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提升
——以《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为例

2024-04-14 10:11崔艳丽马桂蕾
天津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物医学影响力科技期刊

崔艳丽,马桂蕾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 天津 30019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过去,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主要通过刊物质量和学术声誉来衡量。刊物质量主要包括文章质量、学术标准和编辑流程等,学术声誉则是指期刊在学术界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随着科技期刊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学术评价体系的变化,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面临新的挑战。大量的科技期刊涌现,导致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科研人员在投稿时选择更多。传统的学术评价体系也在发生变化,如一些评估机构开始采用开放获取期刊的文章下载量、阅读量和被引频次等指标来评估期刊学术影响力,因此科技期刊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评价标准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科技期刊应该注重提高刊物质量和学术水平,确保审稿流程的严谨和公正,并及时向作者反馈;其次,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其他期刊、学术机构和研究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出版模式和服务方式,如出版特刊、举办学术会议和提供数据共享等,以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和读者。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创刊于1978年,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工所”)共同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于2005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本文以《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发展实践为例,分析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举措。

1 提高稿件质量

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主要来自高质量稿件。高质量稿件通常具有创新性、原创性和实用性,能够带来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通过加大组约稿力度、充分发挥主办单位的作用以提高文章质量。

1.1 加大组约稿力度

著名编辑学家邹韬奋曾说:“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1]。彰显刊物特色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选题策划。可以围绕国家重大方针决策、行业重大科技成果,行业热、难点,行业重大科技事件和品牌学术会议,开展选题策划,与项目课题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生产一线、行业专业委员会(会议主办方、学术带头人)合办专刊、专栏[2]。本刊设有“院士论坛”“专家论坛”等栏目,向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相关领域的院士或专家邀约一些高质量的稿件,如曾向医工所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梅林研究员就“高端制剂发展亟待医工交叉融合”[3]、向医工所天津市医学电子诊疗技术工程中心主任李婷研究员就“医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进展”[4]题材约稿,发表于2023年1期“专家论坛”栏目,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1.2 充分发挥主办单位作用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祥地。2017年9月,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学科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4个一流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22年2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再次入选我国第二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医工所是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培养基地,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领域国家级平台,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分为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和生物医学电子学研究两大领域。主办单位大力支持《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发展,本刊已入选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21年12月版),吸引了大批优秀毕业生的优秀论文。

1.3 严格的审稿流程

建立严格的审稿流程,在专家资源充足的情况下,选择专家对稿件进行把关;采用双盲评审制度,确保评审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建立反馈机制,邀请作者和审稿人对审稿流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

2 建立国际化的审稿团队

审稿团队能够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可以确保文稿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从而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的传播[5]。为进一步提升本刊学术质量、为期刊发展注入新活力、更好地服务作者和读者,本刊于2023年7月启动了《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换届工作,拟向国内外招募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的编委及通讯编委,确保审稿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3 提高编辑团队的素质

编辑团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作用巨大。本刊定期组织编辑参加出版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编辑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以提高出版物的品质和适应新时期编辑出版工作的需要。编辑部制订一套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条例使内部管理制度化、条理化、正规化。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会,如对期刊进行定位,分析国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关期刊的报道方向及其期刊的指标情况,立足差异化,优化栏目设置及其刊登内容,办有特色的期刊;同时分析本刊高被引和零被引文章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文章的筛选。本刊在万方数据库2006—2014年的零被引论文说明,可通过增长施引时间、提高生物医学工程类论文的录用标准、适当降低刊载论文的合著规模、不盲目追求基金论文、增加论文的参考文献数、加强组稿等来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6]。

4 维护优秀的作者群

不断扩大作者数量、提高作者质量是期刊发展的必然需求。首先,要与作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认真对待每一位作者的来稿,认真检查每篇稿件的内容,润色语言。其次,可以在文章后的参考文献列表或作者推荐的审稿专家,甚至其他同类别期刊的作者中寻找潜在作者,并对其进行邀稿。

5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还与其所处的学术网络和合作关系密切相关。与其他学术机构、研究团队和学者的密切合作能够增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期刊编辑部通过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本刊积极参加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2023年9月于天津召开“中华系列杂志(华北片区)高质量发展及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通过沟通交流,深化了期刊协同发展理念,强化了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6 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

科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移动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者与公众及时获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了现实可能。本刊在线投审稿系统不断进行更新优化,从三才投审稿系统到中国知网协同期刊采编平台,再到2023年7月最新升级的中华医学会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平台,实现了审、编、校、排一体化。随着融合发展技术的日益升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文页的增强出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提高期刊的传播效率和学术公信力,在期刊的重点文章中增加了音、视频摘要。另外,本刊通过微信公众号,加强了编辑部与作者、读者群体的互动,将期刊编辑部的最新动态和杂志的最新目次及优秀文章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不仅让本学科研究者眼前一亮,而且吸引了更多跨学科、交叉学科学者及社会公众的关注,实现了高质量知识产品更广泛、更具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后期将尝试更多的新媒体方式,以期为期刊的宣传推广做出更大贡献。

7 注重广告发行工作

本刊主要内容涉及医学影像、医学物理、医学人工智能、神经工程、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人工器官、纳米医学、生物信息学、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及其他相关领域,可以针对报道领域刊登广告,既可以收获经济效益,也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总之,在办好科技期刊的基础上,应做好广告工作,从而为科技期刊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持续的生命力[7]。

8 出版融合

融合出版是中国科技期刊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实现的路径主要有搭建成熟的数字出版平台、组建行业领域的期刊联盟、利用社交和自媒体平台。学科专业刊群是科技期刊集群的基本实现模式,主要指同一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期刊在主管、主办单位及运营单位等层面的聚集,也包括期刊在内容组织、生产、质量控制、出版、发布和新媒体服务等环节的整合[8-9]。行业领域组建期刊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以学(协)会为纽带进行集聚,如中华医学期刊网。我刊将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加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关期刊群,以共同促进学科发展,同时带动期刊进步。

9 结 语

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文章质量、审稿和编辑团队、作者群、学术交流和合作、新媒体、广告发行和出版融合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期刊的学术声誉和竞争地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也会影响其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本刊以报道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与新成果为办刊宗旨,搭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展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交叉学科视野,引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医工融合创新。与其他优秀期刊相比,我们还任重而道远,通过努力将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推动刊物进步。

猜你喜欢
生物医学影响力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刍议“生物医学作为文化”的研究进路——兼论《作为文化的生物医学》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天才影响力
国外生物医学文献获取的技术工具:述评与启示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LED光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分析