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文化万千年?黎苗处处山兰香

2024-04-15 20:08曾艺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稻作海南生长

曾艺

海南琼中山兰稻作文化系统,是黎族和苗族人民以种植旱稻为主要特征的稻作文化系统。千百年来,山兰稻种质资源、耕作技术、农耕工具,以及酿制山兰酒、创作山兰歌谣、举办山兰文化节等,已成为山兰稻作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琼中山兰稻作文化系统被列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海南首批入选。遗产地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琼中县”)的长征镇、湾岭镇、红毛镇、上安乡和吊罗山乡等10个乡镇,山兰稻种植面积1 336亩。

琼中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属热带海洋季风区,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很适宜山兰稻的生长。最早关于山兰稻的文字记载于明代正德年间海南琼山人唐胄主修的《琼台志》。据正德《琼台志》卷八《土产上》记载:“稻,粳糯二种。粳为饭米,品著者有九:曰百箭……曰山禾。择久荒山种之,有数种,香者味佳。黎峒则火伐老树挑种,谓之刀耕火种。”经考证,这里的“山禾”就是山兰稻。

山兰稻,又称山栏稻。史料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山兰稻的传统种植方式是“砍山兰”,即“刀耕火种”,过程有选地、破山、焚烧、围兰、点种、除草、守护、收获等环节。砍山兰用的农具,包括铁钩刀、爬竿、点穴棒、手捻刀、叮咚板、山兰架等。山兰稻耐旱、耐虫害、较抗倒伏、节省人工,无须特别管理。从播种、生长到收割整个过程不施肥、不喷药、不浇水,为天然原生态种植,依靠海南丰富的天然雨水浇灌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滋润自然生长,从幼苗生长成稻谷期间一直散发着特有的稻香。

山兰稻虽好,但种植及收割却不易,需经过砍伐树木、焚烧、下种、看护、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生产过程,且一年只能种植一季,种植过的地方5年内不能再种,只能迁移到别的山头,重新砍山、烧树等。每年春季,居住在海南琼中县深山里的人們会选择一片山坡地,利用焚烧的方法,将地面的草木烧为灰烬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肥料,也使地表接近10厘米的土壤变得疏松,这样的操作有利于耕作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还能烧死地表的害虫、病菌,从而减少山兰稻遭受病虫害的可能性。然后,人们用竹竿在地上扎洞,在每个洞中放入两三粒山兰稻种子,其间几乎无须中期管理。到了七八月,烧过的树木枝头会重新生长出嫩叶和细芽,这时人们就会将新叶砍下,为山兰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同时也是在补充施肥。山兰稻的收获季节是在农历十月,人们天不亮就提上竹筒板翻山越岭赶到收割地,通常是左手抓稻穗,右手用牛角铁片割断稻秆,然后将收割好的稻穗摆整齐扎成捆,架在竹竿上挑回家。盛唐宣宗年间,被贬谪到崖州的名臣李德裕曾作诗《谪岭南道中作》,用“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来描述海南先民刀耕火种的场景。

山兰稻作为海南地区特有的珍贵地方种质,依靠海南热带丰富的天然雨水浇灌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滋润自然生长,具有独特的农艺特性和较强的抗旱生理特征,是当地宝贵的遗产资源。山兰稻依靠露水和落叶获取生长必需的水分和肥料,成熟时节,稻粒会从绿色逐渐变红或变黄,稻秆的颜色也逐渐干枯老化变红或变黄,成熟的山兰稻果实和稻秆的颜色是一致的,人们将红色的称为“糯霞稻”,把黄色的叫作“花梨糯”。作为热带山地旱稻,山兰稻具有特殊的种质特征和突出的农艺、品质优点。除抗旱性强外,还表现在大穗大粒和较高的糙米粗蛋白含量,有的种质还具有较好的蒸煮品质(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具芳香味、口感好)。山兰稻分籼稻和糯稻两大类,每个大类又分多个具体品种。比如籼稻分香米、红米、紫米等。香米口感好、香味浓郁,红米、紫米是富硒品种,都深受人们喜爱。虽然山兰稻株型不良、产量不高,在生产上应用的价值不大,但作为稻作抗旱、优质育种的原始亲本材料,则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在稻作杂交育种中,开发利用山兰稻的优良基因源值得充分重视。

种山兰,是过去黎族同胞一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一年一造,不用耕作翻土,就在砍山后放火烧过的土地上播种、管理、收获。每年丰收后,黎家宰牛杀猪,畅饮山兰酒,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延续至今,称为山兰节。目前,海南只有四五个黎村还延续着这种风俗。村民们杀猪宰牛,打糯米糍粑,吃山兰饼,喝山兰酒。山兰酒传统的酿造方法十分独特,是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然后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内,上面用芭蕉叶封盖。三天后,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渗出乳白色浆水,这就是山兰纯液。渗出山兰纯液后,竹筐内的酒渣还可进行酿造,酿造出来的酒就是山兰白酒。将酒渣装进坛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埋到芭蕉树下,一年后酒呈黄褐色,数载后则呈红色甚至黑色。其时米、糟、叶都化为浆液。酿造时放置的“球饼”就是我们常说的酒曲,山兰米酒的酒曲是用山上天然的扁叶刺、山橘叶、南椰树心等为材料制成,这些树叶具有独特的树脂芳香,酿出的山兰酒酒香浓郁,清香甘甜。逢贵客光临或重大节庆,一家开坛举寨飘香。由于酒与糟混在一起,为了不致喝进糟,便用竹竿插入坛,众客齐吸,古人有“竹竿一吸胜壶觞”的诗句。

琼中有“三月三”吃五色饭的传统。人们选用红林草、枫树叶、茅草叶和黄羌汁把糯米染成红、黑、蓝、黄四种颜色,再加上未染色的糯米(白色)共五色,将这五种颜色的糯米分别放在木桶里蒸熟。“五色饭”吃起来既有草木天然的芳香,又具有团结、幸福、美满的寓意。每年的山兰节,家家户户杀猪宰牛(忌杀鸡),舂糯米糍粑,人们互祝来年大丰收。青年男女身着盛装,携带糍粑,三五成群到村头荡秋千、玩耍,到处呈现出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这种欢庆丰收的节日要持续五天。在日常的生活中,山兰稻还可以做成竹筒山兰饭等又香又甜的食品。在长期的砍山兰耕作过程中,还衍生出了具有独特文化韵味的民歌《砍山兰歌》,记录一年中从二月至十二月所从事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表达了砍山兰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也是精神文明中最重要的基础。山兰稻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人们的生活、饮食、节庆、服饰、歌舞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文化。琼中山兰稻种植历史悠久,经过海南先民长期生产实践、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包括弥足珍贵的山兰稻种质资源、独具特色的耕作技术、特有的砍山兰农具、独具芳香的山兰酒、独特文化韵味的山兰歌、富有民族特色的山兰节等内容丰富的山兰稻作文化系统,成为海南地区十分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朱松琳]

猜你喜欢
稻作海南生长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碗莲生长记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