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的秋千

2024-04-18 08:06武歆
青海湖 2024年3期
关键词:老古董作家小说

武歆

第一小节

北方晚秋的黎明时分,疲惫困倦的我被“秋千 ”荡醒 。身体在上下起伏     中,天花板上的影像也在瞬息万变:好似飞扬的白色菊花,好似一匹奔跑的     汗血宝马,好似一座深灰色的大理石宫殿,好似带着清水味道的喷涌的泉     眼,好似无数条交叉折叠起来的青草小路……在无限奔腾的想象中,原本空     空白白的大脑,又降落在溪流中的古老磨坊里,我看见千年石磨“吱吱呀呀 ” 地转动起来,随后冰冷的卧房中响起晨光穿越森林摩擦树叶时所发出的窸窣声响。

有一个声音赶走其他的声音,真诚地跟我讲话 。那个声音是我自己发 出来的还是另一个酷似我的人讲出来的,我分辨不清也不想分辨,只是窃喜“秋千 ”的出现,欢心“关于推理的无限遥想 ”的话题。

我相信直觉,相信突如其来的直觉必与行为、阅读、思考以及创作冲动有关 。这是我近年来的惯常联想,也是我创作前的惯常梦境。

第二小节

让“秋千 ”继续荡,说说“关于推理的无限遥想 ”。

我认为的“推理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推理小说 ”,另一个是“推理生活 ”。先说“推理小说 ”。

我过去固执地认为推理小说应该在冰  冷氛围里展开,这样才会符合惊悚惊颤的阅  读氛围 。在过去的百多年里,推理小说(也  称侦探小说)大多生长在墓室里,或是犹如  墓室一样的黑暗空间;一般情况下,推理小  说大都会与凶杀案有关 。 推理小说鼻祖美  国作家爱伦 ·坡发表于 1841 年的《莫格街凶  杀案》,被文学界公认为是第一部推理小說, 随后推理小说掉转车头,离开美国,向欧洲  进发并且遍地开花 。 比如威尔基 ·柯林斯的  《月亮宝石》、阿瑟 ·柯南 ·道尔的福尔摩斯系  列小说,接着就是阿加莎 ·克里斯蒂、埃勒  里 ·奎因、约翰 ·狄克森 ·卡尔,以及中国的程小青等。

推理小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题材  就是凶杀案,就是阴森恐怖的叙事模式 。这  种“小说种植技术 ”早已深入人心,是后来推   理小说作家想都不用想、顺手拿来的叙事平  台,也成为读者早已适应的阅读习惯 。也有  推理小说作家,非常喜欢套用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传说,在历史土壤中把自己想法  栽种下去,生根发芽,变成一棵有无数枝条、 无数树叶的参天大树,成为自己的“私有物  品 ”,这给其他推理小说作家带来丰富的启示。

举个时光遥远的例子,看看还有没有其 他表现形式的作品,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推 理作品 。很快找到了,生活在公元 5 世纪的 一个叫希罗多德的人,他在游历埃及途中从 当地传说中得知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比希 罗多德生活的年代还要早,在公元前 1200年,来自拉姆西斯四世国王时代的传说。

“拉姆西斯四世十分富有,金银财宝堆 积如山 。财宝如山,总不能像山一样堆积在 外,于是国王在宫殿旁边修建一座石库,专门用来存放财宝。”

有了这样的叙事铺垫,想不发生跌宕起 伏的故事都不可能 。这样的叙事套路也符 合早期具有推理小说结构的故事——发生 在废弃的古堡中 。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地把 “ 古堡 ”换成“石库 ”,但性质却没有任何改 变,同样桎梏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 。在有限 的空间里、在限制性的范围内,是早期具有 推理小说性质作品的异常熟悉的伎俩 。这 样讲故事的方式比爱伦 ·坡的叙事模式要早 上很多年,我私下里想不知道爱伦 ·坡有没有借鉴。

继续看石库故事。

“石库建筑师心术不正,在修建过程中 松动了墙壁中的一块石头,表面看没有异 样,但只要用力就能将石头抽出来,一个密道保存下来。”

故事走到这里,没有一点惊奇之处,任 何一个读者都会猜测到 。但这里却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节点 ,是否此刻开始“起承转 合 ”。按照一般的思维定式,应该发生故事 了 。 意想不到的是,故事没有马上展开,而 是一下子拉长了几十年,建筑师并没偷走财 宝,也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临终前才把两 个儿子叫到床边 ,告诉了他们石库中的密道。

几十年时间,白白过去了,没有营造故 事,却给读者带来开阔想象 。建筑师在漫长 的时光中要承受怎样的精神煎熬?“秘密 ”总 是令人不安的,一个人守口如瓶的过程,是生命中最为强烈的精神煎熬 。这个故事本  来可以在“几十年期间 ”营造很多的“文章 ”, 可以拉长很多章节,怎么编排怎么绰绰有  余 。可是没有,故事的发展一下子把这个可  以编织故事的时间节点滑过去了,单凭这一  点,这个真实的故事或是这个传说的故事, 在塑造成为推理小说之前,已经有了令人期  待的向往——所谓的“好戏在后头 ”,民间说法就是“把你腮帮子钩起来了 ”。

两个儿子在建筑师父亲死后,按照“父 亲遗嘱 ”,隔三差五就去石库偷盗,每一次偷 拿财宝不多,石库门也没有被破坏,所以在 很长时间里 ,没有人知道石库发生被盗的事。

突然有一日,国王(是不是当时命令修 建石库的国王不得而知,这个故事或这个传 说也没有详细交代)命令大臣清查石库金银 财宝,这才发现少了许多财宝,国王没有声 张,立即命人在石库中设下圈套 。设置了怎 样的圈套? 依旧没有交代,本来可以在“圈 套 ”问题上大做文章,又是依旧遗憾滑过,毫不吝惜摆龙门阵的大好机会。

建筑师的两个儿子不知道石库里已经  有机关设置,贪得无厌的兄弟俩继续偷盗。 可是这一次当他们再进入石库时,哥哥被暗  设的机关缚住不能动弹,弟弟无法解救哥  哥 。如果哥哥就这样死去,真相就会大白, 弟弟以及所有家人后果不堪设想 。无奈之  下,哥哥让弟弟把他头颅割下来带走,这样  可以保全家人平安 。弟弟含泪照做,于是一具无头尸体留在了石库中。

“ 无头死尸 ”的情节,也是后来推理小说、谍战小说、武侠小说以及其他类型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情节,中外作家热衷采用,虽 然这个情节早就不新鲜,但不同年代的读者 却始终买账 。 我记得青少年时代看书或看 电影,只要出现“无头尸体 ”情节或画面,我 就会立刻紧张起来,手脚还有身体所有关节 部位全都紧缩起来,感到脖子后面阴风飕 飕,冰冷的感觉顺着脊梁骨一直蔓延到全 身 。人类身体和情绪面对紧张惊恐的下意 识反应,从来不会随着时代变化而有所改 变 。许多时候,变化的只是外在形式,实质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

接下来的故事怎样才能不落俗套,是考验这个故事的真正时刻。

“ 国王命令把无头尸体悬挂在高高的城  墙上,然后派人秘密监视,只要有靠近尸体  的人或表现出来情绪异样的人,立刻抓捕审  问 。 可是几天下来,没有人亲近无头尸体。 但不可思议的是,共同作案的弟弟在几天后却是巧施妙计,把尸体给偷走了。”

弟弟偷走哥哥尸体这个情节,依旧可以  大做文章 。失望的是,故事还是一笔带过, 还是不做任何详细说明 。 既然国王亲自下  令派人监视,一定是万倍的严密,很难轻而  易举偷走尸体 。弟弟是怎么爬上高高的城  墙,又是怎么把尸体放下来?是否还有其他  人帮助,或是这个弟弟得到了什么高人的指  点? 或是内部有人协助完成? 疑问最多的  这个节点,遗憾的是都没有详说。

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这个故事的最大     特点,总是在“关键之处 ”留下“空白 ”,而且     非常大,无论空间还是时间,大到都可以变     成另外一部小说,读者完全可以“肆无忌惮 ”地在“空白 ”之处继续编织故事、继续嫁接自己的想象,甚至可以自己“参与 ”其中,催化 新的故事发生 。遗憾之余再转念一想,正是 这样的“空白遗憾 ”,才能催促读者继续期待下去、继续阅读下去。

但是接下来,更有意思的情节出现了。 相信任何读者都不会猜出来接下来的故事  发展:国王竟然命令公主住进妓院,打扮成  妓女,借机打探每个嫖客的身世背景,通过  这样的办法来找到盗走无头尸体的人 。 国  王坚信,找到盗走无头尸体的人,就能顺藤  摸瓜,找到盗走石库内财宝的人;而盗走无  头尸体的人,一定会到妓院来消遣狂欢。

这是一个不好好“荡秋千 ”的做法,是把  秋千上的伙伴——读者——完全搞蒙的做  法 。无论是这个故事的作者希罗多德,还是  希罗多德所编织的 1200 年前的埃及故事, 现代读者很少会猜到是这样的故事走向,但  逆向思维,也不能完全否认 1200 年前的埃  及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按照现代人的观念  去判断千年之前的生活观念,不一定是正确  的主意 。这个故事在现代人“不可能 ”的重重疑问中继续讲下去。

活下来的盗贼弟弟,竟然反其道而行之 (继续不管不顾读者的感受),没有躲藏也没 有逃跑,而是直接去了公主所在的妓院。(读 者更不会想到)盗贼弟弟在去妓院之前,竟 然用刀把哥哥手臂割下来一截 。在妓院面 对公主盘问,弟弟直接承认偷盗石库财宝的 人“就是我 ”。公主大喜,感嘆父王英明决 策,不由分说抓住了盗贼的手臂,盗贼弟弟没有丝毫反抗。

故事还会怎么发展?想不到,反正我是 没有想到最后的结局竟是喜剧 。公主来到国王那里,展现在国王面前的没有人,只剩 下一截手臂,原来公主抓住的手臂,是死去 的盗贼哥哥的手臂,她根本没有抓住人(这 样的故事设计,又有些玄幻的味道)。 国王 得知整个经过后,赞叹年轻人的智慧,于是 告知天下,不再追究这件事,这样也就等于赦免了盗贼弟弟。

这部从冰冷的石库故事出发,最后却以 皆大欢喜来结尾的故事,给固有的推理小说 的模式打了一个大耳光,而且用力很猛,甚 至可以用“恶狠狠 ”来形容 。这个时候,我想 到一个人——英国 19 世纪著名作家、评论家吉尔伯特 ·基思 ·切斯特顿。

切斯特頓热爱并推广推理小说,同时自 己也创作推理小说 。他首开犯罪心理学的 方式来推理案情,并且创作出了一个独特的 文学人物——布朗神父 。 与福尔摩斯注重 物证推理的派别分庭抗礼,成为两个“势不 两立 ”的推理小说门派 。 由此可见,切斯特顿是个了不起的人。

切斯特顿说过一句关于推理小说的经  典之语:“推理小说最根本的趣味在于悖论, 而化不可能为可能即悖论。”最后,他还高瞻远瞩地补充一句,这就是“思想魔术 ”。

从切斯特顿的角度来看,希罗多德在埃 及历史传说基础上所编织起来的这部推理 小说,最后以读者意想不到的喜剧方式来结 尾,应该说完全符合切斯特顿关于推理小说 的悖论理论,也是对切斯特顿的理论做了一 次非常完美的解读,或者说,切斯特顿在前人创作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理论阐释。

我一点都没有想到,阅读到这里或者说 “秋千 ”悠荡到这里,我开始关注起来推理小说如何与喜剧的并联,这是我最初没有想到  的情况,真就犹如“荡秋千 ”,跃升到最高点, 不知道会看见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物。

我开始关注喜剧性在推理小说中的有效应用,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开始了。

第三小节

喜剧结尾的推理小说充满别样的趣味, 但假如只有一种表现形式,还是会显得单调  乏味,也不符合小说“无限可能性 ”的存在意  义 。 这是我阅读推理小说过程中的新发  现 。过去我对推理小说不感兴趣,阅读量也  很少,但这部喜剧结尾的推理小说,让我对  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有了继续探究的欲  望 。 推理小说的革命,不仅需要读者提出  来,通过阅读的选择来倒逼作家改变叙事策  略,同样更需要来自推理小说作家内部的“ 自我革命 ”。

仅以喜剧收尾的方式来做探讨,就有许 多种类型;只有多种变化,才能充分显示推理小说的魅力。

我看到“受害人即罪犯 ”类型的推理小说。

只要看到“受害人 ”字眼,就会立刻想到     残忍的画面,在我之前接受的教育以及阅读     过程来看,曾经有过这样的草率认定,而且     时间漫长 。但我讲的这篇“受害人即罪犯 ” 类型的推理小说,不仅远离血淋淋的文字画     面,还会带来“喜剧色彩 ”,不是单纯的喜剧     结尾,而是喜剧元素渗透进故事之中,在紧     张的叙事进程中,每个细微之处都会彰显喜剧元素。

有“受害人 ”和“罪犯 ”字眼的小说,“喜 剧色彩 ”如何涂抹?如何在紧张的叙事推进 中,呈现多姿多彩的戏剧色彩?

继续讲。

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欧洲国家,在一条 道路起伏的小街上,满眼都是古堡式的建 筑,街道地面由石块与鹅卵石铺就,马车驶 来,无论迎面看去还是侧看,高大的马匹走 得小心谨慎,马掌与地面发生碰撞,发出清 脆的响声,光线灰暗的地方,能够看出马匹 脚下发出碎金一样的闪光,相信要是在夜晚,一定会出现萤火虫一样的闪光。

在这样古远古旧古色的傍晚时分,街道  拐角处一家古董商店的老古董商,将一块保  存多年的宝石出售给了一位有钱的老主  顾 。这笔价值不菲的交易,完全符合东方大  国古董界的一句俗语“三年不开张,开张吃  三年 ”的特点 。老古董商尽情享受这笔大交  易带来的欢愉,他把钱放进镶嵌于墙壁内的  保险柜里,随后关好门,到街上有着百年历  史的酒吧里好好喝上一杯,朗姆酒、杜松子  酒抑或威士忌 。那家酒吧里存放有老古董  商的酒,高兴的时候,老古董商就会前往小  酒吧,痛痛快快地豪饮 。还在路上的时候, 高兴的老古董商就已经嗅到了从酒吧里飘  溢出来的酒香,看见酒吧的灯光,老古董商  嘴巴里的舌头和牙齿已经在窃窃私语,叽叽喳喳地开始吟唱起来。

可是老古董商没有想到,快乐的心情没 有持续几天,老主顾忽然来到店里,把宝石 还有相连的底座一起带了来,声称宝石底座 受到损伤,希望老古董商进行修复 。老古董商看了看底座,果然有裂缝,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来,于是满口答应老主顾,三天以后来取货。

接下来的故事该如何发展?

我虽然阅读推理小说历史很短,却养成 一个“坏毛病”,只要读到紧要之处,立刻合上 书本,猜测作家下一步如何设置叙事圈套、又 该怎样巧妙解扣儿,从而继续推动叙事发 展 。最好不要让我猜测出来,要是猜测出来的话,我会对接下来的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阅读这个“受害人即罪犯 ”小说的时候, 我多次合上过书本,曾经想到两位英国人  西 ·康諾利和安 ·伯吉斯在他们合著的《现代  主义代表作 100 种和现代小说佳作 99 种提  要》中,两位作者合力赞颂美国小说家伯纳  德 ·马拉默德,说他是“少有的始终如一的作家,他从来没有写过一本平庸的作品 ”。

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推断,更“烧脑 ”的     推理小说应该更加远离平庸,我当时就想 ,  这部小说是否优秀,意味着能否在“接下来 ” 的叙事中,是否有特别新鲜的情节出现,能不能有出人意料的细节支撑。

“受害人即罪犯 ”这部推理小说,真是给 了我新鲜的感受:老古董商在修复底座的过 程中,惊异发现,自己视若珍宝的宝石,原来 竟是赝品。(请注意,故事进展到这里,还没 有喜剧元素的出现,但已经有了刺激读者神经的情节。)

老古董商再三思考,最后认定自己的这 个老主顾没有理由故意调换宝石来欺骗自 己,因为老主顾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富豪,在 数十年接触中,没有发现人品有问题 。老古 董商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进货时候没有发现宝石是赝品 。 老古董商想要换一块真正的宝石,在修好底座后一并送还老 主顾,遗憾的是,这块宝石特别罕见,一时找 不到同样的宝石 。老古董商想,这件事要是 败露的话,损失的可不是一块宝石,而是自 己一生的好名声 。 那样的话,就要关闭商 店,永远离开这座城市 。但是,一流的古董商人是永远把信誉放在第一位。

怎么办?(我还是惦记一个老问题,那就 是故事来到这里,喜剧元素怎么没有出现 呢。)这是考验推理小说作家智商的关卡,同 样也是考验其他类型作家的一道分界线。

这时候,我想到了卡夫卡。(请允许我有 这样反复的联想,因为这是一部总让我合上书本、激动畅想的小说。)

弗兰茨 ·卡夫卡的作品别具一格,他的 作品令人琢磨不透,原因在于他的作品“深 深地蕴含于简单平淡语言之中的、多层交织 的艺术结构 ”,当然还在于他“用一个精神病 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 ”。没有读者强求所有 作家都拥有卡夫卡那样的生活状态、创作状 态,但作家也要缜密考虑,在创作过程中,要 把自己从正常状态思考下剥离出来,要把自 己变成另类阅读者,变成一个与读者“处处 作对 ”的人,这样才能创作出来别人无法直接判断故事走向的小说。

那么让我们继续看老古董商的做法,他 怎样做,才能把故事变成“曲径通幽 ”;也要 看一看创作老古董商这个故事人物的推理 小说作家,又该如何把自己的思维搞得“不正常一些 ”。

故事是这样编织的:老古董商想了一个 办法,深夜假扮窃贼从天窗潜入工作的房间,将宝石和底座“偷走 ”。转天一早,老古董商当着店里其他人,大摇大摆进入工作房 间,立刻大喊“窃贼光顾 ”,马上向警局递交 商店出现“偷盗案 ”的声明 。警察立刻来到 现场,当然“很容易 ”就发现了窃贼的偷盗路 线,盗窃案顺利了结 。老古董商当面向老主 顾道歉并原价赔偿 。 老主顾赞扬老古董商 是个讲信义的人,并且义正辞严抨击盗窃 案,此事赢得这条古老小街上的人们的真诚 赞扬 。最后在一派欢歌笑语中,推理小说作 家结束了这个“受害人即罪犯 ”推理小说的叙事终结。

“第三小节 ”这个故事,比“第二小节 ”的  故事更具有喜剧效果,因为没有死亡发生, 整个过程也没有沾上一点血腥气味,让具有  喜剧风格的推理小说变得更加纯粹。

把原本情节紧张的推理小说,改造成为 不失紧张特点又带有轻松活泼风格,这的确 满足了读者的更高需求。

在那个没有丝毫睡意的中国北方黎明, 我在想还有没有更加“好笑 ”的更加“皆大欢喜 ”的推理小说呢?

月亮已经慢慢隐退,太阳就要升起来。 我期待推理小说能有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  出现,就像永远不会改变的太阳,但因为面  对太阳的人拥有了不同的心事,而会发现太  阳也会有变化 。这是一个突然闯入推理小说领域的阅读者的内心思想。

希望变化,希望不要重复的变化永远发生。

第四小节

故事来了,新的故事来了。

一位身患绝症的男子,被医生告知马上  就要死去 。男子不能忍受等待死亡的降临, 想要自己结束自己的性命,可是又对自己下  不去手 。他想了许多种自己结束自己的方式,但感觉都有困难。

于是,男子想要请求别人帮助,让别人  把自己杀掉 。 这是一个好办法,他激动起  来,问了不少人,可没有人愿意蒙受杀人罪  名来帮助他 。身患绝症的男子又想出办法, 准备自己先去杀人,然后被警察抓住,再被  法庭判死刑,这样就可以省去自杀的胆怯。 可问题还是存在,自杀不容易,杀他人也不容易,男子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境遇。

暂时合上书本,暂时抛开这个未来可能 是喜剧色彩的推理小说,把目光看向其他作 家、其他小说,发现现实生活中或是文学作 品中,自杀并不是一件难事,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先说作家 。有一个叫约翰 ·肯尼迪 ·图  尔的美国作家,他在创作完成小说《笨伯联  盟》之后,寄给美国所有的出版商,没想到全  都拒绝出版,当图尔被最后一个出版商拒绝  出版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当时图  尔只有三十二岁 。后来这部书由图尔的母  亲交给美国著名作家沃克 ·珀西,大作家沃  克转给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出版社出版, 随后这部小说获得了普利策奖 。作家图尔  自我了结得很是利落,比小说中患有绝症男子的优柔寡断不知“痛快 ”了多少。

再说作品,那就更多了,譬如法国作家 萨德所著《拉胡列塔》中的国王、法国作家雅 里笔下的超级男性、英国作家马 ·格 ·刘易斯笔下的僧人,还有英国黑色小说中令人毛骨悚然的写作素材——幽灵、被囚禁的教士、 变狼狂、古堡上钉着的手 … …

关于身患绝症男子想要自我结束生命  的这部推理小说,在接下来的叙事中,作家  没有使用生活中惊悚的素材,而是让小说中  的男子想了一个“巧妙 ”的办法——“一人扮  两人 ”,用“真实的自己 ”杀死“假扮的他人 ”,这样就可以被抓起来,并且获得死罪。

这是一个颇费脑筋的办法,做法如下: 这个男子先是假扮成一个虚构的人,来到一  列火车的二人包间,然后从车厢另一头下  去 。下车后,男子恢复自己真实身份,再次  上车进入那个二人包间 。在再次上车的过  程中,他有意与列车长、服务人员还有乘客  过多接触,尽量给众人留下深刻印象,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二人包厢中的确有两人。

当列车驶上桥梁时,男子把事先准备好  的人体模型扔下列车,掉入湍急的河流中, 并且想办法让大家知道有人掉下列车的  事 。 当列车抵达下个车站时,他装出慌张状  态急忙下车,此时包厢内当然是没有人了。 一个没有到站便慌忙下车的人,立刻成为重  大嫌疑人 。事后,这个身患绝症的男子如愿以偿地被警方逮捕入狱。

在接受审判过程中,绝症男子却对即将 到来的死刑惊恐不已,于是又向辩护律师讲 出事情经过 。经过辩护律师的极大努力,男 子最后无罪释放 。就在男子心情放松但又 是心灰意冷地走在大街上时,被迎面而来的卡车撞死。

这完全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是拥有 无限惆怅的喜剧结尾,是无法笑出声来的喜剧,是令人深思的喜剧,更是一个把喜剧嫁接在推理小说之中的作品。

智利作家罗贝托 ·波拉尼奥曾经用“无  中生有 ”的辦法创作了一部小说《美洲纳粹  文学》,波拉尼奥在“幻象 ·科幻 ”章节里这样  说道——“故事发生在扭曲的‘现在时 里, 表面上是虚无缥缈的;或者发生在遥远的未  来,在一座座废弃的城市里,有着可怕的寂静风景 … …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大跨度的 联想,我也不知道会有这样无法描述的心绪……

第五小节

再说“推理生活 ”。

在作家心中,特别是在推理作家心中, 现实生活带来的经验,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纳  入小说之中,来自现实中的真实的元素,只  要进入虚构的小说中,原本具有的感动感慨  的气质,往往就会荡然无存;现实中跌宕起  伏的故事,只要进入小说中,常常会变得乏  善可陈 。 这是虚构的特质,这是虚构的魅  力,必须要把现实生活的情节进行加工,加入作料,才能变成小说中的情节。

优秀的推理小说的情节,必须有悖于常 理但又能说服读者相信 。像所有写作者都 明白的:必须在“不可能 ”之中“制造 ”出来 “可能 ”的情节,“制造 ”出来令人信服的、符 合生活、符合科学的细节,这才是作家需要 完成的步骤 。也就是讲,在“推理小说 ”创作 之前,需先做好“推理生活 ”。因为即使是历 史传说,也与真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彼此之间也是有着太多的蛛丝般的关联。

其实,每个人都有着“推理生活 ”的状 态 。 比如,你要去做一件事情,肯定会有许 多的盘算,这件事情怎么做才能成功,怎么 做才能避免失败,怎么做才能在成功同时还 能赢得众口一词的好口碑,等等 。 也就是 讲,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个揣摩和推算 。这应该划进推理范畴。

我想起很久之前的事。

这样的“想起 ”,是想到墨西哥作家卡洛 斯 ·富恩特斯所讲“小说是获得自由的工 具 ”,但他立刻补充道“没有一部小说可以和 历史无关 ”。对于富恩特斯的立场,我深有 感触,这就犹如我当下的阅读行为,貌似无 理由地开始对推理小说热爱起来,其实仔细 想来,是有历史缘故的,不可能无来由,一定会与我过去的经历有关。

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我热衷于采访刑 事案件,接触过所有岗位的警察,那时候我 的打算是,要在真实案件基础上,写作侦破 题材的小说 。 我结识了许多公安战线的优 秀警官,有的还成为无话不讲的好朋友 。其 中有两个人,我非常容易想起他们:一老一 小,一男一女;老的是男性,小的是女性;男 性是法医,女性是痕检 。这两个警界朋友给 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也是我当下对推理小说发生浓厚兴趣的最初萌芽。

男法医不苟言笑,甚至有些过于严肃。 他有着一双混浊的发黄的眼珠 。 我第一次  跟他见面的时候,主动握手寒暄,他却挺直  身子不跟我握手,依旧注视我的眼睛,似乎  沒有看见我伸过去的手,这让我颇为尴尬, 那只热情洋溢的右手,只好默默无闻地缩回  来,插进黑暗的口袋里 。后来相互熟悉了,男法医才跟我讲,他们天天跟死尸打交道, 从来不主动跟人握手,即使遇到对方主动, 他也坚定不伸手 。他还讲,他一般不去人家  做客,即使躲不过去,也从来不用人家的水  杯喝水 。男法医望着远方,面无表情地说, 原因很简单,担心对方因为他的职业,过后  会 浮 想 联 翩 。 我 长 呼 一 口 气 , 得 疲 惫无力。

女痕检二十五六岁,身体单薄,脸上有  着青春痘风暴吹过之后留下的明显瘢痕。 她跟我讲,在她刚参加工作不久,单独完成  了一件痕检工作,至今让她难以忘怀——她  在夏季乡村菜窖里独自待了四个小时 。不  是一个人待着,身边还有一具高度腐烂的尸  体,围绕着尸体还有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小  虫子,还有无法形容的浓烈气味 。痕检工作  结束后,她从菜窖里踩着木梯子出来,来到  地面还没有站稳,她就不由自主地蹲下身  子,把胃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呕吐出来,几乎  要休克过去 。 尽管下菜窖前,她已经把袖  口、领口、裤腿都用细绳子捆扎好,戴着三层  口罩,耳朵也蒙起来,但换衣服时,还是发现  有小虫子附着在皮肤上 。她说她回到刑侦  队,洗了好几遍热水澡,还是觉得浑身刺痒, 下意识抓挠皮肤,皮肤上留下蚯蚓一样的抓  痕 。好几个月过去了,依旧不能看见肉类,看见肉类就会条件反射一样呕吐。

女痕检告诉我,她还有个习惯,无论去 哪里,即使回家来,第一件事不关门,先把屋 子内外包括床底、柜子看一遍,然后才会倒 退着关上屋门 。 为什么进屋先不关屋门 呢?女痕检说,假如屋里藏着人呢?假如屋 里藏着的这个人手里带有凶器呢? 假如遇到险情,屋门敞开着,她可以第一时间顺利 逃走 。她随后笑道“职业病呀 ”。

男法医和女痕检只给我讲一般故事,再 具体的工作流程以及详细的工作办法,他们 从来不讲 。也正是他们的“从来不讲 ”,让我 对刑侦工作充满兴趣 。现在想来,对推理小 说的兴趣,说不定那时候就已经栽种在心 里 。也是因为结识男法医和女痕检以及其 他岗位的警察,慢慢的,我对日常生活也产 生推理兴趣,就像女痕检所讲的那样——假 如屋子里藏着人呢? 假如屋子里藏着的那 个人手里有凶器呢?

在过去的岁月中,我是一个内心戒备的     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最坏的结局 ,  考虑这件事将会遇到的种种麻烦以及诸多     的“不可能 ”,然后再去设想怎么把“不可能 ” 解决成为“可能 ”,这是否也应该算是一种推理生活?

“推理 ”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件事 情的每个环节 。可以说,“推理 ”与“生活 ”紧 密相连 。这种紧密相连也就不可避免地渗透进案件的侦破之中。

有两个瑞典人阿恩 ·斯文森和奥托 ·温  德尔合写了一本书,后来又有一个美国人巴  里 ·A ·J ·费希尔加入进来,对这本书进行补  充、修订,这本书叫《犯罪现场勘查技术》。 在这本书里,三个刑侦专家提出一个明确的  概念:“任何一项物证都可以直接同特定的  人、地、物相联系……指望一根毛发或纤维就能与独一无二的来源联系在一起。”

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地、物还 有毛发和纤维 ”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 。所以讲,“推理小说 ”与“推理生活 ”有着不可分开的理由,它们是一对难舍难离的双胞胎兄弟。

在一件案情的认定中,来自生活中的物 证是侦破案件非常重要的环节 。什么是物 证?说得职业一些,比如在韦氏辞典里的定 义是——作为查明被调查的所谓事实的真 相的一种手段,而在调查前依法提交给主管法庭的某种东西。

刑事警官每天都要处理有关证据的问 题,一个案件能否侦破成功,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在案发现场勘查中鉴别、搜集和使用证 据的能力,也就是说,出现场的警官是否能 够做得足够好 ,也就意味着破案速度的快慢。

物证以任何形式出现,它可能像住房那  么大,也可能像纤维那么细,可能像气味那  样转瞬即逝,也可能像爆炸现场那样显而易  见 。 物证对于破案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 因为物证可以证实已经实施的犯  罪行为,或是确定犯罪的关键情节;物证可  以把嫌疑人和被害人或犯罪现场联系起来; 物证可以认定与犯罪有关人员的同一;物证  可以证实无罪;物证可以证实被害人的陈  述;在物证面前嫌疑人可能承認事实或供认罪行;物证比犯罪见证人更加可靠。

实物证据(也就是物证)与言词证据成 为侦破案件的共同举证 。 实物证据也就是物证,来自现实生活,来自现实世界。

我至今怀念三十多年前的采访经历,可 能是当下能够顺利进入“推理状态 ”的原始 动力 。可谓是,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日后写作、创作思考的素材与基础。

另外还想阐明一点,说到推理小说,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黑暗 ”字眼 。但要澄清 一个事实,无论世间角落有着怎样可怕的案 件发生,只要充满希望,只要充满正义终将 战胜邪恶的信念,一切都会变得不那么可 怕,就像被誉为“爱尔兰的乔乔 ·莫伊斯 ”的 国际畅销书作家席亚拉 ·格拉蒂,她借助“一 场突破人生瓶颈的公路之旅 ”的小说《意外 旅行团》,把自己最喜欢的《玛丽 ·泰勒 ·摩尔 秀》的主题曲《爱无所不在》吟唱出来——谁 能用微笑将世界点亮/谁能直面毫无意义 的一天,瞬间让它意义非凡?

最后小节

我在这里要感谢日本推理小说作家、评 论家江户川乱步,这篇关于推理小说的纷杂 感想,是在阅读他《推理写作课》之后的阅读 笔记 。 当您读到这里的时候、当您看见这样 说明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想到“第一小节 ”中那故弄玄虚的铺垫 。亲爱的读者,您一定不

要恼怒我,一定不要认为我在戏耍您,这同 样是讲述、分析“推理写作 ”的一部分 。这样 的读书笔记也从另外方面说明,“推理 ”和 “推理小说 ”的影响力量以及无处不在的现实,它能够勾连起来阅读者的无限联想。

“推理小说 ”与“读者 ”之间,我想过许多     种比喻,都感觉不太贴切,最后觉得还是“荡     秋千 ”比喻好,它们就像一对恋人一起去荡     秋千,在起伏的类似飞翔的状态中,始终能     够保持一种相对平衡 。在“故事推进 ”与“阅     读推进 ”的双向进程中,读者一定会在某个     时段出现疲惫,而疲惫导致的精神不集中 ,  一定会消解推理小说与生俱来的强度与韧     性 。 为什么这样讲? 虽然“小说 ”和“读者 ” 在发生关系的时候,二者处在一个相同的     “运动频率 ”中,但二者心态会有不同,这是     由“小说 ”与“读者 ”的各自属性决定的,他们     本身就是较劲的对手,高明作家创作的时     候,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要把读者“绕进 ”他的叙述轨道中,要让读者拥有喜怒哀乐的所有情绪,而对于推理小说作家来讲,这样 的“阴谋诡计 ”则会表现得更加旺盛,更会兴致勃勃。

有了这样的前提之后,“荡秋千 ”开始启     动的时候,“推理小说 ”就要暗暗地主动地     “矮下去 ”,要悄悄地把读者“推上去 ”,要让     读者骄傲起来、麻痹起来,要有短暂的貌似     猜透作家意图的快活得意,一旦读者发出     “ 原来这篇小说不过如此 ”的感喟,这时候     “推理小说 ”就要倏然陡立,要恶狠狠地使出     百倍、千倍的力气,要有把“秋千 ”荡起来的     独自内力,要有让读者从高到低的“矮下去 ” 的凶狠气势 。气势这东西不用讲出来,读者     能感受得到,因为人类身体内部是有接收信     号功能的……于是,在如此往复的起伏中,在双方“矮下去 ”或“扬起来 ”的姿態转换中,“ 推理小说 ”与“读者 ”共同完成了“讲述过程 ”和“阅读过程 ”。

“荡秋千 ”这件事,无论是物理运动还是 阅读运动,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而阅读 推理小说,特别是阅读带有“喜剧趣味 ”的推 理小说,更是一件日常生活中无可替代的“有氧运动 ”。

我望着窗外,这时候太阳已经完完全全 升起来了 。生活的沟沟坎坎全都大白于天 下,没有大白于天下的,那就由推理小说去 乘虚而入;考验推理小说作家的,永远是在没有遮蔽之下的眼花缭乱的轻盈。

谢谢江户川乱步,让我在阅读中拥有了 “荡秋千 ”的迷人快意 。让我在这样一个普 通的黎明中,拥有了那么多关于阅读、关于 推理小说的畅想。

猜你喜欢
老古董作家小说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家的“老古董”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追忆科技“老古董”
“老古董”,赶时髦
我的“老古董”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