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问题研究

2024-04-15 01:59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工匠应用型培育

李 玉 恒

(南阳师范学院 学生发展中心,河南 南阳 473061)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发展

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道也,进乎技矣”,体现的就是用心制作、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态度。随着历史的演变,工匠精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神圣性的敬畏态度、“以道驭术”的职业规范、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和坚守传承的职业理想。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大号召全国人民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营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社会风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领导干部对待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善于在精细中出彩”[2]。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工匠精神是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3]。具体体现为:注重传承、尊师重道的敬畏精神;敬业乐业、执着专注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精神;创新创造、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

工匠精神助力国家经济转型。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模式以来,“中国制造”逐渐成为国家名片,走进了世界各国。然而中国制造产量大、收入高、利润和产值双低的困境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4]。对人才的工匠精神培育能够助力国家经济从大到强的转型,实现从世界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飞跃。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释放中国人力资源“红利”,而应用型高校则承担着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重任。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注重价值信仰的确立,让工匠精神成为大学生的普遍追求,将大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兼具的综合性人才,助推我国高质量发展[5]。

工匠精神助力高校升级。当前,应用型高校培养模式单一,过分强调培养知识型人才,没有发挥实践教学能效,导致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为企业提供即时生产力。工匠精神培育从高校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校企合作、提升产学合作入手,与企业协同育人服务地方,重视育人实效性,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提升大学生“技术”“能力”水平[6],磨砺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神,拓宽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的道路,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升级。

工匠精神助力学生成才。当前大学生专业自信心不强,专业自尊心较低,专业认同度不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实践技能匮乏,更没有在专业思维下以知识为基础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7]。工匠精神培育过程能够铸就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严谨细致的作风,提升个人核心素养,让坚定的人生价值信念帮助学生在浮躁的商业化社会中找到自我认同[8]。工匠精神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强调知行合一和创新创造,能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注重高标准、高要求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涵养学生专注的匠心,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铺就职业发展之路。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中的问题

3.1 社会对工匠的刻板印象误导了大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很多优秀经典的精神内容,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偏见和歧视,尤其是对于“工匠”的认识。传统的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仍然影响较大。据中公教育数据,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总人数近291.4万人,较2023年同期增加近41万人,首次突破29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希望成为职场精英的占58%,仅有15%的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职业排序使人们对一线工人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是干体力活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地位远低于社会管理层。虽然中国已经进行了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文化和思想日益开放包容,但是工作阶层观念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每年惊人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比例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家长也都把孩子成为公务员视为有面子、有出息的象征。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多数大学生都只关注“高薪职业”或者公务员这种“铁饭碗”,很少有人愿意成为一线工人,更不用说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这是当前工匠精神培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和认识,对他们进行价值观引领就愈发重要。

3.2 专业课程育智不育心的教学设计亟须改进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课教学环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培育力度不够,没有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课程教学中教师以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要教学目标,未能充分考虑专业课程中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对专业学习的积极作用。自2018年教育部要求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以来,高校教师逐步意识到全方位育人与专业能力提升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仍需提升相应思政意识与能力。否则,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虽然牵强地联系了工匠精神的内容,但是专业课程学习和工匠精神培养成为“两张皮”,相互脱节。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四年学习之后,仅仅知晓了工匠精神的概念,却并未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更不会将工匠精神与现实工作合二为一。

3.3 校园文化缺失工匠精神内容

校园文化环境是师生生活学习的小社会。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社会环境对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类广告宣传材料、校园纪事、广播新闻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倾向。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影响了他们的社会认知,而校园环境中各类宣传内容也影响着他们的潜意识情感。当前校园文化中所体现的明星生活、娱乐音乐等内容确实迎合了社会潮流,但是作为大学生的精神乐园,在校园文化中对家国情怀、民族认同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氛围营造还不够。这些内容在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层次、引领当代大学生升华价值观上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工匠精神文化熏陶,逐渐形成固有的专业品质和专业责任感,今后走进工作环境中,也能自然而然发扬这种优秀文化。

3.4 工匠精神教育缺乏实践体验

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思想教育,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进而影响情感,最终改变态度。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一技之长”,在日常教学中过多强调理论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结合不够,造成学生虽然理论知识积淀较为扎实,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在进行毕业要求设计和课程设置时,能力目标仍然更多停留在以培养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应用、分析和评价”阶段内容设计不足。这导致工匠精神缺乏良好的实践培育环境,学生情感体验较少达到真正的认同,工匠精神的培育流于形式。而具备良好的专业认同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在校外实习、见习过程中,很多学校没有与行业企业有效合作,没有将学校的理论与真实环境中的生产相结合,实习见习多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预期的培养效果,从而无法让学生体验工匠精神的内涵。

4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4.1 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工匠精神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思政课程不仅是构建价值观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形势政策”等课程中,有效提升课程亲和力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领悟工匠精神精髓,自觉传承工匠精神,在学习、实践和生活中积极发扬工匠精神,最终达到涵养学生匠心的目的。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可结合现实案例、大国工匠事迹、中国工业发展成就和中国科技发展中的历史瞬间、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态势,将人生态度、人生目标、人生价值、职业道德、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让他们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基石是爱岗敬业,表现是保持专注,追求是精益求精,未来是勇于创新;认识到工匠精神是自我完善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不竭的动力,是通过个人价值的加成来实现国家强国战略的内在支撑,个人发展和价值实现同国家富强民族强盛紧密相连;充分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深切体会工匠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一定要做到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这是要强调的一点。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教师必须注重讲好“工匠故事”,充分展现出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工匠精神的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让学生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

思政课程还可设置实践环节,如实地考察、社会调研、文化传承等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触摸工匠精神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敬业乐业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4.2 专业课程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依托

工匠精神促进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涵盖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和学生专业素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按照学校特色、专业构成和就业方向,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程是工匠精神培育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核心就是在教学内容中深入挖掘、充实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教育元素。

另外,学校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课特点,将专业教学和工匠精神培养有机整合,更多设置实践和创新创业课程,并采取丰富的案例教学和团队合作等方式,突出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学生才能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为增强工匠精神培育实效性,德国开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将学习领域与职业紧密结合,强调知识技能培养和工作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将学习内容和教学情境系统化,强调典型工作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

在支持系统上,首先要不断打造具有“匠心”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使其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因材施教和实践锻炼。其次需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设施和资源,如实验室、工作室和实习基地,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最后还需完善评价机制,将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衡量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不断强化工匠意识。

4.3 校园文化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立德树人的功能,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和学校实际,在校园环境布置中引入崇尚工匠精神的元素,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有机融入工匠精神元素,着力搭建多样文化平台,丰富文化生活,彰显文化育人特色,让学生处处感受工匠文化气息,时时涵养工匠精神。首先是建设一批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文化载体,如工匠精神主题馆、工匠精神文化长廊、工匠精神文化节等,营造浓厚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其次是加强工匠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文化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宣传弘扬工匠精神,如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让他们认识工匠级、大师级人物,深化对工匠精神理解,深切感受行业传承之力量。再次是引导学生参与工匠精神活动,如手工制作、社会志愿、第二课堂的“互联网+”“挑战杯”等一系列比赛,让学生在实践路径中更好深化工匠精神。最后是建立工匠精神激励机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用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4 校企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平台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和考核各环节中,应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将专家学者、技能大师、大国工匠等行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引入,充分使学生在“师傅”和“榜样”的感染下,自觉将“工匠精神”纳入综合素质提升范围。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深层次激活教育资源,邀请行业内优秀专家、工匠到校授课指导,这是匠人融入人才培养最简捷的途径[10]。首先,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才到校指导学生实践课程、创新创业类竞赛及项目运行,将工匠精神与“双创”合格主体统一于精益求精、坚守和创新拼搏等价值理念之中。其次,致力于校企合作共建,积极完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场景,让他们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入职适应能力。再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工艺改进,学习借鉴企业实践经验并体验真实的职场。最后,大力开展工匠技能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传递工匠精神,切实推动以赛代练成效。

5 结语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离不开工匠精神,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当今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应用型本科高校有责任通过培育和传承,把工匠精神塑造成为一种民族信仰,形成一种社会文化,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文化持续进步,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根本改观,最终助推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工匠应用型培育
90后大工匠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工匠风采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工匠赞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