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提升策略

2024-04-15 20:17王敏
新农民 2024年9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策略

王敏

摘要:在全面脱贫进入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逐步进入转型期,配合乡村振兴工程深入改革,创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可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概念入手,阐述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价值,总结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规模化组合负责人员提供参考,更为农业经济快速转型、稳定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效应;管理策略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我国部分农业发达地区盛行的农业经济形式,在集合部分农户共同发展基础上,通过组织形式完善农产品的深加工,确保产品的生产、销售、营收、创新等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了农户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户因市场经济变化而导致的损失,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1]。但是,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还在不断摸索实践过程中,对于运行流程的优化及资源调配还需不断学习。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营情况,探索更为科学、优化的管理措施,旨在为广大农户、农村经济参与者提供参考。

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概述

1.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源于家庭式经济模式,从最初的单个家庭逐步发展到亲戚、邻里、几个家庭共同组织,属于聚集型经济活动;而今组织规模更大,为多个小农业主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遵循法律法规,共同以特定组织名义开展经济活动[2]。相较于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其独特性显著,主要以家庭劳作模式为主,融入度、信赖度都需不断磨合、调节,因此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内容较为广泛,经济发展形式多样,以农业产品种植、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深加工、地方特色产品为主,对于农村经济转型具有积极意义,在提高农村服务多元化、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宣传农业传统公共类产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具有其他经济组织的特征,而且有着极强独立属性,即多样化特征显著,主要体现在参与者的多样化、服务多样化等方面[3]。在自愿参与、互相尊重的原则下,完善的组织可以为成员提供更多市场信息服务,从而实现经营产品快速变现的目标,完成收益、资金合理化分配后,农户获得较好的收益。经济组织可以更好地提升生产力,突出大集体经济特色,增强集体能力,满足社会需求,从而更有力地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社会效应

2.1 有效调节农业产业发展结构

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无论家庭式经营方式还是收入获取方式,都会受到产量、品质、渠道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发展壮大。加上农业区域过大,农户经营分散,无法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慢、效率不高。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逐步開展、深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有效优化传统结构与模式,在不断发展壮大经济组织的同时,还可以将经济组织架构转型为公司性质,以股份化、合作社性质提高农业经济运营效率,并在有效整合土地资源、资金、技术的基础上,合理调配相关内容,保障农户收益,推动农业经济转型。

2.2 促进农业建设效率和质量提升

一方面,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单户农民收益,主要体现在农业信息的传递和完善,短时间内将传统的农产品变现,并保障农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营中,从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户综合素质均得到全面提升,并依靠充足的资金,推动农业资源调配,使其更为科学地引导农户获得更多分红收益,提高收入水平。

2.3 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高效发展

城镇化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的土地出现大量闲置,大多家庭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参与经营,引发农村人荒、地荒等问题[4]。在开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营模式后,可以实现土地、资金、人力的共同开发,如鼓励批量租赁土地,向政府申请农业资金,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人才等,有效解决农村收入水平过低的问题。同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运营,将为农村发展积累更多资金,有利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开发、建设农村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积极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

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发展迅速,但与此有关的专业性法律法规较少,即使颁布了相关政策,也仅浮于表面,落实难度大,组织形式、属性、功能等均缺少标准化规定,甚至不少地方不了解组织形式,相关工作的申办也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因此,一旦组织经营不善,将对农户和业务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且可能无法追回。

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匮乏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新型农业经济体运营模式,专业人才匮乏。从高等教育人才分类来看,大量农村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农村,也不愿意接受农业专业学习,导致专业人才不足。同时部分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学历低,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无法正确处理合作关系,导致组织运营出现诸多问题,难以发挥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3.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章制度不健全

从宏观角度来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作并不完善,缺乏完备的规章制度和监管体系,具体工作岗位、工作流程的细化管理无标准,出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即便有的组织内部张贴所谓的规章制度,也多为借鉴内容,与实际业务并无联系,最终沦为形式,流于表面。而重要的财务管理、会员管理和经营管理等项目,缺少合理的制度与体系约束,整体运营过于随意,甚至发展也单纯以利益为主,不具备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此外,经济组织对于成员利益划分存在异议,部分人员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3.4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等战略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当前部分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并不能满足经济组织建设发展需求[5]。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在落实上级政策过程中,没有制定适合当地的政策,而是生搬硬套成功地区的方案,严重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少合作经济组织都面临税费压力大、贷款困难、资金短缺等问题,加上地方公共服务效率不高,难以维系经济组织的长远发展。

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提升策略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具有特异性的经济组织,要促进其运营管理效率,必须有专门的法律制度及行业规范并不断优化、完善,才能确保其运营的稳定性和长远性,不給农户、政府带来各种负面影响。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管理应积极出台法律法规,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门槛,制定各项审核制度,确保经济组织的合法性、合规性,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对组织内部也应强调科学架构,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以保障农户切身利益为根本,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长远发展,切实提高农户收益。

4.2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信息库

首先,联合当地农业部门,以培养专业人才和储备人才的方式,积极组织人才引进与招聘,提高专业人才储备量;联合各大农业专业高校,以定向培养、合作办学等方式,招收、培养专业人才,使其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各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直接服务于组织,满足人才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一是高等人才职业价值观念的输送,要使其愿意回归到农业中,愿意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真正理解农村经济发展,熟悉国家的发展规划与要求。二是专业人才除了具备高等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并拥有复合技能,单纯的农业知识已不能满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营需求,更多地需要复合型人才,拥有良好的种植技术和销售经验等。其次,对于现有农户开展培训教育,学习农业新知识,利用经验和实践,开展田间地头教学,逐步提高其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再次,地方政府应结合经济组织需求,建立专业人才信息库,配合各高校开展就业校招。最后,要留得住人才,通过福利待遇、股份、分红等多种方式,使人尽其才,共同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

4.3 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力度

一是提高认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形式,创新发展农业经济架构,推动农村经济改革,是提高农业发展速度的关键。二是认真研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与作用[6]。在强调稳定运行、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发展,即学习工业发展的模式,对农村经济转型的系统性分析,引导农民不再单纯考虑自我利益,而是以规模化形式展现生产能力和生产品质,满足更大业务需求。同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包括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引发的业务变化,更快更好地提高产品变现率,科学调配可支配经济资源,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三是加强农技推广和信息化、智能化生产。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开展更为专业、标准、规范的现代化经营,解放更多劳动力,通过无人机、大型机械等的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有效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全面进步。

4.4 维护农民权益

农业经济的根本是农民,农民权益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保障的基础,只有实现农民权益的维护与保障,才能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度约束经济组织行为,当地政府部门还应做好监管工作,保障组织运营中农民群众利益,制定相应规范、条例进行科学监管。另外,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结合政府相关土地政策,做好流转方式、时间的限制,确保农户土地权益。

4.5 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地方政府的工作内容,更是国家农业管理部门的整体规划与部署[7]。因此,有关部门应做好调查研究,从组织机构建立的科学性、有效性出发,研究运营产品的合理性,分析使用技术的专业性,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优化调整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对农产品的供需,即销售、采购等信息积极宣传,以最直接、快速的方式传达到各个经济组织内,提高农产品变现率,甚至通过有机化种植,推动农产品出口等销售工作的开展。

5 结论

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的经济转型中,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运营,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步。因此,积极优化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营管理,才能真正保障农民权益,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雪梅.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40(10):73-77.

[2] 姜天瑞.东北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3(6):66-68+72.

[3] 李思思.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2(6):25-27.

[4] 宁敏会.西藏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嵌入乡村治理路径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22.

[5] 孙中华.社区合作经济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J].中国乡村发现,2022(1):74-77.

[6] 马振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及其加强内部控制策略[J].今日财富,2022(7):1-3.

[7] 姚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与完善策略[J].山西农经,2022(3):79-81.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管理策略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策略初探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