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推广模式

2024-04-17 22:47:46肖玲聪崔海亮
新西部 2024年2期
关键词:陕西革命红色

肖玲聪 崔海亮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发展已成规模,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推广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下列四种模式的推广:图书馆红色纸质文献资源推广;陕西红色文献资源共享式推广;跨界合作式推广;图书馆以点带面形成矩阵式推广。

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陕西红色文化是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的动力和源泉。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1]由此可见,陕西红色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利用好传承好陕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滋养初心、粹炼灵魂的育人作用,就要将陕西省丰富的红色文化打造为阅读品牌,使红色文化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效益。[2]推广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进行品牌化运作,充分挖掘红色图书档案文献、数字化資源和革命旧址的阅读价值,对于发挥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激活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推广的基础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后形成的、可被人民群众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历史遗存。[3]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志士在陕西大地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遗留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积极倡导下,陕西红色旅游得到空前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的旅游产业。陕西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红色旅游的传播效应,使陕西红色文化在全国享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甚至得到国外的关注。

(一)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陕西地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从19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就开始了,三年后陕西咸阳三原县成立了陕西省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三原特别支部。此后,建立了渭北根据地、以陕南为中心的鄂豫陕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1]川陕根据地等。

1935年2月,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合并形成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中共中央在此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展开了延安长达十三年曲折而辉煌的革命历程。延安成为抗日战争的大本营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革命斗争的遗迹遍布陕西各地,相关统计显示,陕西革命遗址达2051个,已确定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4]不仅在陕北有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中心的大量革命遗迹,在陕西中部西安市和周边地区也遗留了许多宝贵的红色资源,在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南郑等地区也有大量重要的战斗遗址和纪念地。丰富的红色物态资源奠定了“红色陕西”的厚重底蕴。

(二)陕西红色旅游发展成规模

陕西省在2006年就制定了《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依据规划纲要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实施了红色资源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传播又得到空前的重视,陕西省也紧紧抓住了这次红色旅游发展的契机,将陕西的红色文化传播到了全国,推动了红色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革命圣地延安的革命纪念馆、伟人故居、会议和战斗遗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小长假期间更是人潮涌动。关中地区的红色景点也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咸阳的马兰革命旧址、渭南的渭华起义纪念馆、铜川的照金革命纪念馆等地也迎来了四方宾客,知名度不断攀升。陕南的镇巴革命烈士陵园、南郑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旬阳红军纪念园区等也逐渐红火起来,例如南郑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日游客接待量最高达5000多人。

陕西红色旅游的热度持续升温,有13个景区进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居全国首位。延安革命纪念地成为5A级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首选地。激励人心的革命遗迹和古色古香的名胜古迹、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近年来已推出了2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了南北贯通、横穿东西。游客和旅游收入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陕西省在2009年的红色旅游收入254亿元,游客3633.24万,[5]经过十年的红色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建设,红色文化的崛起也激发了市场需求,2019红色旅游总收入7211亿元,游客达到7.07 亿人次。[6]同时,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销售增添了旅游的情怀和情趣,陕西民俗文化和黄土风情随红色旅游走进国人的视野,红色旅游带动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成为陕西经济腾飞的重要产业。

(三)陕西红色文化影响国内外

陕西大地上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发展历程,自上世纪30年代至今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很大的影响。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入延安城后,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冲破艰难险阻来到延安,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当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永远的丰碑。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那“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革命气势至今依旧激荡着千万游客的开拓精神。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后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如今陕西省红色旅游每年的游客高达七亿多,更是把延安精神传遍神州大地。

陕西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通过书籍、歌曲、电影、电视剧、互联网传播等载体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陕西高校图书馆丰富的红色经典滋养了一批批大学生,给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注入红色血脉,公共图书馆种类多样的红色图书传播了革命先辈的奉献牺牲精神,启迪着广大读者。陕西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嘹亮的歌声传遍华夏大地。陕西拍摄的电影《秘密暗线》、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等影视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延安保育院》《再回延安》等红色舞台剧戳中无数观众的泪点。红色网站、红色数据库、红色短视频更加快捷高效地向四面八方传播陕西的红色文化。

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推广的现状

查阅知网关于陕西红色文化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观培养的研究,这方面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二是陕西红色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传播、视频传播、媒体传播;三是关于陕西红色旅游的研究。关于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研究非常薄弱,仅有为数不多的相关论文,代表性的成果有窦鹏的《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策略探讨》,他用“红色陕西”这个品牌性标识来代表陕西的红色文化资源。[7]还有万生更的《陕西红色文化品牌探析》,他在文中论述了陕西红色文化品牌的凝聚力、形象力和经济力。[8]此外,陕西红色文化阅读的推广在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等机构已经展开了。

随着陕西品类多样的红色物态资源的挖掘和开发,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推广也初步展开。调查显示,陕西的相关行政部门对各自辖区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都做了细致的调查和记载,如陕西省民政厅和档案馆,市级县级民政部门都做了深入的搜集和整理。[9]陜西省图书馆已建成“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系列)资源库”之《人物库》《历史事件库》《延安精神库》。[10]影视界制作了革命纪录片、红色电影电视剧,还有让人如身临其境的红色舞台剧,如《延安保育院》《送你去延安》等。

陕西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关于陕西红色文献的馆藏资源比较丰富,为了提高红色文献阅读的推广效果,一部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纷纷建立了红色文献阅览室。例如延安大学成立的红色文献阅览室,还时常接待陕西省领导同志的考察和参观调研,西安工业大学在2019年专门建立了“红色文化图书馆”,但总体上红色文献阅览室数量还是有限。具备一定实力的图书馆还建立了红色文献数据库,如陕西省图书馆、铜川图书馆、延安大学等单位。红色文献数据库推进了陕西红色文化阅读的线上推广,但绝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尚未完成这项工作。陕西省图书馆系统关于红色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为了掀起红色文化阅读的热潮,图书馆通过举办红色文化活动来吸引广大读者。如西安市图书馆举办的“喜迎二十大:云书朗朗——红歌嘹亮礼赞新中国”的线上唱红歌征集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今后需要举办更加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呈现出机构之间的合作,例如西安未央六村堡小学作为陕西省的教育实践基地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合作,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经典诵读、讲故事等活动,[11]使红色文化阅读走进了中小学。

尽管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推广,通过文献资源的开发、文艺形式的传播、红色文化活动的宣扬等方式提升了品牌的软实力,但是在红色文化品牌的传播进程中仍呈现出许多不足之处:阅读空间环境不能满足当今读者的高标准需求;采书的参与广度不够,降低了图书的质量和借阅率;推广荐书活动线上和线下交互性不足;红色文献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标准还不完善;跨界合作欠缺;大型图书馆未能发挥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等。这些不足制约着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潜力和活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推广模式

陕西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担当着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推广的使命和重任,虽然“红色陕西”建设初见成效,但是阅读品牌的推广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而且在新形势新媒体新一代读者面前,更要力求拓宽品牌阅读推广的新渠道、创新阅读品牌推广的新模式,因此采用红色纸质文献资源推广、陕西红色文献资源共享式推广、跨界合作式推广、以点带面形成矩阵式推广这四种推广模式,可以使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推广效果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一)图书馆红色纸质文献资源推广

红色纸质文献在当今仍然具备一定的优势,红色纸质文献的阅读推广不容忽视。图书馆要营造优雅的阅读环境,改造升级基础设施,优化阅读空间,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促进红色图书的推荐宣传。

1、优化阅读空间

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纸质图书的阅读依然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纸质图书阅读的舒适性以及避免各类电子信息的袭扰,提升了人的专注性,更适合系统化的深度阅读,这恰恰弥补了电子设备碎片化阅读的缺陷,成为纸质图书阅读推广的有利因素。图书馆红色阅读区域要营造优雅、舒心的阅读环境,改造升级基础设施优化空间环境,建立便于读者探讨问题的红色阅读沙龙区,配备多媒体、朗读亭等先进设备,设置宣传红色书籍和各种推广活动的电子显示屏,创设令读者流连忘返的红色阅读空间。

2、读者、专家参与采书

加强红色纸质文献资源建设,在书目征订时,各级各类图书馆要注重关于本地域革命史实的红色图书的扩充和积累,也要与红色文化相关专家积极沟通,认真听取专家的推荐和建议,提高藏书的质量和权威性。同时充分利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网站等网络平台,号召广大读者踊跃参与图书采购,增强读者的主体性和归属感,让图书采购“听于读者”才能更好地“借于读者”,提高红色图书的借阅率和利用率,强化红色图书对于读者的粘性。

3、线上线下虚实交互中展开阅读推广荐书活动

图书馆的红色阅览区域提供了读者交流的实体空间,构建的微信公众号、网站或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为读者建立了虚拟交流空间,线下实体空间和线上虚拟空间相互结合,形成广大读者、阅读推广队伍、受邀专家成员的共同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展开红色阅读推广活动,同时空共读红色经典,可以邀请专家网上解读经典,举办线下关于经典内容的有奖知识竞赛。在线下组织关于经典情节的“剧本杀”游戏体验式阅读,在线上分享视频让广大读者同频感受剧情。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纪念性节日举办相应的朗诵比赛、相关红色图书展览等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例如在国庆节邀请知名专家在图书馆作“党在延安十三年”的讲座,同时在线共享名家的学识与风采。更多方式新颖、内容精彩的推广活动呈现在线上线下虚实交互平台,同时吸引线上线下众多的读者粉丝,使陕西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受众在线上和线下双向拓宽。

加强图书馆红色图书推荐活动,在节假日举行红色图书资源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如儿童节推荐儿童喜爱的《小兵张嘎》之类的漫画书等。邀请专家推荐可读性强的红色图书,邀请地方权威人物、商界成功人士、明星、网红等知名人士阅读红色图书,并在图书馆广泛宣传和线上推送相关视频,以此来引领社会各类人群,掀起红色文化阅读的兴趣和热度。动员读者推荐自己读过的红色图书,在线接收读者的点评或推荐语,挑选精彩的内容展示给读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每位读者的阅读历史和偏好,向读者实施在线精准推荐。运用文创产品的宣传作用实现红色图书的宣传,例如将印着书名的精美书签、带有红色经典图文的借书袋等,免费发放给读者。

(二)陕西红色文献资源共享式推广

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加强红色文献资源共享,使得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推广通过信息化平台传播,有利于破除地域和部门之间的壁垒,使各个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陕西省的多数图书馆都具备共享网络设备和技术支持,资源共享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但是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到现实因素的种种制约,影响着资源共享的效果。因此要采取得力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

1、组建权威高效的管理机构,完善图书馆联盟建设

图书馆联盟是在互联网时代为了促进资源共享而成立的图书馆联合体。陕西省建立的图书馆联盟主要有两个,分别是陕西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和高校图书馆联盟。这两个图书馆联盟组织结构松散,例如公共图书馆联盟的管理机构——联盟建设指导委员会只是指导和协调机构,因而联盟组织的红色资源整合有限,成员间的资源开放力度不够。为了实现红色资源在联盟成员中的共享和传播,要在联盟组织中组建权威高效的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图书馆联盟建设。

图书馆联盟的管理机构要由上级主管领导组成,例如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管理者不仅有馆长,还要有文化厅、教育厅的主管厅长和高校图工委主管领导参与。这样就增强了管理机构的执行力和全局观,提高图书馆联盟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能力,建立对成员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联盟规章制度,促进成员馆的互利互惠,开放共享。公共图书馆联盟和高校图书馆联盟之间也要建立相应的交流与合作,突破這两个联盟之间的壁垒,推进陕西省区域内图书馆的红色资源共享。

2、统一知识服务标准,分工协作建设红色资源

图书馆联盟要实现红色资源共享,就要展开信息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信息标准化建设,由联盟的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文献著录标准、规范分类和主题的规则、制定统一的机读目录格式以及规范数据库建设标准和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利用标准。[12]联盟管理机构要将这些建设标准和规则的实施列出计划表,要求成员馆分阶段分步骤完成标准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定期考核和适当的激励。信息化标准建设能够保障成员馆之间共享红色数字资源浏览下载、红色数据库的访问以及红色纸质文献的馆际互借。

各个图书馆的红色资源建设要依托图书馆联盟组织的统筹规划和分工协作。这样能够减少各个图书馆红色资源重复购置和重复建设现象,避免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联盟组织要利用共享平台加强成员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既要发挥联合共建的优势,又要挖掘各自的潜力。对于技术先进的大型数据库适宜联合购买,而陕西省的全域性红色资源数据库要联合开发建设。成员馆利用各自不同的红色资源储备、文化积淀和地域特色,建设自己的红色文献主题馆和特色数据库。在共建的基础上共享,在特色建设中互通有无、相得益彰。各成员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编目,共同上传入库建成联合书目数据库,实现成员馆之间的图书互借互还。

(三)跨界合作式推广

图书馆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中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发展,还要重视跨界合作,图书馆与革命场馆相互合作,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产生优势互补、“破层出圈”的红色文化传播效应。图书馆与演艺界合作促进了本地域红色特色文化的阅读推广,也让读者从革命的“观赏者”变为“亲历者”。图书馆与媒体合作将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推广走向四通八达的全方位传播。

1、加强与场馆类合作

战斗遗址、革命纪念馆、革命故居、烈士陵园等革命场馆在红色文化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革命精神和红色血脉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真实感、历史感是对陕西红色文献资源强有力的补充和佐证。因而图书馆和革命场馆的合作能全面呈现红色文化的深刻精神内涵。但是革命旧址、纪念馆大多分布在陕北、陕南这些偏远的山区,为广大民众的瞻仰参观带来诸多不便。因而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这些宝贵的物质资源转化成数字化资源,把静态的革命场馆经过处理、加工,使其成为互联网平台上动态、全景式的红色场馆,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红色场馆“动起来”,读者动动手指就能在线观看鲜活、立体、全方位的革命场馆。

图书馆和革命场馆的合作能优势互补,利用AR、VR、MR技术将战斗遗址、革命文物、伟人故居等场馆加工处理成丰富多彩的声音、图片、视频等数字资源。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要数字化处理,然后将这两种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生动、有趣的数字阅读资源,易于方便快捷的网络传播。将文献数字资源和场馆数字资源依照知识和场景的关联度进行有机融合,呈现给读者的将是声情并茂、知情合一的多感官沉浸式阅读。图书馆拥有这样的红色资源,将增加图书馆红色阅读的新形式,增强读者的全方位、立体化阅读的新体验,充分高效地展现革命场馆的感召力和渲染力。图书馆和革命场馆相互磋商,在场馆的各个场景配置相应的革命历史、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等文献数字资源,张贴相应的二维码,游客扫二维码就可在各个革命场馆中聆听、观看革命历程,感受真实环境与文献知识的共融,体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全方位沉浸式阅读。还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二维码把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推送给全国各地的游客。

2、加强与演艺界的合作

红色戏剧影视资源是将红色文献资源编排加工,以故事叙事的形式呈现出来,是革命时期的事件、人物高度集中化的展现,具体包括红色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将其作为新的阅读形式纳入图书馆的存储、阅读推广中,不仅能增加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类型、扩充红色文化数量,还能增强阅读推广的深度和力度。因此图书馆要与演艺界合作,使精彩的红色戏剧影视作品走进图书馆,充分发挥红色戏剧影视资源鼓舞人心激励情感的作用。

陕西各个图书馆存储着本地域的红色特色文化资源,图书馆与当地的演艺机构或团体合作,创作本地特色的红色纪录片、话剧、舞台剧。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与本校艺术学院合作,将图书馆特色性的红色经典文献转化为戏剧影视形式,使各个图书馆的地域性红色文献通过精彩的演艺得到广泛的传播。在演艺界人士的指导下,图书馆在节日或纪念日举行红色经典演出,读者对红色故事、经典小说展开情节排练,或者以剧本杀游戏等形式进行体验式阅读,让读者从革命“观赏者”变换为革命“亲历者”,就像那些重走长征路的青年一样,沿着革命者的足迹走进强国梦的新征程。

3、加强与媒体合作

媒体是信息传播、推广的工具,图书馆与媒体合作将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的推广走向四通八达的全方位传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拥有中老年、公务员、教师等受众群体,图书馆的地域性红色经典以红色讲堂、红歌晚会、纪录片等形式在各地电视台举办,红色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红色文献研究等红色文献刊登到报刊杂志专栏上,进一度拓展阅读群体。

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9.7%。[13]图书馆与新兴媒体的合作将使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走进广大网民的视野,借助H5、AR、VR、MR等新媒体技术以图文、智能动图、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现,实现红色文化阅读的生动化、场景化,构建红色文化阅读的新形式、新格局,使广大网民在沉浸式阅读和场景式阅读中深度感知红色文化。新兴媒体的互动功能将红色文化传播升级为交互式多向度传播,通过弹幕、连麦、跟帖、评论等多种参与方式,让广大网民能充分表达和进行群体交流,由被动接收者变为红色文化的参与者、生产者和传播者,深度卷入红色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

(四)图书馆以点带面形成矩阵式推广

公共图书馆主要分布在省会、市区、县城,既能链接公共场所又能带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高校图书馆居于省会、市区等地,馆藏、人才、技术资源也比较丰富,可以带动中小学图书馆。这样陕西红色文化阅读品牌推广就能以点带面形成矩阵式推广。

1、公共图书馆链接公共场所

公园、地铁、车站、景区、民宿等这些公共场所是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远远超越图书馆内有限的读者群,陕西公共图书馆的红色资源应面向这些公共场所散发式推广,从馆内走向馆外,变被动接待为“主动出击”、全面撒网,让广大群众在生活、工作、休闲、娱乐之中就能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唤起阅读红色文化的兴趣。

在地铁口、公园、车站设置红色主题海报、图画宣传,显示屏播出代表性强的红色图书、历史图片等,定期更换宣传和播出的内容以保持常态化、系统化的红色文化推广。在景区、民宿设立红色一角,布置红色主题背景,放置红色图书、英雄相片、革命者豪言壮语等。利用信息技术在这些公共场所提供二维码,可以扫码读书,免费阅读图书馆的红色电子图书,还可以扫码进入红色公众号、网站阅读多样化的红色资源。

2、公共图书馆带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

公共图书馆在乡镇、社区的建设十分薄弱,陕西省尤其如此。文化部 2017月7月7日发布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重点任务是要“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建设”。[14]市、县级图书馆要带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共同发展,把陕西省红色文化资源输送到社会最基层,输送到社区居民、乡村农民的家门口。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的馆藏资源、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等都普遍相对落后,我国在2018年已经提出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下基层,陕西省要在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之间组成总分馆四位一体。省、市图书馆以区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为支撑点,为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提供资源输送、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充分发挥省、市、区(县)图书馆的辐射带动功能。

随着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省、市、县、区图书馆也要帮助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加强信息化建设,使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能够通过网络获取省、市、区(县)图书馆丰富的优质红色资源。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以区、县图书馆为依托加入陕西公共图书馆联盟,在区、县图书馆的指导下按照联盟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和编目标准优化建设,实现联盟成员馆之间的红色数据库、数字化资源共享。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通过区、县图书馆统一的借书卡在联盟馆之间统借统还,一卡在手、多馆借书。还可以利用便利的物流配送为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提供图书的及时流动和更新。由于农村地区的偏远,号召志愿者服务队为乡镇、村图书室做出更多的服务,加强红色图书从市、县到农村的循环流通,指导乡村农民学会运用手机、电脑进行检索、浏览、阅读红色数字资源。

3、高校图书馆带动中小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的红色馆藏资源、专业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相较于中小学有着很大的优势,中小学图书馆在资金、专职人员方面很欠缺,馆内资源非常薄弱,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具有百万册的藏书量,而且还拥有各类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红色资源更加丰富。因而高校图书馆有实力带动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同时教育部2016年就提出高校图书馆要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帮扶中小学图书馆也有政策依据,可以得到当地政府、教育等部门的积极支持。

高校图书馆对本地域内中小学图书馆展开多方位的帮助和服务,把丰富的红色图书以学校为责任人分批次转借给中小学校,让红色图书在高校和中小学之间流动起来。高校图书馆对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业务指导,尤其是对现代信息、远程检索、文献下载等这些技术加强培训。网络化的普及使高校图书馆能够向中小学提供数字化资源服务,中小学师生共享高校丰富的红色数字资源,能极大地弥补中小学红色文献资源的欠缺。高校图书馆在举办线上线下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时,组织中小学师生共同参与,把举办图书馆活动的规划设计策略、方法传授给中小学图书馆人员,帮助中小学图书馆举办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如唱红歌、红色讲解員比赛等,以此来带动中小学图书馆的红色文化阅读推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2-10/27/c_1129084147.htm,2022-10-28。

[2]王中婧:《高校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建设及启示——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阅跑中南”为例》,载《图书情报导刊》,2019(11):19-24页。

[3]赵发珍:《面向红色文化资源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价值、模式与路径》,载《图书馆学研究》,2021(14):87-94页。

[4]乔春梅、韩立梅:《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刍议》,载《理论观察》,2020(8):124-126页。

[5]张晓东、鲍旭红、朱钰:《我国红色旅游区域发展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西、陕西、湖南、安徽四省为例》,载《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3):27-31页。

[6]《2019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陕西日报》,2020-03-11。

[7]窦鹏:《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策略探讨》,载《新西部》,2016(11):30-31页。

[8]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品牌探析》,载《党史文苑》,2012(10):56-58页。

[9]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档案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16页。

[10]窦鹏、李悦:《共建共享视野下红色文化资源项目建设调查及启示》,载《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7年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221-234页。

[11]白喜博、张璐、王一涵、谷越:《应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对少年儿童进行传承教育的思考》,载《新西部》(中旬刊),2017(5):26+47頁。

[12]文茂香:《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模式探析》,载《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72-75页。

[1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 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202/t20220225_71727.htm,2022-02-25。

[14]《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www.gov.cn/xinwen/2017-07/07/content_5230578.htm,2018-07-10。

作者简介

肖玲聪 延安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传播

崔海亮 延安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红色文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信息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瓶颈及对策研究”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JJD710006)

猜你喜欢
陕西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2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06
红色在哪里?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当代陕西(2017年10期)2017-10-16 01:23:39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