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教育目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展开德育,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德育现状和德育的重要意义,主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以期通过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2.025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教师尤其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将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德育效果,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语文课堂中。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下,不少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方面的教学,往往会根据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行评价,很少关注德育方面的内容,也很少会从道德品质层面评价学生。由于语文课堂时间比较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主要会展开知识性教学,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教师会放弃德育的内容。而部分教师虽然展开了德育,但是没有将德育和语文内容紧密结合,导致两者比较割裂,课堂中的德育因此缺少重点,没有统一的主题,既无法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也无法保证德育的效果。
从教学方法上看,语文教师很少会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语文课堂比较枯燥,学生很少会主动进行思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德育,逐渐认识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深入研究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采用说教的形式,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思考,还会引发其逆反心理。教师会提醒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让学生在家里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但是教师只是在口头上提出建议,并没有真正观察学生的行为,没有及时进行反馈,大部分学生并不会将教师的话付诸实践。
从教师本身来看,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模仿教师的行为,如果教师的道德素养较高,就会对学生形成正向影响。好在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有助于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的重要性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展开德育,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小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品质,让小学生明辨是非,具备更强的道德意识。德育的渗透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还可以在爱国主题文章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课程中着重讲解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课堂中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身的行为。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也会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和积极,认识到语文对于品德培养和生活社交的作用。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将教材和生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德育取得一定成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从教材中寻找与德育相关的内容,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展开德育。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教学和品德培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为了让教材和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故事的方式,但要确保故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关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德育,学生听故事的时候,会了解故事中人物的价值观,感受故事人物的精神品质,将教材、生活与德育内容联系起来。教师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时,尽量不要只围绕知识内容本身进行讲解,而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寻找生活实例,以生活中常见的故事为例,使德育内容贴近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散文、寓言、古诗等,教材中还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文章和插图展开德育。例如,教师可以在《日月潭》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朗诵课文,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和精彩段落,对文章进行解析,分析作者描述的顺序,研究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展开德育:为学生展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源,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展开想象,想象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对日月潭晴天、雨天的景色进行想象。教师可以进一步将这篇课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分享自己看到过的美景,可以是家乡的美景,也可以是外出旅游时看到的美景,让学生描述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游戏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小学生会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游戏活动,将语文教学内容和德育元素融入游戏活动中,在游戏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游戏。为了维持课堂秩序,教师还要设置游戏规则,让学生按照规则参与游戏。
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如书画展、朗诵比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教师要设置游戏主题,根据德育内容确定游戏活动的主题。比如,面对“碰瓷”现象,很多人不敢再随意帮助他人。可以让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辩论:“如果在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或受伤的人,是否应该主动提供帮助?”在辩论的過程中,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该议题。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不能因为害怕被“碰瓷”,就放任不管。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虽然乐于助人是好事,但是也要有智慧地提供帮助,在做好事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利益。”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判断力,能够用智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游戏活动,以《乌鸦喝水》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展开游戏活动,为学生准备水杯,要求学生不能用双手端起水杯,也不可以使用吸管,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够喝到杯子里的水。通过游戏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势导入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文,看看文中的乌鸦是怎么做的。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遇到问题的时候,让学生主动思考,不要轻易放弃。
3.在识字课程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讲解汉字的结构和笔画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顺便为学生介绍汉字的历史演变,让学生对甲骨文和各个朝代的字体有所了解,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进行组词,选择一些与德育相关的词组。例如,对“老”和“弟”等汉字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介绍“尊老爱幼”“兄友弟恭”这两个词语的含义,让学生懂得尊重长辈、关爱晚辈;对“波浪”一词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该词语造句,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波浪,在学生学习汉字词组和造句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非常关键,教师要制定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案,深入挖掘识字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将德育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例如,对“孝”字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个字的结构:这个汉字的上半部分由“老”字转化而来,下半部分是“子”字。由此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和含义进行德育,使学生明确“孝”的内涵:所谓“孝”,就是子女善待老人,尊重自己的长辈,在心灵上和生活上关心老人。通过识字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孝”的内涵,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和帮助父母和家里的长辈,将学生培养成孝顺的人。
又如,对“忠”字进行讲解时,同样要让学生分析这个汉字的结构:这个字上半部分是“中”字,下半部分是“心”字。这告诉我们,面对他人的时候要一心一意。教师可以借助识字教学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懂得忠于国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4.在阅读课程中渗透德育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阅读教学占用的时间较多。教师要将德育内容融入阅读教学中,对文本中的德育元素进行分析,解读文本和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从德育层面引导学生。为了将德育和阅读课程紧密结合,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创新。将教材中与德育相关的课文挑选出来,分析各个文本的德育主题,明确德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将德育内容比较丰富的课外阅读文本引入课堂中,带领学生解读文本,在教学的过程中展开德育。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选择小学生普遍喜欢的寓言故事。比如为学生介绍“揠苗助长”等故事,通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寓言故事中总结道理。当学生了解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后,就会认识到揠苗助长的危害性,明白要让事物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如果急于求成,有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寓言故事展开德育,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要想达到某个目标,应当制定可行的计划,采用科学的方法,不要为了达到目标而采用极端的手段。
以《给予是快乐的》阅读教学为例,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文章中的哪部分内容可以反映出‘给予是快乐的?文章中保罗的情感是怎样的?”带着问题阅读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得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深刻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内涵。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德育,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帮助他人的经历,介绍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对方的表现。比如,某学生经常将零食分享给同学,其他同学非常感谢他,经常和他一起玩,如果他遇到问题,其他学生也会主动帮助他解决问题。这就说明帮助是相互的,在给予的过程中双方都会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增进彼此的感情。教师还要让学生深入思考“给予”的范围,学生往往认为所说的“给予”是物质方面的,其实“给予”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当其他人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主动安慰他人,这是精神层面的“给予”。
5.在写作课程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德育内容融入写作课程中。教师布置写作练习任务的时候,可以将德育作为主题,如乐于助人、孝顺父母、爱护环境、热爱祖国等,让学生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德育内容,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写作课程中,教师要确定写作教学和德育的目标,例如,以自然为主题进行写作,可以通过写作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让学生对作文进行构思,按照一定顺序描述自然景色,使作文的各部分内容主次分明;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对自然景色进行描述,使文章更加生动。在观察和描写自然景色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亲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有的学生平时很少关注自然景色,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自然中的动植物和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喜爱自然的同时,教导学生爱护自然环境,不要随意破坏自然环境。教师要提醒学生,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使作文更加真实,只有学生真正热爱自然,将自己面对自然景色时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文。
6.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
为了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德育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对情境教学法进行应用,将德育内容融入情境中。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產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学生很容易被情境中的内容吸引。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创建情境,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展开德育,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交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为了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教师可以展示相关图片,播放音频或视频,如动画、纪录片或影视片段。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触动,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受白求恩不怕牺牲和坚守岗位的崇高精神,并以白求恩为榜样。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将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中挖掘德育元素,使德育和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为了提高德育质量,还可以在游戏活动和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子云《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当代家庭教育》2021年第3期。
[2] 黄惠燕《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考试周刊》2020年第58期。
[3] 张宪义《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4期。
[4] 胡楠《统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问题和对策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