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省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胡晓端
“立德树人”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劳伦斯基曾说“艺术的基本功能是道德的”,这说明艺术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幼儿教师作为面向学龄前孩童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对象,对幼儿的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思想道德水平、艺术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尤为迫切。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课程中,艺术教育对幼师培养幼儿品性及创造性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舞蹈课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美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因此,开设幼儿保育专业的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舞蹈教学实施“立德树人”,课堂上着力于“授人以渔”,发挥艺术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幼儿园输送优秀人才而服务的目的。
当前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舞蹈课大多套用专业舞蹈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难度和标准过高,太多的专业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学习,让学生望而却步,并不能对舞蹈的学习产生快乐。另外,教学存在目标定位模糊、内容不规范、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没有结合专业特点、生源情况、社会需求等,缺乏对该专业舞蹈教学本质的认识,实际教学忽略了该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偏离了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脱离了为幼儿开设舞蹈课的真正意义,影响学生走上岗位的教学质量。
舞蹈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该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含基础训练、各类民族舞种的学习和幼儿舞蹈的学习,要真正学透势必花费大量时间才行。但由于幼儿保育专业课程多样性的问题,导致各学科课时量少,学生无法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因此,教学只能局限于让学生以模仿舞蹈动作为主,很少有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专业教学能力。这就是为什么长久以来,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质量等方面产生怀疑的原因,也是幼儿教师现有水平参差不齐的缘由。幼儿教师是一个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技能的岗位,二者缺一不可,虽然造成这种质疑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无论是哪一门艺术类课程,都容易出现无法全面深入地引导学生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的问题,大多还是停留在机械化的模仿上,这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此外,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是具备欣赏舞蹈美之能力的,但大部分学生却害怕甚至不喜欢上舞蹈课,有可能是因为自身条件不足,也可能是吃不了苦。自身条件不足包括节奏感不强,四肢不协调。吃不了苦则是这个年纪的学生筋骨已经基本定型,基本功训练会使他们感觉疼和累,且每周课时训练时间太短,大部分学校一周基本上是4节小课,上完了这几节课又要间隔几天再继续学习,在舞蹈课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情况下,周而复始,加上学生自律性太差,学校学习氛围不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学而不佳,甚至产生厌学。
学校应该通过了解和分析幼儿园的教学现状,明确以培养该专业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幼儿教师为教学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找准教学方向,确保教学落到实处。比如传统舞蹈教学计划安排是前面两学年让学生先把各类民族舞蹈学习完后,最后第五个学期才让学生接触幼儿舞蹈的学习与创编,这会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所以,我们要从新生开始就在每个学期的课堂上适当加入幼儿舞蹈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童真童趣的幼儿舞蹈。或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具有美感的各种成人舞蹈动作搭配幼儿音乐,引导学生创编成幼儿舞蹈,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适应两者的区别,并将之变成习以为常的舞蹈学习内容,甚至达到成人舞蹈与幼儿舞蹈之间随意的自然切换,最终习惯并乐于接受幼儿舞蹈的学习。
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舞蹈对塑造美的重要性
尽管大部分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舞蹈基础较弱,但他们对于事物的美丑是有分辨能力的,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美的追求是迫切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舞蹈能给他们带来回报。比如形体美的塑造是中职学生爱美的主观需要,而舞蹈对于改变形体、提升气质、彰显个性、展示美丽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学生通过教师科学的引导进行学习后,养成抬头、挺胸、收腹等习惯,纠正和改善含胸、驼背、脖子前倾等形体问题,就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当达到举手投足间都能洋溢着优雅和美感时,就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舞蹈的自信。
2.让学生认识到舞蹈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重要性
舞蹈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与内容,能融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从而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不同领域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幼儿教育离不开游戏化教学,游戏就是一个玩乐和动作的过程,对幼儿而言,能在玩耍中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感受学习的乐趣。舞蹈既有助于幼儿身体动作和肢体语言的锻炼,又能发展其审美和想象能力,而且是培养幼儿性格、思想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教育中,不管是什么科目,都能适当加入一点舞蹈设计,让幼儿在舞蹈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因此,我们要引导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舞蹈知识,在教授幼儿各类知识时适当加入舞蹈进行教学,比如在语言课中加入舞蹈动作以加深对某个词语的认识,像“轻飘飘”“落叶”等词都能很形象地用舞蹈动作进行诠释;童话故事教学加入舞蹈情境表演,小朋友也会对故事内容印象更深刻;或者将动物特征编排成律动舞蹈,让小朋友进行学习,既生动有趣又清楚认识了相关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1.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在幼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思考力、想象力是舞蹈创作的源泉。没有这种能力,便无法创造新的舞蹈内容,甚至时间一久,连模仿能力也会跟着衰退。因为模仿能力中多少也要有一点创新能力,否则舞出来的动作将一成不变,毫无进步。因此,舞蹈教学除了让学生模仿舞蹈动作,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敢于超过“师承”,也就是大胆超出教师教的范围,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舞蹈。同时,要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实践,比如将多种风格的舞蹈动作融汇到一个作品中。此外,要教会学生明白每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不同,故而舞蹈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可以有很多,可以通过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同一个舞蹈。例如笔者在教原创幼儿舞蹈《山妞》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要表现的内容,并根据音乐安排段落结构,再通过教师随意演示的几个舞蹈动作,让学生按故事情节的推进,重复变化教师的舞蹈动作进行创编。最后,笔者把学生表演过程中表现恰当且优美的动作汇总起来,让学生描述自己舞蹈时要表达的情绪和诠释的内容,并加以分析和引导,使学生舞得更准确生动,同时体会舞蹈的内涵和编创舞蹈的乐趣。当学生通过学习脱离机械性的舞蹈后,能深刻体会各类舞蹈作品的思想内涵,灵活展示各类舞蹈的不同风格,并呈现自己的想法和灵感。
2.转变舞蹈教学模式
近年来,舞蹈艺术发展速度较快,使舞蹈语言内容更为丰富,幼儿学习舞蹈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并且能增强对艺术的理解并陶冶情操。因此,在幼儿保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实践教学中,尽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舞蹈主题,并将一些积极、活泼及充满乐趣的舞蹈动作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其舞蹈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还要教会学生通过记忆、想象、模仿、理解等方式,根据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创编舞蹈。
由于课时量少,舞蹈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特点和各人的学习优势,着重于“授人以渔”,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安排,让进度慢的学生找准定位。一是要做到集体和个别相结合。例如,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感觉,分成两拨人分别排练两种不同类型的舞种。其中,个子小巧的跳幼儿舞蹈,个子高挑的编排当代舞,两支舞蹈都不需要高难度的技术技巧,由于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准舞蹈需要的风格特点,都能做到齐心协力完成两支舞蹈。二是努力培养舞感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在欣赏优秀舞剧时,能力强的学生很容易被其吸引且身临其境地融入舞剧中,甚至跃跃欲试。但能力差的学生看到舞蹈里的炫技就心生畏惧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导这部分学生学会去难留易,即要求舞蹈的内涵和韵味还在即可。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舞蹈水平较好的学生当好小老师的角色引导后进生的学习,这样既锻炼了优秀生,又起到提升后进生舞蹈能力的作用。无论是学生扒舞蹈剧目还是自编舞蹈,教师都要努力让学生懂得分辨自己的舞蹈动作是否具有美感,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舞种去模仿学习,但要求选择的剧目不管是成人舞蹈还是幼儿作品,都必须是优秀的舞蹈。三是培养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的习惯。学生从学校毕业步入工作岗位时,在面临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中,由于年纪较小,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累积足够的教学经验,并具备内在的良好修为,以及成熟稳定的价值体系,而这些都可从日常的舞蹈学习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将舞蹈教学经验应用于他们毕业后的工作中。当学生学会在实践中积累学习方法,自然而然就能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达到一名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3.加强实践应用环节
实践教学对于幼儿教师舞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可以通过幼儿舞蹈系列比赛来提升学生对于幼儿舞蹈的热爱以及舞蹈的编排能力。另外,学校可以于每个学期通过幼儿园实践、顶岗实习等活动,为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创造走进幼儿园参加岗位实践的机会,比如六一儿童节、元旦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一是可以让学生逐步熟悉自己的专业内容,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是让学生通过不同时期的实践对比,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三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增强职业认同感。
4.客观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对学生的进步十分关键,评价学生的优点,我们要抓住他们在学习舞蹈时不经意间表现出的美感,哪怕只有一个动作具有美感,也要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并引导,这是教育的艺术。教师的鼓励和夸奖从心理学上分析,叫渐进强化。意思是当学生实现一个小目标后,会产生再努力追求更大目标的学习动力,以及挑战自己极限的欲望,这个过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又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毅力。当学生从一两个动作中找到舞蹈的感觉后,就会逐渐对更多的动作产生共鸣,学习舞蹈的兴趣自然也会被调动起来;当学生在舞蹈这门课程上有所作为后就会产生自信,从而坚持不懈地执着前行;当学生习惯于这样的学习状态,就能学以致用,在工作后引导他们所教的小朋友。此外,教师通过评价能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从评价中分析教师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保证教学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其次要让教学评价更加全面,且具有针对性,不能按照同一标准评判所有学生。
5.完善课程教材体系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教材的结构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甚至关乎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当幼保专业的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后,一本专业性强、结构完整的舞蹈教材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而言,将成为他们重要的参考依据和解决工作中的舞蹈难题的理论指导。因此,任课教师要根据已确定的教学方向和内容着力完善校本教材,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到岗教学提供指导。
对于大部分毫无舞蹈基础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舞蹈不仅枯燥还艰辛。可当大部分学生领悟到舞蹈对改变自己形体气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时,他们又怀抱好奇心和热情。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从心理到生理又是变化最激烈的时刻,学生面对长时间单调而乏味的基本功训练,很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和放弃学习的心理。作为舞蹈教师要在学生徘徊于学与弃之间的时候见缝插针进行鼓励,并根据学生身体条件、意识情绪、日常心态的差异等因材施教,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达到强化其工匠精神的目的。
学生在成为新教师时,其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入职适应和职业认同。幼儿教师的职业具有全面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除了专业技能外,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的吃苦耐劳精神,是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幼教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舞蹈专业水平与舞蹈能力提升的道路上要有细节思维、精益求精的态度,这是学生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就像他们排练舞蹈时,有了合作的精神后,还需要处理舞蹈动作的细节与情节上的连贯,一遍一遍地抠动作,一次一次地练习,达到出类拔萃的效果。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教导和他们自己训练的感悟,就会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兴趣与热情。有兴趣就会有激情,有激情就会有动力去学好舞蹈。有了学习舞蹈的积极态度,就会有信心提高舞蹈教学能力。这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是一环扣一环的,也是影响职业幸福感和积极向上工作精神的重要因素。或者在参加学校举办的班级舞蹈比赛中,通过班集体的努力出色完成舞蹈作品等,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不管是舞蹈视野的拓宽和舞蹈知识的储备,还是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都将延伸到他们成为幼儿教师后的工作中,也是他们初出茅庐的工作底气,更是我们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工匠精神。
总之,开设幼儿保育专业的中职学校应重视运用舞蹈进行教学,着眼于幼儿园教学的实际,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切实发挥舞蹈艺术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使舞蹈教学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强化学生的技能学习和实践练习,着力于学生执教水平的提高,最终能将理论和技能灵活应用到幼儿园各类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毕业步入岗位快速熟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