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机理及对策研究

2024-04-19 07:37刘洋
大学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意见领袖

刘洋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成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情感表达方式。高校师生作为网络媒介使用的重要群体,关注和引导其在网络舆情中的情感诉求与表达,在高校管理和思政教育中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解释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内涵,重点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理及舆情主体(高校师生)在网络中的聚合方式,厘清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过程节点和传播特征。分析表明,高校舆情发展受空间因素和舆情主体情感因素影响,舆情主体通过链式、圈式聚集情感联系,在此过程中情感倾向易出现“群体极化”效应,而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在舆情传播中发挥的效力更大。因此,高校舆情监管应加强舆情主体主流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健康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舆情传播;群体极化;意见领袖;舆情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1-0008-06

数字媒介的兴起,标志着传统媒体逐渐过渡到信息化传媒时代,这为大众的多元化舆论表达提供了技术支持。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游离于主流现实言论环境之外的信息情感表达方式[1]。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舆情意识形态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2]。加强网络话语传播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阵地建设,是营造健康网络环境的基石[3]。高校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战场,肩负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重任,也是青年群体精神塑造、三观形态形成的主要基地。增强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4]。

如何利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信息引导高校师生正确表达情绪,加强高校舆情网络监管,对网络舆情态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5]。笔者从网络舆情的定义内涵出发,将高校网络舆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成机理及特征,梳理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和传播特点,同时对高校网络舆情风险防控机制进行论述,为高校舆情监管提供借鉴。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内涵

根据中国历史文献记载,“舆”字的基本含义是“众”,“情”字的解释很多,与舆情连接起来使用,《词源》解释为“民众的意愿”。这一解释是把“舆”与“情”两个字相连进行的最直白的字意解释[6]。现实中进一步扩展舆情含义为 “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7]。网络舆情源于公众舆论的相关研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衍生物[8],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网络舆情的一部分,其发生范围与发生群体都有较强的限定性[9]。汤力峰、赵昕丽提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突发性事件、国内外热点问题、师生利益诉求的激化中形成的[10]。高校舆情包括主体、客体、中介性社会事项、传播过程等,其中主体指的是广大师生;客体包括关乎师生、员工利益的以及为大多数师生、员工发声的社会事件;中介性社会事项在外延上包括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也包括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还包括工作成就和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等[6,11-13]。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及聚集特征

(一) 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

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包括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空间要素等。客体因素是触发舆情的首要环节,具有中介性的客体发生刺激主体即高校师生的情绪反馈[13]。高校之所以形成较为独立的网络舆情环境,是因为高校具有空间要素,其明显的社团结构型社区网络,不同于随机均匀网络,具有信息传播传染临界值低,感染密度较大,传播阈值也比较低的特点[14]。在高校网络舆情情感倾向形成方面,群体极化效应是促其生成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Stoner最早提出了“群体极化”理论,有学者认为群体极化指群体起初在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时带有某些倾向性,在经过讨论后,原来支持的意见会变得更支持,原来反对的意见则反对的程度会更强,最后导致极端观点的形成[15-17]。高校网络舆情特有的空间地域性及主体较为相近的教育环境,使得在热点发生后,高校舆情主体较快产生情感共鸣,并逐渐形成主流倾向,在彼此的认同中强化认知倾向[15]。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受空间因素影响较大,其客体因素触发了主体的情绪表达,群体极化效应则强化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倾向。

(二)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聚合方式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发声活跃,能较快产生群体倾向性意见、领袖意见等,这与舆情主体及聚集方式有着密切关联。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见图1。

1.舆情主体基数大且情感表达丰富

据中国教育信息网统计,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18]。在校生信息接受能力普遍较强,能较快掌握网络技术,是活跃的网民群体之一。2021年在校大学生网民,日均上网时长为3~6小时的占比为45.8%;日均上网时长达6小时以上的占比为33.7%。网民覆盖率达到100%[19]。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舆情主体基数大,在网时间活跃,网络信息数据庞大,这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在高校舆情情感表现中,在校大学生的情感表达意愿强烈。圈层化效应使大学生较快产生共鸣[20],特别是大学生知识密集,接受新鲜事物的愿望强烈,适应能力强,且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形成期,对社会事件、校园事件等存在较高关注度。高校舆情聚焦于校园热点问题,话题关注度高,受众主要为在校学生,能够产生比普通舆情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的影响力[21]。通过情感聚类分析了解到大学生由于社会心态和社会经验不足,认识事物不够全面,情感表达较为直接,容易偏激,主题极化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22-23]。因此,對高校舆情主体的情感倾向分布情况进行及时把握和预测,有利于对舆情主体的情感倾向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2.圈式、链式集合方式加速聚集

在校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不同网络社群成员,具有网络社群相互吸引的结构化特征[24]。网络社群互吸方式包括圈式结构和链式结构。对大学生而言,圈式结构主要指在特定范围中网络社群成员在圈内活动,圈内成员有较为相似的爱好等特征[25],以聊天室、BBS、网络论坛、豆瓣网等网络应用的形式存在。链式结构表现为成员之间的交流都以相识或“熟人”关系进行交流, QQ群、微信和其他社交网站、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为其主要沟通方式[26]。无论是圈式结构或链式结构,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一般围绕信息的文化价值进行社交,偏向于结识与自己年龄、经历、学识同质或相似的朋友。根据心理学观点,大学生群体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力大、相互关系持续时间长、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群体心理特征[27],因此其更容易通過圈式、链式结构相互吸引,常常关注地域乃至单位热点信息,更容易形成地域的小范围舆情热点,并有可能通过线下社会活动产生更大影响[28]。

三、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及特征

新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呈现多向度、互动性、非线性传播。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以及自媒体形式的介入,增强了舆情传播的干扰和多元反馈,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也在新媒体环境中呈现新特征,具体见图2。

(一)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过程

根据网民情绪变化的维度,网络舆情可划分为比较典型的形成、高涨、波动和淡化四个阶段[29]。高校网络舆情同样遵循这四个阶段,其舆情发展主要伴随高校舆情主体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而演变波动,主要表现在形成期舆论倾向孕育,话题热度开始生成;高涨期舆情主体意见倾向显现,舆情传播体量加大,扩散加速,此时意见领袖会显现,群体极化效应开始出现;在波动期群体极化效应会固化高校舆情情感倾向,而此时高校舆情情感倾向会随着意见领袖的出现发生一定波动;在淡化期,随着时间推移,新的舆情热点出现或取代旧的舆情热点,从而使舆情意见热度下降,逐渐淡出,表现平静[30-31]。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是由舆情产生的特征裂变衍生出来的。

从传播速度看,新媒体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双向互动等优点,加之自媒体传播方式日益兴起,高校网络舆情借助新工具使得舆情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从传播内容及传播节点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内容涉及范围包括社会敏感话题和热点问题,其中校园事件的关注度会更容易引起转发、评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媒介包括微博、微信、BBS等,舆情信息通过文字、图像、录像等方式发布出去,因此传播呈分散型多级传播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各传播节点间存在关联关系[33],在原始事件(舆情客体)暴发后,经过多个关联节点的多级传播,最终造成高校网络舆情的扩散与发酵[34]。在各级传播节点中,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更大,采用计算实验法分析后发现,表面分散的群体观点最终朝向意见网络领袖所持的观点逐渐偏移[35]。在网络舆情的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作为较大的传播主体,其发言的情感倾向性将影响高校网络舆情走向,特别是在高校舆情高涨和波动期,有关部门很难准确预判其影响力,这使高校舆情应对能力受到考验[36]。

在高校舆情传播中,负面网络舆情传播存在“放大效应”,相较于校外人员,高校负面网络舆情对高校师生群体影响更大[37]。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对舆情主体思想进行正面引导,强化主流思想教育,在网络洪流中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思政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四、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防控管理机制

(一)加强舆情主体主流思想教育

在网络时代,应开展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加强网络话语引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目前聚集着几千万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高校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培养青年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8]。

(二)提升高校管理部门风险防控能力

高校舆情的发展状态与高校管理部门的风险防控及公关能力紧密相关。高校管理者应做到:第一,具有处理危机的权威性。高校管理者应是官方解释代表,对事项进行解释及处理。第二,既有具体的工作角色,又是广大师生的“利益代表”,为师生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具有制度把关能力,是高校有关法律法规的解读者,相关政策、工作措施的制定者,事件和活动等事项的协调者。第四,对待舆情的态度和决策选择有制约性。当高校舆情发生时,高校管理者应具备舆情公关能力,采用正确的态度方式化解舆情危机。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风险防控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高校要设立专门网络风险防范机构,即专岗专职,由专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在运行过程中学校、院校以及学生会这三个主体共同对网络舆情进行预警和管理。其次,高校要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奖罚条例、工作措施等,一旦发生舆情事件,可让网络舆情主体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后,管理者对舆情事件有制约性,舆情事件发生后,管理者应在第一时间出现,与事态同频,进行公开、公正、有效的信息沟通与权威信息发布,充分彰显高校公信力与管控力。有关研究表明,当高校做出积极正面回应后,高校负面网络舆情在高校师生群组中的传播逐渐转入淡化期的可能性较高,因此管理部门快速正确地回应高校网络舆情,能有效降低负面舆情带来的情绪发泄影响[37]。

(三)科学利用工具和大数据分析管理

高校舆情风险防范过程中除了对舆情的主体加强管理,利用好工具,结合机器语言对舆情情感倾向做及时监管和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舆情事件的发生离不开网络平台,高校需借助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对线上的公共舆论平台进行实时监控。高校应建立危机信息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监测系统,实现危机信息的实时搜集和分析,为科学制订危机形象修复方案提供决策参考[14]。高校可使用爬虫工具积累舆情语料,然后利用机器语言对评论做情感标引及打分,将舆情文本进行自然语言分析,选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的高频词、情绪词,把握舆情情感价值倾向,从而更迅速地提供预警信息[7,23],减少负面舆情的影响效力。

(四)正确引导网络意见领袖的情感倾向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号召力和凝聚力,他们的舆情情感倾向通过“粉丝”的转发将在网络中放大。在高校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原始的信息植入网络意见领袖主观的观点、立场、态度、认知及偏见,会使其个人效应及影响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甚至影响舆情的演变。因此,对于高校而言,掌控舆情事件的关键节点,正确引导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使之成为主流声音,是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的重要部分。

在舆情风险防控运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院系辅导员的作用,利用辅导员特有的岗位职责和在舆情传播中的特殊位置,组建由辅导员和学生会共同参与引导的、积极向上的、拥有正确价值观取向的网络意见领袖团队,充分发挥其在舆情传播节点中的作用。另外,对已经存在的校园网络意见领袖要加强组织管控,充分尊重信任他们,引导他们在网络舆情的传播中发挥正向引领作用。

五、结语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其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关系着国家的发展。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高校要时刻关注跟踪高校舆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建立起网络舆情危机防控管理机制,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引领作用,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促进健康校园网络环境构建。

[ 参 考 文 献 ]

[1] 沈娟.高校网络舆情形成机理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32):147-149.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大,2022(21):6-21.

[3] 孙旭红,顾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现实挑战及优化策略:大学生网络圈群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2):35-43.

[4] 盖逸馨.讲好思政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N].光明日报,2023-01-17(02).

[5] 许烨婧.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并发获取机理与话题衍进追踪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6]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 符遥.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全过程研究[J].新闻传播,2022(23):26-28.

[8] 陈璟浩,李纲.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J].图书情报知识,2015(1):116-123.

[9]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0] 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64-65.

[11] 赵扬.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12] 赵中源,王国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其治理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Z3):58-59.

[13] 李文军.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1.

[14] 王哲,何飞.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演化及管理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8):157-162.

[15] 刘社欣,唐时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群体极化的破解之道[J].理论导刊,2023(5):116-122.

[16] 彭国超,程晓.热点事件中社交媒体群体极化形成机理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3,13(2):42-52.

[17] 吴华.网络群体极化的意识形态效应及其治理[J].青海社会科学,2021(6):71-81.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9-14)[2023-05-2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209/t20220914_660850.html?eqid=a49a7c48?

001b477700000006642d462e.

[19] 王宝林,宋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优化路径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6):65-70.

[20] 梅科,陈倩.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新特点与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8):22-25.

[21] 邢云菲,李玉海.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主题图谱可视化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11):86-91.

[22] 邢云菲,王晰巍.国外社交媒体中群体极化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22,40(9):176-184.

[23] 王晰巍,贾若男,韦雅楠,等.多维度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群体聚类分析方法研究[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1,5(6):25-35.

[24] 彭兰 . 从封闭的虚拟社区到开放的社会网络 [EB/OL].(2009-11-25)[2023-05-26].https://www.xwpx.com/article/2009/1125/article_5491.html.

[25] 余丽丽.网络社群的结构与行动机制探析[J].今传媒,2012,20(2):21-23.

[26] 马浩文.网络社群的空间隔阂机制:线上与线下、在场与缺场之间的交织[J].宜春学院学报,2023,45(1):32-35.

[27] 周升铭,王鹏.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与引导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9-60.

[28] 于德山.共识与分歧:网络舆論的信息传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9] 李纲,陈璟浩.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2):111-119.

[30] 董裕雯.中国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应对策略研究[J].国际公关,2022(24):158-160.

[31] 赵芮.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嬗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21(3):92-98.

[32] 杨仲迎.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及管理对策[J].新闻战线,2017(17):124-126.

[33] 张雷,谭慧雯,张璇,等.基于LDA模型的高校师德舆情演化及路径传导研究[J].情报科学,2022,40(3):144-151.

[34] 黄苏芬,司雯,穆亭钰.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研究[J].情报科学,2021,39(4):62-67.

[35] 李根强,方从慧.复杂网络视角下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演化研究[J].情报科学,2017,35(5):125-131.

[36] 胡剑锋,曾建龙.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及引导机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7):40-42.

[37] 陈晓燕,何有世.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动机理论的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传播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6):105-116.

[38] 张瑞.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22.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
微信下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发展、应用及其启示
跨境电商平台的社群形成机理及作用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浅析网络意见领袖对涉军舆情的影响及对策
舆论反转研究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及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
“民粹”的利益合谋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