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2024-04-16 03:31高云
群众 2024年7期
关键词:人文特色精神

高云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担负着以文化人重要任务,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培育涵养人文文化、创新文化和特色文化,是夯实高质量人才培养基础提升文化自信自觉的应有之义。

涵养人文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文化是重视人关爱人,以人为本的文化。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传承涵养人文文化,弘扬传递人文精神,培育提升人文素养,使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崇高理想和担当大任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尤为强调德行品性,注重自我修养。儒家经典《大学》提出的八条目中,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关键保障。孔子主张仁和礼,孟子重养浩然正气;叔孙豹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思想;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和坚守精神高地、为崇高理想不懈奋斗的大无畏精神,闪耀着璀璨夺目的人文精神光芒。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涵养人文文化,厚植人文精神,培育青年学子热爱自然关心家国的人文情怀,为其成长成才构筑精神家园提供精神支持,赋予人生价值。

从丰厚底蕴的五史中汲取营养。历史教育对于提升人文素养不可替代。历史知识蕴含大量的人文素材,历史教育最能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对三观形成、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历史教育能启发学生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和热爱生活,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看待世界。杰出历史人物的远见卓识、精神风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使学生受到影响感染,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五史中,党史的人文伦理道德教育资源丰富深厚,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使其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新中国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新中国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改革开放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勇气胆识。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发展史蕴含诸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相关教育能激励青年学子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进取持续攀升。

培育创新文化,厚植创新精神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根本,是高质量发展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高校要增强培育践行创新文化的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科学引领、氛围营造和教育浸润。

鼓励创新。创新文化鼓励大胆怀疑、推崇批判性思维,鼓励自由探索、尊重科学首创精神。创新文化培育重在牢固树立崇尚科学鼓励原创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特点,重视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锤炼培养。要注重科研育人路径探索实践,将科学研究与育人目标紧密融合。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所涉领域当前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以此为基础,围绕真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缜密思考力和创新思维力,鼓励他们不盲目迷信权威,敢于挑战大胆质疑,用批判的精神发现问题,冷静思考执着探索,形成追求真理、严谨诚信的科研作风和不畏艰难、潜心钻研、勇攀高峰的毅力品质。

完善科研制度机制保障。科研制度政策和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指挥棒风向标作用。要改革优化科研评价体系,摒弃唯论文、唯项目、唯奖项等痼疾,科学设置多元评价指标,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突出实际贡献和创新质量。强化党委领导,注重战略规划,构建校内协同联动机制,鼓励教师打造优秀科研团队,发挥集体智慧,逐步营造浓郁健康的科研环境氛围。高度重视大学生双创教育,建立完善创新体系,提供资源创造实践机会,设立科技节、创办多种科技社团和各类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搭建培养创新精神的各类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术论坛会议,撰写科技论文项目报告,申请发明专利推进科技产业化落地,充分调动青年学子参与科研积极性,大力激发大学生双创热情和创意灵感。

弘扬践行科学家精神。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和创新成果,源于其敢于突破旧有惯例模式,勇于探索追求卓越,坚韧不拔不断前行。应多路径多渠道弘扬践行科学家精神。譬如,讲好科学家故事,让青年学子了解其经历、品质和成就,从中汲取力量、智慧和灵感;举办科普讲座进行科学教育,展现科学魅力和科学价值意义;开展各种科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了解科学前沿和最新科研成果,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健康创新生态,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打造特色文化,塑造教育品牌

特色兴校强校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特色文化建设是一项既具基础性更具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学校历史传统、地方区域文化和学科专业特色等要素,打造出体现办学理念、符合办学定位、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凝练大学精神,发展校本文化,传承特色基因。大学精神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基血脉,是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校本文化的精神内核。凝练大学精神要着力研究学校办学历史沿革和特色文化传承,加强校史挖掘整理和深入细致研究,总结办学成功经验,突出办学特色,通过校史教育使师生感悟领略学校的独特文化魅力。高度重视营造特色文化環境,支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将学校传统和实际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特色文化品牌。持续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与环境育人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文化熏陶和环境滋养。注重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各种特色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价值认同和情感连接,进而自觉砥砺品性健全人格。

深度融合地域优秀文化,增强高校文化底蕴特色。大学自创立伊始就与其所处地域城市有着天然联系,成为其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往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脉悠长,具有重要的教化育人功能。地方城市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发生延续的根基。地方特色文化生活气息浓郁、思想情感炽热,能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思路和养分。高校文化建设要拓宽视野丰富渠道,深入发掘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更好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氛围营造,以丰厚学校文化内涵滋养师生心灵生命。

(作者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段培华

猜你喜欢
人文特色精神
人文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医的特色
拿出精神
完美的特色党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