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怎么不见你和小金一同出去玩了?”父亲在餐桌上突然问起。
“我们的空闲时间经常不凑巧,所以没怎么一起出去玩。”我迟疑着,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还是要多跟以前的同学联系,你们之前关系不是很好的吗。”父亲随口叮嘱道。我胡乱应了两句,思绪早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我没有告诉父亲的是,我与小金已经很久没有见面,早止于偶尔的微信了。
小金是我最好的朋友。准确地说,她是我初中时期最好的朋友。那时我们俩形影不离,一日三餐、时时刻刻都黏在一起。
犹记得初三的时光,临近中考,升学的压力背负在每一个同学身上。我和小金常常一起早起在宿舍的走廊上背书。从轻柔的春风到无尽的蝉鸣,我们眼中有朝阳与未来的模样。辛苦的日子里,因为有彼此的陪伴,并不觉得枯燥。
很快,初中生活便落下了帷幕。我们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彼此再不能相伴身边。我对此曾不以为意,认为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是最好的朋友。
虽然我们不在同一所学校,但因为上学时有一段同路,所以我们总会相约一起上学。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仍然很高兴,我们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快乐与烦忧,一起大笑,一起难过,好像从未分开过一样。
从车站出来,我向右走,她向左走,说一声再见,便匆匆赶往自己的学校,各自开始新一周的生活。
我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继续下去,但很多时候总是事与愿违。不知从哪一次起,我们偶尔不一起去上学了。渐渐地,这种偶尔不一起变成了偶尔会一起。再渐渐地,就不再一起了。我们好像心照不宣,谁也不再提起这件事。
上了大学,彼此的距离更加遥远。不见已一年有余,我仍记得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我们相谈甚欢、言笑晏晏,可在这一片祥和之下,我却感到了一丝尴尬,这种感觉让我心惊。我说着她无法感同身受的趣事,她谈着我从不了解的生活,好像有一道无形的墙已经在我们之间筑起,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人无法忽视。
最终,我们在太阳落下之前告了别。没有“千里黄云白日曛”,没有“北风吹雁雪纷纷”,只是有人留在了昨天。后来,我们便再也没有见过面,有的只剩偶尔的关心和朋友圈里点赞那一颗小小的红心。
在同行的那段时光里,每当我受到挫折,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小金的鼓励,让我一次次重新站起。现在,我们都在努力奔赴各自的人生,就像那时候在车站一样,我们匆匆转身说再见。
人生曾共行一段,已足够幸运。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采采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