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总结和试验分析

2024-04-14 16:55何得龙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林业育苗杂草应用研究

何得龙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对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林业保护的重视度提升,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对苗木质量的要求显著增高。在林业育苗方面,杂草作为严重制约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杂草的清除效果对种苗的生长影响重大。化学除草技术作为近年来在林业育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除草方式,应用时具有见效快、操作便捷、除草效率高等优质特征,在多地区林业育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部分区域,化学除草技术实施育苗管理过程中,常会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擾,造成除草效果不良,甚至于出现药害,苗木枯萎致死。为规避此种不良情况,本文将对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方式进行阐述,并总结笔者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黄家寨镇开展的林业育苗化学除草试验研究,旨在为林业育苗中化学除草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除草;杂草;林业育苗;种苗生产;应用研究;试验分析

在林业育苗生产管理工作中,苗木生产周期长,植株长势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苗木苗圃中,杂草种类繁杂、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当苗圃中出现杂草生长密集的情况下,不仅会与苗木争夺光热资源,造成苗木生长缓慢,还会影响苗圃地的土壤肥力水平,造成苗圃土壤有机质减少、苗木质量退化等不良现象。在林业育苗中,为有效规避此种不良现象,应当做好苗圃内的杂草清除,采取化学除草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抑制杂草生长,还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水平,提升林业育苗经济效益性。

1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应用的重要性

化学除草技术是指在植株生长期间,通过观察田间杂草种类选用针对性的化学药剂,采取科学的方式施用于田间,从而达到杂草彻底消除的效果,为目前农业生产中较为常见、施药效果好的一种技术形式[1]。化学除草技术应用在林业育苗期间,具有以下三点重要性:

1.1操作便捷

在开展林木育苗前,可使用化学除草药剂对苗圃地进行地表喷施,在土表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达到控制杂草幼苗的萌发,减少幼苗出土率。化学药剂在通过科学的比例稀释后,直接喷施土表即能达到高效的除草效果,节约人工拔草所需要耗费的时间,降低人力除草的劳动强度,为苗木的生长打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1.2见效快

在林木幼苗生长期间,观察田间杂草的品种,使用针对性的除草剂进行施药防控,能够有效的抑制杂草的生长。在施药时,技术人员一人即可完成大面积的苗圃除草,且施药后通常在2-5d内,杂草出现黄化、枯萎,除草见效快。

1.3安全性高

在传统林业育苗除草期间,为提升除草效率性,会使用农业机械进行除草,如割草机、深松机等。此类农业机械在使用期间,会由于误割、行走路线倾斜等原因,造成苗木出现机械损伤,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而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选择正确的除草剂后,对苗木不会产生不良药害,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2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2.1选择科学除草剂种类

目前,在农资市场中,化学除草剂的种类繁多,不同化学除草剂在使用时功效、适用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林业育苗技术人员在选择化学除草剂种类时,应当结合田间育苗的树种、杂草种类及杂草的生长发育情况选择适宜的除草剂类型,确保除草剂的使用具有合理性。化学除草剂从其作用方式,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灭生型除草剂、芽前除草剂及苗后除草剂,在林业育苗方面分别应用于苗圃整地育苗前、幼苗播种定植前后、幼苗出土萌芽后三个时期[2]。首先,在苗圃整地育苗前,可使用灭生型除草剂全田喷施,做好田间的杂草清理工作,确保后续育苗时田间无杂草,提前做好苗床准备。其次,在幼苗种子播种或幼苗定植前,可于田间使用选择性的芽前除草剂,从而抑制田间杂草的萌芽生长,为种子的发芽、幼苗的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最后,种子发芽后、幼苗萌发后可选用内吸传导型的苗后除草剂,抑制田间杂草的乙酸乳酸合成酶及细胞分裂素的生成,从而控制杂草生长,使其无法顺利完成养分的传导与生成,逐渐黄化枯萎、死亡,完成田间杂草的清理,同时确保苗木的安全。

在选用化学除草剂时,技术人员需要对苗圃的杂草品种有一定的了解,依据不同杂草品种选用针对性的除草剂,提升除草效果。例如,在苗圃中生长的杂草为牛筋草、野燕麦等尖叶杂草时,可使用12.5%拿捕净机油乳剂对杂草茎叶喷雾防治;当田间出现蒲公英、婆婆纳等杂草时,可使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剂对杂草茎叶喷雾防治。

2.2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

为有效提升林业育苗中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效果,在选择化学除草剂施用时间时,可结合土壤墒情、天气环境、施药方式等因素,合理安排施药时间,以提升施药效果。

首先,杂草在苗圃中萌发生长期间,会需求一定的光热资源,与苗木争夺养分、水分、肥力、生长空间等,抑制苗木的生长。在除草时,应当秉承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在苗圃准备阶段、种子播种前后施用除草剂,减少杂草萌发生长时对苗木幼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确保其能够在充足的光热资源下良好生长。

其次,杂草在不断的生长期间,其对化学除草剂的抗性会随之提升。为提升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效果,需要以不影响树种发芽、苗木萌发生长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的提前展开化学除草,做到除小、除了。当苗木与杂草均处于萌芽时期,管理时可选用对苗木生长影响较低的化学除草剂,协调除草剂及杂草生长威胁关系,以对苗木影响最低的情况下选定合理除草时间。

最后,当除草剂施用方式为雾化喷施时,除草剂使用的时间应当避开阴雨、大风、露水等情况。选择在无风、无露水的晴天9时-11时、14时-18时进行施药。施药后6h内遇降雨需要及时补施,提升施药效果。

2.3严格控制施药量

化学除草剂施药量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的提升施药效果,当药剂使用量过高时,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药害影响;当药剂使用量过低时,则会降低除草效果。林业育苗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化学药剂期间,可依照除草剂的产品说明科学配置药液量,以达到理想的施药效果。例如,当育苗苗圃内出现婆婆纳、车前草等杂草危害时,选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剂除草时,可依照45-50mL/667m2进行稀释喷雾防治;当育苗苗圃内出现牛筋草、稗草等危害时,选用8.8%精喹禾灵乳油剂除草时,可依照100mL/667m2进行稀释喷雾防治。

如若苗圃间的杂草种类多样化,生长情况复杂,在使用除草剂时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除草剂复配施药时,应当合理控制不同除草剂的复配比例,避免浓度使用不当影响药效[3]。例如,在对苗圃地进行苗前除草时,选用50%乙草胺乳油80-100mL/667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4g/667m2地面均匀喷雾防治。

除此之外,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还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当苗圃地中为沙壤土,其对除草剂的吸附量较小,在使用时可减少施药量,避免出现药害;当苗圃地为壤土或黏重土时,则反之。

2.4选择适宜的施药方式

化学除草剂使用方式除了喷雾施药,还有药土法、封闭法等,施药方式的不同,其产生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林业育苗期间,技术人员可依照苗圃的环境、杂草与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合理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施药。最常见的方式为喷雾施药法是将化学药剂进行科学稀释,随后使用喷雾器将药液雾化,均匀喷施在田间,从而达到科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期间,可选用定向喷雾或全田喷雾,其中定向喷雾是指将化学药剂雾化喷施在需要清除的杂草植株上,避开林业苗木,通常在喷雾器雾化喷头覆盖一个定向喷雾罩子即可。施药时,降低喷头高度,避免将药剂喷施在苗木上。全田喷雾则时将雾化后的药液均匀喷施至全田,此类全田喷雾使用的药剂安全性较高,不易发生药害。

药土法及封闭法通常应用在苗圃准备阶段,使用后可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清除刚萌发的杂草幼苗。药土法使用是指将已经稀释后的除草剂药液均匀喷施在细土、沙土上,并充分搅拌均匀,形成药土,随后将药土撒施土表,随旋耕带入土壤深处,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而封闭法是指将封闭除草剂的药液均匀洒在苗床表面,洒施后不可踩踏、翻动土壤,促使药液在土表形成保护膜,从而杀死杂草萌发幼苗,达到除草效果[4]。

2.5规范除草剂的使用

在林业育苗期间应用化学除草剂,除了要求用量科学、施药方式正确等情况,技术人员还需要依照不同除草剂的说明书完成相应的药剂稀释与配置,规范除草剂的施用细节,避免出现田间化学除草剂药液施入不均、喷施效果不良等问题。例如,在进行化学除草剂的稀释时,使用时必须运用清水稀释,避免浊水中的大量金属离子、土壤颗粒等对药剂的吸附出现失活。在进行药剂雾化喷施防治时,需要对施药的机械进行全面维护检查,观察施药机械零件的质量性能,避免影响雾化效果。除此之外,林业育苗项目实施时,育苗规模相对较大,化学除草时间并不固定,在常规管理下,技术人员会提前准备一批除草剂备用。在除草剂存放期间,应当选择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的区域,并安排人员看管,避免出现除草剂质量问题。

2.6做好杂草观察与研究

在林业育苗杂草化学防治管理期间,杂草种类与化学除草剂的选用联系较大。技术人员在林业育苗期间,需要加强自身对杂草种类的研究,了解不同杂草的生长习性、发育特征等信息,为选择适宜的化学除草剂种类、施药浓度以及施药时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5]。例如,在选择化学除草剂期间,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在苗圃工作时观察到的杂草种类特征,查看市场上不同除草剂的使用范围、使用效果,进行判断使用后是否能够有效的清除该苗圃内的杂草,从而购买正确的除草剂,控制除草成本。

除此之外,随着近年来林业育苗的发展,不同区域的育苗苗圃中,常见的杂草及杂草生长发育特征均会发生不同的变化[6]。并且,随着化学除草剂应用增多,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也會随之提升,危害特征逐年变化。为了有效提升林业育苗化学除草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技术人员在实施化学除草期间,可交替轮换使用多种除草剂品种,延缓杂草出现抗药性的时间,增强化学除草的效果,维护林业育苗良好发展[7]。

3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试验实例

3.1试验材料及方式

为明确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笔者在2022年4月12日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开展一次化学除草剂林业育苗试验。本次试验地点位于大通县黄西村油松大田育苗苗圃中,该大田土壤为栗钙土壤,苗圃地内常见杂草为看麦娘、早熟禾、白茅、狗牙根等10余种杂草。

本次试验使用化学药剂为3种,分别为24%乙氧氟草醚乳油、48%氟乐灵乳油、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分别在油松播种覆土后出芽前、苗期分为两次进行喷雾施药。首次施药时间为油松播种覆土后的3天内,第二次施药时间为油松出苗后的25天施药。每种药剂设置为1个处理小区,重复处理3次,随机排列,设对照处理1组,不设置重复,共10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0m2。其中处理一为24%乙氧氟草醚乳油使用浓度为0.1mL兑水100mL喷施1m2苗床;处理二为48%氟乐灵乳油使用浓度为0.3mL兑水100mL喷施1m2;处理三为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2g兑水100mL喷施1m2;处理四为空白对照。

本次试验时间共持续85d,试验数据调查分别为首次施药后10d、第二次施药后10d,调查每个处理内的杂草株数、鲜重、苗木生长情况,统计试验结果数据,对比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后的苗木育苗效果。

3.2试验结果

通过本次试验调查,在油松育苗期间使用的3种除草剂在两次施药处理后的除草效果较好,田间杂草数量少、长势差;而空白处理区的杂草较多,在此次试验中,空白处理共采取3次人工除草,否则油松幼苗将会被杂草完全覆盖,苗木生长受到抑制。其中,使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和48%氟乐灵乳油喷施除草处理区内,杂草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6%以上,而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除草效果相对较低,为78%,但是对比空白处理区除草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对本次试验中,育苗田间油松幼苗长势调查,发现在各小区内的油松幼苗均未出现药害影响,其中空白处理区的油松幼苗长势较差、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处理区中幼苗长势稍弱,而剩余两种药剂处理方式中幼苗长势较强。造成此幼苗长势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苗圃间杂草生长影响幼苗对光热资源的获取,从而造成幼苗长势不良。

3.3试验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在油松育苗期间,选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48%氟乐灵乳油、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进行除草时,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其中,以24%乙氧氟草醚乳油、48%氟乐灵乳油的杂草防效较好,可以于油松育苗播种覆土后苗木出土前、苗木出土后25d左右进行化学除草应用,应用后田间杂草少,苗木长势优异。对比常规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可显著节约人工成本,且使用效果较好,可以大范围应用推广。

4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可以显著的节约人力资源,提升除草效果,促进林业苗木的健壮生长。技术人员在选用化学除草剂期间,应当做好对化学药剂种类的选择、使用时间、剂量的使用、杂草种类及研究等相关管理,确保施药的有效性,避免苗木出现药害,维护林业育苗规范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臧云鹏.杨树育苗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21(5):27-28.

[2]刘玉艳.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3):35-37,40.

[3]杨璐.农业生产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J].广东蚕业,2020,54(12):85-86.

[4]唐立太.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管理中的应用要点及优化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33):64-65.

[5]李兰红,闫凤超,怀宝东等.绿色农业先进技术:化学除草安全添加剂的应用[J].现代化农业,2020(4):11-12.

[6]李淑娜.林业育苗中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优势与要点研究 [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7):165-167.

[7]尹志南.关于北方林业苗圃化学的除草技术探究[J].农家参谋,2020,(6):113.

猜你喜欢
林业育苗杂草应用研究
拔杂草
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分析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