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核心领导层:刘少奇何以崛起于延安

2024-04-19 05:07
读报参考 2024年11期
关键词:北方局白区华中

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重大改组。会议决定,刘少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从此,刘少奇跻身中央核心领导层。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和到达陕北之初,刘少奇虽已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他的地位和作用在党的领导层中并不突出。

刘少奇早年以领导工人运动崭露头角,大革命失败前,刘少奇已是党内外众所瞩目的工人运动领袖,曾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全省总工会秘书长的职务,显示了很强的领导能力,特别是组织工作方面的能力,因而在党的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受中央委派,曾先后前往中共顺直省委和满洲省委担任主要领导工作,并一度在苏联的赤色职工国际担任执行局委员。从苏联回国后,在上海的中共临时中央担任职工部部长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部长,继续领导白区(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人运动。其间,刘少奇对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路线提出批评,从而不断招致错误批判。1932年3月14日,临时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撤销了刘少奇职工部部长的职务。

刘少奇在延安的崛起,是以瓦窑堡会议为起点的。瓦窑堡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开始考虑如何重新打开白区工作的局面。由于受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1930年代前期党的白区工作遭受严重损失,党在白区的组织所剩无几。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和新策略。12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如何开展和加强北方局的工作。中共中央负责人张闻天提议派刘少奇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华北,领导北方局的工作。他的提议得到一致通过。

1936年1月,刘少奇化名“胡服”,动身前往华北局所在地天津。到达天津后,他与北方局的几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联系,并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遵义会议后,虽然就全党来说,“左”倾错误路线已经被纠正,但在党的白区组织和白区工作中,其影响还严重存在。鉴于此,刘少奇首先从指导思想方面对北方局的工作进行了拨乱反正。同时,刘少奇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和整顿华北党的组织。此外,刘少奇还根据中央交给的任务,派了少数干部前往香港、广州、上海、武汉等中心城市,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这些工作使在白色恐怖下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下损失殆尽的白区党组织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并重新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为党从“苏区的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党作出了重要贡献。

延安时期,党在思想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通过整风运动,批判和清算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进一步确立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对全党的领导。1937年二三月间,刘少奇连续给张闻天写信。在3月4日的信中,刘少奇通过阐述对过去白区工作的看法,进一步全面而深入地批判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他还提出,为了使党的工作特别是白区工作转到正确路线的轨道上来,“对于过去的错误不能不在党内公开批评,不能不有一个检讨”。

刘少奇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批判,引起了党内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关注和思考,一定程度上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同时,在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批判中,刘少奇展示了高超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深度,进一步受到全党瞩目。

華北抗日根据地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是全面抗战时期党创建的两个最主要的抗日根据地。对这两个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刘少奇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7年4月底,刘少奇从华北回到延安,先后参加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少奇又离开延安返回华北,于7月底到达山西太原,担任重组后的北方局书记。刘少奇担任北方局书记之初,华北地区的对日作战以国民党军的正规战为主,但他已敏锐地意识到,游击战将在华北地区的抗战中承担重要作用,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也将主要体现于游击战中。因而,在向中央汇报时,刘少奇提出:“干部及工作重心应集中在乡村组织游击战争。”

1938年9月底至11月初,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方针。会议结束以后,刘少奇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原局书记,又承担起了发展华中、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任。此时,武汉已经失守,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已告一段落,发展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最好时机实际上已经错过了。

对于发展华中,中央最初计划以河南为中心。刘少奇于1939年底到达皖东地区后,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皖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并不适合中共力量的大发展。他认为,苏北是有最大发展希望的地区,华中应以苏北为突击方向,集中力量朝苏北发展。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采纳。事实上,后来华中抗日根据地即是以苏北为中心创建起来的。

刘少奇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对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政治上取攻势、军事上取守势”的正确建议,从而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华中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皖南事变”后不久,中央又接受刘少奇的建议,于1941年1月20日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并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不久后,新四军整编为7个师,力量反而得到了增强,为华中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少奇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批判,自然受到了毛泽东的关注。在1937年五六月间召开的党的白区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批判遭到了一些干部的不满和批评,但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和支持。在6月3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少奇对这个问题(指白区工作)有丰富的经验,他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群众斗争和处理党内关系,都是基本上正确的,他懂得实际工作的辩证法。”这段话很有分量,是对刘少奇的极高评价。

全面抗战爆发后,刘少奇在领导华北党的工作中,主张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遭到王明等人的批评,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针对王明提出的“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口号,刘少奇给予反驳说,“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口号须要具体解释,不能成为“一切经过”蒋介石和阎锡山。对刘少奇的这个观点,毛泽东给予了肯定和赞扬。此后,党的一些重要高级干部和高级军事将领也开始从各个方面认识到刘少奇的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在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就发现“刘少奇同志不仅有白区城市工作的经验,他也懂得农村的敌后战场”。通过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建,陈毅也对刘少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党内高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军事将领对刘少奇的认可和接受,是他能够进入中共中央核心领导层的一个重要条件。

党内对刘少奇的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1941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整风会议上。这次会议对于在党内肃清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转折,同时,对于刘少奇在党内领导地位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转折。会上,包括陈云、任弼时、康生在内的不少与会者,都对刘少奇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给予高度评价。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组部部长陈云在发言中说:“刘少奇同志是代表了过去十年来的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

由此可以看出,刘少奇在延安时期地位的变化,所反映的是党内的共同呼声。刘少奇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是全党的共同选择。

(摘自《党史文苑》彭厚文)□

猜你喜欢
北方局白区华中
毛泽东诗词《清平乐·会昌》书法
蓬勃开展的白区群众斗争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华中建筑2021年总目录
新四军华中抗战
邓小平与北方局的整风运动
明年或激增40%?华中3万多吨加州鲈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人民日报》报系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华北局的隶属关系
陈云与中央白区工作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