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
摘要:山羊常见疾病防治是山羊养殖、优产的重要基础保障,对养殖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山羊养殖现状加以分析,讨论了山羊发生各类常见病的原因,并以上呼吸道疾病、瘤胃积食、寄生虫病为例,对山羊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展开讨论,进而为规模养殖场(户)的山羊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降低疾病给山羊养殖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山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山羊;上呼吸道疾病;瘤胃积食;寄生虫病
1 山羊养殖现状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饮食消费观念逐渐转变,羊肉消费量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羊肉行业潜在消费市场巨大,由此也将推动上游羊养殖行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山羊养殖不断朝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但各类常见疾病仍是阻碍山羊健康生长的主要因素。山羊常见疾病种类不断增加且趋于复杂化,为减少因山羊疾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推动山羊养殖稳定发展,有必要对山羊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其感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 山羊出现常见病的原因
2.1 山羊抗病性不强
在山羊养殖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常见疾病极易出现,对畜牧业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调查显示,抗病性不强是山羊常见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山羊运动量较少。当前山羊养殖方式以人工圈养为主,有限的饲养环境使得山羊的活动量及活动范围受制,由于缺少运动,山羊关节、胃肠、生殖等方面的身体机能开始弱化,对各类疾病的免疫力与抵抗力降低。二是山羊饲养环境封闭。在相对封闭的饲养环境下,山羊心理层面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加上较为恶劣的饲养环境,山羊整体免疫机能开始降低,导致了常见疾病的出现。三是养殖户对山羊疾病预防意识不强。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对常见病预防的重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山羊身体机能的措施,造成山羊抗病性降低。
2.2 山羊疾病预防体系不完善
当前,由于山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但大多饲养管理者更多将养殖重点放在山羊增产及肉品质方面,忽略了山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山羊常见疾病检测技术不达标。在进行山羊养殖的过程中,不能从山羊健康出发,全面、科学地应用疾病检测技术。例如,当山羊出现某些症状时,只对具体出现症状的部位进行治疗而未进行全身检查,进而造成疾病的加重。由于缺少部分先进的疾病检测技术,山羊出现症状后疾病检测的精度不高,导致误诊等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在进行山羊疾病预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参与态度不积极同时缺少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对饲养流程、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重视不足,导致了山羊常见疾病出现的概率。
3 山羊常见病防治
3.1 上呼吸道疾病
3.1.1 病因
由于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春秋季雨水充沛,梅雨季时间较长,夏季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冬季具有低温高湿的特点。这样的气候环境促进了各类病菌的繁殖。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山羊养殖水平比较落后,仍以粗放式的养殖模式为主,羊舍清理不及时,缺少完善的配套疾病防治技术。在多方面因素下,山羊生产形成了相对显著的季节性上呼吸道疾病发病规律,冬季及早春为上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由于冬季具有低温高湿的特点,山羊上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增加,而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养殖户直接将未经处理的羊粪送入田间,粪便中的病菌污染饲养环境,造成了该疾病的高发。
3.1.2 临床症状
山羊在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初期,往往会出现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若整体症状不严重且不影响正常的采食吃草活动,可通过山羊的自身免疫调节自行恢复。若症状加重,山羊会逐渐出现采食量减少,发热、呼吸音加重等症状,同时还包括流涕呈混浊样、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反刍、肛门体温超过40℃等。若症状进一步加剧,还会引发肺炎乃至全身性感染等情况,必须使用药物对患病山羊进行治疗。
3.1.3 预防措施
针对山羊上呼吸道疾病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尽可能减少山羊的应激反应。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保持饲养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理羊舍,保持良好的羊舍环境,有效避免羊群应急。加强对羊舍温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的管理,适宜条件下安排羊群转群等,确保山羊可以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与生产性能。二是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养殖户在喂养山羊时应使用全价饲料,加大青绿无污染饲料的饲喂比重,增强羊群微量元素的摄取,促进其机体抵抗力的提高。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确保饲料的新鲜与品质,不得使用过期、霉变饲料。三是严格开展羊舍消毒。山羊出栏后,养殖户应及时开展羊舍清理及消毒工作,采用福尔马林进行环境熏蒸。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定期对饲养用具进行消毒,根据具体的病原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剂,从而有效控制羊舍内病原的数量[1]。
3.1.4 治疗措施
山羊在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后,为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影响胃部微生物菌群平衡,养殖户可通过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使用8 g连翘、8 g芦根、8 g金银花、5 g牛蒡子、5 g豆豉、4 g桔梗、3 g甘草等中药进行煎汤灌服,灌服2次/d,剩余的药渣还可以混入饲料中进行喂养,另外板蓝根等药物也可以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若羔羊患病,使用的药物剂量应酌情减少,以免对羔羊生長造成不利影响。若患病山羊出现严重咳嗽、呼吸音异常、鼻液黏稠等症状,按成年羊剂量使用0.6 g/只的林可霉素进行肌内注射,同时配合地塞米松、维生素C等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羔羊药物使用量应减半,且处于妊娠期的山羊严禁使用部分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2 瘤胃积食
3.2.1 病因
山羊瘤胃积食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若一次性进食过量的玉米、豆类、小麦等饲料,山羊瘤胃无法及时消化,从而造成食物的堆积。通常情况下,山羊饲养管理不当的主要表现包括饲料过多、饲喂次数过多、喂水量不足、草料不足、运动量过少等。随着不断进食,山羊胃部逐渐扩张,食物堆积在胃中无法消化,造成瘤胃积食疾病的出现。除此以外,若山羊摄取的食物本身就难以吸收、消化,也会导致该疾病的出现。
3.2.2 临床症状
山羊出现瘤胃积食后,发病速度较快,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症状。山羊发病初期表现出呼吸时快时慢、踱步、不停站立躺下以及踢腹部等症状;在进食24 h后,山羊开始出现食欲降低、停止反刍、嗳气、弓背、磨牙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病山羊的腹部会逐渐增大,口鼻中有分泌物溢出,触诊时瘤胃还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发病后期,病羊出现脱水、停止排泄、四肢无力、昏迷等现象,最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死亡。
3.2.3 预防措施
预防山羊瘤胃积食的主要方法是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养殖户应配置好日粮成分,进行科学配比,注意营养搭配合理,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的营养需求。(2)日常喂养的过程中应避免饲喂过多干硬且不易消化的食物,要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并增加喂水量。(3)养殖户在更换日粮时应做到逐渐更换,避免山羊一次性进食过量。(4)提升羊群每天的运动量以促进消化,通常为1 h/d。
3.2.4 治疗措施
在对山羊瘤胃积食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病情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若山羊瘤胃积食的症状不严重,可采取饥饿的方法进行治疗,即在一段时间内不喂食,只饲喂适量的水和蔬菜促进消化。同时,养殖户可对山羊腹部进行按摩,并增加其运动量来加速恢复。若山羊的病情比较严重,可采取药物治疗措施。例如,可使用适量泻药、鱼石脂等制酵药物,或瘤胃兴奋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5%氯化钙注射液20 mL等进行静脉注射。为避免患病山羊出现脱水的症状,养殖户还可以采用口服碳酸氢钠15~25 g以及静脉注射8 mL维生素C、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等药物的治疗。若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明显成效,就需要通过洗胃、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将积存在瘤胃中的食物取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2]。
3.3 寄生虫病
3.3.1 病因
由于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潮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大,给寄生虫卵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并随着雨水的蔓延造成大规模的寄生虫感染,因此夏季为山羊寄生虫病的高发期。结合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来看,造成发病的原因还与饲养场环境有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饲养场地的地面设施来看,由于饲养场地大多采用水泥地面硬化,这更易促进寄生虫的生成。(2)养殖户清理粪便不及时,大量虫卵存在于粪便内,若不及时清理,即便进行羊群驱虫,过段时间后也会再次造成寄生虫的感染。(3)养殖密度不合理,羊群养殖环境中存有大量致病源,若山羊饲养密度过大,也会造成寄生虫病的反复感染。(4)羔羊驱虫工作不到位。通常情况下,羔羊达到2月龄后即可在其粪便中检测到虫卵,养殖户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结果确定首次驱虫的时间。若养殖户对相关工作的重视不足,就会影响羔羊驱虫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造成寄生虫病的感染与扩散,危害羊群正常生长。
(5)消毒制度执行不彻底。外来车辆或人员未经消毒后进入养殖区域,转群或出栏后没有彻底消毒,均能导致寄生虫病的发生。
3.3.2 临床症状
常见的寄生虫病种类十分多样,不同疾病在临床症状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以绦虫病、消化道线虫病为例进行分析。
(1)绦虫病
绦虫病是山羊养殖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由莫尼茨绦虫引发。绦虫寄生在山羊小肠中造成肠管堵塞进而引发感染,造成山羊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发育迟缓等。通常情况下,山羊在感染绦虫病初期会在短期内明显消瘦并伴有贫血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山羊开始出现下痢,粪便中含有绦虫节片,同时出现痉挛、头部后仰等症状;发展到疾病后期,山羊倒地不起,咀嚼食物时口边出现一定的泡沫[3]。
(2)消化道线虫病
春季为消化道线虫病的高发期,山羊感染消化道线虫病不会经过中间宿主,通常由进食或饮水时摄入虫卵或幼虫引发。常见的线虫种类包括鞭虫、钩虫等,进入到山羊体内后寄生于消化道,造成山羊肠胃功能紊乱。一般来说,通常情况下,山羊在感染消化道线虫病后会出现体重下降、腹泻等症状。
3.3.3 治疗
(1)绦虫病
山羊在感染绦虫病后,可通过100 mg/kg调配硫酸二氯酚,通过清水溶解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按2 mL/kg比例给患病山羊灌服1%硫酸铜溶液,日常养殖时可通过阿苯达唑起预防作用。
(2)消化道线虫病
山羊在感染消化道线虫病后,可使用8 mg/kg左旋咪唑进行治疗,或使用甲苯达唑、阿苯达唑混悬液按15 mg/kg进行内服,或通过阿维菌素皮下注射的方法也可以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4]。
3.3.4 预防措施
大多山羊寄生虫病属于慢性疾病,发病过程缓慢且死亡率不高,因此很多养殖户对预防寄生虫不重视,感染后一旦引发其他疾病,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坚持“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疾病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逐渐推动传统粗放型养殖模式向全面舍饲养殖转变。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对饲料、饮水、养殖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把控,增加山羊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的摄入量,有效提高羊群抵抗能力。其次,应做好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落实严格的驱虫制度,春秋两季应对山羊进行体表与体内驱虫。常见的驱虫药物包括敌百虫、伊维菌素等,在使用药物进行驱虫
1周后,养殖户还应根据羊群特点及寄生虫病发生规律再次开展驱虫工作,全面实现幼虫的消杀处理。在驱虫过程中,养殖户应配合做好粪便清理与羊舍卫生消毒,为增强消毒效果,应通过2种以上消毒剂轮换使用。为控制寄生虫的发生,羊舍内应尽可能避免其他品种的动物。再次,做好患病山羊的处理与隔离。一旦有羊出现患病症状,养殖户应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并采取对应的措施以控制不利影响的扩散。即便患病羊群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养殖户也要进行预防性驱虫治疗,从而从源头入手,降低寄生虫病发病率。最后,保障良好饲养环境,在饲养场中,保障良好的饲养环境是羊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防止羊病发生,养殖人员要确保饲养场地的清洁与卫生,定期清理羊舍内的排泄物和废弃物,保持通风良好,有效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降低羊病发生概率。
4 結语
综上所述,加强常见病防治是发展山羊养殖的关键所在。养殖户应明确羊群的特点以及常见病发生规律,根据具体的临床症状,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尽可能控制疾病的不利影响。日常养殖中应切实做好山羊疾病的预防工作,通过定期清理消毒、做好饲养管理、及时接种疫苗等措施提高羊群的抗病性,不断提高的山羊养殖水平,为提高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姚婷婷.羊呼吸道疾病的防治[J].兽医导刊,2021(8):86.
[2] 徐勤丽.羊瘤胃积食的症状与防治[J].养殖与饲料,2023,22(5):87-89.
[3] 黄盛兴.浅论山羊绦虫病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6):64-65.
[4] 刘春南.山羊常见寄生虫病防治[J].农牧与食品机械,202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