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红色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与路径优化

2024-04-18 09:55牛欣燕
经济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乡村振兴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视域下,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在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维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着“被边缘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影响了乡村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此,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从健全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快发展乡村红色文化产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红色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 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1-035-0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厘清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的价值意蕴,探索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的实践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红色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为乡村产业兴旺增添新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所有问题的关键之处,产业兴旺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前沿阵地,特别是在一些交通条件较差、产业发展滞后的“老、小、边”的偏僻农村,解决农村就业问题,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至关重要。通过利用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可以加快产业的现代化,加速产业原有结构升级,通过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传播,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部分企业把红色旅游产业作为吸纳就业和产业转型的新阵地,可以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纷纷开展“文化+旅游、科技+农业、生态+文旅、教育+体育、服务+文创”等多元化融合模式,促进当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文化旅游产业创造强大的推动力,不仅能以农村红色文化自信强化乡村产业的振兴,还能通过文化产业的振兴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红色文化的振兴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乡村的整体振兴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二)有助于为乡村生态宜居增添新底色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振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生态宜人的美丽乡村,不仅是乡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的体现,也是农村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标志。要打造生态优美的农村环境,不能仅仅停留在自然生态的层面,文化生态和文化环境也是必须坦然面对的层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相辅相成,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红色文化所衍生而来的红色文旅等开发模式为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红色文化促进了生态产业的现代化,在新时代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红色与绿色相融合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又为实现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提供基础与前提,乡村之和谐生态,不仅是红色文化积极保护和运用所产生的成果,更是红色文化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先决条件,给红色旅游和其他行业增添新魅力。

(三)有助于为乡风文明建设引领新风尚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广大地区都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齐头并进,才能使村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精神境界得到提高。红色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刻持久的影响力,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进行培育和深度解读,有利于增进地方红色资源和地方村民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村民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洗礼与陶冶,提供乡村振兴需要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的德育作用内在地要求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乡村建设工作、开展红色传统教育活动以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活动中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红色文化具有德育功能,有利于培育社会道德风尚,提升村民思想道德修养,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与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友善团结的乡村文明风尚。

(四)有助于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新思路

要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必须推进乡村有效治理。乡村治理决定着一个乡村社区发展现状,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一方面,红色文化是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实施的有效载体,运用红色文化,不断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政治理论武装,给党员补钙质、铸灵魂,破解一些地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难题;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背后的自力更生、自我牺牲精神,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当中,与基层党组织共同为乡村治理提供力量支持。

(五)有助于为乡村生活富裕开创新局面

脱贫并不仅仅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更要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穷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知识匮乏、精神委顿[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当前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不”问题,引导各方资源向乡村的有序回流,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農村生态的整体协调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高效融合发展,真正做到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生活富裕是衡量一个人、一个群体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也是衡量其幸福与否的标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生活富裕,已经无法仅仅从物质维度上的狭义富裕来认识,而是要在物质上、精神上、生态上等等几个层面广范围地来解读,只有把这几个层面都做好了,才能让中国梦更加有底气、更坚实地走下去,才能够最终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当前红色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

(一)红色文化人才匮乏

红色文化是先烈们经过长期斗争所创造、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由于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差强人意,这就使得很多村民无法真正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此外,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多为老年人,他们对于红色文化知之甚少,导致红色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境。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及工作条件的限制,很多基层干部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缺乏热情。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红色文化在基层的传播和发展。除此之外,农村青年在外打工学习造成了乡村人才的大量流失,造成了红色文化传承群体青黄不接的局面。这些都使得红色文化难以有效地融入到乡村建设之中。

(二)红色文化被边缘化

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经济发展中,城乡严重失调,因此,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到一二三产业当中,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当地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造成了许多革命遗迹、旧址等遭到损毁。其次,因为部分红色文化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或者流失,造成很多地方只知红色文化遗址,不知其确切位置,亦无专门管理机构来管理这些红色遗迹。有些红色文化场所为了吸引游客,不惜以牺牲当地居民利益为代价来获取短期经济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意识而遭到破坏,甚至有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已经消失殆尽,造成红色文化的边缘化。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着红色文化继承和弘扬。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优化红色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健全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2021年初,《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出台,其中明确指出: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动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乡土文化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撑,为此,必须培养出一批专兼结合的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培养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过硬职业素养的红色文化专业人才尤为重要。首先,营造稳定发展环境,探索并引进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运营团队,同时应加强同高等院校的协作,在乡村红色文化建设中积极培育和引进多种专业人才,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训实习基地,保障乡村发展进程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其次,建设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既要外在选拔又要内在培育。加强对农民群体的指导与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农民群体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中来,使一些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不会因为当地村民缺乏知识和经验而面临发展困境。

(二)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引领作用

在乡村振兴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农村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发展现状等因素影响,许多红色文化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没有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引领作用,为农村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平台,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必须主动抢占网络制高点,充分利用“网络”回音壁,在各类短视频平台弘扬红色文化,使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让当地的红色文化主动“走出去”,致力于打造乡村红色品牌。另一方面,促进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广大农村群众、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育过程中,以文促教,以文育人。首先,充分利用本地农村人口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导游”,鼓励村民参与宣传,激发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行提供了人力。其次,发挥红色文化进课堂,畅通主渠道。充分运用好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主渠道,构建思政理论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将红色教育的体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立德铸魂。

(三)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乡村的有效治理是落实乡村全面振兴必不可少的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传统乡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乡村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问题。农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尚处于表层,发掘内容深度不够,广度不够。新时期下,加强乡村治理創新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优势,一是要健全农村管理体制,必须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健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以“支部+协会”为主的新型集体经济模式,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升级。二是建立协同机制,加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作的系统性、综合性。三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共同推进的长效机制。上级部门应统筹规划,增强城乡互动,建立高效沟通机制,推动农村社会和文化发展。

(四)加快发展乡村红色文化产业

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红色文化产业承载着红色文化。提升农村红色文化产业质量,能激发红色文化意识形态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和干部、村民及学生内在的家国情怀,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与此同时,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能进一步发掘其经济价值,使之能在内需增长的新阶段,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刺激新消费。红色文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创新与协调并重,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在红色文化领域,要加快探索开发例如文化产品、旅游消费等多元化的模式,强力支撑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杜伟丽.用红色文化夯实乡村治理的社会根基——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J].新农业,2021(15):73-74.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作者简介:牛欣燕,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临泽镇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