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生态性特征及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2024-04-15 20:17田春玲
新农民 2024年9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油茶可持续发展

田春玲

摘要:油茶种植管理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油茶产量与品质具有巨大现实意义。伴随市场对植物油的需求剧增,研究先进的油茶种植与管理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在探索油茶的科学种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生态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油茶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其合理种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本文对油茶的生态型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栽培、病虫害防治以及水肥管理等种植管理技术,希望为油茶的种植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生态特征;种植技术;可持续发展;病虫害

油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既是重要油料作物,又是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其具有较强适应性,能起到提升土壤质量、保护水源区、防护河岸等作用。但由于生态环境变化与种植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油茶产量与品质往往不理想,对此,深入研究油茶的生态特征和种植管理技术[1],对于提升油茶种植水平,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油茶的生态特征

1.1 生长环境对油茶的影响

油茶对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要求。在气候条件方面,油茶能适应多种气候类型。由于其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已演化出对温暖气候的良好适应性,在经过不断的栽培育种后,此作物在相对干燥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表现出显性的适应性[2]。在土壤类型方面,油茶也展现出较高“自适应性”,此种作物能在不同土壤质地中生长,如砂质土壤、黏质土壤等,且土壤pH适应范围也较宽,从酸性到碱性土壤均能生长。但如果生长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土壤中,则会更利于油茶根系发展,促进高质量油脂产出。

1.2 油茶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

油茶的环境适应能力较为出色,能在诸多不利条件下存活繁衍,在寒冷及土壤贫瘠环境中均能稳定生长。究其根本原因是油茶根系的构造较为特殊,其发达根系能深入土壤,有效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在干旱环境中保持水分,展現出显著抗旱性。除其根系外,油茶树冠也是其适应性强的重要因素[3]。油茶往往树冠茂密,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还能有效防止日照直射,为下层植被提供必要的遮阴,这对保护土壤湿度、减少水分蒸发及防止水土流失能起到较好效果。

1.3 油茶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油茶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净化作用。生态学研究表明,油茶通过光合作用,能有效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浓度,这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油茶在释放氧气过程中,为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利于生态多样性保护。除空气净化外,油茶在土壤保护方面同样也能展现出不可忽视的生态服务功能,其根系结构复杂且深入土壤,在显著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尤其在水源地区,油茶的这一功能尤为突出,维护水质的同时,还能保障水源的稳定供应,对区域水资源安全构成了重要保障。因此,油茶不仅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更是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的重要帮手。

2 油茶的栽培技术

2.1 油茶的育苗技术

油茶育苗过程主要涉及种子处理、播种方法和育苗基质的选择。种子处理阶段主要是借助特定方法提高油茶种子的发芽率。常用种子处理方法为浸泡与温水处理。其中,浸泡是将种子放入水中,促进软化种皮,加速水分和氧气的吸收,促进种子发芽。而温水处理则是基于适当温度激活种子内部生理结构,提高发芽效率。但需要注意,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种子特性与环境条件灵活调整。在播种方法选择上,目前惯用手法是直播,即将种子直接播撒在育苗地,简便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在部分地区,则是需要将种子播种在特制育苗盘中,控制种子生长环境,这适用于对苗木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情况。在育苗基质的选择方面,通常理想育苗基质应具备良好土壤通透性、保水性和营养供应能力等基础条件。土壤通透性会影响根系呼吸与水分吸收,关系到水分有效保留,这表明选择基质时,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以达到最佳育苗效果。

2.2 油茶的定植和管理技术

油茶的定植管理技术会影响其产量品质,对此需要关注以下三方面内容:(1)选址。此阶段需考量土壤肥沃度、排水能力以及酸碱度等信息。适宜土壤条件能提供生长所需养分,防止根部病害。在此基础上,需考量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所有信息的考量缺一不可,这会影响油茶生长周期。(2)土壤改良。播种前需合理施用肥料,以达到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目的,并提供油茶生长所需各种营养元素。(3)施肥与灌溉管理。施肥需根据油茶生长阶段来“因地制宜”地调整,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例如,生长初期重视氮肥施用,果实成熟期关注磷钾肥供给。

2.3 油茶的修剪和更新技术

油茶的栽培管理技术能保证其生长质量与产量。在众多管理措施中,修剪与更新技术能维持油茶良好生长状态和高产量。修剪技术主要通过调整树冠形态,控制枝条生长的方向长度,促进侧枝分枝,提高树体光合作用效率,提高营养物质的合成转移,还能有效避免枝条过密引起的通风与透光不良。同时,修剪还有助于形成合理树冠结构,保证树木健康生长与长期产量稳定。此外,更新技术的应用涉及树木疏伐与补植。适时疏伐能去除生病、衰老或生长不良的树木,为健康树木生长提供空间资源,有利于更新油茶林分的结构,提高其整体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3 油茶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常见病害和虫害种类

在油茶生长过程中,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油茶生长,还会对油茶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其中,油茶锈病、炭疽病、叶斑病是最为常见的几种病害。油茶锈病主要影响油茶的叶片和嫩枝,造成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炭疽病则通常在油茶叶片和果实上形成黑色病斑,影响油茶的正常生长;叶斑病主要在叶片上形成斑点,影响油茶的光合作用和美观。

除病害外,油茶还常受虫害侵袭,油茶蚜虫和油茶食叶蛾是最为典型的虫害,二者的共性特点为吸食油茶汁液,导致油茶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油茶食叶蛾则会以油茶叶片为食,严重时会造成大量叶片被食,影响油茶生长发育[4]。

3.2 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油茶病虫害防治的核心目标在于控制减少病虫害对油茶的损害,当前农业生产当中,油茶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不同防治措施都具有较强的作用机理与应用场景。以物理防治为例来说,此方法主要依靠物理手段来减少或消除病虫害的影响。例如,通过清除作物残体、杂草以及其他可能成为病虫害孳生的物质,减少病虫害的源头。在此基础上,还能使用黏虫板、性诱剂等物理工具直接捕获或诱杀害虫,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其对作物的侵害。而生物防治则是利用自然界中生物链原理来控制病虫害,引入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或微生物等,直接或间接降低害虫数量,具有对环境友好且不会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优点。就油茶病虫害的生物防治而言,其能借助引入寄生性天敌,例如某些特定种类的昆虫或微生物来有效控制油茶蚜虫数量,相比化学杀虫剂,能显著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例如某些特定瓢虫和寄生蜂就能有效捕食油茶蚜虫,从而控制其数量。此外,利用益生菌增强油茶抗病能力,这也是生物防治的应用方向。益生菌能直接对抗病原菌进行作用,通过增强油茶免疫力来间接提高其抗病性,具有长期的效果,且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较小,有助于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例如某些根际生物群落能够增强油茶根部的健康,提高植物对各种土传病害的抵抗力。但生物防治效果易受多环境因素影响,因此需精准使用生物学知识来细致管理。而化学防治则是需使用农药来杀灭病虫害的生长繁殖,尽管效率高,能在病虫害暴发时迅速控制局面。但长期依赖化学防治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同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 油茶的水肥管理技术

4.1 水分管理技术

在油茶种植的综合管理中,水分管理,尤其是通过合理的灌溉,能从根源上保证油茶健康生长。通常油茶生长周期和生理特性对水分需求各异。因此,根据油茶生长特性及土壤所在地的气候状况,制定精确灌溉计划,能够确保植物获得足够水分,同时也避免旱涝情况对油茶生长的不利影响。灌溉制度的制定需要基于对油茶生长及土壤水分持水能力进行准确评估。例如,在幼苗期和生长旺盛期,油茶对水分需求更为迫切,应适当增加灌溉频率与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如滴灌和渗灌系统,可以有效控制水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此外,合理水肥管理还应包括对土壤营养状况监测分析,根据油茶营养需求调整施肥计划[5]。

4.2 营养元素管理技术

在油茶水肥管理中,营养元素管理的核心在于深入理解并精准调控土壤肥力,以实现油茶的最佳生长条件。在营养元素管理中,进行土壤肥力调查是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全面掌握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具体含量、分布情况及土壤的pH和有机质含量等关键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后续施肥方案的制定。同时,了解土壤的具体情况还能帮助农户针对性地进行施肥,避免一刀切的施肥方法。基于土壤肥力调查的结果制定施肥方案还要考虑油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确调整施肥种类和比例。此外,施肥方案制定还应基于种植地具体条件,如气候、土壤类型等,以决定施肥的时机和方法,保证油茶有效吸收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还能防止过量施肥引起的土壤肥力过剩和营养元素的浪费。

4.3 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

在油茶栽培管理中,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的核心在于将水分管理与施肥管理合二为一,以科学合理方式进行精细化运行。在具体操作上,其需要对水肥的配比和施用方法进行精确控制,确保两者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协同效应最大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显著优势在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传统灌溉与施肥方法独立进行,易造成资源浪费或不均衡供应,进而影响油茶生长质量,但一体化管理则通过在灌溉水中添加适量肥料,实现水肥同步供应,减少肥料流失,保证植物能够均衡吸收必备养分。实施此管理技术需考虑土壤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例如,雨水较少季节,需增加灌溉频次,相应调整肥料浓度与种类,以适应植物生长需求。

4.4 水肥管理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在我国湖南省祁阳市有一项133.33 hm2的高标准新造油茶基地,创新的水肥一体化管理项目成功实施,标志着农业科技在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与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重大进步。该项目通过建立自动控水控肥系统,基于手机遥控实现自动浇灌,全基地目前已能实现轮流自动灌溉。

其中基础设施配备有:一间控制用房、蓄水池、12 km长的地下电缆、主支管网、12万m滴灌管和数万个滴头。此设备的实施已实现了对水肥料使用的精准调控,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能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条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系统能借助手机远程操作,使管理人员能在任何地点,轻松完成对整个基地的灌溉工作。

此外,该项目是祁阳市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园的一部分,其实施体现该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努力,也展示了对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即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承诺。通过这种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祁阳市提升油茶产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其他农业区域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5 结语

综上所述,油茶的生态性特征及种植管理技术是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油茶生态性特征的深入研究,能为油茶的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同时,针对油茶的种植管理技术,需要结合油茶的生态性特征和实际种植条件,合理选择育苗、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6]。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油茶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加强对油茶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以提高油茶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推动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牟仁斌.油茶栽植及管理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9(1):2

[2] 马帅兵,李昌来,周忠发.贵州省油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39.

[3] 陈伟.油茶生态高效培育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0(25):49+53.

[4] 韦健波.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2(11):3.

[5] 刘少罗.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研究[J].理財周刊,2021(8):152.

[6] 江晟.长汀县油茶种植适宜性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探讨[J].广东科技,2014(8):165-166.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油茶可持续发展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