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蔡晓康
高职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并承担社会职责的年轻人,他们需要接受全面深入的教育和培训,具备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复合型能力。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对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高职思政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兴趣,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乎着学生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查研究是以学校的二级学院--智能机电学院全体学生为样本,在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学情调查时,确保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利益,并遵循相关的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具体调查研究方法如下:
1.问卷调查
设计一份结构合理、问题明确的问卷,涵盖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参与程度、兴趣和态度等方面。通过随机抽样或全体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反馈和评价。
2.访谈
选择代表性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体验和感受。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获取更多细节和个人观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态度和影响。
3.课堂观察
到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思政教育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观察学生的互动、提问、讨论以及对课程内容的反应,评估他们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4.成绩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政教育相关科目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比较不同学生群体、不同学科的分数情况,探索学生思政教育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5.校园文化实践和调研
开展一定规模的调研或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实践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收集他们在实践中的反馈和感受。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程度和态度,评估他们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1.兴趣和动机
学生对于什么是思政教育存有疑惑,对思政教育概念理解不到位,认为思政课没有必要性,也不具备突出的重要性,觉得思政教育里面充满了“套话”“成语”等,导致主动参与的人数较少,即便有参与,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热情。动机是很好的指导老师,根据自主动机教育理论,学生是否能够将思政教育与自己的个人目标和职业规划相结合,也会影响他们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如果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很重要、有意义,认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培养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塑造未来职业形象的重要性,他们的动机会促使自己更容易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
2.自信心和自我知识水平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对于思政教育的积极参与也有一定影响,当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的能力时,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对他们思政教育的理解和参与程度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学生拥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认知能力,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他们更有可能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并且展示表现出来。
3.个人价值观和价值观接受能力
学生的个人价值观是指他们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理念、信念和追求,而思政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学生拥有良好的个人价值观,那么学生将会把思政教育视为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机会,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和投入其中。而且,根据社会认知教育理论,高职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与成长,已经初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学生对新的价值观念的接受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学生是否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以及是否愿意主动思考和反思自己的价值观,都会影响他们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参与。
4.情绪状态和性格特点
学生的情绪与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处于积极、开朗和稳定的情绪状态下,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并从思政教育中受益;相反,如果学生面临压力、焦虑或消极情绪,可能会对思政教育的参与程度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学生的性格也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其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和积极性,比如新奇好奇、善于沟通的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和参与辩论、讨论等交流形式的思政教育,而内向、胆怯的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安静地、独自地思考。
5.家庭教育
学生除了在校以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所以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那么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和参与思政教育。
1.教学方法和惩戒方式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思政教育积极性有着直接影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果单一、呆板,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可能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和投入感,这可能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并丧失对思政教育的积极参与。再者,如果教师过度依赖惩罚和惩戒方式,而不注重启发式的引导和正面激励,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积极的激励和恰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课程设计和评价方式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也很重要。若教师的课程设计不合理或内容过于抽象、理论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脱节,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同时,教师采用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如过分注重成绩和排名,而忽视个人发展和进步,学生可能受到刻板印象和压力的影响,产生消极心态。
3.教师个性和为人师表
教师个人的态度和互动方式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例如,若教师态度冷漠、严厉或过于苛刻,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可能使学生感到压力和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的消极性。同时教师也要做到为人师表,若教师在言谈和行为模范方面存在问题,或者在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上出现矛盾,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学生可能对教师的行为持怀疑态度,并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4.差异化关注和期望管理
教师如果无法提供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把思政教育契合学生需求,将导致学生可能会感到被忽视或无法得到支持,这可能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失去动力。教师在目标设定和期望管理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与学生能力水平不匹配,可能导致学生感到挫败或缺乏成就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
学校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如果学校缺乏宣传推广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可能无法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也对思政教育抱有怀疑态度,则容易产生学习消极性。同时,学校思政教育文化建设也很重要,如果学校经常举办有关思政教育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竞赛项目、参党入党等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提升。
2.多元资源教学
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让学生觉得思政教育枯燥无聊。学校若不能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无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供丰富的思政学习资料、指导红色基地三下乡、搭建校企合作的思政教育环境、推广社会服务活动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积极性。
思政教育是指在学生思想道德伦理素养、职业精神、心理健康、爱国主义等多个方面进行教育与引导。作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要学生把思政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是从根源上解决学习思政教育不积极的问题;也要学生深刻知道,依托思政教育才可以更好地使自己全面发展,具体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思政课程内容涉及国家安全、文化、历史等方面,这一部分与学科课程有很大不同。把这些重要内容引入思政教育教学中将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感和全局意识,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高。
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革,人类每天都会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既需要强化传统思想道德素质,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理解并适应变化。通过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意义。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思政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将因此提高。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职业素质、劳动素养和工匠精神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加入社会需求的思考,这些都对就业前景以及事业成功具有判定性意义。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大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活动,可以举办文艺活动、读书分享、优秀思政文章评选等活动,展示正能量、鼓舞士气;也可以组织座谈会、主题演讲、研讨班等。这些活动可以涵盖时事热点、党史红色经典、伟人事迹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国家发展、社会问题、个人发展与责任等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思政教育的传播方式和形式。例如,通过建设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精心设计的学习资源、精彩演讲视频、思政故事等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教师在思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教师应本着以身作则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各种场合都积极展示党性、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并通过个人言行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投入,时刻关注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和反思。同时,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自发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等活动。在教师亲自引领作用下,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积极性,使思政教育在学生心里落地生根。
首先,教师们要积极参与有关思政的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思政教育的能力,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知识,让思政教育元素贯穿整个教学内容。再者,教师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讨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评估、考核体系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从教学全过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最后,教师要深入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比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合作讨论、小组辩论、个人演讲、多元互动与评价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政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中的技能实操课程占比相当大,而技能实操课程也是学生最感兴趣、最能好好认真学习的,教师可以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与企业商讨,在技能实操中对学生进行岗位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思政教育培养。同时充分挖掘“工学一体”教学的特点,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构建实训室“7S”管理制度,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让学生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培养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塑造未来职业形象的重要性,将会把思政教育与自己的个人目标和职业规划相结合,他们更有可能主动参与思政教育活动。
学校要重视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从理念、资金、队伍、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鼓励改革与探索,开发多元化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企业资源、行业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各路的资源,要挖掘、梳理出与专业课程教学相匹配的思政教育资料,形成不同的思政元素标签类目,构建思政教学知识库,并且持续推进在线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和共享,让学生能够随时主动参与学习,将思政教育效果落实到最大化。同时,学校可以开发利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为思政教学服务,通过虚拟实境(VR)和增强实境(AR)等技术,创造沉浸式的思政学习环境和场景,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通过交互式问题解答、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通过学校和家庭、企业、行业、事业单位等多方面建立桥梁,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以让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使思政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家庭方面,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并给予支持和引导,同时鼓励家庭可以通过讨论时事政治话题、观看相关电视节目、推荐读物等方式,激发孩子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在企业方面,邀请企业高层和成功人士进行思政教育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为学生提供实战经验和行业发展趋势,激发他们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企业可以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接触社会实际问题,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行业方面,举办行业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行业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行业环境和问题,增加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和投入度;在事业单位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导航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和专业要求,促进思政教育与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
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职学校要深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通力挖掘出学生学习思政教育积极性不高的根源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思政教学相融合,多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推行思政教育建设,实现思政教育全过程开展、全课程覆盖、全教师参与、全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