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婷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者”,企业长期奋战在行业第一线,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行业嗅觉,对人才的标准有着清晰的认识。 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协同联动, 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助于实现高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的模式,能够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产教融合的内涵是在建立产业与高校信息共享、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校企深度合作与协同育人三种机制的基础上,以信息融通、资源共享为基础,构建产业与高校协同育人及创新体系。 产教融合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要制度安排。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产教融合还可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职率。
中国的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在产业结构迅速升级转型的环境下,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进而引发了企业“用工荒”和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并存的现象。 随着传统行业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行业求职者间的竞争压力较大,企业急需专业技能型人才。 新经济行业的涌现,使得相关人才供不应求。 关于当前就业市场及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分析, 本文将采用PEST 分析法进行宏观环境分析,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层面依次展开,论述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新机遇与挑战。
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全力部署相关工作并督促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贯彻落实。 人社部于2021 年印发了《关于部署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 提出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求职中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不断线,使有求职意愿的失业青年及时得到针对性就业帮扶,力争青年失业水平稳中有降。 通知明确从加密岗位信息提供、启动专项职业指导、集中开展培训见习、扎实做好困难帮扶、加大就业权益保障、强化政策宣传落实等方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展开。
传统行业企业升级转型成效明显,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大幅上升。 在行业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延伸出了许多新的工艺、服务和产品。 这就要求传统行业从业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和专业水平。 部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后,以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等产业形式发展,专业技术类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互联网深入渗透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一系列依附于互联网,但更细化、更专业的新兴行业职业涌现。 例如“家庭收纳师”“App 技术工程师”等,这些新兴岗位更需要综合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过硬的跨界人才。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在从“世界工厂”向中高端价值链攀登的过渡期, 科技人才作为支撑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企业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渴求愈来愈强烈。
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 根据全国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45—59 岁人口占比高于15—29 岁人口数,他们主要从事制造、农林牧渔、批发零售、建筑这四大传统行业,这些行业普遍呈现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特性。 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 新型机器或计算机替代人工成为主流,使传统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 高学历人才就业主要分布在教育、信息技术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这导致大量退休人员腾出的岗位与高校毕业生学历不匹配,即使岗位需求量大也难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新一线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为知识型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调查显示,“新一线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已经超过了一线城市, 这些城市具有政策灵活、生活成本较低、就业职位多样化的特征。 将持续通过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优惠等方式吸纳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让专业技术人才缺口持续增大。 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明显不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而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困境。 企业中存在“懂业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业务”的现象,凸显了复合型人才短缺的用人现状。 产业链的融合与升级、“互联网+”模式的进一步推进,共享经济的快速渗透,都为未来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的企业发展模式将朝着发展型、多元化、个性化方向转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将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转变。 共享平台兴起,有助于线上线下劳动力的整合,让工作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工作场所更加多元,工作的信息受众面更广,工作方式更加人性化,工作参与度更高。 以充分满足就业人员个性化需求为前提,优化中国就业市场岗位和人才需求配置。
当前就业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政府急、高校急、企业急、毕业生不急”的现象。 虽然中国目前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但存在着部分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两难并存”现象。 总的来说,中国就业市场呈现部分毕业生就业难、 部分行业门可罗雀、部分地区难以吸纳人才等问题。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不景气,劳动力市场需求萎缩,宏观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和难度。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情况严重,也增大了整体就业压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
对于初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就业本身就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一场自身实力与社会需求的较量。 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使部分毕业生只关注大单位、大城市的就业,过分追求利益,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 部分毕业生不仅对薪酬、工作地点要求较高,而且对专业对口程度、未来发展前景等也有较高的期望,把“钱多、事少、离家近”作为择业标准。 一旦未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们便倾向于通过“缓就业、慢就业”逃避就业压力。 例如专心准备考研或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寄希望于获取更多证书来提升自身的择业竞争力。 部分毕业生执着于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把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作为人生规划的重要目标。
高校毕业生对职业定位不够清晰,在求职时没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岗位的实际情况、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极易产生就业不适应甚至离职的后果,这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和今后的职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对企业忠诚度不高, 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中小型企业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导致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有些大学生在毕业之际突然发现自己无处可去, 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该如何发展,求职就业时屡屡碰壁,产生了害怕就业、就业焦虑等负面情绪。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突出。 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够灵活,创新意识不强,对实践性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就业难度加大。 该问题在高职类院校体现更加明显,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能力不足, 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虽多,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 在专业设置方面,热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 导致一些专业毕业生出现过剩。如信息技术、会计等专业。 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匹配度不高,就业后会出现就业满意度低、跳槽频繁等问题,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
当前高校毕业生多为“0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为优渥。 在孩子面临就业压力时,部分家长会主动帮忙分担, 提供经济和物质支持,确保孩子衣食无忧。 有了丰裕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主动性差,他们不急着走进社会,甚至对就业排斥、恐惧。 部分“00”后崇尚“佛系”,在他们看来,干着996 或007 的工作,却只能拿着微薄工资,是对剩余价值的压榨,在工作中主动“躺平”,拈轻怕重、甘于平庸。 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现实,“00” 后的创业热情却十分高涨。 根据2021 年《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显示,92.45%的被调查者赞同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其中58.49%的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是实现理想的途径,超过六成“00”后高校毕业生认为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1中国青年报[N].2021-6-4-06.。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也是全国高校面临的重点问题.它不仅影响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受新冠肺炎r 后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力支持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对于改善就业形势,促进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精准就业”,即高校将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条件,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主动就业。
目前,就业市场存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较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双方没有做到精准对接,沟通和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获取内容不对称。 企业在招聘到高校应届毕业生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新员工,而人才流失率较高,使得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的投入远大于收益。 以产教融合为契机,支持企业与高校建立“校企联姻”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的精准度。 高校可以借助行业企业资源,不断改进创新合作模式,培养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一线实习实践机会, 从而提高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 这对于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降低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以及企业的用人成本,促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十四五规划全面展开,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才和岗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这迫切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传统的高校办学注重理论学习, 但缺少岗位实操相关训练, 导致中国就业市场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的短缺。高校办学以产教融合为契机,开展高校就业服务精准对接工作, 把校内专业课设置与校外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紧密结合起来。让企业导师进课堂,传授行业一手讯息和职业需求,并将行业企业的要求纳入课程考核标准中。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生实习实践环节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与意识, 有助于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卓越、职业素养拔尖,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的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通过加强产教融合,推进精准就业对接工作,建立校企融合的实训平台, 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切实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 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企业和院校还可以联合打造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探索建立高校-企业双向服务机制,在企业中打造高校校外实训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 同时,高校也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共同孵化出“产教融合型企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以湖北省为例,为了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府从拓宽毕业生就业“三类渠道”、健全扶持大学生创业“六项机制”、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三项举措”、实施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三送服务”四方面入手, 让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得以稳步推进。 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给予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多元化招聘服务。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实施公务员、事业单位政策性扩招,并将主要空缺岗位用于高校毕业生招聘, 同时推出大批基层岗位,吸纳青年才俊。 对灵活就业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等扶持。对个体经营毕业生给予税收优惠。因此,湖北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数明显增加。
湖北省政府提出健全扶持大学生创业“六项机制”,即提供一项创业贴息贷款、实施一个无偿扶持项目、举办一场创业大赛、打造一张创业服务品牌、建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 推出一档创业电视栏目。鼓励对大学生创业免除反担保, 加大贴息力度,通过扶持创业项目、举办创业大赛,搭建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导师、创投机构对接平台,营造创业氛围,提供高校毕业生创业启动资金。 为了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提出做实就业指导、简化就业手续、提升就业能力“三项举措”,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三送服务”,即: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确保毕业生离校即与省教育厅衔接移交数据的不断线服务。 运用智能机器人外呼平台服务,逐一联系未就业毕业生,运用互联网各平台提供就业岗位。 开展“直播带岗”,实现全平台观看量达318.18 万人次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OB/OL].。
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为例,作为湖北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该公司积极承担企业责任和建设任务, 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展开校企合作。 该企业参照高校人才培育要求, 由校企合作基地-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机会,并配备专兼结合的优质师资资源,为学生定制了线上线下相结合, 各具特色专业实习计划。 依托营销实训室和智慧校园综合能源项目,以实操技能教学为主,分组研讨、案例分析、虚实结合为辅,将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合作研究相融合,让学生身临工作情境,将课本知识与企业实践融会贯通,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了校外实习实践质量。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将技术培训中心作为高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助于湖北省电力专业人才培养,也对湖北省电力专业优秀学子向创新、 复合型人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除了开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间还可以共建产教研平台,开展项目合作和学术研讨。 企业给高校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高校教师去到企业开办专业知识讲座, 切实推进校企融合的深度发展。 以产教融合为契机,学生在校外企业基地实习实训环节中,积累大量行业相关经验,培养应对问题的能力, 在日后学习中以行业企业标准要求自己,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实现精准就业。
总的来说,高校对毕业生的精准就业帮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精准把握国家政策、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精准指导毕业生就业、精准构建并维护毕业生就业系统。 近年来,政府高度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带头整合了各类资源,颁布各项有助于毕业生精准就业的优惠政策。 高校需要对政策保持高敏感度,深刻解读、充分利用,搭建好政府、企业、学生间的沟通桥梁,让信息无障碍传递,政策无误差落实。 新的就业形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密切关注国家产业需要和用人单位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精准就业”三方联动,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精准化就业。 精准指导毕业生就业需要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就业类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劳动观和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崇尚、尊重劳动的意识。 在就业时减少行业、职业、薪资、地域等限制,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中小型企业和乡镇就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个人价值。 高校需要积极构建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系统,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市场调研,摸清行业要求,加强大数据运用,精准获取毕业生就业相关信息。 借助“互联网+就业”的新思路,立足于市场及行业的产业需求,做好企业和学生间的衔接工作。 利用技术创新赋能,开展精准化双向服务,最大化发挥学生在“云招聘”过程中的优势,实现精准就业,让企业能够精准招聘,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最优化。
大学生从入校起就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有助于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的活动中去。 在校内外实习实训环节强化职业素养,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可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目标,脚踏实地、步步推进,在毕业求职时才能掌握主动权,实现真正的精准就业。 高校毕业生还应积极转变就业思路,强化创新创业意识。 在大学期间注重团队合作,和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力往一处使的同时秉持忧患意识,避免眼高手低。 充分运用周边思维和用户思维,想客户之所想,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发现和抓住生活中的商机。 在社会就业岗位紧缺之时,变被动为主动,谋划精准就业大计。
精准就业是当前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性高的一种就业新思路,是依托产教融合的大环境,在确保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对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有益探索。 构建精准就业体系需要政校企学四方达成共识,共同构建一个科学、稳定、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就业系统。 有效帮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快速就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价值,为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