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PBL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4-04-15 07:19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外科学控制组医科大学

杨 丹 左 石

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外科学》是医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主动思考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法,其中核心思想是将问题作为学习和整合新知识的起点[1],其主线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PBL 已在贵州医科大学外科学教学中广泛应用。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在外科学总论PBL 实践中,本研究发现恰当地设置问题,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同时取得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教育教学效果,可提升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取外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也获得深刻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贵州医科大学2019 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中随机抽取105 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 组,每小组21 名学生作为一个讨论小组,采用PBL 融入思政教育模式;从2019 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中随机抽取127 名学生作为控制组,授课方式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两组学生均为统招生,高考成绩、性别、年龄和基础专业课成绩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学校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试验组和控制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外科学课程中的育人元素 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开发各门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从重点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提升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学习[5-6],达到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回归,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现将外科学总论课程中的主要思政元素列表,见表2。

1.2.2 教学实施 严格按照贵州医科大学外科学教学大纲开展,控制组老师主要运用PPT 课件、讲授、板书等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学生进行听课、记笔记、测试等传统形式。试验组主要采用PBL 融入思政教育模式:课前老师集体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和思政内容收集临床典型病例;按照每21 名学生分为1 个案例讨论小组,每组课前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发布纸质案例,课前学生独自认真思考病例,查阅文献资料,课上由组长组织学生讨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最后,组长整理并汇报病例相关准备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新一轮的深入讨论,绘制思维导图,明确病例的初步诊断,制订诊疗方案,总结病例涉及的相关知识;在同学们深入讨论病例过程中,指导老师恰当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使学生精神受到洗礼,灵魂得到进一步升华,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8],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师生互动情况 本课题组老师认真准备师生互动内容,积极评价互动效果。包括主动思考、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等综合表现,占总成绩的10%。

1.3.2 课堂表现综合测评 包括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分析解决问题、临床思维、语言表达沟通、归纳概括等能力,占总成绩的20%。

1.3.3 期末笔试成绩 在学习结束后,进行笔试,占总成绩的70%。

1.3.4 教学评价 运用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共发放232 份问卷,收回232 份,回收率为100%,Cronbach’s α 系数值为0.761。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对教学过程实施、组织方式和测试内容、形式的满意度,每项总分均为0 ~10 分,分值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综合素质评价比较

试验组师生互动情况、学生课堂表现综合测评和期末笔试成绩均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综合素质评价比较(分,±s)

表3 两组综合素质评价比较(分,±s)

?

2.2 两组调查问卷情况比较

试验组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对教学和测试满意度均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问卷调查情况比较(分,±s)

表4 两组问卷调查情况比较(分,±s)

?

3 讨论

3.1 PBL融入思政教育模式

PBL 是以问题为基础,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分组查资料、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PBL 的显著特点是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能力,从而改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9]。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增强高等学校深入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和着力彰显中国特色高校之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10]。“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必须认识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根据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本课题组老师运用PBL 融入思政教育模式,目的是通过PBL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并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努力实现“三全育人”,最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3.2 PBL融入思政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在贵州医科大学外科学教学中已广泛运用PBL模式,教学效果较好,同时,本研究深度融入课程思政提升了教书育人的理念。在外科学总论各章节详细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入挖掘凝练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育人功能。教学中,把育人元素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和人文价值培养深度融合统一[11-12]。课前本课题组认真集体备课,深度研究、讨论,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爱党爱国精神、敬业精神、新发展观、人文关怀、大医精神、团队观念、辩证统一思维等)深入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内容,极大地筑牢和提升了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从而使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与此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家国情怀,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13-14]。

近年来,贵州医科大学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联合PBL 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性和互动性明显提高;二是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认可度很高,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PBL 融入思政教育模式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社会责任等[15-16],不仅锻炼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而且提高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在今后的外科学教学过程中将不断挖掘、提炼,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外科学控制组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医科大学总医院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