能在学校及时解决和发现,便需要通过学校教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此,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而这个源头就是学生的家长。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的影响。父母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会反映在孩子身上[2]。因此,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帮助父母建立良好的心态极为重要。学校可以建议家长参加心理课程辅导,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亲子关系,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只有观念正确,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尽量弥补孩子心灵缺失、抚平心灵创伤的良好家庭环境。

(三)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

有一位女学生名叫小可(化名),经常幻想自己会化作蝴蝶飞走。她看到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时,就会产生想往车底钻的念头,经常在课堂上嘻嘻哈哈,有时又似乎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后来,我们得知,小可因为父母离异造成了创伤。她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将她留在年迈的姥姥身边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经常沉浸在胡思乱想中,精神恍惚。

在与她的班主任老师商量后,我们决定对她实施专项心理辅导。我们观察后发现,小可的心理十分脆弱,仿佛三四岁的孩子一样,容易受到惊吓,对成人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在学校,她完全处于自闭状态,不与其他同学交往,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让人难以接近。她经常独自躲在角落里,如果有人尝试与她交谈,她就会逃到另一个地方,不愿意让陌生人进入她的生活。对待小可这样的心理,我们非常小心翼翼,担心引起她的不适。如果她不愿意做某事,我们不会强迫她,而是顺其自然,让她感知到我们的善意。在与她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她害怕受到伤害。这可能是她不愿与外界接触、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原因。她因父母离异而受到邻居孩子的嘲笑和歧视,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为了避免刺激到她,我们几位老师非常小心地与她进行沟通,并细心观察她的行为和情绪。一旦发现她展现出异常行为或情绪,我们会耐心地安抚她。根据小可的具体情况,我们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心理辅导方案。几位授课老师也根据这一方案接受了心理康复培训。经过长期的耐心坚持和适当的精神鼓励,她逐渐感受到了我们给予的温暖和关怀。

在心理辅导中,我们引入了一个讲故事的康复训练,小可对这一项目表现出了兴趣。我曾给她讲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Helen成为盲聋人后一度自暴自弃的故事。在我讲述的过程中,小可突然很自然地发表了一句评论:“我猜她一定很想看一眼Salivin老师长得什么样子?”这句话让我感到惊讶,因为这是她自发地说出的话。这表明她的内心是有所感应的,能够感受到Salivin老师对Helen的爱,就像感受到人们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一样。看到她的这些变化,我们更加坚信,只要用心引导和关心她,让她感受到她在家庭之外也能得到的温暖,就能用爱唤醒她的意识,让她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是爱和温暖,而非冷漠和无情。

(四)引导学生多参加课外锻炼,调节不良情绪

适当的运动对于缓解不良情绪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都非常有益。目前,中学生普遍缺乏锻炼意识,因此,老师们应身先士卒,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运动。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调查显示,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中学生改善烦躁、冲动等不良情绪,而且能消除孤独、压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使中学生的情绪得到调整,并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除了打羽毛球、乒乓球之外,中学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适当参与其他体育运动,如慢跑、远足、瑜伽等。这对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专门比较了经常参加课外锻炼的学生和很少参加课外锻炼的学生的心理素质,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性格更加开朗活泼,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更加乐观。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心理调节作用,尤其是在改善不良情绪方面效果更为突出。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塑造健康的身心,而且能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五)开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观念的特色思想教育

在思想教育中,一些宏观的理论知识可能对中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或者他们可能觉得这些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显得不切实际。因此,学校需要注意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到小地细化到各个专业领域,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教育内容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增加他们的关注度并使他们更加用心理解。

在开展特色思想教育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宣传学校文化,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在每年的校庆活动中,学校都举办一些类似于“学校文化宣传月”“文化代言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学校可以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月,通过社团监督执行,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咨询通道。学生在遇到心理障碍的时候,可以私下向老师请教,寻求帮助。这样,老师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表面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其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充分重视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引导他们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重新获得健康的心理,快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辅导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