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04-15 11:51陈楚文
中国园林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景名胜区风景

陈楚文

王 庆

凌雨凡

金敏丽

杨绍钦

中国风景名胜区源于古代的名山大川[1]、邑郊游憩地和社会“八景”活动[2],有着5 000余年的历史渊源,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质一脉相承。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独具特色。风景名胜资源是我国历朝历代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融入自然肌理而又极具文化特征的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自然交融的典范。

人文景源是指可以作为景源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成就,是以人为事物和因素为主的景源[3],是体现风景名胜区人文价值的载体。目前,风景名胜区人文价值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阐述和定位[4-6]、价值体系构建[7-10]、文化景观演变与价值识别[11-14]、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15-18]等方面。研究尺度多集中于风景名胜区单体的微观视角或国土尺度的宏观视角,较少在区域尺度探讨风景名胜区人文价值的表现特征和影响因素[19]。研究方法上,近几年开始出现GIS技术等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16,20-22]。以往研究中,在中宏观尺度上往往将风景名胜区整体视为点状要素,一般只有在风景名胜区单体研究中才深入景源层面。本研究以风景名胜资源为切入点,从省域层面分析人文景源与自然景源数量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影响风景名胜区中人文活动程度和历史遗存情况的关联因素,是对风景名胜区人文价值研究的有益补充,对认知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保护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对象

浙江省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风景资源[19]。截至2022年,浙江省共有2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居全国第一,在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中,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占据36.5%的优势[23],具备良好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对象为除吼山、南麂列岛之外的57处风景名胜区,吼山、南麂列岛因数据缺失,未包括其中。

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名胜资源是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载体[24],简称景源。可分为人文景源和自然景源两大类,人文景源包括园景、建筑、胜迹和风物,自然景源包括天景、地景、水景和生景,景源等级可以分为特、一、二、三和四级[24]。

1.2 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风景名胜区边界矢量底图数据、景源数量和景源等级等基础数据,均来源于57处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浙江省空间行政边界矢量底图数据来源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审图号为GS(2022)1873。GDTM 30m分辨率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水系数据来源于OSM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古代中心城市以清代浙江府城为标准,分布数据通过地理配准《浙江省古旧地图集》,绘制并转化为矢量数据。

1.3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定量统计分析和ArcGIS,对浙江省各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数量进行统计并计算下列相关指标,分析不同人文景源数量占比的风景名胜区数量特征,并在省域空间中呈现其分布特征,探讨可能影响人文景源占比的关联因素。

1)人文景源数量占比:指人文景源数量在景源总数中的比例,是人文景源的发育程度指数之一,表明人类活动在风景名胜区中遗存的情况,衡量风景名胜区内文化活动的强度或频度。

表1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整体风景资源数量统计

表2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整体高等级风景资源数量统计

表3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数量占比统计

2)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占比:指特、一、二级人文景源数量在特、一、二级景源总数中的比例,表明人类活动在风景名胜区中高价值遗存的情况,是衡量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品质指数之一。

3)占比范围:按照人文景源占比(A)划分为75%≤A≤100%、50%≤A<75%、25%≤A<50%、0≤A<25%4个范围段,即人文景源与自然景源数量比值为≥3:1、3:1~1:1、1:1~1:3、<1:3,分别以7 5%~1 0 0%、50%~75%、25%~50%、0~25%简化表述,以判定文化因素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强度。

4)不平衡指数:不平衡指数可以反映风景名胜区在不同区域分布的均衡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研究区域数量;Yi为风景名胜区数量占各区域的占比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S越接近于0,分布越均衡;S越接近于1,分布越不均衡;若S=0,则说明分布完全平均;若S=1,说明完全集中在某地区[25]。

5)区位熵:区位熵可以衡量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在不同地理分区的中心性优势,计算公式为:

式中,Gij为j地区i占比范围风景名胜区的得分值;Gj为j地区各占比范围风景名胜区的总得分值;Gi为i占比范围风景名胜区的得分值;G为全部风景名胜区的得分值[26-27]。其中,省级风景名胜区赋值为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赋值为2,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区赋值为4[26]。

6)空间分布:浙江省自然地理分区大致可以分为杭嘉湖—宁绍平原区、浙西丘陵区、金衢盆地区、浙东丘陵区、浙南山地区、沿海平原岛屿区[27-28]。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最基础的因素,并制约了其他因素。区域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浙江区域文化依托于自然区域,与自然区域保持一致性。浙江的区域文化分成杭嘉湖宁绍和金衢严台温处2个大区[29],杭嘉湖宁绍文化区以杭嘉湖—宁绍平原区为核心,金衢严台温处文化区则与其余5个自然地理分区总范围高度重叠。风景名胜区分布的基础与山水格局息息相关[17],其人文景源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但文化亦脱胎于自然,两者水乳相融[9-10]。为了既能反映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文化分区的特征,又能反映与自然地理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自然地理分区方法进行空间统计。

2 浙江省人文景源数量占比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2.1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整体人文景源数量占比分析

浙江省57处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数量总和占景源数量总和的比例为40.9%,其中国家级为41.8%、省级为39.6%(表1);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总和占高等级景源数量总和的比例为43.2%,其中国家级为43.6%、省级为42.2%(表2)。

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中,人文要素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凝结了大量人类改造山川的文化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也是风景名胜区区别于自然保护区及其他自然公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2.2 浙江省各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数量占比分析

在57处风景名胜区中,人文景源数量占比为50%以上的共有15处(表3),占全体研究对象的26.3%。其中,人文景源数量占比超过75%的有4处,50%~75%的11处。人文景源数量占比处于25%~50%的风景名胜区共有31处,占比25%以下的有11处。

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占比高于50%的风景名胜区共有24处(表4),占全体研究对象的42.1%。其中,占比75%~100%的7处,50%~75%的17处。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占比在25%~50%的风景名胜区共有22处,占比少于25%的有11处。

浙江省大部分的风景名胜区在历史上人文活动十分活跃,在自然基底上进行了大量的政治、游憩、学术、宗教和聚居等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结合度较好,至今保留了大量历史文化遗存遗迹。且有近1/3的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数量超过自然景源,具有明显的人文主导特征。此类风景名胜区本身就是人类的家园,生产生活与自然高度融合。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中,人类建设或对自然改造的品质极高。除生产和生活外,有大量的政治、山水游赏、教育学术、宗教等活动结合其中,大量政治人物、文人、大儒、高僧、名道等知识阶层介入,有力地促进了浙江历史上高品质自然山水的开发,留下了园林、风景建筑、书院、寺院、石窟、摩崖石刻、桥梁、古道、驿站等丰富的高价值遗存。有4成的风景名胜区因人类活动而形成具有世界遗产价值、国家级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省级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的景源数量,超过了纯自然的景源。

2.3 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3.1 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

按照不同的人文景源占比,统计各自然地理分区中风景名胜区的分布数量,并计算其不平衡指数和区位熵(表5,图1、2)。

图1 浙江省各区域中不同人文景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数量及其在全省的比重

图2 各人文景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

人文景源数量占比50%以上的风景名胜区在全省各自然地理分区中分布不平衡,杭嘉湖—宁绍平原、浙东丘陵和沿海平原岛屿3个地区的风景名胜区数量合计占全省比例的93.3%,尤以杭嘉湖—宁绍平原区最多,共有7处。而浙西丘陵、浙南山地区没有分布,金衢盆地区仅有1处。同时,该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杭嘉湖—宁绍平原表现出了较好的区位中心性优势。

人文景源数量占比25%~50%的风景名胜区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沿海平原岛屿区分布有11处,金衢盆地区有9处,浙南山地区有8处,浙东丘陵区没有分布,该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南山地呈现了区位中心性优势。

占比小于25%的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分布较为平衡的态势,相对均匀地分布在浙西丘陵区、金衢盆地区、浙东丘陵区、浙南山地区和沿海平原岛屿区,杭嘉湖—宁绍平原区没有分布,该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东丘陵具有较好的区位中心性优势。

总体而言,自东北向西南,风景名胜区呈现出人文要素主导过渡到自然要素主导的特征,但大部分风景名胜区两者融合度较好。其中,杭嘉湖—宁绍平原作为浙江省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29],文化繁盛,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度相对较大,呈现出以人文主导的风景名胜区集中分布的空间特征。而西南区域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相对滞后,人口少,政治和文化活动强度低,对自然的改变小,与丰富的自然景观相比,人文景源数量相对偏少。

2.3.2 不同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

表4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占比统计表

按照不同的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统计各自然地理分区中风景名胜区的数量,并计算其不平衡指数和区位熵(表6,图3、4)。

图3 浙江省各区域中不同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数量及其在全省的比重

图4 各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

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占比75%以上的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十分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宁绍平原区和沿海平原岛屿区,合计数量占全省的85.7%。其中在杭嘉湖—宁绍平原区,该占比的风景名胜区表现出较好的区位中心性优势。占比50%~75%的风景名胜区分布较为均衡,在杭嘉湖—宁绍平原区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中心性优势。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占比50%以下的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岛屿区、金衢盆地区、浙东丘陵区和浙南山地区。其中,沿海平原岛屿(11处)和金衢盆地(9处)数量为多,在杭嘉湖—宁绍平原区没有分布。区位中心性优势上,占比25%~50%的风景名胜区在金衢盆地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占比小于25%的风景名胜区则是在浙东丘陵。

受政治区位、移民、宗教传播、民间信仰、儒学学派等影响,历史上,浙江各地都有在山水优越环境中开展一些重要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自然山水的开发利用,留下丰富的高价值历史遗存。杭嘉湖—宁绍平原区是杭嘉湖—宁绍文化区的核心,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文化人才集聚,山水资源相对贫乏,有限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的重要文化活动和建设。因此,所有风景名胜区的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都呈现较高的状态。在西南山区,受经济、人才等影响,文化和建设活动相对较弱。因为交通的缘故,历代的重大文化活动选址相对集中,所以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较高的风景名胜区数量少,但一定会有。沿海平原和岛屿区、金衢盆地等区域经济发展、人才资源、文化活动都居中,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较高的风景名胜区数量也在中等。

3 影响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的关联因素

1)地形地貌。

分别将各人文景源、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和海拔高程进行叠加并计算(图5-1、5-2),人文景源占比与海拔高程、地貌类型密切关联。整体而言,人文景源占比高的风景名胜区数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依次递减(表7),按照平原、低山丘陵、盆地、中高山区等地貌类型依次递减。平均海拔低于200m的18处风景名胜区中,人文景源占比50%以上有9处,其中分布在平均海拔约3m的杭嘉湖—宁绍平原区域有6处,沿海平原岛屿区有3处。平均海拔200~500m的风景名胜区中,人文景源数量占比50%以上的比例为17.2%,其中分布在浙东丘陵区3处,杭嘉湖—宁绍平原和金衢盆地区各1处;人文景源数量占比0~25%的比例为20.7%。出现这一特征的可能原因是:海拔最低的杭嘉湖—宁绍平原区、浙东沿海平原区,历史上耕地充盈、水运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政治文化活动丰富,进入风景区游赏的人多,极大地促进了风景区的人文景源发育。而浙南、浙西的中高山地区,耕地少、人口寡、交通条件差、经济不富裕,能够进入风景区游赏的人数少,文化活动强度低,人文遗存相对较弱。海拔居中的浙东丘陵和金衢盆地,土地、交通、人口、经济等要素也在居中,文化活动强度和人文遗存相对居中。

图5 影响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的关联因素

表5 浙江省各区域中不同人文景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区位熵和不平衡指数

表6 浙江省各区域中不同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区位熵和不平衡指数

2)平原湖泊。

分别将各人文景源、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和水系分布数据进行叠加并计算(图5-3、5-4),人文景源占比与河道的关联不明显,但与平原湖泊的关联度十分突出。全省平原湖泊型风景名胜区共有6处,有杭州西湖、嘉兴南北湖、绍兴鉴湖、湖州下渚湖、宁波东钱湖5处风景区的人文景源占比超50%,还有1处鸣鹤—上林湖的人文景源占比为48.8%,接近50%。以上6处风景名胜区的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均超过50%。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平原湖泊地处经济发达区域,与平原水网相连,交通便利,又是平原区域重要的自然风景资源,因此可吸引大量的人类营造、游赏活动,留下丰富的人文遗存。

3)政治文化中心。

历史上,绍兴(越州)和杭州分别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湖州、嘉兴(秀州)、宁波(明州)、严州、台州、金华(婺州)、衢州、温州、处州是区域中心城市[29-30]。经制图统计,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和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高低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绍兴鉴湖风景名胜区与城市中心的距离都不足10km,人文景源占比都高于50%,均值为54.5%;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都高于70%,均值为74.1%,两者均值都远高于全省。距离区域中心城市10km以内的风景名胜区,有宁波东钱湖、温州仙岩2处人文景源占比高于50%,温州瑶溪、金华双龙、台州(临海)桃渚、丽水南明山—东西岩、衢州烂柯山—乌溪江、杭州新安江—富春江6处在25%~50%范围。合并计算,8处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占比均值为39.3%,高等级人文景源占比均值为38.0%,与全省均值基本一致,说明区域中心城市对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占比没有明显的影响(图5-5、5-6)。

4)山水游赏活动。

自西晋始,山水成为激发文人雅士创作激情的重要因素。东晋以来,大批南渡名士与江南士绅热衷于浙江山水,浙东古剡溪区域尤盛,孙绰、谢安、王羲之等名流在曹娥江、天台山、天姥山一带游宴吟咏,遂成为东南名胜。南朝谢灵运以永嘉、绍兴为中心,游历浙江山水,开创山水诗之先河[31]。后经历各朝,名人雅士在浙江山水游赏活动络绎不绝、经久不衰,留下了大量著名诗篇,造就大量人文遗存。人文景源数量占比高的风景名胜区集聚于浙东、浙北地区,而散布在浙西、浙南山区的部分风景名胜区,历史上山水游览活动偏少,如箬寮—安岱后、钱江源,人文景源占比处于较低水平,表明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数量占比与山水游赏活动的活跃程度、持久度存在一定的正向关联。

5)宗教活动。

葛洪、陶弘景等道家在杭州、绍兴、台州、宁波等地营建大量洞天福地,竺道潜、支遁、于法兰等高僧在绍兴、台州区域开山建寺,天姥山一带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发祥地、东晋般若学的研究中心。智者大师入天台山创立天台宗,普陀山以观世音菩萨道场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一直持续到现代[31],浙北、浙东一带佛教和道教活动十分活跃。杭州西湖、鉴湖、曹娥江、天姥山、天台山、雪窦山、普陀山、东钱湖等人文景源数量占比高于50%的风景名胜区,均有大量的历代宗教文化遗存。而散布在浙西、浙南部分山区的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数量占比较低,宗教活动也比较罕见。可见,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数量占比与宗教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表7 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平均高程

6)军事要隘。

江郎山是浙西、浙南区域唯一一处人文景源占比大于50%的风景名胜区,其人文景源发育主要受到仙霞关这一军事要地的影响。仙霞关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闽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人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因历史上频繁的战争、屯兵、移民,到清代逐渐成为商旅要道,逐渐形成号称“方言王国”和“百姓古镇”的廿八都古镇,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古迹遗存。

4 结论与讨论

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相伴前行,中华文化滋养了风景名胜区,成就了风景名胜区[32]。风景名胜区以物质或非物质载体的方式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通过对浙江省57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数量占比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整体数量占景源总数的比例、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总和占高等级景源总数的比例都在40%以上,人类文化和社会经济活动是推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浙江风景名胜区人文底蕴深厚,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

2)26.3%的风景名胜区内人文景源数量超过自然景源,42.1%的风景名胜区内高等级人文景源数量超过高等级自然景源。高质量的文化遗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反映出风景名胜区是人类认知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场所,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宇宙观的重要承载地。

3)不同人文景源占比范围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占比高的风景名胜区以杭嘉湖—宁绍平原区最为集中,其次为沿海平原岛屿区和浙东丘陵区,浙西丘陵和浙南山区最少。

4)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的关联因素有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和军事要隘。而地形地貌这一自然要素可能是根本因素,因其决定了区域的耕地数量、人口规模、交通可达性及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影响后几项因素,继而关联到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数量占比。

本研究从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及其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表征入手,探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属性和特征,以及影响人文景源占比的关联因素。但其影响机理还需要探寻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风景名胜区文化和自然价值整体评价理论体系。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致谢:感谢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提供的帮助;感谢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生蔡域、金玥和刘津辰对数据收集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文景名胜区风景
郭文景《川崖悬葬》多样化和声素材及其音响叙事研究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谗言止于自息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某风景名胜区悬索吊桥检测探讨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郭文景歌剧作品中的两性形象剖析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