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含
作为一个潮汕人,出门在外,吃遍大大小小的餐馆和美食,却还是想念家乡的那一碗粿条。
大米淘洗干净磨成米浆,加入一点薯粉和淀粉,上蒸笼蒸制成形,晾凉后手工或机器切割成一指宽的白色条状物——这就是粿条。
广州有许许多多汤粉店,但店里的粉,有桂林米粉、云南米粉,也有河粉,却鲜有粿条的身影。常有人说,河粉就是粿条,其实不然。虽然潮汕粿条确是源于广州河粉,但潮汕粿条更追求米香的纯粹,于是在原料调配上米浆的占比更大,薯粉和淀粉只加少量以起到定型作用,这使得二者在外观上便有较大的不同——河粉更剔透些,粿条则更厚实、颜色更浓白。河粉和粿条吃起来的口感和味道自然也是不同。走出潮汕地区,虽然也常见“潮汕粿条汤”的招牌,但不仅粿条质量参差,汤底也很难还原家乡那碗鲜肉粿条的味道。此种种,让我心目中的粿条深深烙上家乡的印记。同时,粿条还承载着我的记忆,当我在吃粿条的时候,吃的不仅是粿条,回味的更是家乡与童年。
北方人爱吃面,蒸的、煮的、烤的、焖的……丰富的面食文化让人眼花缭乱,相同的,潮汕人挚爱的粿条也有许多做法。最出名的当是潮汕牛肉粿条了。先垫上生菜,刚煮好的鲜糯粿条、鲜牛肉和富有嚼劲的牛肉丸入碗,加入小勺蒜头油,再倒入精心熬制的牛杂汤,牛肉粿条就做好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步骤,内里讲究却很多。最重要的是汤底,熬制的火候和时长、调料种类和配比等都有独家秘方,稍有出入就无法还原那碗牛肉粿条。牛肉的新鲜程度和切法也很重要:必须是当天宰杀的鲜牛肉才会有那种鲜味和口感;鲜是基础,刀法是精髓,不管多新鲜的牛肉都不能把整块牛肉放到绞肉机里绞成肉片,不然牛肉的口感会很柴,鲜美味道也会大打折扣;也不是随便切切就好吃,需要有极巧的刀工,顺着牛肉纹路切成薄片才行。碗中潮汕手打牛肉丸独有的嚼劲也为这碗粿条增色不少。最后一步的小勺蒜头油是整碗的神来点睛之笔。粿条汤之外的蘸料也是很关键的——独一无二的秘制沙茶酱,是什么酱油香油芝麻酱都取代不了的……步骤看似简单,却步步都是精髓,在潮汕之外,吃到一碗味道正宗的潮汕牛肉粿条可不容易。
潮汕牛肉粿条确实好吃,但我觉得漂泊在外的“胶己人”想念那一碗潮汕牛肉粿条,已经不单单是想念它的美味了。一定程度上,牛肉粿条成了潮汕人在外漂泊的一种精神慰藉。吃到正宗的牛肉粿条,味蕾的记忆也会带我们回到家乡。每次回家,我总要找一家地道的牛肉粿条,呲溜呲溜,一碗下肚,告诉自己的胃:“回家啦!”
粿条在潮汕地区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是煮清汤:在粿条中加一些鲜瘦肉、海鲜和青菜进去煮,最后淋上灵魂蒜头油,一碗美妙的粿条汤就此诞生。汤虽清淡,却鲜甜,看似平平无奇,一碗下肚,也有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小时候最盼望的,便是爸妈领着我和姐姐一起去市场附近的小店铺吃粿条汤。不知为何,我们家里自己做的粿条汤,总是没有在外面吃的味道那么丰富,即使自己煮的粿条汤里食材更多、更鲜。也许是受小时候对“下馆子”的向往心理的影响——总觉得外面的饭菜格外香,会有个香喷喷的“店铺味”。所以以前在家乡的店铺吃粿条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摄入快乐”。那种新鲜感和兴奋感是每次回乡在粿条铺吃粿条时都会涌起的。可能有人会疑惑,这么简单的做法也会有独特的潮汕味道吗?潮汕粿条汤的精髓不在它的做法,更多在于其鲜。新鲜的猪杂、新鲜的海鲜……鮮美的食材是其精华之处,也让这碗粿条汤不需要太多的胡椒、辣椒或是陈醋去调味,太咸或是太浓反而适得其反。在外地,很少有像我们沿海城市那般有那么丰富而新鲜的食材,饮食习惯也大有不同,自然也就做不出这般味道了。所以身在异地,难得吃到一碗正宗的潮汕粿条时,就会想到家乡,想到在家乡度过的快乐童年时光。这时,吃粿条的时候,我获得的是一种归属感、一种安全感。
前几天在广州吃了家东南亚菜,在那点了碗“贵刁”。后知后觉这名字是潮汕话“粿条”的音译。这后知后觉,足见我吃到的贵刁早已不是粿条的模样:可能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或是节约成本,汤中的贵刁发展到广州时已更接近河粉的口感;汤底和食材也是适应东南亚地区饮食文化的产物——为了迎合当地的口味,贵刁中加入了当地的特色咖喱粉,再加上酸甜番茄汤或是麻辣红油,便成了东南亚特色菜品了。把粿条带到东南亚国家的潮汕“下南洋”先辈们,把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粿条这种潮汕特色食品上,粿条下肚,味蕾也随之回到了家。粿条像是他们的精神支柱,默默地陪在他们的身边,也生发着来自家乡的羁绊,时刻提醒着他们外出谋生补贴家用的使命。潮汕先辈们通过改变粿条汤的口味来迎合当地的市场以谋生,这也算是远方的家乡给他们提供的物质支持。食物真是奇妙,明明是同一种东西,换一下配方,它的意蕴也就全然不同了。像贵刁和粿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换了汤底,换了配料,它便成了外来食品,成了东南亚菜,成了那边人味蕾的皈依。而我们吃到它,也完全没有生发出对粿条的那种感情。
我很庆幸人类会有味觉,这样,不同地方的人会有不同的口味,不同食物带给不同人的感觉也不同。常常,当我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不开心时,我就会通过味觉的时空隧道,穿越到我的快乐世界里,比如我的童年,比如我的家乡,在那边摄入开心,接收来自那时那地那个我给我的精神动力,再回到现实世界,创造下一条时空隧道。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