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价值及关键举措探究

2024-04-14 18:20程小丽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小麦

程小丽

摘 要:随着农业种植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农业种植领域中的新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多,合理应用新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种植水平,满足各类种植的需要。在小麦种植工作中,通过使用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以让小麦种植的产量、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对种植环境进行有效维护,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将对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阐述栽培技术应用的价值、问题以及要点。

关键词: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据了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来源之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小麦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小麦的生产受到了土地资源的限制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导致小麦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小麦的高效利用,是我國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1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的价值分析

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栽培模式。该技术以小麦的生长规律和生态需求为基础,以科学的栽培措施为手段,以提高小麦的单产、品质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保护小麦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原则,实现了小麦的高产与节约、优质与安全、高效与可持续的统一。该技术已在我国多个省份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我国小麦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1]。

首先,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优化小麦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密度、施肥水平、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高了小麦的生长势和抗逆能力,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粒数,提高了小麦的千粒重和含水率,从而提高了小麦的单产和品质。据统计,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小麦的单产提高10%~30%,品质提高5%~10%。例如,河南省推广的稻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平均亩产达到了400kg,比常规生产提高了100kg,且小麦的品质也有所提高。

其次,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水、肥、药等资源,降低了小麦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小麦的产值和收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小麦污染和残留,提高了小麦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提高了小麦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

此外,通过改善小麦的栽培条件,增强小麦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小麦的灾害损失,提高了小麦的抗旱、抗涝、抗寒、抗热、抗病虫等能力,保障了小麦的生产安全。同时,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控制和平衡小麦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增加了小麦的碳固定和氧释放,减少了小麦的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了小麦的气候效应,保护了小麦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例如,河南省郑州市推广的小麦深松沟播保墒节水绿色模式,可以节约水资源30%~40%,减少化肥用量10%~15%,降低农药用量20%~30%,同时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改善了小麦的生态效益。

2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的问题分析

2.1技术应用方案不完善

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综合的技术体系,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品种、气候、土壤等因素,制定适合的技术应用方案,实现技术的精准化和个性化应用。然而,目前我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方案还不够多和全面,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满足小麦生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一些地区还没有形成适合当地的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或者只有单一的技术措施,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术组合,这导致小麦的生产效果不理想或不稳定。

2.2技术应用宣传的不足

技术应用宣传是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手段,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技术应用宣传,提高农民的技术认知和接受度,激发农民的技术需求和动力。然而,目前我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宣传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到位的现象,如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内容简单、宣传效果差等,这导致农民对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对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信心不足或不坚定[2]。

2.3技术应用实践不够规范

只有技术应用足够规范、标准,才能够保证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在实际的技术方案落实过程中,更需要遵循科学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方法,实现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应用。然而,目前我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的效果和效率。

3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3.1选地整地

选地整地是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是保证小麦生长发育的前提。选地整地一般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进行选地的过程中,首先应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小麦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pH值在6.0~8.0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种植,应避免在盐碱地、重涝地、石质地、酸性土壤上种植。同时,小麦的种植地点应有充足的光照和通风,避免在阴湿、低洼、风沙、冻害等不利条件下种植。

其次,应切实做好深翻和平整工作,深翻和平整是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透气性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小麦的根系发育和水分利用。小麦的深翻深度应在20~30cm之间,深翻时应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石灰,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中和土壤的酸度。小麦的平整工作应在播种前进行,平整时应保持土壤的松软和湿润,以利于小麦的播种和发芽。小麦的深翻和平整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和小麦的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机具和方法,以保证地块处理的质量和均匀性[3]。

3.2选种及种子处理

选种及种子处理是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是保证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基础。选种及种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选择适宜的品种和优质的种子,提高小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为小麦提供良好的遗传条件。

品种是决定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不同的地区、气候、土壤、用途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小麦的品种应具有以下特点: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实际的小麦品种根据不同的生育期和用途,分为早熟、中熟、晚熟和春麦、夏麦、冬麦等类型,在实际选种时,应结合当地的种植历史和经验,参考国家和地方的推荐品种,以及相关的品种试验和示范数据,以保证品种的适应性和优势。例如,河北省邯郸市推广的小麦品种“邯麦22号”,是一种冬性、中熟、高产、优质、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适合在当地的冬麦区种植,平均亩产可达450kg,比常规品种提高了50kg,且小麦的品质也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

其次,在种植处理方面,可以使用浸种的方式,浸种的液体可以是清水、微量元素、生长素、抗菌剂等,时间一般为12~24h,温度一般为20~25℃。浸种后的种子应及时播种,避免发霉或失活。浸种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的水分含量,提高种子的活力和萌发速度,增强种子的抗病虫和抗逆能力,改善種子的品质。

3.3科学播种

播种期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应根据不同的地区、气候、品种等条件,确定合适的播种期。播种期的主要原则是:早播早收、晚播晚收、春播春收、夏播夏收。确定好播种期,能够使小麦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萌发和生长,避免低温、高温、干旱、洪涝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小麦的生育期和生长期的合理分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实际进行播种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和小麦的生育期,计算出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和最迟播种期,以及播种期的调整因素,如前茬作物、土壤水分、种子处理等,以保证小麦播种期的适时性和灵活性。例如,河南省推广的小麦播种期为10月5日~10月20日,根据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以及小麦的生育期为150~160天,确定了这个播种期,可以使小麦在11月份前完成分蘖,12月份前进入越冬期,3月份后恢复生长,4月份后进入抽穗期,5月份后进入成熟期,6月份前完成收获,避免了冬季的寒害和夏季的高温干旱,保证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4]。

其次,应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小麦的品种特性,计算出小麦的最佳播种量和最大播种量,以及播种量的调整因素,如播种期、播种方式、施肥水平等,以保证小麦的播种量的合理性和适宜性。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量为每亩7.5~10kg,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小麦在每平方米300~400株的密度下生长,保持每株2~3个有效穗,每穗20~30粒的结实情况,达到每亩小麦的有效穗数为90万~120万个,千粒重为40~50克,亩产为400~500kg的水平,保证小麦的单产和品质。

3.4肥料施用

施肥是为小麦提供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手段,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品种、土壤、生育期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在施肥过程中,应当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磷钾平衡、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合理使用肥料能够使小麦在适宜的养分水平下生长,保持适当的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避免养分过多或过少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小麦的生长势和抗逆能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实际的肥料施用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养分和小麦的养分需求,计算出小麦的最佳施肥量和最大施肥量,以及施肥的调整因素,如播种量、播种期、水分条件等,以保证小麦施肥的合理性和适宜性。例如,河南省洛阳市推广的小麦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为:基肥施用有机肥1500~2000kg,复合肥50~100kg,追肥分为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三次,每次施用尿素15~25kg,磷酸二铵10~15kg,钾肥5~10kg,施肥总量为每亩150~200kg。根据当地的土壤养分为中低,以及小麦的养分需求大,确定了该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可以使小麦在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下生长,保持每亩小麦的氮素吸收量为20~25kg,磷元素吸收量为10~15kg,钾元素吸收量为15~20kg,达到每亩小麦的养分利用率为40%~50%,亩产为450~550kg的水平,保证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3.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小麦的水分、杂草、病虫害等因素,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好水分的控制工作。水分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品种、土壤、生育期等条件,保证农田中水分的含量。做好田间管理,能够使小麦在适宜的水分水平下生长,保持适当的干湿状态和水分利用率,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所带来的影响。在实际进行水分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降水和蒸发情况,以及小麦的水分需求,计算出小麦的最佳灌溉量和最大灌溉量,以保证小麦灌溉的合理性和适宜性。

其次,杂草可能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应当根据当地的杂草种类和数量,以及小麦的杂草耐受性,制定好除草的方案,以保证除草的合理性。一般来说,除草的手段有机械除草、化学除草、生物除草等,应根据不同的除草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除草手段和方法,避免对小麦的伤害和污染。具体来说,在实际进行除草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杂草识别和智能喷雾系统,实现小麦的精准除草,除草分为播种后、分蘖期和拔节期三次,每次除草量为每亩0.5~1.0kg,除草总量为每亩1.5~3.0kg[5]。合理除草可以使小麦在每平方米5~10株的杂草密度下生长,使杂草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依靠杂草识别和智能喷雾系统,能够将杂草的处理控制在较小的范围,这不仅能够提升杂草控制的效果,也能够减少对于农田和周边环境的污染。

3.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威胁,一旦未做好控制病虫害的措施,就很容易使病虫害对小麦的生长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实际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当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并且做到“综合防治、绿色防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切实防止小麦的生长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影响,保证小麦的实际产量。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切实根据当地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以及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指标,制定出适宜当地情况和小麦生长情况的防治方法,确保小麦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一般来说,病虫害的防治手段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应根据不同的防治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和方法,避免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影响。同时,在实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创新工作,积极使用全新的农业技术,以保证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和效率。例如,河南省的很多地区就基于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了小麦的精准防治。防治一般分为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三次。当地的病虫害种类主要为条锈病、赤霉病、蚜虫、螟虫等,一般情况下,每亩小麦的病虫害发生率为15%,病虫害损失率为5%~10%。而通过有效的防治工作,可以使每亩小麦的病虫害控制率达到90%~95%,使小麦的亩产得到有效保证,切实提升小麦种植的实际效果。同时,通过精准防治,也切实减少了防治工作中使用的农药数量,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总而言之,对于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小麦栽培的实际效果,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让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同时,通过绿色作业,让小麦栽培环境及周边环境得到切实维护,保证栽培的长期持续,提升小麦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斐,张聪敏.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领探析[J].河北农机,2023(09):124-126.

[2]牛金星.高产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研究策略[J].黑龙江粮食,2023(03):60-62.

[3]苏琳.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领探析[J].种子科技,2023,41(03):33-36.

[4]宋祥刚,乔存金,于卿.济宁市小麦绿色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J].农业科技通讯,2021(07):288-291.

[5]李丹,包明艳.江苏东海县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建设经验[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35):72+75.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