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升,周显勇,吴立荔,张何
高血压现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疾病,目前如何平稳降血压,降低高血压对人体功能造成的损害已成为临床主要研究课题[1]。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通常情况下可在患者无任何症状时发病,流动血液对管壁压力值持续升高,易诱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威胁患者生命[2]。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长趋势,2012 年数据显示成年人(≧18 岁)高血压患病率为25.2%,2019 年最新数据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同比上升,患病人数只增不减[3]。目前为止除常规的生活、饮食习惯管控,药物治疗仍是高血压病康复的关键,以往临床常用硝苯地平、缬沙坦等药物进行治疗,短期内可调控患者血压值,但远期治疗效果不佳,选择安全、高效的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新一代降压药物,其可以维持血压指标的稳定性,减轻高血压水平对心脏功能的损害[4-5]。文章选取院内慢病门诊治疗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分两组服用不同的降压药物,研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院内慢病门诊100 例高血压患者,时间:2021 年5 月至2023 年6 月,分组用数字表法,共两组,每组内50 例,对照组中男患28 例,女22 例,年龄42~76,平均年龄(54.62±3.19)岁,高血压病程2~12,平均病程(5.11±0.26)年,体重58~88kg,平均体重(70.21±2.45)kg;研究组中男患29,女21,年龄45~78,平均年龄(54.65±3.23)岁,高血压病程1~10,均值(5.08±0.21)年,体重58~86kg,平均体重(70.14±2.37)kg,对比资料P>0.05。纳入标准:(1)患者舒张压≧80mmHg;收缩压≧130mmHg,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典型症状“三多一少”;(2)患者年龄最大不超过80 岁;(3)签署同意书,配合各项操作。排除标准:(1)资料残缺;依从性不佳;(2)意识状态异常的患者;(3)研究开始前已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自身存在肝功能、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需严格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25),口服30mg/天,共1 次。研究组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诺华制药公司,国药准字J20190001),口服200mg/天,每次100mg。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和肝肾功能,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复诊,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剂量和整体用药方案,两组患者均坚持服药6个月。
(1)药物疗效:根据血压降幅评判降压药物效果,显效:收缩压降幅在30mmHg 以上、舒张压降幅在20 以上,体征改善;有效:降幅分别在20、10mmHg 以上,病症有所缓解;无效:血压无明显变化,体征无明显改善。(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用药反应包括头晕、便秘、恶心、呕吐、水肿和心悸,随访统计数据,计算总发生率。(3)血压水平:日间随机血压SBP、DBP 用水银血压计测量,得出测量值后取平均数;动态血压24SBP、24DBP 用美国FLUKE 公司生产的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仪测定,设定每15min1 次,监测动态血压水平。(4)血清炎性因子:由研究人员采集患者血标本,共测定2 次,嘱患者次日清晨于采血室抽血化验,标本约为8mL,放入相应试管后送检验科,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测定CRP/C 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5)血管内皮功能: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仪器转速设置3 千r/min,测定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水平。
利用SPSS23.0 系统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血压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以(±s)表示,行t 值检验;计数数据药物疗效、不良反应以[n(%)]表示,行x2值检查;结果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药物治疗效果更加优异,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药物疗效[n(%)]
对照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率更高,与研究组(2.00%)相比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对比[n(%)]
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较高,数值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24h 动态SBP、DB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血压水平(±s,mmHg)
组别血压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治疗前SBP167.18±9.49166.91±8.370.15090.8804 DBP101.14±6.76101.82±6.440.51500.6077 24SBP158.43±7.24158.06±8.260.23820.8122 24DBP92.39±5.7692.57±6.150.15110.8802治疗后SBP138.18±9.28149.25±7.256.64700.0000 DBP85.39±5.8790.16±4.744.47050.0000 24SBP130.51±6.65141.12±6.727.93560.0000 24DBP82.22±5.1885.82±5.223.46150.0008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高,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血清炎性因子(±s)
组别CRP(mg/L)lL-6 (ng/L)TNF-α(n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n=50)14.64±1.315.53±0.2095.12±7.8024.34±2.2831.79±1.318.67±1.58对照组(n=50)14.19±1.468.72±1.1495.09±6.5341.20±3.6031.91±1.2813.21±1.65 t 1.622219.48890.020927.97720.463314.0524 p 0.10800.00000.98340.00000.64420.0000
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存差异小,治疗后研究组ET 水平低,NO 水平高(P<0.05),见表5。
表5 血管内皮功能对比(±s)
表5 血管内皮功能对比(±s)
组别NO(μmol/L) ET(n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n=50)62.64±5.3175.72±6.1462.42±6.8041.34±5.38对照组(n=50)62.58±4.4670.31±4.0962.72±7.5355.62±4.62 t 0.06125.18530.209114.2389 p 0.95130.00000.83480.0000
高血压临床发病率极高,是因流动血液对长期血管壁产生压力所致,在我国,约3 位成年人中就有1 例高血压患者,2012 至2015 年数据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达27.9%,总体患病趋势仍逐渐升高。临床中对于高血压疾病的界定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前提下,超3 次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检测值高于正常水平,2022 年最新高血压界定值下调为SBP ≧130mmHg、DBP ≧80mmHg,数值有所下降,意味着国内高血压患病人数也将增加。高血压初期不会出现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可出现胸闷不适、四肢麻木、头晕胀痛等表现,一旦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意识丧失等症状,通常已出现靶器官损害,诱发心、脑、肾、眼底等病变。
现阶段“如何治疗高血压”已成为心内科重要研究课题,根本治疗目的应为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给予药物降压治疗,临床最常用降压药物类型为钙离子通道抑制剂,硝苯地平作为此类药物可以减轻心肌耗氧量,阻断心肌异常收缩,抑制血管扩张,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短期治疗效果良好。但据临床实践表明,单一使用硝苯地平难以取得确切效果,药物停用后血压水平容易再度升高,病情反复,加重心、脑、肾、眼底功能损害风险。鉴于此,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刻不容缓,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用药,有胶囊和片剂两种类型,药品中含有沙库巴曲、缬沙坦,该两种药物成分分别为脑啡肽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两种成分按1/1 比例制成新型共晶体,药物口服后两种成分易分解,形成活性脑啡肽酶抑制剂,降解利尿钠肽,提高机体中该指标含量,当利尿钠肽到达一定数值后,人体内经蛋白激酶抗纤维化、扩血管、利尿效用强化,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系统活性受到抑制,水钠潴留情况得以缓解,降血压效果得以起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药物治疗效果更加优异,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更高(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中两种药物成分彼此调和,维持体内水钠平衡,抑制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调节醛固酮系统,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进而起到降压目的。文中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较高,数值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24h 动态SBP(130.51±6.65)、DBP(82.22±5.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人体血压值是连续波动的,受周围环境、患者心理、测量姿势等多种因素影响,机体血压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因此,监测动态血压值对于判断高血压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果显示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的研究组,24h动态SBP、DBP 水平更低,说明该药物在降血压方面的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血压日夜间节律性,减少全身交感神经活动,减轻血压变异性。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高,治疗后研究组CRP(5.53±0.20)、IL-6(24.34±2.28)、TNF-α(8.67±1.58)等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降低高血压血清炎性因子方面具有一定效用,TNF-α 常在炎症细胞附近聚集活化,多由活化巨噬单核细胞所合成,能够使炎症部位的白细胞加速,并且还会释放大量血小板因子和IL-6,加重内皮细胞损伤,增加血管阻力,使高血压水平升高。CRP 为急性反应性蛋白,机体出现炎症时,蛋白水平升高,研究提示,血清中CRP 水平提升表示血管中内皮细胞数量增加,动脉内膜增厚,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评估项目。文中结果表明,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下降,炎症因子水平也随之降低,该药物在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方面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给药效果优异,可保护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