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助力小学数学教学

2024-04-16 09:32:40葛鑫燕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绘本数字数学

葛鑫燕

导读:近年来,低龄教学尤其重视绘本阅读,不仅因为绘本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赏析水平,是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故事叙述方式,还因为绘本能够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来讲故事,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语文教学可以利用,数学、美术、音乐、英语等学科都可以将绘本应用到教学中,给日常教学内容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绘本在小学数学中的融合教学路径进行探析。

一、巧用绘本,提升学习兴趣

相较于动画形式的教学课件,绘本以书本的形式给予学生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既不会在课堂上过于喧宾夺主,也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素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导学环节,但游戏耗费时间、设计麻烦,同时也容易让学生“见异思迁”,忘记本节课所要关注的重点,因此,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绘本教学是更高效的导学方式之一。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分米和毫米》一课时,学生首先需要对长短划分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并且明白单位换算的意义是什么,又如何应用到生活中去,带着目的和疑问来进行测量单位的学习,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将绘本《魔法数学故事屋——蜂蜜蛋糕树》作为本节课的导学绘本,书中讲的是关于小熊猫、小老鼠和小河马脚步大小的故事,小熊猫将一坛蜂蜜、一把面粉和几个鸡蛋埋入土中,希望经过自己的浇水和施肥能够最终长出“蜂蜜面包树”。为了记住自己种树的位置,小熊猫用脚步测量出从家门往南走15步就是种树的位置。小老鼠将这些看在眼里,想要把蜂蜜挖出来自己吃,它也从小熊家门口往南走了15步,可怎么挖也挖不到。后来它又找到小河马,也从小熊家出发走了15步,也什么都挖不出来。

故事用生动且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不同“规格”的距离所测量出的不同长度,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生活中的“分米”和“毫米”,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同样是15步,小老鼠和小河马却挖不到蜂蜜吗?”让学生总结和思考,进而,教师可以将分米比作“小河马”,将厘米比作“小熊猫”,将毫米比作“小老鼠”,以此引入对单位换算的教学内容,强调“单位”存在的重要性:“缺少了单位,数字就无法表示任何量,无法表示重量、面积、距离,就如同在一片森林中有一罐埋在地下的蜂蜜,即便知道有它的存在,我们也无法得到是一样的道理。”

绘本是将绘画艺术与数学结合起来的有效教学方式,能够从学生感兴趣的色彩、形状、线条的绘制入手,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一年级刚开始的课程中,学生需要熟悉数字,练习简单的加减,教师就可以用《数一数,猜一猜》这本书来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在书中不仅穿插了不同难度的“挑战”,让学生可以在有趣的动物图案中寻找数字、累加数字,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让数字“活”了过来。数字可以变成小动物、交通工具,也可以用来隐藏“密码”,十分符合小学生好奇、爱玩的天性。

教师可以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己用数字来画各种图案,用数字“6”来画花,用数字“7”来画楼梯,用数字“8”来画娃娃的头发等,或者用相加得10的数字组合来绘制一幅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数学学习的伊始就给予他们五彩缤纷的世界,为学生后来的学习打造一个彩色的“背景板”,让数学从此不再枯燥无聊。

二、奇用绘本,渗透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学科,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就要注重数学思维的融入,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是什么样子,又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从低段教学的客观事实来说,学生既要学习数数和加减,又要理解数学中所包含的逻辑思维意义,这本身就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如果全凭教师去解释、说教,学生不仅会觉得无聊,还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教师可以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以浅显、生动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巧妙地向学生灌输其中的数学思维,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比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节课时,学生很难从有限的教学内容中了解到生活中的“数据”是什么样子,对于“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意义在哪里更是无法理解,教师可以通过《魔法数学故事屋——超级擂台赛》这本绘本让学生跟“山羊公公”学习如何通过“数据收集”在獾、乌龟、狗、狗熊、河马、鳄鱼、臭鼬、长颈鹿、老虎等一众动物中招募出满意的守卫。绘本中所展示的“身高”“敏捷度”“力量值”以及最终的“责任心”的指标,都是数据收集的关键,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筛选出优秀的守卫需要采取怎样的步骤。教师可以从旁进行补充和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数学统计中所包含的缜密的数学思维。

又如,利用绘本《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这本书来讲解数字的来源,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数数和计算的伊始就认识到数字出现的来源,以及何为“结绳记事”、如何使用运用手脚和肢体来进行“成倍计算”、数字和身体都有哪些关系等等。该本绘本将历史、人文和数学相结合学习,不仅内容丰富、有趣,还能让学生以最“原始”和最“直观”的方式理解何为数字、何为计数,从“本源”处认识数学的真实面貌,获得深层次的数学思维认知。

三、活用绘本,强调活学活用

数学是一门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的学科,任何脱离实践的数学教学都是缺乏意义的。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前提是要“学好”,不只是要会计算,更要懂得将知识用在生活中。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所教的数学仅局限于书本和卷面,学生所学的数学也只适用于考试,根本无法应用到生活中。原本应该最有趣也最有用的应用题,反而变成了让学生头疼的“疙瘩”。不会用、不能用,是应试教育系统下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新课改以来,伴随着教材内容中实用概念的不断融入,数学教学也开始更加重视生活实践类内容的引用,学生除了要学习如何“算”,还要学习如何“用”,這种新思路的尝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材以外的教学素材。绘本正是更为灵活、生动的生活数学教学材料之一,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绘本进行引用,帮助学生用“小猫小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花小草”等生活元素来学习数学。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时,教材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角”有更直观的认识,列举了一些关于“角”的事物,如书本、墙角、指针等等,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些例子都不够真实和直观,很难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角,又如何去理解不同角度的角。我们可以利用《脚脚的钳子》绘本让学生从小螃蟹脚脚的视角认识角度。绘本中有如下对话:“脚脚问:‘妈妈,我们都能夹住这样的冰淇淋,那我们的钳子张开的角是一样大的吧?妈妈说:‘不能这么简单地就得出结论,你可以认真地比一比,看看谁的钳子张开的角大。”教师可以让学生跟脚脚一起张开自己的食指和中指,通过手指传来的力度理解角度的大和小,以及与所夹物体大小的关系。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小学数学的实践类作业也在逐渐增多,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加充实的实践作业体验,让他们能够在趣味中得到高效的学习体验,真正实现“探究”目的而非“走过场”,是当下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从优秀的绘本作品中汲取灵感,无疑是一条捷径。优秀的绘本都是经过国内外小读者们检验过的优秀作品,具有故事性的同时,也一定是具有充分教育意义的。

以《数学帮帮忙》为例,这本绘本中的故事全部源自生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让小读者能够在阅读中逐渐点燃对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书中将数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需要解决和推理的“生活难题”。比如,一个小男孩,因为戴了眼镜而被弟弟嘲笑,但他没有生气,而是找到出口的规律,让弟弟误以为自己的眼镜拥有“X光”的超能力,让弟弟无比崇拜,然后他才把数字的规律告诉弟弟,让弟弟跟他一起合作找到出口,消除了彼此之间的不愉快。又如,将空间方位概念融入“为小狗记录藏骨头的地点”的故事中、帮助外婆整理分类散落的纽扣、为了造一座糖果小屋而寻找材料学习加减法等,这些充满了生活元素的数学故事不仅包含了算术、空间、图形,还包含了心理、情感等方面的人文要素,是十分贴合小学生认知需求的一部读物。可以说,绘本教学不仅实现了数学学科内部的多元化教学,还实现了跨学科教学,让数学不再是一座孤岛,也让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谓是一种一劳多得的学习路径。

四、善用绘本,融合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当代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符合当代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要不断开拓新思路、适应新环境,为刚进入校园环境的小学生树立一个正向的开端,为其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众所周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所拥有的学习资源、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但随之而来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尽管学校和社会都在强调减负概念,但船大难掉头,当代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竞争压力等这些外部压力,以及更为复杂的社交环境、情感压力、心理压力等内在压力。这些都是不容小觑的隐形教育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些问题。

基于此,充分挖掘绘本教学中的德育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如上文中《数学帮帮忙》里“小男孩戴眼镜”的故事一样,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的问题,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天大的困境。我们需要通过故事来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其因小失大、走入极端。比如,从《魔法数字故事屋——变大!变小!》这个简短又感人的小故事中获得灵感,帮助学生在学习“比较”的数学概念中解决与朋友之间的差异问题,故事中“那么大”的大象和“那么小”的小兔子虽然差距很大,却仍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们虽然会有矛盾,却仍旧有一颗为彼此着想的心。当打开心扉的那一刻,好朋友之间就没有任何不愉快了。就如同学生之间的交往一样,现在的小学生都非常注重自我,往往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喜好、观点而产生矛盾,并快速上升为对彼此之间友谊和人品的质疑。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学生就能够学会包容和理解,以更为正面的心态来看待“不同”,消除不愉快,珍惜美好而短暂的同窗情谊。

五、妙用绘本,延伸家庭教学

虽说“双减”政策强调教育要“回归家庭”“回归学校”,但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教育,教育学生的主要职责一定要在于学校、在于教师,而不是家长。如何能够把握好这其中的度,既能够让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良性发展,又能够避免给家长带来过多压力和重担,是当下“双减”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将绘本融入亲子互动作业中,不仅能够降低家长辅导作业的难度,也能够有效提升亲子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动力。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给予家长更为“专业”的亲子互动指导。比如,让家长与孩子“分角色”“分段落”阅读绘本,或者与孩子一起参与到计算和探究中。以上面提到的《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这本书为例,家长可以让学生读一些简单的部分。第一页中“一、二、三、四”让孩子来读,“数是用来查事物数量的”由家长来读。第二页中充斥着满页零散的数字,孩子可以读,家长则说明“数字是表示数的方法”。又如,后面有很多古埃及的图腾和壁画,家长可以适当用夸张的语气营造神秘的气氛,为孩子科普一些小知识,比如:“这是埃及壁画上画的狗头人,他的名字叫阿努比斯,是古埃及灵魂的守护神,在法老的陵墓,也就是金字塔的墙壁上都会有他的身影哦!”进而,如果孩子对古埃及数学产生了兴趣,家长也可以跟孩子一起上网学习、查阅资料,这都是一些很好的亲子互动方式,比枯燥地教孩子算术、嘶吼和打压式教育轻松愉快很多。

不得不说的是,尽管绘本教学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新思路,但我们绝不可忽视小学数学,特别是低段数学的基础性特点,即学生的“零基础”条件。从“零”教起,注重教育公平和教育阶段性永远是义务教育的最优解。因此,我们可以将绘本教学作为课前导学、课中深入与课后拓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基础性计算能力的精细教学和扎实巩固,主次分明,方得始终。

六、结语

如果说书籍是知识的海洋,那绘本就如同海洋中开出的璀璨花朵。绘本之于学生,是美好天性的碰撞,也是從抽象到具象认知的有效缓冲,能够帮助低段学生更加高效地融入数理学习的天堂中。教育无小事,绘本教会我们的,就是要将情感融入教育中,摒除片面的观念,从关注情感、关注个体入手,真正地将学习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实现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突破。

猜你喜欢
绘本数字数学
绘本
绘本
绘本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