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丽君 王慧敏 徐萌艳 杨若冰
产后宫缩痛是指产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小腹出现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多在产后1~2 d出现,持续2~3 d,以经产妇多见。全国妇幼健康监测显示,我国经产妇占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产后宫缩痛受产次胎次及母乳喂养的影响,疼痛的程度随着产次的增加而加剧。研究表明[1],产妇产后宫缩痛NRS评分可达3分以上,约20.63%的产妇有明显的痛感。产后宫缩痛的加剧会干扰产妇母乳喂养[2],增加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概率,影响产后快速康复及舒适体验[3]。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改变体位、热敷、心理指导等一般护理措施缓解宫缩痛,而当产妇自述疼痛难忍时,西医主要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产后宫缩痛[4],效果显著但可能会对母婴带来不利影响。应用针灸、艾灸、穴位按摩等刺激人体经络腧穴的中医适宜技术缓解产后宫缩痛,疗效确切且更安全,产妇接受程度更高[5]。本研究分析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选穴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1 文献检索 选择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和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本研究检索词分为目标疾病和治疗方法两部分,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辅以手工检索。中文治疗方法检索词为“穴位疗法”“灸法”“针灸”“针刺”“艾灸”“火针”“穴位按摩”“穴位按压”“穴位贴敷”“脐疗”“穴位电刺激”“超声导入”,目标疾病检索词为“产后宫缩痛”“产后腹痛”“儿枕痛”。英文主检索词和中文对应。中文检索策略为(穴位疗法、灸法、针灸、针刺、艾灸、火针、穴位按摩、穴位按压、穴位贴敷、脐疗、穴位电刺激、超声导入)AND(产后宫缩痛、产后腹痛OR儿枕痛)。英文检索策略为(Acupuncture Therapy,Acupuncture,Acupuncture Analgesia,Acupuncture Points,Meridians,Moxibustion,Acupressure,Electroacupuncture,Ultrasonic Therapy)AND(Postpartum Period,postnatal,Puerperium)AND(Uterine Contraction,Myometrial Contraction)AND(Pain)。
1.2 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产后宫缩痛患者,符合《中医妇科学》产后宫缩痛的诊断标准;②文献类型:队列研究、随机对照研究;③干预措施:以针灸、艾灸、穴位按摩等穴位刺激为主要干预措施,可单独或结合其他治疗方法;④处方明确;⑤有明确的结局指标。
1.3 排除标准 ①重复发表的文献,只保留发表年限最早的1篇。②干预方式不涉及腧穴的文献;③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系统综述以及Meta分析文献;④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
1.4 文献分析方法 阅读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全文,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录入文章标题、年份、作者、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穴位处方。依据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对腧穴名称标准化,如“八髎”改为“上髎”“中髎”“次髎”“下髎”。若1篇文献中存在两组及以上的处方,或除主穴外存在辨证分型选用的配穴,则将处方进行拆分,即按“1组主穴+1组配穴为1组处方”拆分提取。本研究采用双人独立录入,由第3人对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准确。采用Microsoft Excel 365软件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低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80%,绘制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对高频腧穴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图。
2.1 文献数量 纳入153篇文献,其中,不分证型141篇,辨证论治12篇;共涉及182条处方和42个腧穴,其中单穴位处方48条,总腧穴应用频次共576次。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2.2 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腧穴处方中,最常用的穴位疗法为艾灸(53次,28.96%),见图2。
图2 穴位疗法比例
2.3 腧穴使用频次分析 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腧穴处方中,频次排名前3的腧穴为关元(93次,16.15%)、三阴交(75次,13.02%)、气海(74次,12.85%)。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累计频次493次,占总频次的85.59%,见图3。
图3 高频腧穴频次及累计频率图(频次≥10次)
2.4 腧穴归经分析 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处方所涉及的42个腧穴,包括40个经穴和2个经外奇穴,涉及7条正经、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见表1。
表1 腧穴归经情况
2.5 腧穴分布部位分析 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选穴多集中在腹部及下肢部。见表2。
表2 腧穴分布部位
2.6 关联规则分析 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将针灸处方数据库中42个腧穴进行关联原则分析,支持度表示前后项同时出现的概率,反映关联规则的频繁程度。置信度表示在前项出现的前提下后项出现的概率,反映了前后项关联的强度。提升度表示前项的出现是否提升后项出现的概率,反应前后项的正相关性。获得关联规则11条,其中关元-气海、关元-中极具有强关联规则(置信度≥80%,支持度≥20%,提升度>1),见图4、表3。基于上述的组合以及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建议使用腧穴处方为关元-气海-中极为缓解产后腹痛的参考处方。
表3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图4 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
2.7 聚类分析 对使用频次≥20的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选用组间连接,测量二元选择Jaccard距离,Jaccard距离越小,说明腧穴组成相似性越好,与中医临床情境较为契合。当相对距离设定为22时,高频腧穴分为3组,其分散性好,腧穴间关系紧密,符合临床实践,见图5。主要聚类群为G1组关元、气海、中极、子宫、神阙;G2组三阴交、合谷、血海。
图5 高频穴位系统聚类分析图
产后宫缩痛中医称之为“产后腹痛”。产后腹痛证型主要为血虚证和血瘀证,血虚者以益气补血为主,血瘀者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为核心。穴位疗法是指在人体穴位采取干预措施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干预措施包括艾灸、针灸、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以及低频电刺激、超声导入、电磁波等定向透药疗法。其中艾灸疗法应用最多,《本草汇言》论及艾灸可暖血温经,调经脉,壮子宫。艾灸的热力和艾叶的药性作用于腧穴经络时,可推动全身气血运行,起温经行气止痛之效,缓解产后腹痛[6]。
按艾条类型可将艾灸分为传统艾灸、雷火灸、电子艾灸三种。传统艾灸通常选用清艾条,由艾叶制成,不含其他药物成分,成本较低。艾条燃烧的温热刺激可激发体内痛觉调节系统,改善局部微循环[7],协调宫体功能,加强机体对疼痛的抵抗力和耐受力[8]。雷火灸在艾绒中增添了芳香走窜及活血通络的药物,温度更高,辐射能谱更强,灸疗面积大,温经散寒、调畅气血效果明显,有效缓解由于血虚血瘀引起的产后宫缩痛[9]。且药物燃烧引发的香气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焦虑,改善产妇睡眠质量[10]。电子艾灸是将艾草及其他药材的高效成分制成的艾片放入艾灸治疗仪进行使用。其光波辐射均匀度良好,可渗透到血液肌肉深层组织,并通过毛细血管网传到更广泛的部位,热传导效果较传统艾灸更好。艾灸治疗安全有效、操作方便,产妇接受程度更高,易于推广。
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的腧穴处方中,使用频次前3的腧穴为关元、气海、三阴交,占总频次的42.01%。关元、气海与胞宫位置临近,刺激可影响胞宫周边,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缓解产后腹痛,体现出中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选穴规律。关元穴为肝脾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肝藏血,肾藏精,脾统摄气血运行,刺激关元可通过任脉来调节肝脾肾,起到缓解妇科痛症的效果[11]。《奇经八脉考》论及:“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关元治之。”现代Rs-fMRI技术亦可证实艾灸关元穴能高效激活大脑前额叶从而发挥中枢即刻镇痛效应[12]。气海穴为生气之源,聚气之所,具有益气理气的功效。艾灸气海能通任脉,助阳气升发于四肢百骸,有温阳补气的作用,能够有效滋补产后身体的亏损情况,有助于产后的快速康复[13]。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之交会穴,主治因血虚、瘀血引起的疾病,针刺三阴交行泻法可具行血散滞、活血祛瘀的作用[14],按摩三阴交有利于疏通机体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产后腹痛效果明显,自然分娩及术后产妇均可适用[15]。
经脉应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任脉为一身之阴经,循行在腹部,任主胞胎,对妇女胎产有重要的作用。产后宫缩痛位在腹部,在近治作用的原则下较常选取用近腹部位置的腧穴作为治疗,沿着任脉腧穴自下而上进行艾灸按摩,既可激活气血传导,又可缓解腹部子宫肌肉痉挛,使得疼痛明显降低[16]。
从腧穴分布来看,穴位疗法缓解产后宫缩痛主要采用远近配穴的原则。重点选用腹部及下肢部腧穴(88.72%),产后宫缩痛病位在下腹部,故缓解疼痛时首选腹部腧穴;其次选用下肢的腧穴,取阴阳升降平衡之意。关联规则及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分析结果显示,关元-气海、关元-中极具有强关联规则,关元、气海、中极皆为任脉腧穴,且均位于下腹部。刺激时可直接作用于宫体,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通过聚类分析将高频腧穴分为2个有效聚类群。G1组关元、气海、中极、子宫、神阙,是腹部穴位,为近部取穴。其中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均为任脉腧穴,取任脉之神阙,可起益气补虚、散寒除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取任脉下腹部气海、关元诸穴,可起大补原气、补肾益精、回阳救逆的作用[17],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同经穴相配可相互促进增加疗效。此组重任脉补气益血。G2组三阴交、合谷、血海,主要为远部取穴,重在理气活血通滞,通过通经络、补肝肾、调冲任,从而使冲任气血调和,胞宫气血运行畅通,通则不痛,改善产后宫缩痛的疼痛体验[18]。
综上所述,缓解产后宫缩痛以益气补血、温经通络、散瘀止痛为治疗原则,重视循经选穴、局部选穴、远近配伍。其中艾灸应用最广,最常用的腧穴为关元、三阴交、气海,且关元-气海、关元-中极关联度最高,重视任脉的应用。建议以关元、中极、气海作为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核心穴位,配合腹部及下肢部腧穴,做到远近相配,攻补兼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