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 叶春平 楼菁玲 刘叶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导致骨脆性增加,最终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的发生[1]。肌少症(sarcopenia,SP)是一种以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引起机体活动能力下降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2],我国老年人SP患病率达17%[3]。近年来研究发现,SP与OP密切相关,肌肉含量下降是OP的危险因素,OP患者SP风险亦显著增加[4-5]。本文探讨中老年男性男性SP与OF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85例,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OF)64例。选取同同期年龄段体检中心体检的非骨质疏松症患者(NOP)11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OP诊断标准;②符合OF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雄激素;③糖尿病、甲状腺、甲状旁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④肿瘤;⑤急慢性感染;⑥具有严重精神疾病、交流障碍、认知障碍;⑦暴力性骨折。本研究经金华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收集资料:研究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维生素D3(Vit D3)。采用贝克曼DXA800放免仪测定睾酮(Ts)。记录与测量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四肢骨骼肌肌肉量(ASM),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步行速度。(2)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研究对象的股骨(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总股骨区)和腰椎(L2~4)的骨密度(BMD),记录T值。参照OP推荐诊断标准,腰椎T值低于正常同性别峰值2.5个标准差则诊断为OP。(3)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标准:①具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密度检测提示OP;②非暴力情况下出现腰部或前臂远端、或髋部、或肱骨近端、或骨盆疼痛、肿胀,体格检查发现畸形、活动障碍及骨擦(音)感、反常活动等;③影像学检查确诊骨折;④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骨代谢异常而出现的骨折。(4)肌少症诊断标准:采用DXA测定双上肢骨骼肌含量和双下肢骨骼肌含量的总和,即为ASM,用ASM/身高2,即为ASMI;电子表测定6 m步行速度,速度均衡,测量2次,计算其平均数值。ASMI男≤7.23 kg/m2,同时满足步速<1 m/s,诊断为肌少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26.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OP与NOP患者SP患病例数比较 见表1。
2.2 OF与NOF患者SP患病例数比较 见表2。
表2 OF与NOF患者SP患病例数比较[n(%)]
2.3 OP与NOP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s)
指标OP(n=85)NOP(n=110)P值TC/(mmo/L)4.06±0.094.01±0.570.597 TG(mmo/L)1.41±0.251.31±0.490.729 HDL-C(mmo/L)1.20±0.061.25±0.020.568 LDL-C(mmo/L)2.43±0.062.57±0.080.264 Ts(nmol/L)18.47±0.4419.10±1.270.663 Vit D3(ng/mL)18.97±0.7520.10±0.610.559
2.4 OF与NOF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OF与NOF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表4 OF与NOF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指标OF(n=64)NOF(n=21)P值TC/(mmo/L)4.03±1.014.14±1.060.347 TG(mmo/L)1.04±1.021.34±0.950.281 HDL-C(mmo/L)1.06±0.251.14±0.310.076 LDL-C(mmo/L)2.52±0.932.64±0.900.099 Ts(nmol/L)18.78±0.9519.44±1.300.396 Vit D3(ng/mL)20.67±8.9322.655±7.710.153
2.5 OP与NOP患者功能检测资料比较 见表5。
表5 OP与NOP患者功能检测指标比较(±s)
表5 OP与NOP患者功能检测指标比较(±s)
指标OP(n=85)NOP(n=110)P值年龄(岁)62.12±2.3260.83±1.790.588身高(cm)170.31±1.11168.81±2.780.165体质量(kg)65.17±2.8160.50±1.800.352 BMI(kg/m2)23.65±0.6623.63±0.650.986 ASM(kg)14.80±0.8024.22±2.00<0.05 ASMI(kg/m2)6.11±0.037.07±0.04<0.05步行速度(m/s)0.54±0.020.90±0.01<0.05
2.6 OF与NOF患者功能检测指标比较 见表6。
表6 OF与NOF患者功能检测指标比较(±s)
表6 OF与NOF患者功能检测指标比较(±s)
指标OF(n=64)NOF(n=21)P值年龄(岁)62.55±1.4062.21±0.550.827身高(cm)171.31±1.01169.41±0.720.195体质量(kg)65.63±1.0762.82±0.560.073 BMI(kg/m2)22.80±0.6122.57±0.620.799 ASM(kg)12.57±0.5721.02±1.06<0.05 ASMI(kg/m2)4.66±0.286.07±0.09<0.05步行速度(m/s)0.38±0.040.51±0.01<0.05
2.7 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 ASMI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7。
表7 Logistic回归分析(n=64)
原发性OP包括绝经后OP、老年OP和特发性OP。我国>50岁男性OP患病率为13.5%[6],本资料结果显示,SP患者容易发生OP,这与WANG等[7]研究相一致,SP患者更易发生OF,且ASMI是中老年男性O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SP于1998年正式提出[8],但由于其诊断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相关研究受到限制。近来,研究发现SP与多种疾病发生风险相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帕金森综合征等,甚至可以作为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9-10]。现阶段,更有肌少-骨质疏松症(osteosarcopenia,OS)概念的提出[11]及我国OS专家共识的出现[12]。研究发现[13],我国老年人髋部OF患者中,84.1%男性患有SP,患病率高于女性。本资料中50~70岁男性OF合并SP患者达71.88%,高于我国老年人SP患病率[4]。OF组中SP患病率高于NOF组,且高于NOP组。另外,SP组患者中,OP患病率高于NOP组,其中OF患病率亦高于NOF。提示在50~70岁男性中SP不仅与OP相关,SP患者出现OF几率更大。分析可能原因:(1)肌肉与骨骼共同组成运动系统,二者在解剖上紧密相邻,在躯体运动时,骨骼的支撑与杠杆作用和肌肉收缩的牵拉作用是保证动作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肌肉量减少,从而出现肌力下降和肌肉功能减退,使得躯体运动时稳定性下降,增加OF的患病率。(2)肌肉是骨与骨连接的纽带,与骨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肌肉功能减退,骨吸收加速,骨量丢失,影响骨密度,加速OF发生发展。本资料结果显示,OP组患者ASM、ASMI、步行速度低于NOP组,OF组患者ASM、ASMI、步行速度低于NOF组,证实SP是OF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中老年男性SP患者易发生OP,且更易发生OF,预防OF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非常必要,降低OF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