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佳宁 钱 静 王天昱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 211816)
圩田是在低洼地区通过围筑堤坝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在漫长的农田开垦与水利建设历史中形成了圩田景观,具备独特的地域特征和生态、文化等多重研究价值。目前,城市化扩张使圩田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成为重要问题,需首先在研究层面针对圩田景观进行整合与深入探究。研究回顾了国内圩田景观的研究发展历程,分为早期萌芽、初步探索和体系化发展三个研究阶段,并运用文献计量和总结法重点对现阶段圩田景观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现阶段圩田景观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研究领域呈现以风景园林为中心、多学科参与的特点,主要内容包含圩田景观的历史成因、形态特征等理论研究与具体案例的实践成果两方面,研究对象在时空上分别涵盖了国内不同平原低地的传统与现代圩田景观,研究方法从定性的文献资料解读向各类定量化技术手段转变。总体而言,国内圩田景观的研究仍在完善和进一步探索中,存在一定的理论空白和实践规划方面的挑战,基于此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圩田;圩田景观;乡土景观;综述
悠久的圩田建设历史造就了独特的圩田景观,它不仅是一种农耕和水利建设的产物,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和改造的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随着全球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圩田景观因其蕴含的传统生态智慧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土地利用结构和模式变化,圩田景观作为农田系统面临被城市侵占的风险,亟需在现代化建设中对其景观风貌和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当前国内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圩田历史、水利等相关的研究成果,而圩田景观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相较国外成熟的圩田景观体系研究仍有较多空缺。文章梳理了国内圩田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热点和方法,提出当前圩田景观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以期为圩田景观的传承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1.1.1 圩田
“圩”指防洪护田的土堤,“圩田”即在低地浅滩筑堤将田地围于其内、水挡在堤外的农田水利开发形式[1],遍布于全球沿海地区以及平原低地。圩田的构成要素包括农田、鱼塘、聚落以及堤坝、涵闸、沟渠等水利设施。中国圩田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洞庭湖、鄱阳湖等较大的湖泊沿岸,因自然环境和人为改造方式的不同又形成了地域差异,例如太湖流域、皖江流域等地的“圩田”[1],浙东少部分地区称“湖田”[2],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区的“垸田”“堤垸”[3],珠三角地区以桑基鱼塘为主的“围田”“基围”[4]。此外,临江、沿海地带围垦滩涂形成的“沙田”“涂田”[5]在本质上也属于圩田。本文所涉及的“圩田”一词是对上述各类向水要田的土地利用形式的统称。
1.1.2 圩田景观
人类在圩田地区历经数个世纪的人水制约与适应孕育了圩田景观。荷兰的圩田景观被定义为圩田围垦的历史表达结果,因当地自然环境、知识技术与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6]。国内学者对圩田景观有不同的理解,王建革[7]认为其是劳动人民在薮泽低地的环境下进行水稻休耕而形成的农田景观;郭巍[8]将圩田景观阐释为三个层次叠加形成的复合式景观——基础层为地形、气候等环境因素构成的自然生态层,中间为融入了水利工程、农田管理等人为干预的农业系统层,最顶层是由圩区聚落组成并融入文化要素的人居系统层;王怡雯[9]则提出圩田景观是中国水遗产的一种表现,将其定义为反映对文化与社会需求变迁的延续和适应的文化景观。
因此,圩田景观的含义最初是由圩田开垦形成的兼备生产和审美功能的生产性景观,因其历史与社会文化价值的日益突显,目前普遍认同圩田景观是融自然、农业与人文于一体的地域性文化景观。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圩田景观的研究进展,根据研究发展历程着重对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阅读归纳其发文量变化、学科分布、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成果以及现存的问题,并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圩田建设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国内对圩田景观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可分为早期萌芽、初步探索和体系化发展三个阶段。
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以历史研究作为开端,宁可[10]的《宋代的圩田》首次阐述了江南圩田的形成与兴衰历史,文章表明宋代是圩田建设的鼎盛时期,形成了“夹路绿杨一千里,望之如画”的壮观景象,较早地再现了历史时期的圩田景观。傅积平[11]对洞庭湖区垸田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平面及立面形态进一步区分小类,属于早期的圩田形态特征研究。至80年代,缪启愉[12]较全面地对太湖塘浦圩田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强调了吴越时期圩田规划形成“河网有纲,港浦深阔,水系完整”的布局所具备的优势。圩田农业经济、水利灌溉和圩区治理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出现,例如林承坤[13]探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对圩田开发的影响,同期出现了《圩区的规划和治理》[14]等专著。早期萌芽阶段的圩田景观研究依托于圩田历史和农田水利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少且分散。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圩田研究成果的数量增加,一方面延续前一阶段的历史研究,更深层次地解读太湖流域和江淮圩田、江汉平原垸田、珠三角沙田等圩田的历史形成、建造与变迁过程,归纳地域分异下的圩田特征。另一方面,社会史、环境史的研究发展推动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社会关系变迁的相关研究兴起,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开始关注圩田建造的影响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早期设想。陈阿江[15]认为圩田是由田、地、水域以及人和生物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圩田系统的生态平衡有赖于社会规范和村民自身的道德约束;张芳[16]总结了春秋至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圩田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破坏两方面的影响;庄华峰[17]则重点强调古代过度围垦和不当的圩田管理对水系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一时期圩田景观研究进入初步探索阶段,虽尚未出现基本概念的界定,但对历史演变规律和特征的总结奠定了后续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同时在圩田效益上多方观点的争议性推动了解决问题的实证研究发展。
21世纪初以后,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科率先认识到圩田景观的多重价值并进行基础理论的探索,吴必虎[18]在《中国景观史》一书中将国内圩田划分为农业景观的一种典型类型;陆鼎言[19]肯定了圩田系统在传统文化的催生与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王建革[7,20]从历史文献和古诗词中提取了宋元时期圩田农作物与圩岸环境共同构成的农田景观风貌;周晴[21]提出圩田景观从野生环境到人工化景观的转变过程对应着水文生态的变化。在国内乡土景观研究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圩田景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开始受到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学科学者与设计师的关注,刘通[22]提出乡土景观的研究内容应包括自然、农业和聚落景观,总结了太湖流域由圩田水网格局构成的典型乡土景观特征;侯晓蕾[23-24]在乡土景观系统研究中以圩田景观为例运用层状体系模式探究其形态生成机制,此后又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圩田景观的形态结构、主要功能以及圩田水利和聚落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阐述。乡土景观研究主要关注环境特征,文化景观概念的引入则使圩田景观逐渐被视为有形和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张琳等[25]就从文化景观的视角探讨圩田景观遗产中空间结构的现代化再生模式,以延续圩田文化。近年来,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战略等政策背景为圩田景观研究提供了支撑,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与交叉学科的兴起又给予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研究至今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主导、多学科交融的圩田景观研究体系。
借助文献计量和归纳整理的方法,对进入体系化发展时期的圩田景观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限定时间跨度为2000年至2023年以显示现阶段研究成果,检索公式为“SU%=(‘圩田’+‘垸田’+‘围田’+‘沙田’+‘涂田’+‘湖田’)*(‘景观’+‘形态’+‘生态’+‘环境’+‘规划’)”,可检索到该时间范围内主题为“圩田”或“垸田”等词有关“景观”或“形态”等词的文献,得到结果共864篇。其中,剔除较多以“沙田”等作为地名的文章和其他与主题不符合的报纸等文献,得到最终结果256篇,包含中文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和会议,并利用中国知网平台和CiteSpace 6.3.R1版本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图1显示2015年之前年发文量不超过10篇,2015年之后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2018–2019年间大幅度上升,2021年达到峰值35篇,近两年来发文量相对减少且趋于稳定。但整体来看,圩田景观研究的总发文量较少,在景观领域的关注度仍然较低。
图1 研究发文量变化(2000–2023年)Fig. 1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2000–2023)
根据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中的学科分布图显示,共有18个研究方向(图2),其中前5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分别是建筑科学与工程、中国古代史、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共占发表文献总量的78%,其中建筑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文量最高,表明现阶段圩田景观研究主要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领域,同时呈现出多学科参与的特点。
图2 不同学科领域发文量统计图Fig. 2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通过CiteSpace软件生成的作者共现聚类图谱可以得到圩田景观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的共现频次和合作关联,图3表明目前已形成两类核心团队,即风景园林学科领域的郭巍团队、冀凤全团队、汪洁琼团队、张莎玮团队等,以及历史地理学科领域的王建革团队、庄华峰团队。各个研究团队内部联系紧密,但跨学科间的合作频率较弱。
图3 作者共现聚类图谱Fig. 3 The authors co-present
圩田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图4显示其中发文机构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北京林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此外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也形成了一定成果。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发文成果最为丰富,共61篇,体现出其因研究开始早且组建了专题研究团队而形成的主导优势。目前圩田景观研究的发文机构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态势,以高校的园林学院、建筑规划学院为主流,且各发文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
图4 研究机构共现图谱Fig. 4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occurrence
通过CiteSpace软件生成的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图5)和关键词突现图(图6),分别可以得到现阶段研究的热点趋势。图5中共有有效聚类10项,除去“圩田”和“圩田景观”两项主题词聚类,其余8项可归纳为三类,一是研究视角,“地域景观”和“文化景观”;二是社会背景,“乡村振兴”“圩田开发”“农旅结合”;三是研究对象,“塘浦圩田”“水网平原”“皖东南”。图6显示聚类中突现强度高的前15个关键词,其中“生态环境”的突现强度最高、起始时间最早且突现时间最长,表明学者较早意识到了圩田景观的对生态的优劣影响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近年来,“地域景观”“乡土景观”等关键词开始突现,“文化景观”自2020年开始获关注热度且持续至今。因此可以得出当前研究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之下展开,聚焦于江南水网平原和江淮地区的圩田景观,研究热点主要为运用乡土景观、文化景观体系中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圩田景观的内涵,并反映其在自然与人文等方面的价值。
图5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Fig. 5 Keywords clustering timeline mapping
图6 关键词突现图谱Fig. 6 Keywords emergence mapping
通过进一步梳理检索所得的文献,将国内圩田景观研究内容总结为理论性认知、地域性实证和实践研究三部分。
理论性认知包括对国外经验的总结、国内概念的提出与研究体系的构建。国外经验主要是借鉴荷兰的圩田景观营造,从虞中尧[26]、陈斐[27]等的研究中可以得出荷兰圩田景观开发中建造技术与文化、景观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在设计中强调场所记忆的体现。郭巍[28-29]首次将关注点从分析荷兰圩田景观特征转向荷兰学者对圩田景观的学术性研究,整合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提出的“圩田语法”系统研究框架和全国圩田地图集等成果,并学习其研究思路,此后针对国内圩田景观提出了基本概念和多层叠加的研究方法[30]。历史和地理学领域则对圩田景观理论体系进行了时空变迁视角的扩充,与风景园林视角的研究相结合形成了以下框架:追溯传统圩田景观的成因及历史演变过程,而后将圩田景观分解为水利、农耕、聚落等多个子系统并探索相互间的关联性,剖析传统营建智慧。
地域性实证研究是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选取特定的样本区域,该部分占整体的比重较大。其中以中观尺度下圩田地区的综合性实证研究成果为主,研究样本已基本覆盖具有圩田开垦历史的各地区[31-33],其研究共性为通过叠加方法归纳出“水—田—居”复合布局模式下的传统圩田景观营建智慧,即以灵活的水利格局、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聚落形态和选址来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同时各地也存在景观特征上的地域特色,例如珠三角的规则几何式桑园围[34]和苏州地区破碎化的湖荡圩田[35]在景观面貌上呈现非常大的差异。此外,从微观尺度提取圩田景观体系下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得出圩田和逐水而居的聚落相互依托的景观格局[36],或对圩村和水利景观空间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以精准定位现存的问题[37]。实证研究还包含以生态视角剖析圩田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的人文生态系统,以及从遗产保护出发提出以现代科技搭建文化展示平台等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承路径[38-39]。
实践研究分为圩田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和适应性转型设计。应对过度圩田开垦破坏生态环境、城市扩张导致现存的圩田水系淤塞的现状,学者尝试提出在维持原有的水系自然布局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水网级别,适当让地于水以恢复水域环境等生态修复策略[31],或进行生态空间敏感性评价以减少干扰措施,保护圩田生境[40]。现有规划实践涵盖城市[41]、圩区[42]、圩区乡村[36]、城市湿地公园[43]和风景区[44]等不同尺度,较典型的属台州鉴洋湖圩田湿地公园更新设计,项目保护了现有圩堤并将湿地净化系统嵌入原肌理之中,在实现生态修复的同时展示了尊重历史与自然的态度[43],卢斯腾[45]提出了基于圩田肌理结构营造生产性景观的策略,以提高城市居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在当前圩田景观的设计实践中,以传统景观特征的保留与适应现代化的改造相结合为首要目标,提出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措施以发挥圩田景观遗产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圩田景观的研究方法因学科领域而异,人文社会学科倾向于使用文献解读和社会调查方法,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获取圩田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迁等方面的资料或对古诗词、古画中的历史圩田场景进行提取和再现,并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关于当地人民对圩田认知和使用的信息;农业、水利和环境科学领域则偏向于实地调查,通过观察、测绘等方式获取圩田景观的现状信息,并评估对生态的影响,随着技术的迭代也逐渐出现数学模型或仿真模型的运用,模拟圩田景观的水文循环、生态过程,并预测未来的动态发展趋势[46];地理学领域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空间数据,以研究圩田景观分布、形态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对圩田景观的研究通常融合多种研究方法,可分为静态层面的景观特征研究方法和动态层面对圩田景观历史演变的图解分析法。已有文献中依据景观生态学方法、千层饼模式以及多尺度的基础理论方法对圩田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或借助类型学方法[47]、景观特征评估方法[48]等对圩田景观的平面形态进行识别与特征提取,动态的圩田景观历史演变研究则基于多个时间节点的静态数据,进行相同尺度下的对比研究,且多与地理学领域的技术方法相结合,通过制图的方式呈现成果。其中,圩田景观类型的识别前期通过图文资料对历史时期的圩田景观类型进行主观地区分类,目前多根据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图像资料进行切片提取,将圩田景观识别为多种形态,运用ArcGIS、CAD、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图示化转译[49-50]。随着数字景观技术利用及学科交叉发展,开始出现借助机器学习[51]、深度学习[52]工具的量化研究,通过神经网络搭建圩田景观肌理识别模型,以区分圩田形态和实现圩田分布区域的划分,标志着研究方法从过去的主观识别朝向更加精准和高效的量化与自动化方向转变。
纵观目前圩田景观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发现研究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跨学科间的合作薄弱。圩田景观研究涵盖了人居环境学科、历史与人文地理学科、农学、生态学和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等多个领域,呈现多学科参与的特点。但各个学科的研究通常独立进行,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方法关注自然要素和空间形态,而社会科学则重在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行为和文化意义,两大类的研究缺乏连接,未能充分发挥跨学科间的互补和交叉优势。
(2)研究体系中景观评估与价值实现等环节的缺失。圩田景观具备产业经济发展、生态服务、文化传承等多重效益,尽管已有文献充分肯定了其功能作用,但仍未形成科学的量化评估景观功能性的体系机制,未能充分揭示圩田景观的综合价值,也暴露出当前研究体系的不成熟。现有的景观评估尝试在以往的乡土景观体系下进行,但由于各地环境差异导致评估标准不一致,且往往忽视当地居民对景观的情感认同和实际需求而使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3)圩田景观发展与转型的困境。在圩田景观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难点,过度的文旅开发可能会破坏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过于保守的保护态度也可能限制圩田地区社会和经济价值实现。已有研究中提出了较多的方法指导和策略,但也缺乏创新性以及设计与研究共同推进的落地性。
4.1.1 系统性的研究完善
目前国内学者对圩田景观研究常局限特定区域,尚未有全国范围内圩区数据统计和整合。相比荷兰全国性圩田景观分类地图集成果,中国面临地域广、调研难、地方数据分散等现实问题,未来研究重点完善圩田景观研究的系统性框架,规范研究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并增加科学的景观量化评估环节,结合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保存,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圩田景观研究成果。
4.1.2 跨学科的多元化整合
研究发展将更加强调跨学科整合,推动风景园林与地理信息、水利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技术交叉,吸纳研究人员形成合作体系,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建模等数字化手段实现圩田景观的量化研究,为圩田景观保护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同时,促进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共同分析圩田景观在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找到更为优化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4.1.3 国际及国内的比较与交流
荷兰悠久的圩田景观营建使其成为低地景观的典范[53],近年来荷兰学者应对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等带来的挑战率先尝试进行圩田景观的转型研究[54],其他西欧国家也具备圩田建设经验,对中国寻求圩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从国内自身来看,梯田景观与圩田景观具有类似的构成要素和农耕文化价值,但其研究开始早、成果丰,且现已具备了保护条例和多方联合的保护组织,是当前国内文化景观研究的典范,能够为圩田景观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4.2.1 圩田生态保护与修复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之下研究将更加关注圩田景观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看待圩田景观的生态影响,权衡其在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的作用与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管护措施保护和修复圩田景观的生态系统健康,减轻负面影响。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洪水、城市内涝等诸多水环境的挑战,也可以借鉴传统圩田景观中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以寻找新环境条件下的适应途径。
4.2.2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太湖溇港圩田、苏州塘浦圩田已分别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省级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圩田景观作为圩区文化延续的载体,研究将更加关注保护圩田景观所蕴含的农耕、水利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的途径和形式。在保护的基础上打造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点,于游览系统中增加对圩田景观的文化展示和互动体验,同时通过促进生态农业、文化产业等多种功能的融合发展,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此外,积极探索促进圩区本地居民的参与方法,让他们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4.2.3 现代圩田景观适应性转型
圩田景观具有强烈的动态变化特征,在城市加速扩张下圩田景观容易遭受均质化的冲击,导致其个性特色消逝并向标准统一的模式发展。因此,规划设计需因地制宜地制定保护与更新策略,在受现代化冲击较大的圩区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化转变的途径例如圩田湿地公园的建设,促进圩田景观的生态转型,以满足城市扩容的新需求。在圩田景观的管护上推动多方合作,建立有效的长期监测和管护体系,以实现持续的生态系统管理。
国内的圩田景观研究历经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最初关注农田、水利灌溉制度,发展到如今对生态、文化和历史价值进行系统化的综合研究,不同学科领域的多元研究视角也为圩田景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撑和参考。通过对国内圩田景观研究的历史脉络和现阶段研究进展的梳理,发现现阶段圩田景观研究总体呈上升的趋势,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处于稳定增长阶段,但仍有研究体系不完善、缺乏跨学科交流等问题尚未解决,在圩田景观保护与利用实践中也存在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妥善解决,以确保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乡土景观特色风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已成为人居环境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南方广大的乡村地区,圩田景观作为一种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双重属性的重要资源拥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兴起也使圩田景观展现出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项挑战,圩田景观的未来研究需不断地寻求平衡与突破。
注: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