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练习是“抓住人物特点”。“特点”自然是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即使是双胞胎,也要写出两人不同的特点,将两人区分开,显示出每个人独特的一面。那么,怎样写人才能抓住人物特点呢?
一、雕琢细节
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许多同学在描绘人物时抓不住重点,不是千篇一律,就是胡乱描写,根本不能突出人物特点。那么,怎样才能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人物特点,塑造出经典形象呢?
1.形象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顾名思义就是为人物画像。描绘人物的外貌特点,要抓住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外貌写。在进行外貌描写时,固然可以描写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等,但可以观察得更加仔细,比如描写人物动起来的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
佳佳是我小学时的一位好朋友,记忆里她总是扎着低马尾,发色较浅,在阳光下闪耀着如绸缎般的光泽。她有着白皙的皮肤,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总是充盈着笑意,大家因此都愿意与她亲近。佳佳爱思考,数学课上她总是皱着眉头,立志要把所有的难题解开。她对学习认真的态度,让老师和同学更加喜欢这个努力而和善的姑娘。
作者描写了一位自己小学时期的好朋友,首先她描写的是朋友的发型,“低马尾”符合学生的身份,然后写她的头发闪耀着光泽和白皙的皮肤,不动声色地表现出这位朋友在他心里是十分漂亮的。然后又通过描写朋友的眼睛表现人物的性格,朋友的眼睛充盈着笑意,突出表现了这位朋友的和善,从眼神中看得出其是一位与人为善亲切的人。最后以皱着的眉头表现朋友执着好学的性格,她立志要把数学难题解出来,这认真学习的态度为后写文老师同学对她的喜爱埋下了伏笔。小作者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描写,刻画了一位努力,待人和善的朋友,表达出自己对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可见抓住人物最为吸引眼球的特点写,比将外貌全部描写出来更能突出人物特点。
2.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也是展现人物特点的细节描写。但是,许多同学不能根据人物的特点进行语言描写,使文章显得虚假,没有真实性。要让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特点呢,就要观察和思考各类人物在生活中的角色和形象。比如说,读书人的语言和劳动人民的语言肯定是不一样的,读书人的语言应该是文质彬彬,具有书面语特点的,而劳动人民的语言应该是质朴的,直来直去的,极富口语特征并且一定程度上会采用方言。如:
钱老板挺着肚子,踱步来到工地上。旁边的陈秘书拿着水杯,谄媚地站在一侧,为钱老板介绍着未来的图景:“钱总,还是您眼光好,投资建设这么一栋高楼,以后一定能一本万利,财源滚滚哪!”钱老板被哄得很高兴,他扬起得意的笑容:“哈哈哈,还是你小子会说,放心,以后赚铜钱少不了你的。”陈秘书连连哈腰致谢。
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不同地位的两个人物,首先是钱老板,明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身居高位的投资者,有着开阔的眼界,对下属也有提拔之心,是一个典型的大腹便便,喜欢听人吹捧的老板形象。而陈秘书显然是他的下属,因此,陈秘书对钱老板表现出谄媚和巴结的姿态,希望钱老板能够让自己平步青云,升职加薪。两个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疑是成功的形象塑造。
3.生动的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最主要的是对动词和动词词组的运用,要让人物的动作连贯不突兀,生动而不晦涩。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应该积累各类常用的动词,并准确运用。准确的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如:
我的奶奶蹒跚着走到我的身边,颤颤巍巍地抖动着手将我搀扶起来,将我的手臂抱在怀中,轻柔地为我拭去眼角的泪水,拍打掉我身上的尘土,让我坐下来听她讲述事情的缘由。我听后,眉头紧皱,想到自己的无理取闹,感到十分愧疚。奶奶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以示安慰。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作者描写的是与奶奶吵闹后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自己从不解、委屈到顿悟、后悔、饱含歉意的种种心理状态。其中使用的动词也值得我们品味。例如“蹒跚”一词充分表明了人物的年龄和状态,“颤颤巍巍”表明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奶奶的衰老,奶奶想搀扶起撒泼打滚的“我”已经力不从心了,但是仍然在努力扶起“我”,说明了奶奶对“我”的疼爱。而后面的“拭去眼泪”“拍打掉尘土”更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一位慈祥的奶奶形象也因此跃然纸上。
4.细腻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一种可以直观体现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能深刻揭示人物特点。读者可以通过心理描写对人物进行深入了解。进行心理描写时,也应该注意奠定感情基调,不要想到哪就写到哪,要前后文一致,具有连贯性。如:
当那张满是红叉的卷子落在我手里时,我仿佛沉入了漆黑的海底,那种缺氧的状态使我脸涨得通红,紧接着,巨大的羞耻感让我恨不能钻进地洞。所有的表情都凝滞在脸上,周围的一切嘈杂与嬉闹仿佛都与我无关。我仿佛一艘破败的小船,孤寂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独自漂泊,无处可依。难以言喻的无力感袭来,而我不甘于葬送于此。
作者描写的是自己拿到考得不满意的试卷后的那种难受的感觉。“沉入漆黑的海底”表明自己的失望,“缺氧”表明自己知道成绩后的羞愧,所以非常尴尬,已经做不出任何表情。最后将自己比作海面上的小船,说明在那种情景下,自己的孤立无援。可见作者是个非常注重成绩的人,当成绩不理想时,他有过短暂的消沉,但随后又是不甘。表现出他勇于面對挫折,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细腻丰富的心理描写刻画出一位努力坚忍的学生形象。
二、叙述事件
塑造人物,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烘托人物形象,可以写正面的例子也可以写反面的例子。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事件细致描写,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主题更加明确,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1.正面事件叙写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可以通过叙写正面事件,展现人物品格,塑造人物形象。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人物的特点直接说出来,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如:
小镇上卖水果的俞老板一向颇受人们敬重,大家都相信她家水果的品质。年幼时的我不懂事,喜欢躲到她的水果店里,因而听到了秘闻。夏日有几天总是格外炎热,俞老板店里的水果也迅速变质,俞老板一筹莫展,却无可奈何,只能扔掉。正在这时,一个矮矮的男人走进店铺,看到俞老板正在扔水果,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真是死脑筋,这明明还可以吃,只有部分腐烂,你把它混进好的那一批再卖出去不行吗,水果在这种天气,谁都不能保证都是好的呀!”俞老板一听,怒斥:“哥,你别管,以次充好的事情我不干,我不能以这种没有底线的方法赚!”
小作者刻画的是一位正直善良的水果店老板形象。俞老板的哥哥想要让俞老板在买水果时以次充好,以获得更大的利润,但是俞老板不屑于用这种卑劣的手段获得高收入,严词拒绝了哥哥的提议,坚守自己做生意和做人的底线。小作者正面描写了俞老板的正义,突出展现了俞老板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2.反面事件叙写
反面事件叙写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运用反面事例,刻画人物的反面形象,体现人物的阴暗的一面。第二类是运用别人的反面事例来衬托主人公的伟大精神。但是,在描写具体事例时,也要注意不要直接说出人物的精神特质,要让读者在细节中品味。如:
钟老太挤开前面的小姑娘先上了车,嘴里依然嘟囔着:“现在的小姑娘真不懂事,也不知道让我这个老太婆先上车。”说罢,还盯着那个小姑娘白了一眼。整辆公交车的位子基本坐满了,钟老太眼见自己只能站着,又开始心生不满,只见她站在那个小姑娘跟前,盯着她不说话,眼中的怨气丝毫未减。小姑娘似乎意识到了这个老人的不满意,连忙起身让座:“奶奶您坐。”钟老太不善的目光这才移开,心安理得地坐在小姑娘让给她的座位上。
小作者写的是一位老太太在公交车上倚老卖老的事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尖酸刻薄的老人形象,我们可以从细节描写中发现钟老太的性格特点。
三、巧用修辞手法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还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1.比喻修饰法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但是运用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的特征要有可比性,要自然贴切。否则,就会显得生硬死板。如:
周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教的科目是语文。她身材高挑,有着细长的柳叶眉,精致小巧的鼻子,和乌黑闪着光泽的瀑布般的秀发。她的声音婉转动听,讲课时,仿佛是一只百灵鸟在歌唱,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她待人亲和,作为班主任,她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关心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我们都十分敬佩她。
小作者描写的是她所敬佩的一位老师,主要抓住了老师最为吸睛的几个外貌特征:眉毛,鼻子,头发。又重点描写了老师的声音好听,上课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表现出自己对周老师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后面又描写周老师对学生热情和对工作负责,生动表现出周老师认真的态度和专业职业素养。
2.对比反衬法
对比修辞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与其他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同时设立一个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用反面人物的“恶”来衬托正面人物的“善”。要注意的是,对比要抓住一个特别的点,不能事事都进行对比。如:
田大伯的女儿是大城市里有名的大律师,这让他非常自豪。我们也为他高兴,因为他憨厚,时常帮助乡亲们解决一些棘手的修理问题。乡亲们在他年轻时总想让他再娶个媳妇生个儿子,他总是不肯,声称那些臭小子比不上他的宝贝女儿,也不想让女儿受后妈的气。他家隔壁的季大伯却时常反驳他:“死脑筋的厚嘴田,他的宝贝女儿迟早是会嫁人的,看他以后后悔去吧。”现在,小田姐姐有出息了,季大伯又说:“女人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她的位置爬得越高,跌得越惨,等着瞧吧。”季大伯的嫉妒就差没写在脸上,因此乡亲们都不大愿意搭理他。
两位大伯的性格形成了鮮明的对比,烘托出了田大伯对女性的尊重以及忠厚老实、乐于助人的特点,表达出自己对他的敬重之情。反观季大伯,自私自利,小肚鸡肠,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许多人都对他嗤之以鼻。小作者通过对比,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对他们的态度,描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