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娜
摘 要:在高中新《课标》的背景下,作文教学思想有明显的变化,但高中写作教学在现实中仍旧存在唯应试技巧独尊的局面。“重文轻人”导致写作主体角色呈现非在场的状态:文章看似华丽,实则堆砌辞藻;看似激情澎湃,实则严重“贫血”。如何突破写作教学这个难点,使高中生写出富有灵性的真作文?笔者从学生主体的“真”的概念诠释到围绕作文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写作的重要环节,并结合古典诗歌这种“言情”文学样式,以及《文心雕龙》中的相关理论,结合作文成果与小练笔任务,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中作文 求真 性灵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2.018
当前高中作文“伪”病犹存,究其实质,即作文教学中的“重文轻人”问题。简言之,共有两大主流问题:“假大空”“低幼俗滥”。“假大空”是应试作文的通病,无感而发,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立意趋向单一,缺少个性。“低幼俗滥”,虽有真情实感,但充斥着低幼、偏激、狭隘、消极甚至严重不健康的思想倾向。从措辞的角度来讲,表达不够到位,缺乏新意,空话、套话滥用,品位低俗。措辞不够准确、鲜明、精炼、传神,充斥着直白、枯燥、啰唆、含糊等语言表达问题。
要确立高中作文的求真写作理念。作文必须有真实的信息输出,真情、兴趣、交际、实用是学生作文的原发动力,是学生写“真”作文的根本保证。高中写作课应激活学生的写作原发动力,在真实的“源生活”情境中,通过各种语言表达任务,让学生不断在语言活动中修复、优化语言的选择能力,锤炼出最具表现力的独一无二的表达系统,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以学生为主体写作角色的“真”的内涵
在高中写作中,“真人”概念包含了写作主体角色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兴趣爱好等意识形态层面的角色,同时也包含了写作主体角色的缺點以及针对缺点自我反思、修正的动态发展角色。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强调作真文与做真人的统一,作文与做人良性互动,是所有学段写作教学一以贯之的法则。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写作有“六义”,其中的“两义”即“情深而不诡”“事信而不诞”,他从情感与选材两个方面突出了“真”的必要性。由此引出“真”的又一层重要含义,即立诚务实,舒展性灵。所谓舒展性灵,即感情、情志要丰富、充沛且能启迪心灵。教师要通过写作策略的研究与落实,使学生的写作性灵得到呈现、净化与升华,以获得更高审美层次的写作成果。
二、眼中有“真人”的写作三策略
1.眼中见“真”,心中酿“真”
大凡作家都有一颗敏感的体察万物的心灵。所谓言之有物,讲的就是写作一定要有载体,不要流于矫揉造作。写作的载体,即文章的选材,必须是合乎真实的,无论生活的真实还是艺术的真实,它的立根之处必须是现实生活、时代背景的“大地”。正如鲁迅所说:“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初始期的观察与筛选。凡引起写作主体情思的都可能进入写作载体的范围,但这个载体需要加工,或取舍,或虚构,使之最能恰适地突出主题思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从选材来看,是作者被贬的现实境遇——贬所的凄凉、时间的漫长。其次是两个典故载体——向秀以《思旧赋》来怀念被司马氏迫害的朋友,王质在山中观看下棋,一局棋结束斧头腐烂。两个典故中后者显然是虚构的,第一个典故也不是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四句构思巧妙,诗人将自身的境遇与典故结合,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多年、朋友相继离世、世事沧桑巨变的真切感受,读来令人感动、震撼。
其次是联想、思考,善于抽象与综合。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以心灵启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尼采的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血书,意思是用生命来进行写作,犹如杜鹃泣血,鲛人泣泪,是苦难心灵的放歌。这就要求作文不仅要求“真”,还要具备震撼心灵的美感。触动心灵的艺术感染力,是通向审美层的必经之路。写作在这个阶段为“运思”,是将感性体验升级为理性认知的过程,也是将观察筛选阶段的成果进行二次抽象、综合加工的过程,使作文情理并重,或由情入理。还是举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例,诗人巧妙地将眼中之境与心中之悟联系起来,成就了千古佳句。以学生获世界华人杯《信中的力量》为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紧张的高中生活悄然而至。开学不久,父母寄来的用品中,我发现了这么一封信:
闺女:
见字如面,恭喜你能够很快地适应高中的生活,这也是你的付出得到的结果,没有初中的历练,我想很不容易做到这样。家长群里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的不适应,有的哭哭啼啼,有的一天打三四个电话……我想每个人要走的路、要经历的事情,都必须靠自己脚踏实地地去实践。生活没有捷径,这时平坦,以后就可能崎岖。所以不管现在有什么样的境遇,都要看成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历,经历过了,认真面对了,坚持挺过来了,最后你就成功了!爸妈和弟弟想你,但更加支持你,加油!
爸爸
2020.9.7
在选科的关头,我收到了第二封信:
女儿:
很多话想和你聊,可是看到学校如此严格的规定,如此短暂的见面,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下内心的澎湃!
从你上一次回家的言行中,爸爸可以体会到你的成长和快乐,但爸爸要告诉你,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有喜亦有忧。爸爸不知道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忧虑的,跟爸报喜,爸很高兴,也替你感到骄傲;如有烦恼,爸也愿意站在你背后,坚定不移地支持你。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唐僧也取不到真经,我想任何事儿都是这个理儿。
说说你人生中的又一次重要选择——选科。爸也跟别人交流过,了解一些,和你说说,以供参考。毋庸置疑,谁都会选自己的优势学科,这是前提,今后的高考政策变为先选专业,后选学校,就是通常所说的……这就说明目标很重要,越早明确目标,把握好方向,你的思路就会越清晰,努力有了方向,才不会迷茫。所以说自己想干什么要好好考虑,父母教师的话,都是建议,供你参考,自己要有主见。对自己内心的爱好、确实想要的东西,到时候不后悔。就像爸爸教体育一样,别人会笑“数学是体育教师教的”,认为我是没有文化的“大老粗”。可爸爸喜欢体育,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每天和学生一起锻炼,还可以维持生活,轻松、快乐、压力小,这不就是好的生活状态吗?以后相信你会更懂的。
你现在正处于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无论怎样选择,都有无限潜力,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精彩人生,我们相信你,支持你,更爱着你!
意犹未尽的爸爸
“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千回路不知。”我知道,爸爸的信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长篇大论,但正是这种简单,这种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关切与爱的大白话,给我理想的种子不断浇水,施肥。我的理想很简单:做我热爱的事儿,有能力支撑自己的生活,有能力让家人尤其是父母得到幸福,有能力为祖国出一份绵薄之力,如此足矣。
转身回望,原来爸爸已经悄悄留下千万封无言的信,他把信藏在给我焐手的温暖中,藏在偷偷夹到我饭碗里的肉中,藏在他为我准备的每一个惊喜中……生活的各种细枝末节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些无言的信,给予我无穷的精神养料,让我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该作文选材于生活中点滴的小事——父亲给女儿写的信,或者说是便条。而作者能敏锐地感知此举背后深层的父爱,进而由这两封信入手表现父爱,感悟父爱的深刻。父爱无言,父爱是文字以及文字之外的点滴涓流,所以体现了高中生应有的思想深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多读多想多写,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感情真实健康”等多个目标,也正是将选材的“真”与写作主体的“真”相结合的理论阐释。
2.由原始的“真”性灵,修复升华“真”格调
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韩愈也讲“气盛言宜”,好的文章自然要有“骨气”,这是支撑文章的神理脉络,这也是修正中学生思想低幼或偏激的关键。一篇文章有其内在的神理脉络,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感情是真实的”的浅层标准,作文最终要走向审美带来的愉悦。钟嵘在《诗品》中称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诗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讲的就是诗文要有高格调,作文也要由立意的“真”走向立意的“高”。这当然需要借助构思之巧、语言之新。作文立意过程要进行发散的——包括逆向的、侧向的多种思考,并且要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式的本质化思考,甚至有时候是哲学角度的思考,方可得到统摄真实素材的思想大境界。以前面文章的结尾为例:
阿德勒讲,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爸爸,感谢您给了我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您像勤劳的耕耘者,把信化作充满生机的种苗,一颗一颗种在我的心田,使我理想的原野郁郁葱葱。我愿化作鸿雁,向你传递思念;我愿化作双鲤,为你带去爱的浪花;我更愿化作暖阳,一直陪伴在你身旁。
爱和理想从不会分开,你对我的爱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在哲学意义上,难是在任何领域前进道路上永恒的命题”,但是我想说的是,我有勇气、有信心向它亮剑——难又怎样,苦又怎样?我会像一年多开一朵花的山丹丹,不忘自己的初心与理想;我会像一枝独秀的梅花,在严寒中绽放;我会在这最美丽的青春年华,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乘着爱的大船,披荆斩棘,扬帆远航!
作者引用阿德勒的话,把歌颂父爱提升到了亲情治愈童年、童年治愈一生的大命题上,可以说占位高,境界深。最后一段升华主题,将爱与理想建立关系,并从哲学角度看待理想道路的必经课题——困难,进而表达战胜困难,以父爱为动力勇往直前的勇气。如果仅停留于感受父爱的单一主题,启迪性会少很多。
3.修辞立其诚,言语抒性灵
语言是写作主体情志与思维的载体,在保证忠实于写作主题的前提下应该做到用最合适的语言与逻辑表达主题。同时语言的调整修正也会促进作文主题的升华,语言与作文主题之间是双向助力关系,好的语言灵感可以激发更活跃的思维、更充沛的情感。
那么如何让自己克服“了然于心,不能了然于口”的普遍问题呢?叶圣陶在《文章例话序》中也曾谈道:“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向上发展,写作材料会滔滔汩汩流注出来,而且是澄清的。”生活不仅是写作素材的来源,同时也是语言素材“生长”的大语境。来自生活的语言是最有生命力的,应运而生的词汇或推到公众视野的热词具有时代的优势,教师应借此指导学生与时俱进地积累词汇,运用词汇。此外,“耳熟(听说过)手不熟(写作没有用过)”的词汇要有意识地多用,使之表达心中所思所想。同时,构建语言应該立足于日常,贯穿在整个课内与课外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日常积累语言的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心理词典,将课内外能接触到的富有表现力的鲜活的字词句积累起来,汇集成系统的语言材料。语辞积累得多了,写文章自然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呼之即出。抒写性灵的“求真”作文,需要语言形式输出“真”,保证思维外化的符号是最恰适的那个词、那句话、那段逻辑。好的语言应该忠实于主题,表达到位,准确、鲜活,同时要有个性与创意,赋予语言以创造力与生命力。最可操作的就是平时的小练笔,让学生自己寻找写作的话题,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并勾连起就近的语言积累与写作体会等有形知识。
以笔者安排的小练笔任务为例:
邓小岚颁奖词: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思考:
什么句式?什么人称?什么思维?有什么美感?如何模仿?
任务情境:
感恩节到了,请你搜索生命中令你感动的瞬间,寻找令你感动的一个人,为他(她)编辑一段祝福语,以微信或写在卡片上的形式传达给他(她)。
范文示例:
你把文字写上黑板,汇成秀丽山河;你把经历铸成哲理,为之不厌其烦,谆谆教诲。你在这里拿起粉笔,带我们走进文学;也在这里放下书本,带我们探寻人生。暄气初消,秋风送爽,为什么我们的身影如此正直,脚步如此坚定,眼神如此明亮?因为你将你的包容、良善、通透融于我们心中。
语言积累需要模仿,作者不止于模仿,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了创造,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
总之,文心的“真”以“真善美”为基石,是情感沟通、思想交流的坚固桥梁,倘使为文而造情,则不会收获任何一个读者知音。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论写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2]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3] 杨伯峻、杨逢彬《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
[4]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
[5] 张岱《陶庵梦忆》,北方文艺出版社2019年。
[6] 孙振声《易经入门》,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