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寿
“云南人爱吃菌,还建了博物馆!”“这所学校‘长出一座菌er博物馆”“云南这所小学用野生菌制成艺术画”……2023年7月,昆明市官渡区福德小学的“野生菌科学艺术博物馆”揭牌——因为是全国首个建在小学校园内的野生菌博物馆,一时间引来昆明日报、云南网、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澎湃新闻、腾讯、搜狐、今日头条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福德小学及其野生菌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由此走进公众视野,引发社会关注。
什么样的机缘使福德小学将研究野生菌作为校本课程?除了野生菌特色课程,福德小学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活动?越过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热闹表象,我们能否看清支撑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日前走进福德小学参观,面对面采访了福德小学校长王蜃淋。
相遇福德
一进入校门,福德小学的宽阔就让人心里感到敞亮。相比很多狭窄的城区小学,新建于2021年、占地近40亩的福德小学可谓“后发优势”明显——宽敞的校园为学生的室外活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早春昆明独有的灿烂阳光下,几个班的孩子正在绿草如茵的标准化球场和橙红色的塑胶跑道上活动,灵动活泼的身影与鸣飞在枝头的鸟雀相映成景。校门口的4亩菜园,校内的7000株老桩玫瑰、260棵葡萄树……漫步在绿树芳草间,会让人忘记我们正身处一所闹市中的小学——要不是望见那几栋现代感十足的教学楼的话!就在我们忘身园林的时候,远远望见一张润心的笑脸,像盛开在3月的樱花,欣然着整个校园。“你们好,我是王蜃淋。”王校长身着一袭简约、干练的黑色长裙站在“野生菌科学艺术博物馆”门口向我们招手问好,平和静澈的目光递出阳光自信的活力。
在摆放着300多件野生菌标本,悬挂着用白参、鸡枞、竹荪、金耳、虫草花等菌类拼贴而成的大幅画作和装置着许多师生菌子主题美术作品的博物馆,王蜃淋向我们讲述了她和福德小学的相遇。
王蜃淋是2013年8月调入福德小学的。彼时,福德小学还是一所城中村的中心校,正处在向城区学校转型的阶段。
福德小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3年官渡区前卫镇福德村在永福寺兴办的小学堂。1963年,当地政府在永福寺小学堂的基础上兴办了福德中心学校。“福德”一名,显然来自村名。上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很多农民开始进城务工。因为距昆明火车站和当时的巫家坝飞机场较近,很多人选择在福德村附近租住务工。福德中心学校因外来随迁儿童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福德村所在的区域也逐渐城市化。2005年,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落户福德村,吸引了云南各州市和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野生菌到此交易,福德中心学校的外来随迁学生也随之不断增加。2013年王蜃淋调入福德中心学校时,正是该校从一所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来福德小学前,王蜃淋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王蜃淋出生在昆明市官渡区,对这片养育她的地方怀有天然的深情。1999年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后,王蜃淋被分配到南坝小学任教语文学科并担任班主任。甫入教坛,她便表现出当老师的天分——入校不到一个月便获得了区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擅长演讲、讲课出色的王蜃淋作为教坛新秀,被包括官渡区关上第一小学校长在内的很多资深前辈寄予厚望。2003年8月,王蜃淋被调入官渡区关上第一小学任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关上第一小学早在1998年就被评为首批“云南省一级示范性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出众。王蜃淋在教风扎实嚴谨的关上第一小学浸润了10年,积淀了深厚的教学功底。期间,她获得了不少各级各类课赛的大奖,并考取了官渡区后备干部,担任了学校的教学副校长。2010年8月,因工作需要,王蜃淋被调入官渡区关锁中心学校任副校长。那时,关锁中心学校处于城郊接合部,不少学生家长从事花卉培育和相关产业。为了创设接地气的校本课程,关锁中心学校打算开展花卉种植类实践活动,作为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王蜃淋一度在校园内试种玫瑰花……
2013年调入福德中心学校时,王蜃淋已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班主任经验、校园管理经验和“种植”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经验。
向阳而生
在福德中心学校当了1年的副校长后,王蜃淋于2014年正式担任学校校长。面对正处在转型期的学校,王蜃淋一面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中梳理思想,一面积极外出学习,不断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显而易见的是: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有学上”转向了“上好学”。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进城务工,竭其所能地把孩子送进城里的学校?让孩子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首要需求。作为一所过去一直定位为农村学校,现在要对标城区学校的转型期学校,如何提升相对薄弱的师资力量来支撑学校发展?作为一所以外来随迁学生为主体(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校,在进城务工父母迫于生计难以像一般城市职工父母那样全力督导孩子学习的现实下,如何让老师相信、让家长相信、让孩子相信,福德小学可以办成不输任何一所城区名校的品牌学校?!
王蜃淋一边苦苦思索着类似的问题,一边先从推进课程改革着力,通过抓常规、抓教研、抓培训来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春城名师不断涌现。但是让王蜃淋最苦恼的问题依然像一块石头压在她的心里。
在2016年市教体局组织的一次培训中,面对北师大授课教授关于学校优势、劣势的讨论,王蜃淋道出了内心的苦恼:学校毗邻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一到上下学便拥挤不堪、交通安全的压力非常大;全校几乎一半孩子的父母在市场里做野生菌生意,每天凌晨两三点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候——这使他们很难有精力再督导孩子的日常学习……面对王蜃淋所谈的劣势,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把一个地方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生源、最好的资源都给了你,还需要你这个校长做什么?一个校长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不就在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因势利导、凝聚人心,让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向好发展吗?!
教授的一番话,激醒了王蜃淋。福德小学承载着普通家庭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愿望:希望通过优质教育改变子女的命运,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幸福的人生。学校应该做的,就是无条件接纳这些孩子,竭尽所能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王蜃淋忽然意识到,过去一直认为是办学劣势的菌市场、菌父母、菌孩子,不也正是福德小学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资源吗?!在这一思路下,王蜃淋带领学校师生于2017年策划了一场以认识常见食用野生菌品种为主题的“野生菌亲子博览会”。
博览会那天,家长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拿着装满各种菌子的箩筐、竹筛走进学校大门。平常默默无闻的菌爸菌妈菌宝们,化身专家,教大家识菌、辨菌,忙得不亦乐乎。“野生菌亲子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连王蜃淋自己也颇长见识:原来云南的野生菌有900多种,餐桌上常见的就有230多种;原来木水花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菌市场——也许还是世界之最;原来木水花不仅卖云南的菌子,还卖全国各地甚至周边国家的菌子……看到家长、学生、教师在活动中洋溢出的自信、自豪和欣悦,王蜃淋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事实正如预期的那样:第二年的野生菌活动融入了安全教育,以有毒无毒的识别为主要内容,活动吸引了市场监管局、街道办等友邻单位的关注和支持;第三年的活动融入了科普内容,官渡区副区长及很多友邻单位的领导参与了活动;第四年的活动融入了科学教育和实践,以野生菌的精油提取为主要内容,活动得到了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第五年野生菌特色活动开始课程化,申报了昆明市重点课题……同一年,福德中心校与双凤校区合并为福德小学,搬入占地近40亩,功能室齐全、设施一流的新校区。到2023年“野生菌科学艺术博物馆”出圈,周深、郑恺等一众“跑男”明星到学校录节目让学校大火的时候,福德小学的野生菌综合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了7年,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成果已获得云南省教育成果奖。
王蜃淋说:“野生菌是云南特有的山珍,寄托着云南人对家乡独特的情怀。小学野生菌特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劳动、德育等教育资源。长菌子的地方,生态非常好。多种多样的菌子在没有垃圾、不受污染的环境中自由生长。其中,有些可以食用,上了我们的餐桌;有些有毒,但是可以制药;有些非常好看,成了艺术家创作的对象;有些非常少见,成了博物馆的珍藏……福德小学就是要成为适合各类孩子健康成长的地方,阳光、湿度、养分都充足,让他们像野生菌一样,向阳生长、向下扎根,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人们说福德小学是一所有“蘑法”的学校——菌课程充分发挥了福德小学毗邻“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的区位优势,调用了菌爸菌媽们自豪的专业知识,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赞誉和支持,树立了全校师生的自信。菌课程是福德小学众多综合实践课程的龙头,也是福德小学坚守儿童立场、包容城乡差异、提倡多元发展、回归生活生命等教育价值的一张名片。
但福德小学精彩不止菌课程。种菜、放风筝、载玫瑰、科技节、足球、读书节……近年来,福德小学总是以她精彩纷呈、别出心裁的活动不断给孩子、给家长、给关注她的社会各界朋友以惊喜。“昆明市应用现代教育提升工程示范学校”“云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基地学校”“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班集体建设研究实验学校”“中国未成年人网络工程实践基地”……福德小学正在以课程研究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与内涵,努力向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品牌学校的目标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