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实验幼儿园 廖婉婷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以下简称《评估指标》)中要求:“除综合活动室外,不追求设置专门的功能室,避免奢华浪费和形式主义。”《评估指标》这个“考查要点”,其实可以理解为幼儿园功能室创设“非必要不设置”的原则。笔者所任职的幼儿园——泉州市温陵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创设儿童博物馆。
我园创设的儿童博物馆,指的是充分利用园所活动室、走廊、户外等空间,根据幼儿的兴趣与课程实施的需要,精心规划并展示相关物品,为幼儿感知、欣赏和探究自然、社会、文化及科技等领域的内容,提供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专门场域。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就是在幼儿园儿童博物馆的基础上,每个班级还可从“生活之美”“自然之趣”“文化之韵”三大门类中精选适合本班幼儿年龄、能力和需求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展示相关物品,让幼儿可以在班级这一方熟悉的空间内专心欣赏、积极探究。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所选的主题,可以有别于幼儿园儿童博物馆的主题,也可以是对幼儿园儿童博物馆中某一主题的拓展和丰富。
有别于幼儿园儿童博物馆的整体统筹、空间充足,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在空间、材料、人员、经费等方面都较紧张,但教师可从小而精、微而细、博而有趣上下功夫。教师在创馆的前、中、后三个不同时期,可适时介入,有效支持幼儿创馆,使幼儿通过行动获得丰富的经验。
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创馆前期的准备工作包含主题的选择、博物知识的积累、实地走访等工作。
要如何选择适合幼儿且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呢?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众多,且存在随意性、短暂性、从众性等特点。在选择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的主题时,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幼儿聚焦某一事物或主题。
[案例]在大班上学期创馆开始阶段,班级幼儿各自提出了感兴趣的主题,包括玩具枪、钱币、玩具娃娃、木偶、石头、种子、果实等,幼儿提出的主题各不相关。面对幼儿的众多兴趣和各执己见,教师提出问题:“博物馆里要有许多馆藏,你们能收集到足够多的藏品吗?”教师从创馆中藏品的收集问题入手,引导幼儿进行第一轮主题筛选。很多幼儿家里没有木偶这一材料;多数女孩没有玩具枪也不喜欢玩具枪;男孩子对玩具娃娃不感兴趣;幼儿无法收集到古钱币、纪念钞等珍贵藏品……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并淘汰部分主题。
接着,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选择的藏品能否长时间保存不坏呢?”教师将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的后续管理问题前置,引导幼儿关注藏品的保存,思考今后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于是,水果这一主题由于其藏品较易腐烂,不便于日常管理、存放,若以玩具标本代替则缺乏直观性和真实性,只好“退出候选”。
最后,幼儿在石头、种子两个主题之间犹豫不决。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你们想用石头和种子进行什么探究呢?哪个主题的博物馆会更有意思呢?”教师引导幼儿提前规划不同主题博物馆的活动方式,从博物馆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入手,鼓励儿童通过自主投票、公平推选,最终确定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的主题。
不同的博物主题在布展方法上有何差异呢?教师可通过亲子研学、集体参观、线上查阅等活动,提升幼儿对某一类主题博物馆布展方法的了解,支持幼儿积累相关经验,助力幼儿创馆。
其一,鼓励家长成立假日亲子研学小分队,三五结伴带领幼儿走进身边的博物馆,支持幼儿漫步博物馆,初步了解馆区的分类、藏品的摆放、灯光的设置、参观行走动线、讲解员介绍等细节,让幼儿感受博物馆的氛围。
其二,利用寒暑假等长假期,开展博物馆打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带领幼儿走访国内知名博物馆,共同完成“我的博物馆寻访表”,帮助幼儿在创馆前期结合视频、照片等表征和交流感想,增进对博物馆的认识,进一步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思。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引导幼儿云游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上海儿童博物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等,发现藏品背后的故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全方位感知博物馆的整体布局。通过一次次线上或线下近距离地走进博物馆,幼儿习得了更多博物布展、策展知识,积累了创馆经验。
创建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需经历收集藏品、集体布置、分组策划、装饰陈列等阶段,工序烦琐,持续时间较长。为了帮助每个幼儿对创馆保持热情,教师需多关注幼儿的学习状态,让博物馆与幼儿的生活有所关联,从行动上支持幼儿创馆。
由于场地有限,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里的藏品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收集藏品时关注种类和来源。
其一,关注种类,紧扣“广、博、精、深”的原则。“广”指的是跨领域的知识整合和探究,如创设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博物馆,藏品包括景点、建筑、手工艺品、服饰等,涉及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博”指的是品类多样的藏品,如防晒帽主题,可以挑选折叠款、全帽檐、半帽檐等不同款式。“精”指的是博物教育资源与幼儿发展的契合点,精选适合开展科学观察、运动体验等活动的藏品,避免陷入对藏品的纯观赏而难以操作。“深”指的是藏品要能促使幼儿深度学习,如木偶主题,需提供各种能让幼儿操作体验的木偶,而非精美复杂的款式。
其二,关注藏品的来源,从现实生活、广阔自然中取材。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的多数藏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在征集藏品时,教师要拓展藏品来源,引领幼儿走进乡村、城市,探寻不同藏品背后的故事,让藏品的结构分布更为均衡。
在布置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时,教师要适时提供物质支持,激发幼儿天马行空的创意,将班级儿童微型博物馆变成幼儿“喜欢去的地方”。
[案例]在布置种子博物馆的过程中,幼儿经过初步讨论,想将收集到的种子按照花、树、蔬菜、水果、谷物等分类,将不同种类的种子置放于高矮不同、形状各异的展示架上。在摆放种子时,有的幼儿想用样式各异的容器,有的幼儿则想选择整齐划一的容器……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容器,让想法不同的幼儿都有机会尝试,并在观察、比较中寻求最优效果。当然,教师还可从美学角度出发,提供射灯、木桩、布料、鲜花、落叶、丝带等,引导幼儿自由装饰,增强博物馆的情境性。
教师应引导幼儿聚焦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里的某一问题,将博物馆中静态的“物”转化为动态的“玩”,自主找寻与自己兴趣契合的伙伴,共同探究,让静态的藏品可观察、可操作、可游戏。
[案例]在创建“‘布’期而遇”班级微型博物馆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各色布料供幼儿欣赏、游戏:有的幼儿钟情于探究不同布料的遮光效果,延伸出用布来搭建黑暗的“隧道”,并利用木梯、地垫、绳子、积木等组合拼装成“私密通道”,感受阳光透过布料照下来的光感;有的幼儿热衷于用布料装扮,将不同材质的布料进行剪裁、缝纫,尝试制作围巾、衣服、头巾等,丰富表演游戏的材料;有的幼儿沉浸于布的扎染实验,尝试用各种染料制作花布,感知传统“非遗”的神奇……教师可引导兴趣不同的幼儿组成学习小组,让幼儿喜欢在博物馆里游戏、愿意在博物馆里观察、主动在博物馆里学习。
创立儿童博物馆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视野、经验。“博”的核心就是呈现“再多一点”的物,收获比日常所见“再深一点”的知识和“再丰富一点”的经验。在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的创馆后期,教师要用多种方法评价馆区环境及幼儿在博物馆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调整优化馆区布置。
幼儿在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里活动的真实心情是怎样的?幼儿获得了什么经验?……为了全方位评价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的环境,教师可以借助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馆区环境的适宜性。
第一,利用“班级博物馆频率统计表”,统计馆区创设后的一个月内入馆的幼儿人数、频次、游戏的时间等,了解幼儿对馆区环境和材料的喜爱程度,追随幼儿兴趣及时调整主题。
第二,利用“班级博物馆轶事记录表”,每周结合博物教育目标进行定时定点观察,具体、直接、全面地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幼儿的博物习得和经验获得情况,找寻最有价值的博物场域。
第三,利用“班级博物馆检核等级表”,记录班级幼儿的表现,如能熟练地说出多种昆虫的名称等,验证幼儿对藏品的了解程度和操作熟练度等,适时增加解说和操作范例。
第四,利用作品分析法,借助“我的博物体验册”和“我的博物作品展示区”,鼓励幼儿采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从作品中窥见幼儿经验的获得情况。
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具有公共性,既可服务本班幼儿,也可面向全园开放。教师应采取试运营的模式,倾听多方声音,测评馆区的适宜性。试运营分为班级内部体验和对外开放体验两种不同的模式。
班级内部体验,是班级里每个幼儿分组轮流到馆区里参观、操作,并记录下自己的参观、操作心得,小组交流、汇总问题。对外开放体验,是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进馆游戏,借助访谈的形式,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可以综合本班和外班幼儿的建议,引导幼儿调整馆区布置。如有的幼儿觉得“船博物馆”内的船模型摆放形式较为单一,教师便在“船博物馆”里提供射灯、积木、幕布等,引导幼儿自主摆放船模型;“树叶博物馆”的材料不易保存,教师和幼儿便定期更换新鲜树叶,引导幼儿比较和探究树叶的颜色、形状变化,感知树叶水分的流失,探寻自然物藏品的保存方法;“惠女文化馆”里的静态物品太多,教师与幼儿便将“物”与“音”连接,让闽南歌谣在博物馆里唱响,复原惠安女的生活日常……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来园,由幼儿自主介绍导览,请家长提出优化意见,充分发挥家园合力。
此外,教师在参与班级微型儿童博物馆创建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干预”和“参与”的时机和尺度。当活动停滞不前时,当幼儿的行动违背安全原则时,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准备放弃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借助问题引领、示范操作、共同合作等方式,支持幼儿推进博物馆创建活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哪怕幼儿的创馆方式可能导致失败,教师都应耐心等待,给予幼儿大胆尝试的机会,相信幼儿试误的探索里蕴藏着无限的“未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