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宝 张鹏金 王玥倩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后果;扎根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研人员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和创新活动的主力军。为了开展学术和科研活动,科研人员通常都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学术性信息资源,由此个人学术信息管理成为他们日常学术和科研活动的一部分。然而,近些年来数字生产、传播和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科研人员的个人学术信息管理实践。一方面,数字技术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便捷的学术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更丰富的学术信息资源内容和更低廉的学术信息资源存储设备和空间,从而极大便利了他们的学术和科研活动: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给科研人员的个人学术信息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例如,有研究指出数字学术资源的易获性不仅导致科研人员的个人学术信息组织和再现变得困难,而且导致科研人员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发生。所谓数字囤积行为,是指个体过度获取和积累数字资源,以至于达到失控的程度并导致个体感到心理压力和数字资源的组织混乱。从个人学术信息管理的角度来看,科研人员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可被视为个人学术信息保存行为的消极处理结果和负面倾向性行为,会导致失范的DIKW(数据一信息一知识一智慧)进路、认知负担和成本增加、情感焦虑和依恋以及囤积行为的恶性循环等多种消极后果。
目前,数字囤积行为已得到国内外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并已取得一些成果。然而,遗憾的是现有成果中关于科研人员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拟以我国科研人员队伍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研究生群体为对象,利用扎根理论这一经典的质性研究方法展开探索性研究,以系统揭示科研人员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后果。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可以丰富和发展关于数字囤积行为的学术研究,从而推动个人学术信息管理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发生规律,从而激励他们采取措施,减少该行为给科研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1文献回顾
1.1数字囤积行为的含义及特征
1.1.1含义
最早对数字囤积行为展开学术研究的学者Ben-nekom M J等将数字囤积行为定义为个体对数字文档的积累达到了失控的程度,最终导致了个体感到压力和数字文档的组织混乱。在此后的学术研究中,该定义被广泛引用。数字囤积行为与数据收集在内容、获取过程、过度获取、组织水平、数据的使用程度、抛弃数据的能力、情绪依恋等多个方面存在区别。数字囤积行为与传统的实物囤积之间在行为的隐秘性、行为动机和严重程度等方面也有所不同。Bennekom M J等认为数字囤积行为是实物囤积症的一个新亚类,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可这一观点。例如,Vitale F等认为数字囤积行为只是人们数字化数据保存倾向谱系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是极简主义),它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倾向而非心理障碍。
1.1.2特征
Bennekom M J等指出数字囤积行为的特征是数字文件的过度积累和组织混乱:Neave N等和郭海辉等均认为数字囤积行为的特征包括数据持续累积和数据删除困难:Sedera D等则认为数字囤积行为的特征主要为过度获取(持续获取)、数字堆积(堆积倾向)和删除困难;吴旭瑶等认为数字囤积行为可以从积累、情感依恋和工作需要3个维度加以测量:王琳等的质性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的表现包括过度积累、保存不用和删除困难:与此类似,贾明霞等的质性研究显示大学生数字囤积行为的特征有过度积累、不愿删除和闲置吃灰。此外,贾明霞等的最新研究表明,人文学者的数字学术资料囤积行为的特征主要为过度存储(过度积累+难以删除)、无效存储(利用程度低)和无序存储(组织程度低)。
1.2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
1.2.1个人的心理因素
①性格因素。王琳等和贾明霞等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均发现个人性格是影响大学生数字囤积行为的主体特征因素之一:刘天元等的质性研究发现强迫性人格特质是影响青年群体数字同积的重要内部动因之一:另有几項实证研究则证实强迫症、囤物症、依恋焦虑、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情绪调节困难.以及特质性贪婪等人格特质因素均可影响数字囤积行为:②需要和动机因素。贾明霞等的质性研究显示个人需求是大学生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王琳等的质性研究表明学习需求、工作需求、生活需求和实现价值需求是促进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的主体需要因素;刘天元等的质性研究则发现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需要是青年人数字同积的内部动因之一;刘亚丽等的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辅助记忆、工作需要等外部动机以及安全感、情感依恋、人际需要等内部动机;③能力和素质因素。多项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数字囤积行为的重要因素:另有研究显示个体的数据素养、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等因素也对数字囤积行为有影响;④经验和习惯因素。有研究表明,数字囤积行为也受个体的经验属性、个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现有研究还发现数字囤积行为也受到个体的情绪情感因素的影响。①情感依恋。多项质性研究表明个体对数字物品的情感依恋是导致他们不忍删除囤积的数字物品的重要原因:另有实证研究也证实情感依恋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网络囤积行为;②焦虑。多项研究显示数字囤积行为受个体的IT焦虑、数字焦虑、错失焦虑和删除焦虑等因素影响。此外,一项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公众对付费问答平台上有关新冠的数字信息囤积行为的研究显示,情绪感染可通过影响公众的付费意愿继而影响他们的数字囤积行为。
1.2.2数字资源的特征因素
①数字资源的质量特征。对于数字囤积者而言,数据质量尤其是感知有用性很多时候决定某种数字物品是否值得下载和保存。王琳等的质性研究显示感知数据质量和数据需求度是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的促进因素:贾明霞等的质性研究表明未来效用、感知有趣、审美价值、记录证明、信息时效等反映数字信息质量的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数字囤积行为:Sweeten G等的质性研究也发现个体不删除数据的原因包括预期数据未来有用从而保留下来以防万一,以及将数据作为证据而保存。此外,Acar O F等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行政人员之所以不删除邮件是因为他们认为囤积的大多数邮件未来有用;②数字资源的数量特征。有质性研究表明数据数量和数据稀有性、信息过载和稀缺资源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数字囤积行为,数字信息过载和人文资料冗余等因素影响人文学者的数字囤积行为。另外,有量化研究证实数据数量和感知数据丰富性对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作用。
1.2.3环境和情境因素
①技术环境。有学者认为数字信息环境的演进、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等技术环境因素是导致数字囤积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多项质性研究显示,数字囤积行为受到技术情境(如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人文资料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存储空间变大、存储成本降低)、技术赋权(如自动备份、存储空间、存储成本)和社交媒体情境等因素的影响。另有量化研究也表明技术因素和技术情境(如存储形式、感知经济性、网络便捷性)影响数字囤积。此外,新近的一项实证研究证实了付费问答平台的信息系统质量特征(有用性和易用性)对用户的数字囤积有显著的影响;②社会环境。贾明霞等的研究发现对大学生数字囤积有影响的社会影响因素包括人际交往、内卷现象、跟风从众、口碑传播、帮助他人等;贾明霞等的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对人文学者的数字囤积有影响的社会情境因素主要包括学术环境内卷、学术意见领袖、知识付费影响和圈层文化等;③物理环境。贾明霞等的研究还发现物理情境(物理位置)和时空情景(时间约束、场景特殊性)等因素对人文学者的数字囤积行为也有影响;④组织环境。McKellar K等的研究发现服从公司政策是员工数字囤积的4种原因之一:Neave N等的研究则证实有数据保护责任的员工数字囤积水平显著更高。
1.3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后果
1.3.1心理性影响
①认知性影响。数字囤积积累的大量数字资源会增加囤积者的认知负担,使他们感知信息过载,出现自我损耗,甚至导致个体认知功能损害。数字囤积积累的数字资源通常缺乏有效组织,从而导致数字囤积者感知杂乱。数字囤积行为囤积的数字资源的利用程度一般也比较低,这种“囤而不阅”有可能导致囤积者对自己产生自我否定。此外,数字囤积积累的数据还可能创造一种虚假的不确定性规避感,使囤积者因为占有大量信息而感到安全;②情绪性影响。Sweeten G等的质性研究发现数字囤积行为对囤积者的心理幸福感会产生负面影响。在面对数字囤积形成的大量数字资源时,囤积者通常会因为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来消化吸收而体验到心理压力,并产生情感焦虑:囤积者也可能因为自己无法有效地组织整理这些囤积的大量数字资源而体验到挫败感:囤积者还可能因为对保存的数字资源有情绪依恋但又不得不删除而感到痛苦。此外,也有研究显示数字囤积行为可以对囤积者的情绪体验产生积极影响。刘天元等的研究指出,通过回看囤积的数字物品,青年群体能够从心理上强化对自身工作和生活的控制感与安全感,并获得情感支持,进而强化主观幸福感。
1.3.2行为性影响
①影响个人信息管理行为。袁红等的研究表明数字囤积是个人学术信息再现行为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因为囤积的大量学术信息会增加准确快速查找信息的困难程度;②影响个人学习。贾明霞等的研究发现数字囤积会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甚至产生知识排斥;③影响个人工作。SweetenG等的研究显示囤积造成的数字堆积对员工的生产率有负面影响:贾明霞等的研究则表明人文学者的数字囤积行为会导致一种失范的DIKW信息链进路,并最终会阻碍数据学术创造和数字学术文化的传播;④影响个人生活。Bennekom M J等的个案研究显示,囤积者因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组织海量的数字图片上,不仅导致其睡眠模式受到干扰,而且妨碍了诸如清理房间、外出和放松等其他日常活动的开展。
1.4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囤积行为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数字囤积行为的含义及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后果3个方面。整体上,目前关于数字囤积行为的含义及特征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关于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也已较丰富,关于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后果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然而,关于数字囤积行为的学术研究毕竟时日尚短,还存在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白和薄弱环节,主要如下:
第一,关于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主要揭示了该行为的促进因素(Enablers)而极少涉及抑制因素(Inhibitors);关于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后果,学者们主要探讨了该行为的消极影响而忽略了该行为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进一步揭示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十分必要。
第二,关于数字囤积行为的现有研究多以大学生和企业职员为研究对象,揭示他们对诸如数码照片、电子邮件、电子文档、网络资源等数字物品的同积行为,而专门针对特定群体对特定类型的数字资源囤积行为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例如,文献检索只发现了1项关于科研人员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研究成果。因此,研究不同人群对特定类型的数字资源的囤积行为也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研究选择我国的研究生群体为对象展开探索性研究,以便系统揭示科研人员对学术性数字资源的囤积行为的内在规律,从而推动数字囤积行为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方法(Grounded Theory)是最先由Gla-ser B G等提出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该方法主张从经驗资料中发展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构建方法。在该方法中,研究者通常按照以下步骤对经验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建构起新理论:首先是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即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识别概念继而形成范畴;其次是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即进一步发现和建立范畴之间的联系,根据范畴间的关系归纳出主范畴:第三是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即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并根据核心范畴间的联系开发理论模型:最后是理论饱和度检验,即利用新的资料来验证第三步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是否达到理论饱和。目前,扎根理论方法已经被学者们广泛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情报学、新闻传播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大量研究表明该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对人类行为或社会现象展开探索性研究,从而系统揭示行为或现象的内在规律并建构理论。此外,扎根理论方法目前也已被数位学者用于对数字囤积行为展开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若干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也选择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来初步探讨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内在规律。
2.2数据收集
2.2.1访谈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便利抽样法来确定访谈对象。首先,研究者从所在学校的研究生中征集了4名志愿者(硕士生和博士生各2名)。然后,请他们向自己认识的本校或外校在读研究生发出邀请,共征集了38名研究生作为访谈志愿者。接着,考虑到学科专业分布的代表性,从这38人中最终选择了17人实施访谈。在这17名受访者中,男性8人、女性9人,硕士生7人、博士生10人,经管类专业6人(工商管理3人、管理科学与工程2人、经济学1人)、工科类专业11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人、机械设计3人、土木工程3人、化学工程与技术2人)。
2.2.2访谈提纲
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所使用的访谈提纲并结合本研究的目的,设计了本研究的访谈提纲,提问包括:①您觉得自己是否存在学术性数字资源的囤积行为?若存在,请描述一下具体表现;②请问您通常会囤积哪些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的主要方式有哪些?③您主要是因为哪些原因囤积学术性数字资源?④您为什么通常不删除囤积的学术性数字资源?⑤您觉得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对您是否造成了某些影响?若有,表现在哪些方面?
2.2.3访谈过程
访谈工作于2022年10-12月开展。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本研究对17名受访者均采用腾讯会议软件实施线上访谈。访谈开始前,研究者会向受访者说明访谈过程会被录音并做出访谈数据保密的承诺,以减轻其隐私担忧。对每名受访者的访谈通常会持续30~50分钟。访谈结束后,研究者会马上对访谈录音进行文字转录,最终形成共计7万余字的Word版访谈文本文档。为便于识别,每个受访者的访谈记录文档均以字母P+数字编号命名(如P01)。
3数据分析
3.1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操作化过程。在此次研究中,首先由两位研究生作者各自独立对访谈文本资料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进行标签化从而形成初级代码,再通过对初级代码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代码:然后再对代码做进一步提炼形成概念:接着再把具有相同本质属性的概念归纳为一个类别从而形成范畴。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若2位编码者对代码、概念或范畴存在较大分歧,则与第3位研究者(即第一作者)通过集体讨论来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开放性编码得到44个初始概念和16个范畴,如表1所示。
3.2主軸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挖掘范畴之间的类属关系从而形成主范畴,即把开放性编码形成的范畴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形成更大的类属。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发生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因此主轴编码时主要从前因、行为和后果三方面对范畴进行聚类分析。此外,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个体行为受个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信息生态理论,个体的信息行为受到信息人、信息和信息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作用。因此,主轴编码时将与前因相关的范畴按照个体因素、信息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最终,16个范畴根据类属关系被确定为8个主范畴。主范畴所包含的范畴及各自的内涵如表2所示。
3.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旨在从主范畴中挖掘出核心范畴,以及厘清核心范畴间的关系模式并据此建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从8个主范畴中最终提炼出“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前因”“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和“学术性数字囤积的后果”这3个核心范畴。三者之间表现出行为科学研究中经典的前因(Antecedents)-行为(Behavior)-后果(Conse-quences)关系模式(简称A-B-C模式。其中,前因是指任何先于行为存在的刺激,即行为的影响因素;行为是指个体对前因所作出的响应;后果是指在一种行为之后出现的会影响该行为未来再现可能性的新刺激,即行为的影响后果)。如表3所示,研究生个人因素、学术性数字资源因素和环境/情境因素3类前因对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则进一步对研究生的心理、行为、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3.4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了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本研究补充访谈了3名研究生(男博士生1人,女硕士生和女博士生各1人,工商管理专业1人,电气工程专业1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人)。两位研究者各自独立对这3份样本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均未发现新的范畴和关系结构,表明提出的理论模型已达到饱和状态。
4研究发现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再结合心理学中的A-B-C模式,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研究生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模型。模型内容的具体阐述见下文。
4.1研究生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
4.1.1研究生个人因素
本研究发现研究生自身的价值观、人格特质、能力经验和行为习惯等因素会影响其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①价值观。有受访者表示“我这个人信奉‘有备无患,平时生活中喜欢囤一些东西以防万一”(P03);也有受访者表示自己“比较欣赏‘断舍离,一旦觉得东西多了碍眼就会果断地清理一批”(P08),可见研究生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会影响其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②人格特质。有受访者说“我求知欲比较强吧,所以平时遇到好东西,就会保存下来”(P14);也有受访者表示“我做事比较有计划性,所以会定期查询和下载自己关注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P04)。根据大五人格理论,这两个受访者分别属于具有高经验开放性和高尽责性人格特质的人,这些性格特质使他们更可能产生学术性数字资源的囤积行为;③能力经验。有受访者表示“我对自己的文献检索能力和消化能力还是比较自信的,基本上查的文献都能及时看一遍,所以囤文献对我没什么压力”(P09),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学术信息管理能力或对自己的学术信息素养比较自信的研究生往往更可能囤积较多的学术性数字资源。此外,也有受访者表示“我也曾多次尝试过对电脑里积攒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但老是不能形成一个满意的分类体系,搞得自己就没信心了,后来也就不管了,文献就随便存了”(P01),可见当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学术信息组织能力不足时,更可能出现囤积的学术性数字资源表现出缺乏组织的特征;④行为习惯。本次研究发现,过去有囤积物品习惯的研究生更可能在面对有价值的学术性数字资源时延续这种习惯。例如,有受访者说“读研以后,看到好文章就会习惯性地保存起来”(P03)。
本研究还发现了研究生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多种心理动机。①预防动机。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囤积文献资料是为了以备将来之用。例如,“眼下虽然可能用不上,但先囤起来总没错,也许后面就可能用得上,到时候就可以不用再去辛苦地查找了”(P02);②完成任务动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囤积文献资料是为了满足完成当前科研任务的需要,因为无论是为了把握研究现状和写论文,还是通过学习借鉴来寻求解决科研难关的办法,都离不开大量的文献阅读。例如,“要写好文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所以我一般都会先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P12);③情感动机。有多名受访者表示自己之所以囤积文献资料是因为担心错失而后悔。例如,“只要看到觉得不错的东西我就会点‘收藏或下载下来,免得后悔错过了好东西”(P06)。也有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为了感到心里踏实(寻求心理安全感)而囤积文献资料。例如,“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所以我喜欢把遇到的感觉有用的文献、资料、数据、软件工具等都保存起来,这样我就感觉比较心安”(P10);④服从动机。多名受访者表示自己囤积文献是为了服从导师的要求从而避免遭受导师的批评。例如,“我们研究所有每周例会交流制度,要求每个人都要汇报自己过去一周的学习和研究进展情况。所以,我必须经常查文献,看文献,好有东西汇报”(P09)。
4.1.2学术性数字资源因素
研究生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也受到学术性数字资源特征的影响。①质量特征。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囤积的学术性数字资源对完成当前科研任务是有用的或者预期它们在未来是可能用得上的。例如,“对查资料时偶然遇到的文献或者网上偶然看到的文章,要不要保存主要是看未来用到的可能性。若是觉得将来有可能用到,我就会下载下来或者点收藏”(P15);②数量特征。有受访者表示“现在文献更新得太多太快了”(P08),因此很容易因为学术性数字资源的供给非常充足从而导致囤积行为的发生。但是,也有受访者认为“虽然现在文献资料很多,但真正跟自己的研究高度相关的高质量的文献并不多,所以一旦遇到就不容错过,我都会第一时间存起来”(P07),可见研究生也可能因为高质量、高价值文献资料的稀缺性而产生对此类文献的持续积累;③获取特征。有受访者表示“现在查文献资料的途径太多了,我们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数据库就有好多:网上也有不少免费的学术搜索引擎可以用”(P01);也有受访者表示“数据库里检索文献的日寸候,看看摘要,觉得有用点一下下载按钮就保存到本地电脑了”。由此可见,现如今学术性数字资源的获取渠道多样性和易保存性大大便利了研究生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的发生。
4.1.3环境/情境因素
某些环境和情境因素也会对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产生重要影响。①社会环境。有受访者表示“我有个师兄写文章挺厉害的,都已经发了好几篇SCI文章了。他说要写好文章必须大量阅读文献,还建议我们经常检索文献,多看多想,我就照做了”(P03),这表明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会受到他人榜样示范效应的影响。也有受访者表示“导师要求每个人必须定期检索新文献,了解国内外的新进展,并且要做汇报交流”(P11),这说明群体规范对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还有受访者表示“我觉得我囤文献的习惯应该跟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一定关系。因为我们中国人讲究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在有条件的时候为将来做些准备肯定没错”(P14),可见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也受宏观社会文化的影响;②任务情境。有受访者表示“搞研究难免会研究遇到一些瓶颈和难题,这时候怎么办?只能多查资料,看看能不能获得一些启发。慢慢地,电脑里囤积的资料就多起来了”(P12);也有受访者指出“当时写开题报告需要国内外文献综述,我就搜集了一大堆文献囤起来”(P15);还有受访者说“剛读研的时候,数据分析方法不懂,只好去B站上看别人的视频,当时一口气收藏了不少关于统计分析方法的视频”(P09)。由此可见,研究生在面临科研难关、论文写作或者学习掌握某种科研技能等情境时,最可能主动、广泛地收集文献资料从而出现学术性数字囤积现象;③技术环境。有受访者表示“现在移动硬盘的空间又大,价格也不贵”(P04)、“研究所配的台式机空间挺大的,我前前后后下了很多东西也没用多少空间。我还开了几个网盘,免费的,用来备份重要资料”(P06),可见数字存储技术的进步使得获取数字存储设备或网络存储空间的成本越来越低,从而客观上极大地刺激了研究生大量保存数字资源的欲望和行为。
4.2研究生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特征及类型
4.2.1行为特征
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主要表现出4个特征:①过度积累。除了极少数奉行极简主义(“断舍离”)价值观者,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保存了太多的学术性数字资源。例如,“几年下来就积累了估计有几千篇论文”(P08);②缺乏组织。近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囤积的文献资料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例如,“虽然根据文献的主题建了不少文件夹,但是这些文件夹之间的关系一直理不顺,所以现在找东西就比较麻烦”(P15);③很少使用。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囤积的很多资料处于闲置状态,从未被阅读和发挥过作用。例如,“我微信里面关注过不少跟科研有关的公众号,但后来几乎都没再进去看过里面的内容,也没取关”(P12);④删除困难。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舍不得删除那些尚未阅读/使用过并且很可能未来也不太可能去阅读/使用的数字资源。例如,“每次整理电脑的时候都想删掉一部分不用的文献,但总又舍不得,觉得万一用得上呢,所以总是删不掉”(P02)。
4.2.2行为类型
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实质占有型囤积,即以下载保存到本地电子设备中的方式囤积学术性数字资源。例如,“凡是我觉得有用的文献资料,我都会下载下来保存到自己的电脑里:网上看到的一些有用的文章或帖子,我也会复制到Word里面保存下来”(P01)。在这种类型中,囤积的学术性数字资源主要为易于下载的电子文献、数据或软件工具等,这些数字资源需要占据本地或者云端物理存储设备一定的存储空间,资源不易丢失且调用方便。二是形式占有型囤积,即以线上“收藏”的方式囤积学术性数字资源。例如,“在网上看到的东西如果觉得不错我一般会点‘收藏,毕竟现在上网很方便”(P04)。在这种类型中,囤积的一般都是不便下载到本地设备上保存的位于网站或者移动APP上的视频、图文等形式的数字资源,虽然这些数字资源对本地物理存储设备空间的占用非常有限(存储的只是网络资源的链接),但是资源容易丢失(如链接失效)且不方便研究生随时利用(需要联网)。
4.3研究生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后果
4.3.1心理性影响
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会带来一定的认知性后果。①感知信息过载。部分受访者表示囤积的学术性数字资源数量太多,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完囤积的全部资源,往往也没有能力有效地组织这些资源。例如,“文献太多了,全部看完简直不可能(P15)”;②感知资源浪费。部分受访者认为获取这些资源都是花费了代价的,而自己下载保存后没有物尽其用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例如,“存的那些文献大部分都没看过,就觉得简直太浪费了”(P07);③感知心理所有权。有受访者觉得自己下载或收藏的这些资源都是自己拥有的知识财富。例如,“我觉得存在自己电脑里的文献资料也算是自己的知识财富的一部分吧,只要在我电脑里,我就觉得它们是我的”(P13)。根据前景理论,这种心理其实是禀赋效应的一种体现。
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也会对研究生的情绪产生一定影响。①消极情绪。部分受访者表示囤积的大量文献资料给自己带来过一定的心理压力,并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完搜集的文献资料而感到焦虑。例如,“现在看到这些不计其数的文献我就有些焦虑,因为没时间全看完”(P14)。也有部分受访者谈及自己曾因囤积了过多的文献或因未使用过囤积的文献而感到后悔。例如,“我其实有时候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囤这么多文献,看也看不完,不看又怕错过了有用的东西,左右为难”(P10);②积极情绪。有受访者表示自己从占有大量文献资料中体验到了安全感和满足感。例如,“看到电脑里面保存的那些文献资料,我会感到很踏实”(P11)。也有受访者表示曾因为与他人分享自己囤积的文献而体验到助人的快乐和自豪感。例如,“把自己搜集的文献资料在课题组群里面分享的时候,觉得挺开心的”(P18)。
4.3.2行为性影响
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资源同积行为对他们的科研活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①对个人学术信息管理的影响。部分受访者认为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增加了学术信息再现的难度,使他们准确查找资料的效率下降。例如,“文献太多了,想用的时候常常记不清放在哪里了”(P08)。也有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学术信息消化效率受到了囤积行为的不利影响,因为有一部分时间浪费在了阅读所囤积的与当前工作不太相关的文献上。例如,“文献囤得多,难免就要花更多日寸间去看。但是其实有些文献质量不高或者跟手头的工作关系并不大”(P03)。此外,还有受访者提到他们要在备份所囤积的学术性数字资源上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文件比较多,而且备份的时候还会适当整理一下,这就比较耗费时间”(P15);②对科研任务完成的影响。部分受访者认为他们完成科研任务的效率因为自己花费在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上的时间精力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收集文献、分类整理、阅读文献上了。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文献,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有些是无效的”(P14)。但是,也有受访者表示“平时组里有人需要的时候,我就把我囤的东西分享出来,这样就节省了大家再去查的时间”(P06),可见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有时也能因为囤积资源的共享而对科研群体的任务完成效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4.3.3经济性影响
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会给研究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①存储设备购买支出。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花钱购买了移动硬盘等数字存储设备来保存搜集的大量文献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安全备份。例如,“因为担心只放在电脑里不保险,我掏钱买了2块移动硬盘用来备份,加起来有千把块钱”(P15);②网络存储空间花费。也有多位受访者表示他们出于相同的目的而购买了网络存储服务。例如,“免费的网盘容量有限,而且上传下载速度有限制,所以我就掏钱开了会员”(P04)。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无论是物理存储设备还是网络存储服务的价格都比较低,因此整体上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给研究生带来的经济性影响并不大。
4.3.4社会性影响
通过此次访谈调查,意外地发现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还能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性后果。①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因为经常分享囤积的文献资源而得到其他人的赞扬和感谢,并使他们树立起了文献搜集能力强、乐于分享等良好的个人形象。例如,“我们组的很多同学都夸过我,觉得我查资料的能力挺厉害的”(P06);②增进人际关系。也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因为将囤积的文献资源分享给他人而改善了彼此的关系。例如,“你把自己辛苦查的资料拿出来跟同学分享,人家肯定心里面感谢你呀,平时跟你的关系难免就亲近些”(P13)。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揭示了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后果。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主要特征为过度积累、缺乏组织、很少使用和删除困难。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3类:①研究生个人因素,即研究生的个体差异因素和心理动机因素;②学术性数字资源因素,即学术性数字资源的质量特征因素、数量特征因素和获取特征因素;③环境/情境因素,即技术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任务情境因素。研究生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后果主要包括4方面:①心理性影响,即影响研究生的认知和情绪;②行为性影响,即影响研究生的个人学术信息管理行为和科研任务的完成效率:③经济性影响,即导致研究生在购买存储设备和网络存储空间服务上产生一定的花费:④社會性影响,即有助于树立研究生的个人良好社会形象和增进人际关系。
在理论方面,对科研人员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研究尚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本研究以研究生群体为对象,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了科研人员学术性数字资源囤积行为的内在规律,系统揭示了该行为的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后果,不仅丰富了数字囤积行为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推动了数字囤积行为的研究发展,充实了个人信息管理领域有关个人学术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可以帮助研究生群体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发生机理,指导他们树立健康的个人学术信息管理理念,促使他们有节制地获取、有规律地清理和有效率地利用学术性数字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并最终改善他们的学术信息行为和科研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5.2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较为狭窄,只包括了9个学科专业的20名研究生,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检验。未来可以扩大调查范围,选择其他学科专业(如文史哲和数学物理等)的研究生为样本展开调查;②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属于概念性模型,模型中变量间的关系也有待基于大样本的调查数据予以实证检验。未来可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质性比较分析法等量化的研究方法来验证研究模型中主要变量间的关系:③本研究只探讨了研究生群体的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规律,而大学老师、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部门中的科研人员也可能存在此类行为。未来还可以针对这些人群展开研究,探索他们在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上的独有规律和与其他群体的共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