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山水留踪迹 感忧寻乐觅缘由
—— 三篇游记散文的整合解读

2024-04-14 19:55
中学语文 2024年3期
关键词:承天寺小石滁州

李 清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三篇游记散文是三位文人在相似境遇下跨越时空的情感对话,更是儒道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

一、时空交叠下的文人“忧乐”

三篇游记散文虽表层意思有所差别,但内在情感意蕴皆是“乐”与“忧”的交织。

1.逐层深入的文人忧思

写景抒情散文要透过景物和形象描写,分析作者所“忧”。三篇散文虽以“乐”为主调,但从具体的描写看,三位作者皆受到“忧”的束缚。

首先,自然之忧。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在三篇游记散文中,因特定的自然之景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柳宗元的笔下,水声清鸣则心生喜悦,以“其境过清”而觉“不可久居”,进而引发愁绪。欧阳修则更含蓄,虽然描写四时之景,描绘出引入入胜的滁州山水画,实则不然。初进此地犹觉可爱,久居则无法感受其山水之乐,反生愁绪。苏轼与朋友月夜赏景,看似欣赏无限美好的月色,但清凉如水的月色背后,体现作者境遇的凄凉,月色之下,时空交接之际,生发伤感愁绪。

其次,己身之忧。柳宗元以“凄”“寒”形容自己在自然美景下的感受,不仅是对小石潭环境的评价,更是自己此时所处政治困境的写照。欧阳修以“醉翁”自称,更以“苍颜白发”描述自己,与正值壮年的文人形象迥乎不同,对自身认知的偏差实则体现出他处于窘困的境遇。苏轼以“闲人”评价自己,看似不理俗世,实则暗含忧郁。居“闲人”之地并非苏轼所愿,但又无可奈何。三位文人皆被贬,渴望从自然景物中寻求内心的平静,都将个人经历投诸文中,字里行间透露对自身的担忧。

再次,济世之忧。作为中国士人的典型代表,柳宗元等人即使深陷人生困境,仍旧满怀忧国忧民之意。《醉翁亭记》中虽未直露对百姓和政治的担忧,但“与滁人游”实则体现了欧阳修作为地方官的励精图治。正因欧阳修身怀济世之情,才使滁州之人安居乐业,生出一派“同乐”的景象。《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两文更隐晦地表达了作者的济世情怀。困于承天寺作为闲人赏月实非苏轼所愿,一腔济世情怀虽无法实现却始终难以忘怀。柳宗元看似有赏景的志趣,然而“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小石潭与他艰难的政治境遇相一致。小石潭不仅是柳宗元对自身际遇的基本认识,更是他对自身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深层写照。

柳宗元、欧阳修与苏轼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着自己的忧思,既忧外物之景,也忧己身之命运,更忧社会之起伏。

2.和而不同的文人乐趣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三人在小石潭、醉翁亭、承天寺中寄忧于自然,寻求快乐。

赏山水之乐。因相似之忧而寻乐,此“乐”自有相似之处。柳文写景较多,闻“如鸣珮环”的水声而心乐,欣赏到了格外清冽的潭水、奇特多变的潭石、青翠婀娜的潭树,进入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欧文开篇一句一景、特点鲜明,引人入胜。苏文写景笔墨不多,却十分关键。月光之皎洁、明净,月色澄澈透明,苏轼才会在入睡时分“欣然起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由山水之美引发的山水之乐,是三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所求之乐的基本共同点。

虽以体悟山水之乐为始,但因人格志趣不同,文中生成的“乐”亦各有特色。柳文是自得之乐。以一句“寂寥无人”作结,既点明小石潭位置之偏僻,又说明当下小石潭少人造访的现实状态,更凸显出柳宗元孤独冷寂的心境。柳宗元在小石潭中获得的乐趣是一种难以为他人所感知的自得之乐。欧文是天下之乐。欧阳修游览醉翁亭亦有同游者,同游者是就任之地的百姓。人山人海、热闹异常的场面,众多滁州百姓与欧阳修共赏山水之乐。太守之乐既是与民共赏的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更是明了滁人之乐的天下之大乐。苏文是知己之乐。苏轼与张怀民共游承天寺。二人处境相同、志趣相近,苏轼之“乐”饱含着难得的知己之乐。

二、忧乐思绪间的追根寻源

三篇游记散文都蕴含着深厚的“忧”与“乐”,“忧”有相似性,“乐”则同中有异。究其根本,文人自身的人生处境与思想观念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1.屡遭贬谪的文人境遇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三人的人生际遇具有相似之处,都遭到了三次贬谪。

柳宗元在永贞革新(805 年)失败后,9 月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 年)回京后再被贬为柳州刺史,四年后在柳州因病逝世。永州10 年,正是柳宗元的壮年,而他被迫离开朝堂,只能在一隅之地游历山水、钻研学问,期间所作《永州八记》中正有《小石潭记》。只是无论多秀丽的永州山水,都无法彻底抚慰柳宗元回归朝堂无望的悲凉心境。

欧阳修同样是在被贬时期作《醉翁亭记》。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贬谪,被贬为滁州太守。与柳苏相比,欧阳修在滁州的生活是清闲安逸的。

乐观豁达的苏轼多次遭贬,黄州即是他在元丰二年(1079 年)因乌台诗案获罪后的被贬之地。在游览黄州的山山水水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表现苏轼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悲凉心境。《记承天寺夜游》是他在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四年后所作,期间官职低微,并无实权。

三人境遇相同,进而产生了相似之忧。柳宗元、苏轼是从政生涯的初次贬谪,面对挫折时难以像欧阳修那般平和。因而柳苏二人在游览山水时获得的乐趣,无法完全慰藉内心的愁绪。

2.并行不悖的儒道哲学

古代文人作品中体现的处世态度,往往折射出中国儒道哲学的精神内蕴。

(1)儒家“济世”思想的影响

柳宗元、欧阳修与苏轼的人生经历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寒窗苦读、寻求入仕,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体现。在三篇游记中体现出的“忧”与“乐”,折射出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

(2)道家“自由”思想的渗透

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三位文人将自己的忧乐寄托于自然,也是想在山水之中寻求片刻安宁。柳宗元与游鱼共乐时,便已进入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境界。欧阳修的道家思想侧重于“与民休息”,他被贬滁州后,为政“宽简”,因而他才能在地僻的滁州中发现山水的乐趣,由此而生出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才能在山水之乐中生发天下之大乐的感慨。苏轼体现了道家思想中“顺应自然”的倾向,将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是道家“和谐”思想的影响。

儒家关照社会和道家寻求自由的思想看似充满矛盾,但在三者的文章中达到了统一,这也正是三位作者思想矛盾的缘由。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三篇游记散文,无论是各具特色的山水之美,还是由此生发的忧乐情怀,以及背后体现出的文化意蕴,都是整合阅读的重要依据。通过三篇游记散文的整合解读,能够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真正的整合阅读。

猜你喜欢
承天寺小石滁州
《滁州西涧》(草书)
师与书·庄小石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小石鸻与大犀牛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硬坛新秀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