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莹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明确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在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中应起到协同的作用。家庭互动模式对孩子的心理、个性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实践证明,把叙事疗法引入到家庭教育指导中,通过“外化问题”“重构故事”“关注例外”等方法能有效帮助个体和家庭改写与重构积极的生命故事,更好地唤起孩子内在力量,使其获得成长;由此建构的良性家庭互动模式,能促进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以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个案为例,详细阐述了叙事疗法在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应用策略,为一线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借鉴。
关键词:叙事疗法;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6-0048-04
一、引言
埃里克森指出:个体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总是需要不断地注意外部环境,与之产生相互影响,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完善的人格。所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教育氛围以及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和互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互动模式等都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当孩子的身心问题与家庭因素明显相关时,如果家长能积极参与家校协作,孩子的心理成长往往更明显而持久。
然而目前,很多家长由于欠缺育儿知识,在面对孩子出现的身心或发展性问题如厌学、亲子关系紧张时,往往感到无力、焦虑,甚至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无益于问题解决,反而让情况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辅导的同时,如果能给予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将有助于家庭形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性氛围和模式,从而更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家庭教育,在小学阶段,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交流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如果成员之间能够正确使用积极叙事,那么就能够帮助孩子(尤其是面临心理问题困扰的孩子)进行积极改变。实践表明,将叙事疗法引入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叙事疗法概述
(一)叙事疗法内涵
叙事疗法由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和大卫·爱普斯顿在家庭治疗和社会建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咨询师通过倾听来访者的故事,运用外化、改写、见证、回溯等技术,帮助来访者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能够助其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
(二)叙事疗法的理念
叙事疗法强调把问题“外化”,即把问题和人分离开,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从而避免“标签化”,提升个体的力量。叙事疗法提出,各种各样的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有其特别的存在意义,共同构成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向上、自我改變和成长的潜能。同时,叙事疗法更注重对事实的探究,相信叙事会随着个体心理历程的变化而变化,且不同的叙述内容和形式都会对真相带来不同的影响,带来不同的现实意义。善于发掘生活事件中的细节和支线故事,以及隐藏在这些细节和支线故事中的“闪光点”,然后通过语言把这些“闪光点”加以表述并反馈给个体,将有利于增强个体应对问题的力量,提升信心,不断获得成长,最终摆脱问题对人的掌控或困扰。
(三)叙事疗法的理念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叙事疗法的理念在家庭教育方面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家长需要对自身的角色拥有清晰的定位,认识并尊重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相信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生长的力量,相信孩子是自己问题的解决专家。这样的教育理念将有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问题”和“孩子”分开,让家长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有力地面对“问题”,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根据叙事疗法的理念,家长还可以更充分地看见孩子的更多“闪光点”,看见孩子在面对生命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时,激发出的自身的潜能与智慧,见证孩子在困境中的努力与成长。同时对于孩子来说,被看见、被认可是提升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方法。下面将结合实践案例,具体探讨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辅导中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具体应用情况。
三、叙事疗法在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应用
小M,女,六年级学生,成绩较优秀。一次,小M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矛盾,并在第二天上学时出现了腹痛的症状。其后的五周,小M经常会因为腹痛请半天病假,回家休养。家长带小M在多家医院做过全身检查,结果均显示小M并无生理疾病。家长因此认为孩子故意装病,想逃避学习,然而说教甚至责骂都无法改善小M腹痛的情况,父母十分焦虑并且无奈。最后,班主任把小M带到心理辅导室,希望我给予心理方面的帮助。
在初次评估后,我认为小M的腹痛症状是由情绪引起的躯体化反应。在小M的叙述中我了解到,她的父母对她要求十分严格。小M在家情绪出现起伏时往往无法自由释放或无法用言语表达。例如,当她生气时 ,父母会因此更加生气;当她向父母表达“学习压力大”时,父母会通过说教来要求孩子坚持。久而久之,小M的情绪得不到表达和宣泄,情绪就借身体来“说话”——出现了腹痛的症状。针对小M的情况,我采取叙事疗法进行干预和辅导。
在进行初步辅导后我发现,小M遇到的“问题”与家庭教育有着重要关联,且这一“问题”让她的父母也深陷焦虑,并让小M与父母的关系面临着挑战。为提升小M的心理辅导效果,我决定使用叙事疗法对其父母进行适当的家庭教育指导,以帮助他们发掘小M腹痛症状背后的意义,改善家庭互动的模式和氛围,邀请家庭成员接纳和表达情绪,让小M最终学会用语言而非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 尊重家长,看见“立体”的家庭,建立多边关系
叙事疗法强调,每个群体(包括孩子和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话语风格和独特的生命故事。当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学生自身和家庭都相关时,不能一味站在孩子一边,只评判家长行为的好坏;也不能一味站在家长一边,试图“搞定有问题的孩子”。只有辅导教师保持立场中立,在尊重、理解孩子和家长各自的感受和想法的基础上,聆听他们的生命故事,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有效推进家校协同育人,让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在对小M的情况进行充分地评估和初步干预后,我主动联系其父母面谈,充分倾听了父母在小M腹痛请假这一事上的想法和感受,并对他们的焦虑、无奈等情绪表示理解和接纳,看见他们的不容易,倾听他们所重视的内容。很快,小M父母欣然与我达成协作,乐意就孩子腹痛问题对当前的家庭教育做更深入的探索。
(二)引导家长外化“问题”,积极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发展性的难题或者困境,如果家庭出现了问题,而家长却认为这些问题是由于孩子的某些消极行为或品性所带来的,那么无论是孩子还是家庭都会被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所影响[2]。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将自己的孩子描述为“捣蛋鬼”“懒惰”“拖拉”等,如果把这些问题等同于孩子的品性,那就相當于给孩子贴上了“问题儿童”的标签,这既会让家长和孩子面对问题时感到无力、焦虑、无助,同时也不利于家长发掘孩子身上的其他优秀特质,从而无法进一步促成孩子的成长。在小M的案例中,她的父母在之前认为孩子是因为懦弱、懒惰、想逃避学习而故意装作肚子痛,这种把腹痛症状等同为孩子的消极品质的做法,让小M更为痛苦,亲子间的信任也遭到挑战。
“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是叙事疗法中的重要理念,即通过将问题外化,把问题与人分离开,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避免陷入“我是问题”的无力或“你有问题”的指责中,进而增强应对问题挑战的力量和信心[3]。在与家长探讨小M的症状时,我引导家长将问题外化。小M在心理辅导中把肚子痛命名为“痛痛”,我引导家长去理解这个命名,以及探讨“痛痛”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当小M父母理解了是“痛痛”而不是小M让他们的生活和亲子关系变得一团糟时,父母就愿意成为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应对“痛痛”的盟友,进而竭尽所能地和孩子一起探索和应对问题。这样,父母不会再因为自己教育出了“问题孩子”而自责与焦虑;而孩子也会从“问题标签”中松绑,并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降低焦虑,变得更为接纳自我和接纳他人,增强应对当前问题的信心和主动力量。
因此,在运用叙事疗法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教师需引导家长将问题外化,并让其意识到“孩子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这将有利于家长重新审视孩子与家庭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平和地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境,减少对孩子的指责与批评。
(三)重述故事,帮助家长丰富看待问题的视角
当学生和家长都深陷被问题困扰的境地时,分析“为什么会有问题”会让学生陷入无力和自责,也增加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焦虑、无力,甚至内疚与自责。
在与小M父母探讨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家长思考和探索当“痛痛”出现时,他们是如何看待它的,以及“痛痛”到来的意义,赋予他们和小M一起应对问题的方法和信心。小M父母被积极叙事的视角引导所吸引,不再担心教师会指责他们因不当教育方式而导致孩子问题。通过探索,小M父母意识到,原来“痛痛”是在提醒他们,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需要调整。以前当孩子在家产生情绪时,父母不允许她这样“耍性子”,这时小M的腹痛症状会更加厉害;当小M诉说学习压力大时,父母仅仅通过说教让她坚持,会令孩子的情绪无处安放。而当“痛痛”到来时,家长的注意力开始更多地转向对小M身体或情绪的关注,这时孩子腹痛症状就会缓和。我也让小M父母了解到,“痛痛”也是来提醒小M要注意休息的,同时,小M也表示,腹痛请假回家后,她可以按自己的节奏来学习,感觉更加自在。
当小M的父母觉察到“痛痛”到来的意义是为提醒他们调整教育方式,并提醒孩子要多休息时,就会降低家长和孩子面对“问题”时的焦虑感,同时,也让家长和孩子都看到改变的方向,思考用更合适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四)关注“例外”事件,为孩子成长赋能
人的生活不会总被问题故事占领,总有不被问题影响的时候,只是当问题故事成为主流时,很多蕴含力量和资源的支线故事就容易被忽略。叙事疗法更关注的是那些偶尔出现的特殊例外[4]。
在小M父母了解到“痛痛”的意义后,我就开始带领家长发掘关于“痛痛”的支线故事。我在与父母的对话中发现,尽管小M频繁请假,但是她的学习进度基本能跟得上老师的授课进度,成绩也没有明显下降,并且小M在请假时,经常会主动帮忙做家务。我抓住这些富有生命力的支线故事引导父母看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和乐观,感受小M在生活中的优点,并把这些欣赏更多地向小M表达出来。
在家庭教育指导过后的一周,小M来到辅导室惊喜地告诉我,尽管上周她还是有好几次腹痛,不得不请假在家,但父母对她的说教和指责变少了,反而有时会夸她主动关心家人。小M在说起这些时眼中闪现着光芒。之后,我趁机鼓励她讲述了更多自身积极应对“痛痛”的故事或做法,让小M看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经过其后两次的辅导,小M的支线故事不断被丰富,人变得更加积极和有自信。
在第二次约见小M父母时,妈妈谈及有一天早上“痛痛”来了,小M不想上学,这次父母都没有逼她,还陪她在家看了一会电影,孩子很开心。而在平时,当爸爸实在生气时,也会尝试调整情绪,然后再和孩子沟通。我充分肯定了他们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努力探索,并引导他们发掘更多类似的积极故事,增强教育自信,并找到更多的教育方式,和小M一起逐步和“痛痛”说再见。
每个个体,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支线故事。辅导老师可以鼓励家长去发掘孩子身上的例外事件,并在日常教育中放大这些闪光点。对于家长来说,他们能更欣赏和接纳孩子,亲子互动更亲密;对孩子而言,这些积极的体验也能帮助孩子慢慢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获得成长的力量,更加信任家长。在本案例中,当共同发掘出小M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闪光事件时,家长的育儿焦虑有所降低,促进其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并感觉到自己的努力被老师尊重和看见,这份积极的自身体验也会有利于家长学会对孩子的尊重和欣赏,进而形成积极的家庭互动模式。
(五)做孩子成长的见证人,和孩子共同成长
叙事疗法相信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互相影响。在叙事中,当事人的改变需要被看到,甚至当事人会希望这种改变被某人看到。这些“看到”,不止会影响当事人,也会影响见证人(看到的人),并且具有持续性。
在本案例中,在征得小M的同意后,我通过书信的方式邀请小M的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见证人。并在家庭教育指导会谈中,引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记录和见证小M战胜“痛痛”的高光时刻。有了父母的关注和见证,小M与“痛痛”说再见的信心越来越强。有一次,妈妈在微信上向我反馈,近来当小M在家有情绪时,会尝试用语言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开始和父母谈及自己学习上的压力。而在见证了小M这一成长后,她的父母似乎也开始有所改变,他们(特别是父亲)较之前更加能接纳孩子的情绪,自身也在有情绪的时候学会合理表达,亲子感情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增进。
四、结语
学校与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主要场所,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多措并举,协力合作才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佳成效。当我们把叙事疗法从学生心理辅导适当延伸到家庭教育指导上,更多孩子、家庭独特又“立体”的自我生命故事就能被聆听、被看见与被珍惜。当我们能够陪伴和引导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发掘更多积极能量的故事,一股上扬的力量就会在家庭中被激起[5],进而为孩子的成长不断赋能,促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书写者和奇迹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霍金芝. 家庭环境与个性发展[J]. 中国公共卫生,1995(10):461-462.
[2]珍妮·弗里曼,大卫·爱普斯顿,迪恩·莱博维奇. 儿童叙事家庭治疗[M]. 曾容,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3]李明. 叙事心理治疗[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怀特.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5]王雪. 叙事疗法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应用探索[J]. 现代教学,2020(10B):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