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与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重症肺炎(SP)的临床研究

2024-04-15 13:10李凯
保健文汇 2024年2期
关键词:血气气道通气

文/李凯

肺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主要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侵入呼吸道,造成肺泡毛细血管水肿、充血,肺泡中渗出纤维蛋白、细胞浸润而引发[1]。SP 主要指患者在伴有肺炎疾病情况下,除常见症状外,伴随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该病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性极强[2]。氧疗为纠正SP 患者低氧血症的首选方式,其在SP 患者治疗中存在重要价值。其中HFNCO 属于一种新式的治疗方案,将其用于SP 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呼吸通气效率,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且避免气管插管,利于患者预后改善[3]。本研究分析比较对SP 患者行HFNCO、NIV 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90 例S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 年6月-2023 年6 月),随机数表法划分两组,对照组实施NIV 治疗(n=45),观察组实施HFNCO 治疗(n=45)。对照组男性、女性各27 例、18 例,年龄48~84(65.07±3.45)岁,病程2~8(4.63±0.57)个月。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6 例、19 例,年龄47~84(65.27±3.62)岁,病程2~8(4.55±0.6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较。(1)纳入标准:与SP 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知情并签订同意书。(2)排除标准:精神失常;伴随严重肺大疱现象;并发恶性肿瘤疾病;意识模糊;并发严重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NIV 治疗,以患者鼻(面)大小针对性选用规格合适的鼻(面)罩,用软帽将下颌拖带固定,以便患者呼吸;在喉镜牵引下,经口将伴低压气囊导管置入,经由人工简易呼吸器过渡后,运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展开治疗,采用S/T 模式,对呼吸机各项参数进行调节;吸氧浓度、呼吸频率分别为每分钟4~6L、每分钟16~20 次,最初吸气压力为6cmH2O,随后每次以1~2cmH2O 的趋势递增,在30min~45 min内达到10~15cmH2O,呼气压力设置为3~5cmH2O,通气时间每次3~5h,每天2~4 次。患者持续治疗1 周。

1.2.2 观察组

行HFNCO 治疗,选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将硅胶双鼻头鼻塞塞入患者鼻腔,调节各项参数,流量、温度、吸入氧气浓度、相对湿度分别为每分钟20~40L、37℃、30%~50%以及100%,后续以患者耐受度为依据针对性进行调整,保持血氧饱和度(SaO2)不低于90%,每次2~3h,每天2~4 次。患者持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

(1)利用血气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RR:呼吸频率)进行检测。

(2)分别在治疗前、后利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肺功能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1s 用力呼气量;FEV1/FVC:一秒率)进行测定比较。

(3)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空腹)5mL,使用全自动分析仪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WBC:白细胞计数;CRP:C 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进行检测。

(4)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痰液黏稠度,I 级(湿化过度):痰液稀薄,频繁咳嗽,连接管中未滞留痰液;Ⅱ级(理想湿化痰液):痰液呈现白色或者淡黄色,无凝结,连接管中痰液少量留滞,可被水冲洗;III 级:痰液呈现白色或者黄色块状,连接管中有痰液滞留,可被水冲净;Ⅳ级:痰液呈现黄色,并存在痰痂,患者呼吸困难,需经负压吸引,痰液在连接管中留滞,用水难以冲净。

(5)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心力衰竭/谵妄/呼吸道梗阻/感染性休克)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PaCO2、RR 水平显著下降,PaO2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组别(n=45)PaO2(mmHg)PaCO2(mmHg)RR(次/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9.20±12.4684.77±14.6053.60±10.2346.17±6.6525.41±2.0921.09±0.75对照组68.97±12.1476.12±13.3653.77±9.8950.12±7.4925.60±1.9724.56±1.07 t 0.0892.9320.0802.6450.44417.814 P 0.9300.0040.9360.0100.6580.000

2.2 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突出(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n=45)FEV1(L)FVC(L)FEV1/FV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22±0.171.90±0.211.40±0.252.09±0.3151.44±3.7074.91±5.02对照组1.19±0.151.45±0.191.36±0.211.70±0.2751.72±3.8363.55±4.68 t 0.88810.6590.8226.3640.35311.104 P 0.3770.0000.4130.0000.7250.000

2.3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炎症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n=45)WBC(×109/L)CRP(mg/L)PCT(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2.97±2.636.69±1.0340.27±3.607.81±1.365.40±1.021.26±0.42对照组23.15±2.729.36±1.2540.15±3.4910.67±1.925.53±1.072.07±0.56 t 0.31911.0580.1618.1540.5907.762 P 0.7500.0000.8730.0000.5570.000

2.4 痰液黏稠度

两组治疗前痰液黏稠度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痰液黏稠度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突出(P<0.05)。见表4。

表4 两组黏液黏稠度比较[n(%)]

3 讨论

肺炎为肺部炎症的统称,主要指远端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依据病情程度,肺炎有轻症、重症肺炎之分,轻症肺炎患者症状表现较轻,多为一些呼吸系统症状,无全身中毒症状出现,临床治疗难度较低[4];而重症肺炎是病原菌侵入肺部,致使患者肺间质、肺部上皮细胞、功能受损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此类患者除产生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外,随病情进展,还会引发脓毒性休克、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5]。SP 为呼吸危重症领域中极为常见的问题,该选中何种手段展开治疗,以减轻病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降低患者死亡率逐渐成为当下临床研究的热点。当前,对于SP 患者,临床多以化痰止咳、抗感染、促进支气管扩张作为主要原则,但临床实践发现,其在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层面疗效并不突出,需搭配科学、有效的通气疗效,从而促进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缓解患者机体组织、器官受损程度。NIV 为当前临床治疗SP 的一种常用通气手段,此疗法可在患者吸气时为其提供充分的压力支持,以缓解患者气道阻力,改善患者通换气功能,从而使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得以缓解;呼气时可为患者提供呼气末正压,对肺泡萎缩加以抑制,加快CO2排出速度,对低氧血症加以纠正,防止缺氧致使SP 患者多器官、组织受损。但临床实践发现,NIV 在通气舒适性层面效果欠佳,面罩长期压迫患者面部皮肤易造成患者皮肤受损,引发疼痛等不适,且长期行NIV 治疗也会使胃胀气等事件发生风险有所提升。HFNCO属于新式通气疗法,此疗法源自普通鼻导管,其装备湿化、加温等系统,可使气体相对湿度与人体温度相近,从而使得患者在可耐受同时,降低能量消耗,所以相比于普通鼻导管,此疗法效果更为突出,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可见在SP 患者治疗中,相比NIV 治疗,HFNCO疗效更为突出,在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方面效果更佳。究其原因,HFNCO 可应用其配备的加温加湿器对氧疗气体的温湿度进行自主调节,在气体输注至患者体内前,对其展开加温、湿化处理,且可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外界干冷气体在极短时间变得与人体温湿度相近,从而缓解患者口鼻腔的不适感,对气道黏膜纤毛运动施加刺激,以促进分泌物排出。部分研究指出,以相关指南意见为参考,在治疗原理上,NIV、HFNCO 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二者高速气流均通过电动涡轮机驱动生成,经电磁阀对流量加以控制,且展开湿化、加温。二者区别在HFNCO 在舒适性方面效果更佳,并且有助于咳痰,存在气道保护作用,无需人机配合,但HFNCO所供给的气道正压稳定性较差,辅助通气效果欠佳。WBC、CRP、PCT 可对炎症反应进行反映,其中CRP属于炎症标志物;WBC 则为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因子,若机体出现感染现象,其会快速在病灶处汇集,将入侵的病原菌杀灭;PCT 可对机体炎症活跃程度进行反映。治疗后两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可见在SP 患者治疗中,相比NIV治疗,HFNCO 在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方面效果更为理想。究其原因,在HFNCO 治疗中,经由高流量气体冲刷可将氧气直接送至鼻咽部解剖无效腔,从而使CO2重吸收减少,使低氧血症得到快速纠正,进而使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恢复到正常状态。除此之外,HFNCO 吸入气体均通过加温、加湿处理,与人体自然吸气状态更为贴切,可有效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使鼻腔出现干燥等现象,且经由加温湿化气体冲刷,可促使气道黏膜上纤毛运动得到增强,促进痰栓等排出,从而使气道以及肺部炎症反应得以减轻。可见在SP 患者治疗中,相比NIV 治疗,HFNCO 疗效更为突出,提示对SP 患者行HFNCO 治疗可减轻患者痰液黏度。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67%;对照组11.11%)对比,差异不显著,可见在SP 患者治疗中,NIV、HFNCO 治疗均较为安全。

综上,在SP 患者治疗中,NIV、HFNCO 均可发挥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但与前者相比,后者在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炎症反应等方面改善效果更突出,可减轻患者痰液黏稠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气气道通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