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陆喜 邓永芳
(江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这是将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基本原理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得出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1],“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2]13。这些重要观点深刻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广阔空间。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仍然显著。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探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特征,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维系和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举措,是关乎人类幸福生活的理论拓展,更是人类悠久历史文明得以延续的实践保证。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
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标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宗旨和初心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明: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3]。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它在根本上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选票为中心”、代表部分利益群体的政党。坚持人民立场是我国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标志,从而也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文明性和优越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求生存”转变为“求生态”,推进生态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协同发展,彰显生态价值诉求与时代使命追求的历史性统一,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旨归。
坚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立场,就是要以人民的立场为根本立场,实现人民对自然生态之美和人文社会之美的向往追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2]11。这些科学论断着眼于我国生态环境现实,立足人民的生活、感受和需求,着力于解决群众关注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气候变暖等突出问题,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福祉的深度融合。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立场,形成了根植于我国生态实践的具有民众凝聚力和政治引领力的生态文明思想,回应了人民权益与环境优化的时代性诉求。
人民情怀是我们党对人民的一种深厚情谊的思想情感,在实践中表现为处理一切重大社会问题时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忧人民之所忧,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本质上,人民情怀是一种拥护人民、爱护人民、造福人民的情感追求,它贯穿于人与自然协调相生的现代化建设的始终,为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从菜篮子到米袋子,从大气治理到污染治理,从小村庄到大城市,从美丽中国到地球生命共同体,都无不深刻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深厚人民情怀。因此,葆有人民情怀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价值之源。
只有葆有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才能真正超越人与自然尖锐对立的相处模式。人民情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集中表现为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也就是说人同动植物一样是肉体的感性的自然存在物,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同时,人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繁衍发展,必须通过自然的对象化才能维持自身作为自然的存在。西方资本主义生态理论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联,无法充分考虑人与自然能够臻于和谐状态,它们要么忽视生态价值而走向人类中心主义,要么强调生态价值而跳跃到非人类中心主义,始终无法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落到实处。与西方生态理论不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我国生态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人民性相结合,主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合理安处人与自然关系,为人民美好生活奠定了生态理论的基础。
构建以人民为核心着力点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赢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其根本价值追求落实于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成果、人人享有绿水青山的和谐宜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富民、生态健民为着力点,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为人民提供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宜居的良好生活环境。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追求就是以高度的生态正义和生态责任的使命担当,让人民喝得上干净的水、呼吸得上纯净的空气、看得见蓝天、望得见白云,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真切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体会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生态安全感、生态幸福感。
生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价值评价的现实性标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整个自然生态进化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也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是最直接、最普惠、最现实和最持续的民生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8并且,“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6]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要,必须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保障不同地区间的生态平衡,帮助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在实现生态产品由数量向质量和效益的转变上深化生态文明成果,强化社会公平正义在生态供需方面的广泛性、持久性,使之朝着满足人民的美好愿望与党的奋斗目标的高度统一奋进。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民既是生态文明成果的享有者,也是生态价值目标实现的监督者。
人民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7]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扬人民首创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齐心协力,用鲜活生动的生态实践书写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诗篇。
人民群众是生态实践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永葆青春活力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8]9,是世界舞台演出的“主角”,是现实生活中自我生成的历史主体。因此,“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8]12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立足人民,也就是说必须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2]11-12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在为了人民中发展人民、在依靠人民中发动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生态文明建设尤其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智力、体力、意志力、创造力等内在要素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9]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不懈追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则直接表现为人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我国对生态环境认识和实践的每一次深化和突破、每一个环保技术的诞生、每一个生产或生活领域的经验创造和总结,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10]37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感知空间,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彰显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智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调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研发的积极性,推动科技支撑体系生态化改革,降低环境污染率和提高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有最大限度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实践积极性,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取得新成就、新突破。
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础内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并明确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意志、地位、愿望和要求。“只有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总结提炼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实践方法论。”[11]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完百年辉煌历程、接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始性动力。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要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转化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的强大势能。
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重要途径。首创精神实质就是创新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首创精神根植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和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典范和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经验、新理念以及所表达的时代先声是首创精神的直接理论来源。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首先是一个完全的实践问题。深入人民群众,自觉拜人民为师,主动向能者求教,虚心吸收人民的宝贵经验。可降解餐具、环保衣物、新能源汽车、海绵城市等等这些我们所用到的一切环保产品、生态产品无一不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我们党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态实践中总结、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如重庆探索运用“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六大策略,对位于铜锣山、明月山之间的广阳岛——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绿岛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统筹规划生态设施和绿色建筑[12],生动再现了人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的生命共同体美景。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它既是一种认识论,更是一种方法论,要求我们所有党员都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摆脱空谈空想。毛泽东曾经指出:“干部要分别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遇事多和群众商量,做群众的小学生。”[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1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有效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认识,放下架子,屈身弯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心诚意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总结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为生态文明建设集群众之智慧、凝群众之力量。
将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贯穿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始终,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变遵循。由于中国地域面积广阔,人口、自然环境复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过程,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才能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最大限度调动人自身各方面的自觉行动能力,充分发挥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形成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协同并进的良好氛围。202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审议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的42件生态议案。环资委深入研究,积极采纳代表意见建议,并将其体现到法律修订草案和法律实施情况报告中。审议过程采取“一议案一群组”以及视频会议、电话、座谈、调研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或委托议案领衔代表转达、征求其他附议代表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议案办理情况,实现了人民全过程参与提案、讨论、决策的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福祉为依归,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生态文明实践中总是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探索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决策。
引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重要功能之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强调人类实践的重大作用,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实践是实现天蓝、山绿、水净、地沃中国生态梦的现实选择。在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引领人民形成生态价值共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绿色发展理念是人民群众绿色行动的实践指引。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在对现代实践方式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它超越了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立足于我国具体生态实践探索的理论成果,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生态伦理实践指引。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倡导的高质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着构建高质量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0]51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呵护人民、关怀自然的基础上促成人与自然生态平衡关系的落实。概而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先进生态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发展的实践结果。
在新时代,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人民实现生产生活实践的生态化转向。以什么样的实践方式来构建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本质得以实现的关键,而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人民社会生活实践的生态化转向。在绿色生产方面,引领人民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用先进的绿色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黑色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十年来,中国成为了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在绿色生活方面,引领人民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趋向生态自觉和生态正义的实践活动,努力追求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让今天的绿水青山变成明天的金山银山,在发展中协调好当代人与未来世代人的利益。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思想;既是从生产关系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更是从生产实践角度去引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方式。在新时代,中国人民正成为国际上先进生产力和良好生活方式的理念引领者和行动示范者。
我国生态制度是建立在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古代中国和现代西方生态制度的优点,具有人民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使命,生态制度创新在本质上是对原有制度的辩证否定,是人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的标志。在自然红利大幅度减少与人民生态需求显著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两难抉择之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创新,能够实现生态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从而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治理的内在认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迈向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众多制度创新推进了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如 “德法并重”生态治理观,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又形成了最严厉的生态法治观:一方面,注重协调人民的生态权益和大自然生态权利的协调统一,主张具备“环境正义”的生态补偿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系统的生态法律、法规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不断向法治化迈进。刚性本色与柔性情怀相结合的“德法并重”生态文明治理观超越了西方社会人本主义或技术主义的单向度治理模式,鲜明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特质。又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实现了水有人治、湖有人净、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的新生态治理模式,探索出“河湖长+检察长+警长+督查长+流域长”“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林长+法院院长”等新模式。人民群众以生态护林员、草原管护员、民间林长等身份参与林长制实践,开辟出了齐抓共管的河湖林草工作新格局,打通了河湖、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生态制度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置人与自然本原的生态关系提供了实践指导,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效能。
以整体系统观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生态哲学的整体论观点认为,“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对象性关系决定了人与自然必须是生命共同体,也决定了现代化建设必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人的世界观发展过程来看,系统观念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整体维度的规律性认识,在协调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代内代际公平关系上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因此人、自然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必须要用整体系统观念引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构筑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15],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理想图景。
生态系统整体观的生态思维范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域,深化了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认知。在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背景—目标—道路—价值—核心—保障—主体—外部关系”的思维路径形成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厉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为核心要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生态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因素的有机融合,充分统筹社会各要素的协同发展,形成了生态政治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社会体系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体系。将系统观念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应对生态风险、化解生态危机的重要基石,它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再生能力,有助于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伟大进程中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特征。首先,它呼应了人民在生态层面的根本利益,凸显了人类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共同价值诉求;其次,它提升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主体自觉融入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中,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诉诸生态实践,有助于开辟出人与自然双向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再次,它体现了对人民的实践引领,必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引领人民向人民自觉的时代转向。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特征,回应了“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寻和逻辑理路,必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取得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