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之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最新判断,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我们今天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兼顾自然發展、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终实现的基本原则标准。从哲学层面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富含系统、辩证和底线的哲学思维,彰显着本体论特质、突显了认识论根基、展示了实践论基础、体现了价值论追求。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B1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1-0017-04
[收稿日期]2023-09-26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路径研究”(2021ZX37)
[作者简介]张娜,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这一重要论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同一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秉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中人与自然是共生一体的思想,强调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工业文明以来所长期秉持的蔑视自然、主宰自然、破坏自然等一切错误观念,正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努力探寻文明发展的新曙光,转向并逐步树立关爱自然、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的新理念。当下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需要我们主动适应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努力解决新问题,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系统和辩证的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理性思考,且具备辩证性、批判性、实践性和超经验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正是基于理性思考后具象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家生态治理问题的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提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意蕴。
一是系统思维。建设美丽中国,必须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1]就是明确要求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活学活用系统思维,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自然都各自存在多样性,但两者能构成共同的整体,正是说明了他们之间存在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的是这种相互联系的统一性和系统性,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系统思维必不可少。生态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关联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且构成了中华民族复兴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选内容,因此,就自然生态系统而言,我们应该坚持全方位、全领域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而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节能低碳发展,则是构建美丽中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必由之路。
二是辩证思维。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所以人与自然也是相互联系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适应自然,他还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人类社会在历经多个文明时期的发展演变后,历史告诉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改造与破坏必然引发自然的报复,从而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逐渐开始迈向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实践警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且相辅相成的[2](P361),两者并非只有二元对立。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发展所累计至上世纪大规模爆发的生态危机,以及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断崖”式的发展困境,特别是此次新冠疫情以来,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发展存亡的千年大计,因此必须系统谋划。唯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梦,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三是底线思维。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运用好底线思维的实质就是要充分把握好适度性原则,实现 “底”与“顶”的有机结合,没有守底,就难达其“顶”,没有攀高就无所谓守底,此谓“守乎其底而得乎其高”[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要求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4]。运用底线思维,就应严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底线,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形成的关系人民福祉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识。针对生态空间被生产生活不断侵占,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站位高远,统筹规划,保持耕地红线,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系统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确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序发展。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本体论意蕴
从本体论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从人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是从自然演化过程看,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之子。对人类而言,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仅表现在大自然作为“人类之母”在时间上的“优先”,还表现为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供养”。 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体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所产生的相互伤害。因此谈及发展与生态问题时,我们提出人与自然“同向奔赴”、协调发展,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正是基于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要想发展好自己,我们就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来源于大自然,“人靠自然界生活”, 没有大自然界的馈赠和供给,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但马克思更多地是强调人的实践特性,强调人通过创造性的生产实践对自然界的能动性改造,正是由于人在改造对象世界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了自己是人,即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产阶级的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像马克思在文章中说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P36)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逻辑大行其道,在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消费逻辑的控制下,资本往往忽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将人商品化,为了不断获取最大限度地自然资源,不顾人与自然的共生一体性,一味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性,利用性,从而导致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可以说生态危机的形成,究其根源,即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在前工业时代,人们因过度争夺、消耗自然资源已付出重大环境代价。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联系愈加紧密,也无时无刻不为威胁生命健康的环境污染所苦恼。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吸取前工业文明发展的教训后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新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在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中才拓展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论维度就人与自然关系观对人类中心论的合理因素也做出了积极吸纳。他主张人的主体性地位,特别是在实践中人处于“主体地位”,强调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认识、了解,进一步改造和调控自然,从而形成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状态,但他并不主张人对自然采取征服或主宰态度,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调共生,合理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就赋予人主体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因此,提出可持续性发展,坚持节约、保护优先等方针,同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是一脉相承的,并在新时代实现了现代性转化和能动性超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西方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人的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或者发展模式,展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中国特色。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认识论根基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不是决然分离的,更不是孤悬对峙的,而是彼此依赖的,呈现出对象性的关系。对象性关系,是指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各自通过自己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样态来表现和确证对方的存在价值、生命意义和本质力量的一种普遍而必然的关系。马克思强调人是“类”存在物,不是孤独的异在。人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自然界作为人的欲望的对象是不依赖于其对象而独立存在的,但是这些对象又是他需要的对象;是他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可见,现实中真实存在着的人与自然,一定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以“类”、以“生命共同体”的方式存在着,二者之间一定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就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重点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共生一体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与保护,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问题基础上,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本质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尊重自然为前提,顺应自然为基点,保护自然为根本,追求更高层次的共生局面,有利于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首先是在国家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其次在坚持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写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容,再次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新发展理念中的一项,最后在三大攻坚战中锚定力争污染防治一战必胜的决心,把“美丽中国”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从而让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凸显。实践表明,通过顶层设计,才能系统谋划和一体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十年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斐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2](P361)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而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更需要人类的保护和修复。只有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论基础
人和自然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彼此依托,协同性进化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建立交互性对象关系的基础。在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人与自然之间表现的历史动态关系,体现出两者的同一性。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多个文明形态演变之后,已经开始转向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文明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是实现文明转型在现代化发展模式上的新要求。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悬崖一次次郑重地告诫人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P6)中华文明能历经久远且不断发扬光大,和我们积淀丰富的生态智慧密不可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走好新时代的发展之路,就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6](P4),在促进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践中,将“绿色理念”融入生产生活方式,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实践活动对本国范围内以及相对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的破坏,指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生产关系导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良性循环状态的错乱,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要想从根源上破除生态危机,就要消灭资本主义,因为正是资本的逐利性才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与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造就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属性,在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消费逻辑的控制下,资本家追逐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最求极致享乐,拜金主义、奢靡主义等错误思想不断固化了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在对自然的索取利用时,往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当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次次挑战大自然的承载极限,自然就唯有以无言的报复,让人类付出应有的代价。正是认识到生态危机的紧迫与严峻,中国共产党人才以“不能让生态环境在我们的手里变得越来越坏”[6](P8)的胸怀和意志坚定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马克思在实践论中谈及人与自然关系时提出人对自然的能动性改造的思想,且集中体现在 “人化自然”概念上。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人通过日常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改造过的大自然。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人类实践改造的自然界尤其是通过工业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显现和物质化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能力和成就的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指导实践过程中,我们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我国在未来现代化建设实践当中,必须坚持保护与治理的实践活动双管齐下,统筹各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科学治理污染、坚持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论追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多重需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本质,就是人民大众的现代化,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的成果。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需要的领域不断拓展、层次逐步提升,因此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就成为人民需要的应有之义。人民的健康需要,很多方面都与生态质量息息相关,人民的安全需要,其中就包含有生态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影响到每一个人,是最大的公共资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民是最直接最广泛最大量的受益者。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一项要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国家提供的十分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比较而言,生态文明这种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容易实现均等化的。要想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需要依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新概念,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开阔了人类进步的视野,它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它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性,强调人民利益至上是对资本逻辑的扬弃,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物质至上的片面式发展的超越,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掠夺扩张”的否定。[7]中国式现代化将引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方向,它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否定现代化发展道路唯一论,把人民对优美环境需要作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特征之一,为人类在实现现代化的探索中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民生为导向,凸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群众观[7]。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正是由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不断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创建美丽中国写进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清单,纳入国家发展具体规划之列。面对生态环境保護任务依然艰巨和严峻复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定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因如此,习近平在青海省考察结束时才深有感触的说:“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6](P14),如果仅仅是“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 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6](P5)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以人民的满足度为工作好坏的衡量标准,坚定不移地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共筑美丽家园。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中国梦”。而“中国梦”,不仅仅是民族振兴之梦,更是中华儿女实现国强民富的百年梦想,这些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为了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将人民是否得到实惠、是否满意、生活是否有所改善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正是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它是最大的公共资源,也是广大群众最基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提升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一场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即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党和国家审慎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故把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放至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是发展之必须,更是民意之所在 。懂得取舍,明确方向,清楚任务目标是共产党人的职责之所在,我们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发展当然重要,但发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条件,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未来发展的目标导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10-17( 01) .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2.
[3]贾亮.善用底线思维方能得乎其高[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3-19)〔2023-08-20〕http://www.cpcnews.cn.
[4]张琳.习近平“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及其双重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罗军.从大历史观视角全面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内涵.光明网(2022-11-16)〔2023-08-02〕http://www.gm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