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姐:
你好!大学毕业后很幸运地找到了工作,原本很开心,只是没有想到,脱离了校园的集体生活,走向职场后,开始了一个人的独居生活,竟让我非常不适应。我总是试图用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填满自己的空余时间,不想一个人待着,因为每每只剩我独自一人时,孤独感和一种莫名的惶恐就会席卷而来,吞没我。我为什么无法像有些人那样享受独处呢?我该如何适应现在的生活?
小罗
小罗:
你好!看到你的来信让我想到蒋勋的《孤独六讲》中的一句话——人只有先面对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别人,所以可怕的并不是孤独,而是想去打破孤独,去寻找孤独的原因,这才是让人害怕的。
你信中说,当你脱离了校园的集体生活走上职场后,开始了一个人的独居生活,发现非常不适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人们以往的惯性被打破之后所带来的不习惯和不适应。无论是从孤独到喧闹,还是从喧闹到孤独,我们总会经历一个“舒适区”的被打破。也许,这并不仅仅关乎你是否能够适应孤独、享受独处生活的话题,而是我们如何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从学校来到职场,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转换,从“睡在上铺的兄弟”的校园生活,来到充满竞争的职场生活,少了交心的同学,多了社会人的各种关系甚至暗流涌动,任何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都会经历一种从茫然无措再到慢慢适应的过程。所以不要对自己有太高要求,学着慢慢调整生活方式,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会有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但请相信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的成长过程。
我们再把话题转移到“独处”上来。现代人很少有独处的时间,社会上的各种拉扯、学习、工作、应酬,各种社交甚至无效社交,把本来就很少的独处时间挤压到所剩无几。你可曾享受过一个人发呆的时候?当窗外微风吹过,独自一人看着花瓣纷纷落下,嗅着空气中的清香,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或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着一本喜欢的书安静地看着,耳边没有旁人的呱噪,也没有震耳欲聋的音乐,有的只是你的呼吸和翻阅纸张的声音,你能感受到静默中的美好吗?
虽然我不想说孤独一定是非常美好的事,但如果学会和自己独处,你会发现你正在给身心充电。所以,孤独这个词并非贬义。反过来,我很想告诉你,其实一个人永远无法孤独地存在,假如你可以用心感受周边的环境,你就会立刻明白我的意思。你所处的建筑物、你窗外的马路、天空中的月亮、空气中弥漫的味道、汽车的喇叭声,甚至你手机微信跳出来的提示音……这种种的一切都在不断地提醒你,你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裂的关系。也许你在形式上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但其实并非如此。
所以,哪怕你此刻正一个人静静地阅读我的回信,也会感受到来自我这位远方朋友的心灵吧。此刻的我们,正在交流着——你并不孤独。
如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呢?这需要你感受当下的一切状态,学会和自己连接,让自己变得充实和快乐起来。慢慢来,不要着急达到某个目标。学会安住当下,用安静的心做好手头的事情,不需要用过去的心抓取现在的你。
祝贺你踏入人生的新阶段!
你的朋友:南林君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